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重用曾国藩是出于无奈吗?

y1个人的海枯石烂


李剑农在他的《近100年中国政治史》中有这么一段话----她(慈禧)还看清了一点:太平天国是名教主义之敌,若不将此消灭,她便快乐不成,难得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般人浸渍在名教主义的精神里面,愿意出死力替她保持那种可以控制一切的名教,所以她就一心一意地依靠他们,将巨大的事权委给他们;有了他们替她抵御朝廷以外的敌人,朝廷以内可以安然无事,她就可以享乐。关于这一点,她的眼光不惟与肃顺相同,并且比肃顺还要看的深切。所以对于信用汉人以制服汉人的政策,她便踏着肃顺的旧路走去。

李剑农先生的论断可谓是一针见血,所谓名教,我所理解的就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实就四个字:尊卑有序。而同光中兴那批名臣里,无一不是饱读了圣贤书的人,儒家思想在他们脑子里已经是根深蒂固。还有就是明末清初的三贤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学说对后来的这些汉族大臣也颇有影响,早他们一辈的大臣陶澍就是经世思想的力行者,何为经世致用?就是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再明白点说就是学的东西就要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陶澍的经世思想对同光中兴名臣影响极大,特别是曾国藩又是同光名臣里的首席。

王夫之

既然提到肃顺,不妨在多说几句,咸丰帝在世时对这位宗室非常倚重,几乎是言听计从,如果没有肃顺,曾国藩不会上任两江总督,曾干不了两江总督也提拔不了更多的有能力的汉臣。没有肃顺,左宗棠很可能会因为樊燮的弹劾而掉了脑袋。

所以说,慈禧重用曾国藩完全是自己的高明之处,尽管曾国藩在听闻肃顺被杀的时候也是一夕数惊。


天涯蚊子大师


被后世轻视的慈禧太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慈禧太后成为败家娘们的代名词。

因为慈禧掌权的半个世纪里,大清朝基本上没干别的,在对外交涉方面,除了割地就是赔款。

不过,如果仔细看看慈禧太后的生平,我们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尤其是慈禧太后和曾国藩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这方面,慈禧太后堪称女强人。其执政水平,比她老公咸丰要强太多。



慈禧掌权与曾国藩起家

慈禧太后掌权,可以用临危受命来形容。

慈禧太后掌权之前,中国发生了这些大事:

内部方面,农民起义遍地烽火,太平军只是其中最强的一支,除了太平军之外,还存在天地会武装、捻军等一系列反清武装,几乎遍及汉地十八省。

甚至太平军一度打到京师附近。

而外部方面,清朝刚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跑到了热河,最终死在热河。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来说,国家闹成这个样子,清朝距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很难有人能扭转这个趋势。

但是慈禧太后办到了。

因为慈禧太后知道,清政府需要办洋务,需要镇压太平军,而不论办洋务还是镇压太平军,都需要人才。

而就在这个情况下,曾国藩得到了慈禧太后赏识。

曾国藩的青春时代,是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度过的。

当时是咸丰帝在位期间,起初,大清国总体还算天下太平,而曾国藩只不过是清朝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官员,如果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相信后世没谁会记得曾国藩这个人物。

但是,曾国藩生在了咸丰时代。

咸丰时代,太平军起义爆发,而早在咸丰的爷爷嘉庆在位那会儿,大清国的八旗军、绿营军,抽大烟很拿手、做买卖也很拿手,吃喝嫖赌都很拿手,就是打仗不拿手。

因此,嘉庆帝那会儿,清朝打农民军,就得依靠乡勇了——因为农民军遇到八旗军、绿营军,是追着打的,而乡勇是地方官僚、乡绅自己筹钱雇的,反而有战斗力,就这样,嘉庆帝靠乡勇压倒了当时的农民军。

对于咸丰来说,找乡勇打农民军,算是清朝的一种优良传统了。

曾国藩就这样,把清朝的国难,变成了自己的机遇。

只不过,咸丰帝对乡勇存在猜忌心理:因为咸丰帝知道,一旦乡勇势力做大,闹不好会推翻清朝取而代之(后来太平天国的李秀成曾经劝说曾国藩这样做,被曾国藩拒绝),因此对乡勇也很忌惮,始终不肯放权给曾国藩这类乡勇首领。


而慈禧太后上台以后,做了一件很大胆的事情:那就是放权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他们,让他们放开手脚攻打太平军——后世所谓的慈禧太后重用曾国藩等人,指的就是这个情况。

就这样,曾国藩起家了,并且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慈禧太后重用曾国藩的背后

对于慈禧太后重用曾国藩,这里面,有慈禧太后的无奈,以及自信。

说无奈是因为当时清朝已经天下大乱,重用乡勇则属于冒险,很容易赶走狼引来虎,但是,不重用的话,清朝肯定会灭亡。

慈禧太后没有选择,所以说,这里面包含慈禧太后的无奈。


但是无奈之余,还有慈禧太后的自信:她相信,她的政治手腕,是可以保证曾国藩不造反的。

比如在重用曾国藩的同时,慈禧太后还扶植和曾国藩关系不大友善的李鸿章,来压制曾国藩,并且,慈禧太后还巧妙挑起曾家军内部的矛盾(比如利用朝廷封赏,激化曾国藩、曾国荃矛盾)。

这些,都消除了清朝的统治隐患,同时彰显了慈禧太后的高超政治手段。


藤树先生


是,也不是,因为曾国藩正式建立起来湘军时?慈禧太后还没有掌控满清朝廷的权力呢!是由她的老公,咸丰皇帝在掌握着满清朝廷的最高权利时,天平天国就起义造反啦。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武装起义后,曾国藩的势力已经是尾大不掉了。所以说,是。也不是。


爱看爱思考


古代封建王朝都重视家庭门第,清朝一直都重满轻汉。只是到了清朝末期,早期的八旗子弟早已纨绔不堪,烂到了骨子里,清朝统治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启用了一部分汉臣,出名的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对于清庭来讲,他们只是朝廷利用的工具。昙花一现,很快清王朝就灭亡了。


oOOOoo


不是,主要是曾国藩在众多汉人中较为听话,对满人有较高忠诚度对自己人在利益上会六亲不认敢于下死手,所以慈禧喜欢曾国藩可以交给重任。


手机用户4205621585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居功至伟,个人能力也很强,清朝后期八旗子弟越来越不成器。重用曾国藩还可以促进满汉关系。


梧桐yuan锁清秋


有一定道理。清朝末年满清原来的八旗军队,基本上没有战斗力可言,慈禧面对内忧外患之际,不得不重新考虑重视汉人官员,那么曾国藩当属汉人官员里面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用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天府阿南哥


曾国藩是在肃顺时代被重用的,慈禧掌权时湘军气候已成,不得不倚重。


yydhu


可以这么理解。曾国藩已成气候,可以分庭抗礼,却秉承自己的理念少些战事,多些理智,如此青史留名!慈禧天天皇宫呆着,多些小心机,少了大智慧,后面的狼狈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