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还记得90年代初二的那场大雪吗,一直到现在也没再下过那么大的,有故事和酒吗?

胶东大饽饽1


印象最深啦!那年正好初一值班,好像是下午开始下雪,一开始不太,下午五点多所长叫我送他回市里,他住在市里岳父家,我们顶着雪就走了。因为有雪开的不快,当年车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一个多小时后就到家了。本来想送到了就回去,可所长说我岳父就喜欢跟你喝酒,吃完再走吧,我这个面子软,再加上他们留,结果就喝上了。一瓶汾酒,我俩一人一半,所长一口未喝,吃完饭后,一看天气雪越来越大,所长说住下吧,明天再回去,当年真是年轻,而且还没有酒驾这一说,仗着点酒劲,非不住下,结果就回来了,当时都21点多了。在市里还好,有路灯,马路边还有参照物,结果一出市里,傻眼了,公路上雪越下越大,还没有参照物,什么也看不清,车灯下雪上就是两条车辙,这时酒劲上来啦,看什么都是双影,结果闭着一只眼慢慢往回走,心里明白今天喝酒了,可要慢点,就这样,二十多公里路,平时半个多小时就到,那天整整走了近2个小时才到家,那天也怪公路上没碰到一辆车、一个人,当然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怕,那要是出点事可怎么办呀,当年还没有手机,怎么联系,哪么大的雪,还不得冻傻了!


用户55433747119


不知这个问题提得是否得当,是不是词不达意,那可是一场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接近30年了,印象深刻,自此以后没下过那么大的了。嗯,是不是坐标一下,忘了是91年还是90年,大年初二,有想起来了的朋友吧,最起码山东下的特大。

为什么印象特别深呢?因为过了一个忙碌的初一,第二天早晨醒来,咦,眼前完全变成了童话世界,是不是瑞雪兆丰年的一个好兆头。


厚厚的雪足有小半米吧,脚踏进去,人就矮了半截,行走起来明显感到困难,裤脚和鞋子很快就湿漉漉的了,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已经失去了基本功能。对这么大的雪,人们还是有点兴奋的, 我有一个同学跑到一分厂旁边的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留念,结果多年后大家讨论起这场大雪的时候,死活记不清时间了,同学毫不犹豫翻出这张照片,背面清清楚楚写着“某某年春节纪念”,可惜我这猪脑子很快就忘记了时间。

那时可能厄尔尼诺现象还没有发威,因为气温低,大地还能冻裂口子,手脚耳朵都会冻得通红麻木,寒冷让人还不敢耍俏。白茫茫的大地,把眼睛刺激得灼烧生疼,看东西都会花眼了。好在,那个年代,大雪过后人们还有主动出来扫雪的好习惯,要不是放假,单位都会组织人学雷锋扫大街,可惜这种优良传统后来慢慢消失殆尽。

入夜,因为零下十几度的低温,经过白天的践踏,通通结成贼亮贼亮的冰面了,看的人就心虚,行人、路人就开始竞相噼里啪啦摔开了跤,直接不太会走路了,都小心翼翼脚跟不敢离地了。背阴的,有楼挡着的地方,冰越结越厉害,真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顽固,人走上去心始终吊吊着。



一场正月初二的大雪,滋坏了童心未泯的孩子们,各种玩法各种消遣,让他们狠狠释放了多余的精力。这些孩子们也绝不会想到 ,多年之后他们再也没遇到这么一场规模的暴雪。前几年也来了场正月里的大雪,但根本无法比肩此前的那场。那场大雪是一道让人记忆犹新的分水岭,自此没有过之 ,只有不及。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极端怀念91年(左右)这场暴雪。一晃,自己早已进入中年,原先哪有什么PM2.5概念,哪有什么雾霾笼罩,现在人早已经不能给自己做主了,喝水需要用净水机,呼吸要拜托空气净化器,自然的东西都被改变了习性,都带毒了,人们已经没有什么心理抗压能力,动辄抑郁烦躁,动辄心灵扭曲,这个世界怎么了?


今年冬天暖冬得厉害,真想不到下场雪如此之难,山东烟威地区依然还能白雪飘飘,所以那里还是白云飘飘空气清新,其它地区呢?看来只能用怀念祭奠过去,用回忆重温美好!

