孩子忙於學習,運動被嚴重忽視,腦科學告訴你運動讓孩子學得更好

現在小學的作業很多,學習任務很重。很多孩子每天放學之後的時間都被學習任務佔滿了。即便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完了,家長也會給孩子安排一些額外的補充練習,目的只有,儘量讓孩子能夠打牢基礎,爭取高分。

如果你跟家長說起運動對孩子的好處,家長一般都是表示贊同,但是更多的是表示無奈。大部分家長都會抱怨學習讓自己和孩子都苦不堪言,哪裡還有時間給孩子運動呢?

以下我們來解決幾個問題:

1、為什麼孩子需要運動?

2、運動跟學習有什麼關係?

一、運動是孩子成長的必需

很多家長在孩子早期教育的時候,會非常重視語言的發展以及認字的成果,但是對孩子的運動卻選擇性忽視。其實運動對孩子的整個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運動可以發展孩子的神經系統,讓孩子變得更敏銳。運動可以增進孩子的心理發展,讓孩子有更強的承受力。運動還可以讓孩子的大腦發展得更好,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

不管是歐洲的貴族學校還是我們古代的宮廷教育,一個共同點都是非常重視體育鍛煉的。體育鍛煉除了能夠強壯人的體魄,更重要的是能夠塑造一個人的性格,使人變得更堅韌,更有上進精神。

孩子忙於學習,運動被嚴重忽視,腦科學告訴你運動讓孩子學得更好

二、運動可以促進孩子學習

在美國的芝加哥一所中學啟動了一項“零時計劃”,每天早上讓學生提前到校,在上課之前先做一段時間的運動,之後再正式上課。很多家長一開始表示擔憂,認為孩子的睡眠時間縮短了,而且剛鍛鍊完之後上課,會不會因為勞累而無法認真聽課。

最後的結果與大家的想法相反:運動過後的孩子上課效率更高了,專注力提升、思維更加敏捷,課堂氣氛也更好了。同時,學生們打架的事件也大幅減少。更為重要的是,最後的學業測試表明,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

為什麼運動能夠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這個問題我自己很有體會。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身體弱,我自己每天早上都會很早起床跑步。那段時間我經常是造成6點之前起床,中午也從來不午睡。我白天上課從來不會犯困,相反早上上課的時候還特別精神。

從腦科學方面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運動可以產生對學習有益的幾項激素: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這些激素能夠讓我們保持很好的學習狀態。

多巴胺是一種能夠讓人快樂的物質,運動之後釋放的多巴胺讓我們神清氣爽。所以你會發現適量運動完之後,我們往往會精神抖擻,甚至脾氣都會變好很多。

而血清素可以增強我們的記憶,腎上腺素讓人變得更加專注。

更細緻的研究表明:

1、運動能夠直接刺激你的大腦,並且讓大腦產生有效改變

你的每次主動的運動都能提振你的心情,同時改善你的專注力。這意味著你運動之後心情會更好,並且能夠更專注的工作和學習。研究表明這種專注的質量大致可以維持2小時。同時,運動可以改善我們的反應時間,讓我們變得更加敏捷。

2、運動可以刺激海馬迴,增強記憶

運動使得海馬迴產生了新的細胞,從而改善長期記憶。

合理安排孩子的運動,既能夠幫助還釋放負面情緒,也能夠讓孩子學習更高效。家長朋友們,讓孩子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