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重用曾國藩是出於無奈嗎?

y1個人的海枯石爛


李劍農在他的《近100年中國政治史》中有這麼一段話----她(慈禧)還看清了一點:太平天國是名教主義之敵,若不將此消滅,她便快樂不成,難得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一般人浸漬在名教主義的精神裡面,願意出死力替她保持那種可以控制一切的名教,所以她就一心一意地依靠他們,將巨大的事權委給他們;有了他們替她抵禦朝廷以外的敵人,朝廷以內可以安然無事,她就可以享樂。關於這一點,她的眼光不惟與肅順相同,並且比肅順還要看的深切。所以對於信用漢人以制服漢人的政策,她便踏著肅順的舊路走去。

李劍農先生的論斷可謂是一針見血,所謂名教,我所理解的就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實就四個字:尊卑有序。而同光中興那批名臣裡,無一不是飽讀了聖賢書的人,儒家思想在他們腦子裡已經是根深蒂固。還有就是明末清初的三賢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所倡導的經世致用學說對後來的這些漢族大臣也頗有影響,早他們一輩的大臣陶澍就是經世思想的力行者,何為經世致用?就是學問必須有益於國事。再明白點說就是學的東西就要對國家和社會有所貢獻,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陶澍的經世思想對同光中興名臣影響極大,特別是曾國藩又是同光名臣裡的首席。

王夫之

既然提到肅順,不妨在多說幾句,咸豐帝在世時對這位宗室非常倚重,幾乎是言聽計從,如果沒有肅順,曾國藩不會上任兩江總督,曾幹不了兩江總督也提拔不了更多的有能力的漢臣。沒有肅順,左宗棠很可能會因為樊燮的彈劾而掉了腦袋。

所以說,慈禧重用曾國藩完全是自己的高明之處,儘管曾國藩在聽聞肅順被殺的時候也是一夕數驚。


天涯蚊子大師


被後世輕視的慈禧太后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慈禧太后成為敗家娘們的代名詞。

因為慈禧掌權的半個世紀裡,大清朝基本上沒幹別的,在對外交涉方面,除了割地就是賠款。

不過,如果仔細看看慈禧太后的生平,我們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尤其是慈禧太后和曾國藩之間的合作與鬥爭這方面,慈禧太后堪稱女強人。其執政水平,比她老公咸豐要強太多。



慈禧掌權與曾國藩起家

慈禧太后掌權,可以用臨危受命來形容。

慈禧太后掌權之前,中國發生了這些大事:

內部方面,農民起義遍地烽火,太平軍只是其中最強的一支,除了太平軍之外,還存在天地會武裝、捻軍等一系列反清武裝,幾乎遍及漢地十八省。

甚至太平軍一度打到京師附近。

而外部方面,清朝剛經歷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跑到了熱河,最終死在熱河。

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來說,國家鬧成這個樣子,清朝距離滅亡,只有一步之遙,很難有人能扭轉這個趨勢。

但是慈禧太后辦到了。

因為慈禧太后知道,清政府需要辦洋務,需要鎮壓太平軍,而不論辦洋務還是鎮壓太平軍,都需要人才。

而就在這個情況下,曾國藩得到了慈禧太后賞識。

曾國藩的青春時代,是在不得志的情況下度過的。

當時是咸豐帝在位期間,起初,大清國總體還算天下太平,而曾國藩只不過是清朝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官員,如果生在乾隆、嘉慶時期,相信後世沒誰會記得曾國藩這個人物。

但是,曾國藩生在了咸豐時代。

咸豐時代,太平軍起義爆發,而早在咸豐的爺爺嘉慶在位那會兒,大清國的八旗軍、綠營軍,抽大煙很拿手、做買賣也很拿手,吃喝嫖賭都很拿手,就是打仗不拿手。

因此,嘉慶帝那會兒,清朝打農民軍,就得依靠鄉勇了——因為農民軍遇到八旗軍、綠營軍,是追著打的,而鄉勇是地方官僚、鄉紳自己籌錢僱的,反而有戰鬥力,就這樣,嘉慶帝靠鄉勇壓倒了當時的農民軍。

對於咸豐來說,找鄉勇打農民軍,算是清朝的一種優良傳統了。

曾國藩就這樣,把清朝的國難,變成了自己的機遇。

只不過,咸豐帝對鄉勇存在猜忌心理:因為咸豐帝知道,一旦鄉勇勢力做大,鬧不好會推翻清朝取而代之(後來太平天國的李秀成曾經勸說曾國藩這樣做,被曾國藩拒絕),因此對鄉勇也很忌憚,始終不肯放權給曾國藩這類鄉勇首領。


而慈禧太后上臺以後,做了一件很大膽的事情:那就是放權給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他們,讓他們放開手腳攻打太平軍——後世所謂的慈禧太后重用曾國藩等人,指的就是這個情況。

就這樣,曾國藩起家了,並且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慈禧太后重用曾國藩的背後

對於慈禧太后重用曾國藩,這裡面,有慈禧太后的無奈,以及自信。

說無奈是因為當時清朝已經天下大亂,重用鄉勇則屬於冒險,很容易趕走狼引來虎,但是,不重用的話,清朝肯定會滅亡。

慈禧太后沒有選擇,所以說,這裡麵包含慈禧太后的無奈。


但是無奈之餘,還有慈禧太后的自信:她相信,她的政治手腕,是可以保證曾國藩不造反的。

比如在重用曾國藩的同時,慈禧太后還扶植和曾國藩關係不大友善的李鴻章,來壓制曾國藩,並且,慈禧太后還巧妙挑起曾家軍內部的矛盾(比如利用朝廷封賞,激化曾國藩、曾國荃矛盾)。

這些,都消除了清朝的統治隱患,同時彰顯了慈禧太后的高超政治手段。


藤樹先生


是,也不是,因為曾國藩正式建立起來湘軍時?慈禧太后還沒有掌控滿清朝廷的權力呢!是由她的老公,咸豐皇帝在掌握著滿清朝廷的最高權利時,天平天國就起義造反啦。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武裝起義後,曾國藩的勢力已經是尾大不掉了。所以說,是。也不是。


愛看愛思考


古代封建王朝都重視家庭門第,清朝一直都重滿輕漢。只是到了清朝末期,早期的八旗子弟早已紈絝不堪,爛到了骨子裡,清朝統治者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啟用了一部分漢臣,出名的有,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等,對於清庭來講,他們只是朝廷利用的工具。曇花一現,很快清王朝就滅亡了。


oOOOoo


不是,主要是曾國藩在眾多漢人中較為聽話,對滿人有較高忠誠度對自己人在利益上會六親不認敢於下死手,所以慈禧喜歡曾國藩可以交給重任。


手機用戶4205621585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居功至偉,個人能力也很強,清朝後期八旗子弟越來越不成器。重用曾國藩還可以促進滿漢關係。


梧桐yuan鎖清秋


有一定道理。清朝末年滿清原來的八旗軍隊,基本上沒有戰鬥力可言,慈禧面對內憂外患之際,不得不重新考慮重視漢人官員,那麼曾國藩當屬漢人官員裡面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用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天府阿南哥


曾國藩是在肅順時代被重用的,慈禧掌權時湘軍氣候已成,不得不倚重。


yydhu


可以這麼理解。曾國藩已成氣候,可以分庭抗禮,卻秉承自己的理念少些戰事,多些理智,如此青史留名!慈禧天天皇宮待著,多些小心機,少了大智慧,後面的狼狽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