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安徽有什麼印象?

晨哥307


我是安徽銅陵的,我的家鄉總體來說跟江蘇浙江對比,經濟相對滯後,但是近幾年合肥和蕪湖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未來發展可期,銅陵市是全國很有名的銅都,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產銅,漢武帝時期銅陵在全國已經是產銅基地,一直到現在,如今銅陵的銅礦已經枯竭,屬於國家級資源枯竭型城市,現在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銅礦。目前銅陵正在轉型成旅遊城市,其實之前銅陵挺富,特別是人均gdp,能排到全省前2,但是16年之後,把樅陽劃給銅陵之後,人均gdp拉低了,但是發展的縱深變大了,潛力增強,其實銅陵也屬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末端,未來會大量接受產業升級所淘汰的企業,發展速度會跟上,但是一定時間汙染不會減少。環境這塊的,其實整個安徽都不錯,有著名的景點黃山,九華山,我們家就離九華山不遠,山好,空氣不錯,銅陵有鳳凰山,盛產牡丹花,旅遊的話,歡迎來安徽,歡迎來銅陵。


南宮的火哥


我認識一個安徽的大姐,她是安徽淮北睢溪人。她就那樣拿著一個小布包來到溫州,來溫州的路費還是跟別人借的,她老公生病人財兩空,她連房子都沒有,她有一個兒子,那時在上高中,住學校,週末和節假日在她老公妹妹家待著。

她來溫州最開始是在假日花園門口收廢品,但是那個花園門口已有收廢品的,那個收廢品和那個小區的保安是有點利益的,所以,那些保安趕她走,那個收廢品的仗著保安和她幹架。

後來她進妙鮮閣洗碗,做晚上的班,晚上在妙鮮閣洗碗,白天做鐘點工。

在妙鮮閣的工作是有提供兩餐,白天,上午十點左右,下午三點左右,過那個點就沒飯吃了,而她白天做鐘點工是不能自己控制時間的,有時,她一餐飯沒趕上就那麼餓著肚子連饅頭都捨不得買一個。

她穿人家給她的衣服。

她吃人家給她的食物。

她供兒子讀完大學,她在她們家那個縣城做了一幢房子。

後來她媽媽生病了,她們家開家庭會議,她堅持要送她媽媽進醫院去做手術,說她一個人出手術費也要送媽媽去醫院做手術。當時,我也勸她放棄,因為她媽媽那時有八十歲了……………………現在每每和她通電話,我都說你媽虧的你,不然早就不在了;她說她媽媽現在晚飯後就去跳廣場舞,還常常一個人坐車去她大哥家。

她姓程,叫彩霞,今年五十多歲,現在在淮北工作,她兒子很優秀在溫洲有穩定且非常好的工作。

我願她幸福!永遠開心!



頭頂有藍天123


我山東煙臺人,99年高中畢業,按家裡人思路應該學個硬技術,當時我大姨家開了一個小機械廠,到那裡做車床學徒,廠裡一共12個人有6個安徽人,全部阜陽臨泉縣人,5男1女。另有3個菏澤人。其餘本地人。因我離家遠所以住廠宿舍和那幫安徽人住一起,印象是衛生非常髒,人又熊又不老實,我的拖鞋經常被他們穿走,搞得我都沒有拖鞋穿,吃飯的飯碗一人一個,飯後他們從來不洗碗,我洗乾淨的碗筷經常找不到都被他們用了。吃個西瓜還要蘸白砂糖,每月一開工資轟隆隆的去城裡買一大堆沒用的東西,錄音機,磁帶,7元錢的紅塔山煙,還湊錢買BB機,吃的在山東大冬天反季蔬果我們本地人都不捨的買,他們反而花大錢買黃瓜.西紅柿.葡萄等等,買回來又吃不完扔的到處是。結果是一個月工資不到10天全部花完。

