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孩子的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但你怎麼看那些容忍孩子“小時偷針”的母愛?

晨光微曉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沒錯,但是還要看事情的,如果做錯事情我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隻會造成他長大的障礙,我們應該在他犯錯的時候指出來,讓他知道錯在哪裡,該如何改正。小時候偷長大大偷,不可避免的。老人一輩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也是有一定的真理的,我的孩子犯錯我都會懲罰他,讓他為自己犯的錯買單,讓他知道自己犯錯就該承擔犯錯的後果。記得我家孩子有一次偷了同學的橡皮,回來我罰他跪哪裡跪了整整半小時,起來的時候腿都麻了,我跟他說這就是偷別人承受的後果,如果再偷警察就會抓他走可不是跪那麼簡單了。第二天他把橡皮還給同學,從哪再也沒有拿過別人家的東西。


愛錯你的人


“小時候偷針”是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種很形象的比喻。具有貶義的反面教材,警醒不要因小事去過分溺愛。

現在的孩子一般是母親帶,或家裡的老人帶著。或多或少會出現不拘小節的地方,不忍心不願意指出來。這個過程總是柔性教育,任由孩子自由發揮下的任意滋長。

怎麼看關於這件事,在於先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意識到產生的不好影響之後的善加引導。


在孩子的教育上,以父親的教育為主。往往出現問題,擺在前面的是:你父母怎麼教的


與這這兩者有必然聯繫,也是分不開的。而父親這個字眼,永遠都是放在最前面。出於理性來說,這裡就要求融入父親的教育理念。來均衡互補,才會更容易做出引導。不要只單一的強調某一個角色,去忽略另一個角色的重要性。

這裡也祝即將來臨的父親節,送給父親的問候:父親節快樂!


諺子塢


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見解,不喜勿噴啊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應該是在孩子懵懂無知甚至不分善惡的時候,為他們在“可以”與“不可以”之間劃清一條界線,引領並指導他們,就像對待一棵長歪了的幼苗一樣,把它們扶正,讓它可以更好的紮根、成長,而不是任其發展。

放任不是愛,本質上是“忽視”,是“怯懦”。是不能從小事上發現孩子成長路上的種種障礙,不願意想辦法去解決一些看似細微卻可能影響深遠的問題。

就如題主所說,媽媽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但這份愛中不僅要有包容,更要有理智,要鬆緊有度,容忍孩子“小時偷針”可能是她以為的母愛,身為母親她不想讓孩子一時不痛快;也不願自己承受違背孩子意願或者訓斥孩子而給帶來的壞心情;當然更不想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有所改變。因為所有人都不會太喜歡不贊同自己的人,不只是成人,小孩子也是這樣。

真正的愛,不是一味地遷就、放縱,更何況對象還是“不知好歹”的小孩子呢?“愛他就給他最好的”,但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在本質上是最好的。


糖豆育兒經


“無條件的愛”和“有規則的愛”根本不矛盾。

鮑姆林德根據對孩子的要求和對孩子的情感反饋,將父母分為四種類型,權威型、獨裁型、溺愛型、忽視型。

權威型父母是“高要求、高反應”,他們對孩子付出足夠的關注和愛,也能傾聽孩子的心聲,懂得適當地激勵孩子;他們也對孩子行為進行適當限制,督促孩子達到目標。

專制型父母是“高要求、低反應”,對孩子要求高,卻不給孩子情感反饋,是家庭教育的暴君形象。

溺愛型父母是“低要求、高反應”,這類父母基本不對孩子提出要求,就算有不合時宜的行為,也任由其發展。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非常容易養出熊孩子。

冷漠型父母是“低要求,低反應”,他們對孩子屬於不管不顧,既不要求孩子行為,也不關心孩子,屬於生而不養那類。

權威型父母給予的就是無條件但有規則的愛,而溺愛型父母就是容忍“小時偷針”的父母。


親子育兒說


大家好,我是愛講故事的育兒作者“西城西月”

喜歡給寶寶講故事的媽媽們可以關注我哦!

母親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出於母愛的本能。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連自然界中最兇猛的老虎,對自己的孩子也有憐愛之心,何況是人。

題主所說的“母親縱容孩子小時偷針的行為”,一般來說這只是一種在教養孩子方面出現失誤的一種小概率事件。大部分父母都會告誡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人之初,性本善”。

如果這個偷針的孩子的母親不僅不阻止孩子偷針,反而縱容他,那說明這個孩子的母親自身的品行肯定也存在問題。一個品行不正的母親,想要教育出一個品行端正的孩子來,這樣的概率也是蠻小的。


西城西月


俗話說 從小偷針長大偷金,父母過度的溺愛只會導致孩子將來的路越走越歪,犯了錯誤就該指正批評而不是一味的去包庇縱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