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安徽有什么印象?

晨哥307


我是安徽铜陵的,我的家乡总体来说跟江苏浙江对比,经济相对滞后,但是近几年合肥和芜湖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未来发展可期,铜陵市是全国很有名的铜都,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产铜,汉武帝时期铜陵在全国已经是产铜基地,一直到现在,如今铜陵的铜矿已经枯竭,属于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现在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铜矿。目前铜陵正在转型成旅游城市,其实之前铜陵挺富,特别是人均gdp,能排到全省前2,但是16年之后,把枞阳划给铜陵之后,人均gdp拉低了,但是发展的纵深变大了,潜力增强,其实铜陵也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末端,未来会大量接受产业升级所淘汰的企业,发展速度会跟上,但是一定时间污染不会减少。环境这块的,其实整个安徽都不错,有著名的景点黄山,九华山,我们家就离九华山不远,山好,空气不错,铜陵有凤凰山,盛产牡丹花,旅游的话,欢迎来安徽,欢迎来铜陵。


南宫的火哥


我认识一个安徽的大姐,她是安徽淮北睢溪人。她就那样拿着一个小布包来到温州,来温州的路费还是跟别人借的,她老公生病人财两空,她连房子都没有,她有一个儿子,那时在上高中,住学校,周末和节假日在她老公妹妹家呆着。

她来温州最开始是在假日花园门口收废品,但是那个花园门口已有收废品的,那个收废品和那个小区的保安是有点利益的,所以,那些保安赶她走,那个收废品的仗着保安和她干架。

后来她进妙鲜阁洗碗,做晚上的班,晚上在妙鲜阁洗碗,白天做钟点工。

在妙鲜阁的工作是有提供两餐,白天,上午十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过那个点就没饭吃了,而她白天做钟点工是不能自己控制时间的,有时,她一餐饭没赶上就那么饿着肚子连馒头都舍不得买一个。

她穿人家给她的衣服。

她吃人家给她的食物。

她供儿子读完大学,她在她们家那个县城做了一幢房子。

后来她妈妈生病了,她们家开家庭会议,她坚持要送她妈妈进医院去做手术,说她一个人出手术费也要送妈妈去医院做手术。当时,我也劝她放弃,因为她妈妈那时有八十岁了……………………现在每每和她通电话,我都说你妈亏的你,不然早就不在了;她说她妈妈现在晚饭后就去跳广场舞,还常常一个人坐车去她大哥家。

她姓程,叫彩霞,今年五十多岁,现在在淮北工作,她儿子很优秀在温洲有稳定且非常好的工作。

我愿她幸福!永远开心!



头顶有蓝天123


我山东烟台人,99年高中毕业,按家里人思路应该学个硬技术,当时我大姨家开了一个小机械厂,到那里做车床学徒,厂里一共12个人有6个安徽人,全部阜阳临泉县人,5男1女。另有3个菏泽人。其余本地人。因我离家远所以住厂宿舍和那帮安徽人住一起,印象是卫生非常脏,人又熊又不老实,我的拖鞋经常被他们穿走,搞得我都没有拖鞋穿,吃饭的饭碗一人一个,饭后他们从来不洗碗,我洗干净的碗筷经常找不到都被他们用了。吃个西瓜还要蘸白砂糖,每月一开工资轰隆隆的去城里买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录音机,磁带,7元钱的红塔山烟,还凑钱买BB机,吃的在山东大冬天反季蔬果我们本地人都不舍的买,他们反而花大钱买黄瓜.西红柿.葡萄等等,买回来又吃不完扔的到处是。结果是一个月工资不到10天全部花完。

更重要的是欺负人,拿我的被子盖我还得忍气吞声,一声不响的抽走我的电热毯我还不敢吱声。一次回家跟我那帮同学说起这个事情,那帮同学有两个关系较好的人拎起铁棍骑着摩托车去我们厂宿舍,把他们一个个拎出来好一个的伺候,有两个直接吓跑,连行李都不敢回来取,让他老乡帮忙取行李时我们骑摩托车跟在他们坐的公交车后面,一直跟到城里汽车站,全部逮住带到汽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又好一个的收拾,其中有一个直接跪下求饶,另一个尿裤子。

再后来被我大姨夫臭骂了一顿,干脆不在那里做了。


奋斗-赎青春


讲个小故亊,有一个记者采访江苏的一个家庭,你们家的夫妻,婆媳关系为什么这么好,给大家分享一下,儿子笑了笑说,我和女朋友是在上海打工认识的,女朋友来自安徽六安,春节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我家的小黄狗见到我太太汪汪叫太太说别叫了,小狗越叫越凶,太太说,你再叫,一次了呀,二次了呀,三,,,,,小狗永久的闭嘴了。老妈一看急了非常的伤心。老婆不应该把狗打死,嘴里唠唠叨叨,老婆听得烦了。你说第一次了啊,你说了第二次了啊,从此后,我们家里和和气气。从来不说多话。都是娶了安徽老婆以后改变的。安徽人牛。女人更牛。嘴里基本上是皮皮叨叨,满口跑大粪。


阿丁43935058


不知道谁推送的这个问题。正好回答下吧。

道路不太妙。之前几次坐车去南方玩,收费站多的是徐州。路况好的是江苏段。



刚睡着被车颠醒了,减速行驶,旁边人提醒,才知道到安徽了。起初个人感觉有可能是偶然路过较差路段。后来有次开会去了一趟安徽某地,道路还真是不太妙。


身边的几个安徽人聪明能干兴趣广泛,吃苦耐劳谈不上,干一行爱一行,比较珍惜机会。

大学时候,隔壁有几个舍友是安徽仔,打游戏非常犀利,魔兽争霸全宿舍都打不过,后来还参加比赛,只是没拿奖而已。最重要的是学习好,系里拿过好几次奖学金的一半是他们。男的踢球还挺招女孩子喜欢,周末北理工球场都是这帮人的拉拉队,简直令人发指。女的勤工助学,上进激励。



当然也有个绰号书虫的老弟看起来不太妙的,上课看小说杂志,草样年华,悟空传啥的。期末还要补考。最后回舒城去了,最近微信聊天得知努力奋进,考了事业单位也不错。印象最深的就是问我借钱打牌?跑得快,斗地主,最后还赢我。可笑。
唯一比他们强的就是喝酒。哼,西北狼东北虎,能干过我们小绵羊?