朋友,还犹豫什么呢,我已经抛砖引玉了,那场大雪的点点滴滴就靠你们补充了。


胶东大饽饽1


不知这个问题提得是否得当,是不是词不达意,那可是一场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接近30年了,印象深刻,自此以后没下过那么大的了。嗯,是不是坐标一下,忘了是91年还是90年,大年初二,有想起来了的朋友吧,最起码山东下的特大。

为什么印象特别深呢?因为过了一个忙碌的初一,第二天早晨醒来,咦,眼前完全变成了童话世界,是不是瑞雪兆丰年的一个好兆头。

厚厚的雪足有小半米吧,脚踏进去,人就矮了半截,行走起来明显感到困难,裤脚和鞋子很快就湿漉漉的了,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已经失去了基本功能。对这么大的雪,人们还是有点兴奋的, 我有一个同学跑到一分厂旁边的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留念,结果多年后大家讨论起这场大雪的时候,死活记不清时间了,同学毫不犹豫翻出这张照片,背面清清楚楚写着“某某年春节纪念”,可惜我这猪脑子很快就忘记了时间。

那时可能厄尔尼诺现象还没有发威,因为气温低,大地还能冻裂口子,手脚耳朵都会冻得通红麻木,寒冷让人还不敢耍俏。白茫茫的大地,把眼睛刺激得灼烧生疼,看东西都会花眼了。好在,那个年代,大雪过后人们还有主动出来扫雪的好习惯,要不是放假,单位都会组织人学雷锋扫大街,可惜这种优良传统后来慢慢消失殆尽。

入夜,因为零下十几度的低温,经过白天的践踏,通通结成贼亮贼亮的冰面了,看的人就心虚,行人、路人就开始竞相噼里啪啦摔开了跤,直接不太会走路了,都小心翼翼脚跟不敢离地了。背阴的,有楼挡着的地方,冰越结越厉害,真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顽固,人走上去心始终吊吊着。

一场正月初二的大雪,滋坏了童心未泯的孩子们,各种玩法各种消遣,让他们狠狠释放了多余的精力。这些孩子们也绝不会想到 ,多年之后他们再也没遇到这么一场规模的暴雪。前几年也来了场正月里的大雪,但根本无法比肩此前的那场。那场大雪是一道让人记忆犹新的分水岭,自此没有过之 ,只有不及。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极端怀念91年(左右)这场暴雪。一晃,自己早已进入中年,原先哪有什么PM2.5概念,哪有什么雾霾笼罩,现在人早已经不能给自己做主了,喝水需要用净水机,呼吸要拜托空气净化器,自然的东西都被改变了习性,都带毒了,人们已经没有什么心理抗压能力,动辄抑郁烦躁,动辄心灵扭曲,这个世界怎么了?

今年冬天暖冬得厉害,真想不到下场雪如此之难,山东烟威地区依然还能白雪飘飘,所以那里还是白云飘飘空气清新,其它地区呢?看来只能用怀念祭奠过去,用回忆重温美好!

朋友,还犹豫什么呢,我已经抛砖引玉了,那场大雪的点点滴滴就靠你们补充了。



游戏人超超


那一场雪应该是1989年,之所以记的清楚,是因为那年我十八岁,农村人,刚刚定了婚,而且是初恋。初一晚上天气就变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整整下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开门一看,雪有三十多公分厚,因为是刚刚定亲,春节要去她家里拜年,那个时候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但是骑自行车是不可能了。只有步行去。她家距我们家有十几里左右,八点开始走,中午才到,虽然累,但是心情是愉悦的。又过来几天,初六她来我们家了,可能是因为步行远的原因吧,她回去以后就起了退婚的念头,大概过了一个月左右,彻底分手了,初恋!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下雪,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怀念以前,一直过了二十多年才慢慢消退。今天你提起来这个问题,让我又想起来从前,那份记忆又像在昨天一样!再见了青春,再见了初恋!