更重要的是欺負人,拿我的被子蓋我還得忍氣吞聲,一聲不響的抽走我的電熱毯我還不敢吱聲。一次回家跟我那幫同學說起這個事情,那幫同學有兩個關係較好的人拎起鐵棍騎著摩托車去我們廠宿舍,把他們一個個拎出來好一個的伺候,有兩個直接嚇跑,連行李都不敢回來取,讓他老鄉幫忙取行李時我們騎摩托車跟在他們坐的公交車後面,一直跟到城裡汽車站,全部逮住帶到汽車站後面的小巷子裡又好一個的收拾,其中有一個直接跪下求饒,另一個尿褲子。

再後來被我大姨夫臭罵了一頓,乾脆不在那裡做了。


奮鬥-贖青春


講個小故亊,有一個記者採訪江蘇的一個家庭,你們家的夫妻,婆媳關係為什麼這麼好,給大家分享一下,兒子笑了笑說,我和女朋友是在上海打工認識的,女朋友來自安徽六安,春節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我家的小黃狗見到我太太汪汪叫太太說別叫了,小狗越叫越兇,太太說,你再叫,一次了呀,二次了呀,三,,,,,小狗永久的閉嘴了。老媽一看急了非常的傷心。老婆不應該把狗打死,嘴裡嘮嘮叨叨,老婆聽得煩了。你說第一次了啊,你說了第二次了啊,從此後,我們家裡和和氣氣。從來不說多話。都是娶了安徽老婆以後改變的。安徽人牛。女人更牛。嘴裡基本上是皮皮叨叨,滿口跑大糞。


阿丁43935058


不知道誰推送的這個問題。正好回答下吧。

道路不太妙。之前幾次坐車去南方玩,收費站多的是徐州。路況好的是江蘇段。



剛睡著被車顛醒了,減速行駛,旁邊人提醒,才知道到安徽了。起初個人感覺有可能是偶然路過較差路段。後來有次開會去了一趟安徽某地,道路還真是不太妙。


身邊的幾個安徽人聰明能幹興趣廣泛,吃苦耐勞談不上,幹一行愛一行,比較珍惜機會。

大學時候,隔壁有幾個舍友是安徽仔,打遊戲非常犀利,魔獸爭霸全宿舍都打不過,後來還參加比賽,只是沒拿獎而已。最重要的是學習好,系裡拿過好幾次獎學金的一半是他們。男的踢球還挺招女孩子喜歡,週末北理工球場都是這幫人的拉拉隊,簡直令人髮指。女的勤工助學,上進激勵。



當然也有個綽號書蟲的老弟看起來不太妙的,上課看小說雜誌,草樣年華,悟空傳啥的。期末還要補考。最後回舒城去了,最近微信聊天得知努力奮進,考了事業單位也不錯。印象最深的就是問我借錢打牌?跑得快,鬥地主,最後還贏我。可笑。
唯一比他們強的就是喝酒。哼,西北狼東北虎,能幹過我們小綿羊?


宿遷城市吧


雖然我是個少小離家老大也不回的安徽人,但畢竟年紀擺在那裡,作為資深安徽人,我談談對安徽的感受。安徽雖然只是一個省,但地域文化差異太大,長江以南的明顯有別於長江以北,合肥以南的明顯有別於合肥以北,淮河以南的明顯有別於淮河以北,其中又以合肥南北的差距最大。安慶作為安徽省的省會長達數百年,但改革開放以後安慶的發展明顯滯後於合肥和蕪湖,現在屬於三不靠的城市。安慶人消費概念現在變得很畸形,無論在外打工的,還是在家創業的,那老闆派頭不是同類規模和實力的江浙老闆所能比的。幾年前,據報道,安慶市望江縣知名度最高的當地某民企老闆懸樑自盡了,被清算資產時,發現其早已資不抵債,其真實經營情況和財務實力一點也不像他生前所呈現的那樣牛逼。近二十年來,我開始對安慶沒有好感,感到那裡是個偽文人氾濫成災的地方,地域文化也腐朽不堪。幾年前,因故回安慶某縣,該縣的先後兩任政協主席託我小弟帶話,願意做東和我坐坐,我知道他們是先父的故友,本有意宴請他們一下,但想想老家法院搞出來的那起惡作劇的惡意虛假訴訟,便興致索然。


南海石57583028


安微人,打交了道多年了,我是江蘇的。

每個地方都有人渣,安微也不例外。

但是安微為什麼在全國的壞名聲僅次於河南人呢?