宿迁城市吧


虽然我是个少小离家老大也不回的安徽人,但毕竟年纪摆在那里,作为资深安徽人,我谈谈对安徽的感受。安徽虽然只是一个省,但地域文化差异太大,长江以南的明显有别于长江以北,合肥以南的明显有别于合肥以北,淮河以南的明显有别于淮河以北,其中又以合肥南北的差距最大。安庆作为安徽省的省会长达数百年,但改革开放以后安庆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合肥和芜湖,现在属于三不靠的城市。安庆人消费概念现在变得很畸形,无论在外打工的,还是在家创业的,那老板派头不是同类规模和实力的江浙老板所能比的。几年前,据报道,安庆市望江县知名度最高的当地某民企老板悬梁自尽了,被清算资产时,发现其早已资不抵债,其真实经营情况和财务实力一点也不像他生前所呈现的那样牛逼。近二十年来,我开始对安庆没有好感,感到那里是个伪文人泛滥成灾的地方,地域文化也腐朽不堪。几年前,因故回安庆某县,该县的先后两任政协主席托我小弟带话,愿意做东和我坐坐,我知道他们是先父的故友,本有意宴请他们一下,但想想老家法院搞出来的那起恶作剧的恶意虚假诉讼,便兴致索然。


南海石57583028


安微人,打交了道多年了,我是江苏的。

每个地方都有人渣,安微也不例外。

但是安微为什么在全国的坏名声仅次于河南人呢?

安微人一出外就变坏人了,以至于2000年左右,上海、江苏招工都不要安微人,当然不是全都。

生活在安微本地的人,还可以。

安微也是南北之分,越往南,人的素质会越好。安微寿县、六安人在外地,特别在江、浙、沪地区,安微人的名声被这两地方人搞坏了

举个例子,一超市安微售货员和别的员工闹茅盾,她会叫他老公带一帮人来打架。

安微人在外面很团结,有了什么事会一起上。你看上海土方老板基本上都是安微人,都是打架打出来的,土建老板大多是江、浙人。

但是安微人肯定比东北人、河南人好得多了。

从我和他们多年打交道来看的。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苏北农村老王


本人湖北人,湖北和安徽交界,做为一个外省人,说是对安徽的印象吧。

小时候只觉得安徽很远,毕竟是外省,后来初中的时候开始好奇各个省份名称的由来,一开始对于安徽的来源觉得很难理解,不像湖北、湖南以湖为界,河南、河北以河为界这样好理解,也不想江苏是江宁和苏州合成而来。最后才发现然来安徽的名字也是由两个城市合成而来,即为安庆和徽州,可惜在后来徽州改名为黄山市。这便是对安徽省的第一次比较多的了解。

后来看电视觉得安徽是一个风景、文化很有特色的地方,尤其是徽州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也很向往黑瓦白墙的徽式建筑。所以去年的时候还特意到了黄山旅游了一番,只可惜之前的准备没有做好,在黄山上只呆了一天,觉得不过瘾,还想再去一次。也去了宏村,看了心目中的徽式建筑,虽然人比较有一点小落差,但是依旧觉得挺漂亮。安徽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风景比较漂亮。

以前在上海工作,经常从武汉坐车到上海,要横穿整个安徽,感觉安徽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合肥这几年大发展比较给力,但是在靠近大别山区的地区发展并不是很好,一路上可以感觉到东西部发展的不均衡,而且经济发展相对沿海城市还是有差别,尤其是当动车由安徽进入江苏之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江苏的经济发展要好很多。总体上安徽经济给我的感觉是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均衡,想要完全融入东南五省还需要努力。

这几年对安徽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觉,就是安徽这几年教育方面特别重视,中科大这个名词也是经常出现在耳边,希望安徽继续加油,办好教育才能更好的发展。


帝国烽火


保姆、土、穷

江浙沪“皖”包邮,大家都会想为什么会是皖,不在一个层面啊。其实打开地图,你们就会发现,安徽才是江浙沪进入内陆的轴心点。

当外部经济强于中国,外向型经济占主导,江浙沪等沿海地区就是资本集中地,再过几十年中国经济强于外部,如同几千年来历史,中国又回到朝贡时期,安徽等中部就会成为资本集中地。


网约车论谈


我是浙江人,是安徽交界之处。说说对安徽的印象,可能只看到一方面,别的方面可能没看出来:

现在的安徽不是以前的安徽,发现安徽人特别喜欢消费,喜欢盖房子,高楼大厦有,但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只是盖房子不管环境。在农村也是房子盖的好,但是路很差,坑坑洼洼的是正常现象。

安徽人有些很勤劳,很朴实。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欠账,做生意的不欠账都做不下去。当然,安徽的无赖特别多,骗子也很多。

安徽的人做事情喜欢投机取巧,短斤少两。所以和安徽人做生意一定要小心。

安徽人还喜欢打架斗殴。一般比较团结,明明是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够包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