安微人一出外就變壞人了,以至於2000年左右,上海、江蘇招工都不要安微人,當然不是全都。

生活在安微本地的人,還可以。

安微也是南北之分,越往南,人的素質會越好。安微壽縣、六安人在外地,特別在江、浙、滬地區,安微人的名聲被這兩地方人搞壞了

舉個例子,一超市安微售貨員和別的員工鬧茅盾,她會叫他老公帶一幫人來打架。

安微人在外面很團結,有了什麼事會一起上。你看上海土方老闆基本上都是安微人,都是打架打出來的,土建老闆大多是江、浙人。

但是安微人肯定比東北人、河南人好得多了。

從我和他們多年打交道來看的。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蘇北農村老王


本人湖北人,湖北和安徽交界,做為一個外省人,說是對安徽的印象吧。

小時候只覺得安徽很遠,畢竟是外省,後來初中的時候開始好奇各個省份名稱的由來,一開始對於安徽的來源覺得很難理解,不像湖北、湖南以湖為界,河南、河北以河為界這樣好理解,也不想江蘇是江寧和蘇州合成而來。最後才發現然來安徽的名字也是由兩個城市合成而來,即為安慶和徽州,可惜在後來徽州改名為黃山市。這便是對安徽省的第一次比較多的瞭解。

後來看電視覺得安徽是一個風景、文化很有特色的地方,尤其是徽州文化,也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也很嚮往黑瓦白牆的徽式建築。所以去年的時候還特意到了黃山旅遊了一番,只可惜之前的準備沒有做好,在黃山上只呆了一天,覺得不過癮,還想再去一次。也去了宏村,看了心目中的徽式建築,雖然人比較有一點小落差,但是依舊覺得挺漂亮。安徽給我的第二個印象就是風景比較漂亮。

以前在上海工作,經常從武漢坐車到上海,要橫穿整個安徽,感覺安徽的經濟發展比較快,合肥這幾年大發展比較給力,但是在靠近大別山區的地區發展並不是很好,一路上可以感覺到東西部發展的不均衡,而且經濟發展相對沿海城市還是有差別,尤其是當動車由安徽進入江蘇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到江蘇的經濟發展要好很多。總體上安徽經濟給我的感覺是發展比較迅速,但是不均衡,想要完全融入東南五省還需要努力。

這幾年對安徽還有一個很大的感覺,就是安徽這幾年教育方面特別重視,中科大這個名詞也是經常出現在耳邊,希望安徽繼續加油,辦好教育才能更好的發展。


帝國烽火


保姆、土、窮

江浙滬“皖”包郵,大家都會想為什麼會是皖,不在一個層面啊。其實打開地圖,你們就會發現,安徽才是江浙滬進入內陸的軸心點。

當外部經濟強於中國,外向型經濟佔主導,江浙滬等沿海地區就是資本集中地,再過幾十年中國經濟強於外部,如同幾千年來歷史,中國又回到朝貢時期,安徽等中部就會成為資本集中地。


網約車論談


我是浙江人,是安徽交界之處。說說對安徽的印象,可能只看到一方面,別的方面可能沒看出來:

現在的安徽不是以前的安徽,發現安徽人特別喜歡消費,喜歡蓋房子,高樓大廈有,但是沒有統一的規劃,只是蓋房子不管環境。在農村也是房子蓋的好,但是路很差,坑坑窪窪的是正常現象。

安徽人有些很勤勞,很樸實。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歡欠賬,做生意的不欠賬都做不下去。當然,安徽的無賴特別多,騙子也很多。

安徽的人做事情喜歡投機取巧,短斤少兩。所以和安徽人做生意一定要小心。

安徽人還喜歡打架鬥毆。一般比較團結,明明是傷天害理的事都能夠包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