鑫鹏活性炭业


90年我那年19岁弟弟16岁,我才刚上班。

大年初一早上,大雪飞飞扬扬下起来了,我和弟弟坐公交车去北宁公园电影院去看电影(厂里工会发的电影票)。电影开始时间是晚上6点半的,电影名字可能是《双雄会》,因为下雪的原因电影老是断片,到晚上快10点电影才完。

雪下得特别大,雪己经有2寸深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北宁公园穿过,走到北宁公园后门公交站(中环线盐坨桥)坐公交48路回家,我们家在北仓(厂宿舍)到白庙倒18路公交车才能到家。因为大雪48路车,晚点到站10点50才来。车上人十分少,只有我们两人和司机卖票共四个人车慢慢的开动着,到达白庙站己经11点半了。

下了车,站在白茫茫大地上,看着大风刮着片片雪花从天下飘落,等20分钟看了看空旷大路,心里想18路未班己经过去了。无比失落,我们哥俩商量只有走回家了。

雪己下的很深了,足有一尺厚了,雪花在飞舞。我和弟弟手拉手,一步步走向家里,远方不时待来一两声爆竹声,天地己混为一体。路灯照大马路把我们影子拉得长长,如同两个巨人在坚难行走。大路上没有车辆和行人,只有我们两人。

大概在零宸4点,我们用4个小时走到北仓,父母在公路口迎我们,看見他们己被白雪覆盖身体,我们十分激动,泪水在眼中含,这一刻使我终身难忘!


用户62873331335


90年代的那场雪完全没有记忆了,那时候还太小,不过你们应该知道2007年3月4号元宵节那天,沈阳的暴雪吧!那我是亲身经历了,太大了,沈阳城全城瘫痪,高速封闭,全城放假,清理积雪,飞机场封闭,一米多深的积雪,平房的门都打不开,

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暴雪。



强Z来了


大实话:很多事情都将会成为我们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故事和酒也只有跟对的人才会有。

北方人对雪有种特别的感情,对白茫茫的大雪毫无抵抗力,见到这么洁白的雪花人们都兴奋的跑出来打雪仗。我妈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场雪是90年代初二的那场大雪,雪花非常的大,看着就像巨大的鹅毛一样,铺天盖地的向地面席卷而来。

那场大雪下的那么突然,当时正好我堂哥和我堂嫂定亲,那场大雪里真的是特别热闹。我妈去我堂哥家里帮忙,一大家人围在火炉边谈论着他的婚事。正好过年那时候亲戚都在家里,人多也很热闹。表哥是军校毕业的,他和嫂子是同学,都算军人出身吧。在部队里面他们也没有时间约会,这过年放假几天,他们告诉自己双边的父母,定了这门亲事,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我听我妈说在初二那天,下着大雪,我们家做了一大桌子菜,邀请了周围的邻居来做客,特别的热闹和喜庆。闰雪兆丰年,这真的是喜事成双,外面天寒地冻的,屋里热火朝天的很热闹,红红火火的过了一个吉祥的新年。

这场大雪过去已经有30多年了,可是它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提到大雪时,很多人都会有共鸣的提到那场大年初二的雪。

90年代那个时候交通工具还没有现在的这么发达,那个时候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就算很不错了。下午下了那场大雪,到了第二天早上那雪大概能够到成年人的膝盖那么厚,自行车根本都不可能骑行了。大家外出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路,就像上了发条的小人一样,在雪地里慢慢的行走。走亲戚也变的不太方便,大部分都穿的厚厚的,提着篮子,扯着小孩走着去亲戚家里。

马路两边的杨树上面落了一层层的白雪,走路时要小心点,说不定走着走着就会有积雪落到脖子里面,那股冰凉可以让人打个激灵。90年代的那次大雪是我家里印象最深的记忆,那年大雪里办了一件喜事,每次想到都感觉甜甜的很开心,这场大雪带给我妈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相信这也带给很多人不同的快乐和印象。

在那场大雪里会发生不同的故事,我愿意和三五个好友一起,在火炉边喝着热酒,听着那场大雪里发生的故事,甜蜜的记忆随着回忆慢慢的展开。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现在还记得那场景,初二早上从六楼往下一看,白茫茫一片,因为是夜里下的,没有感觉到,早晨看到特别吃惊,雪无比的大!马上想到今天出门的人怎么办!在天津的风俗是初二出嫁姑娘和姑爷必须回女方娘家,被俗称姑爷节!这可怎么办,我一直观注马路上的动静(窃喜:我和岳母住一起,免除出门之苦),那时还没有那么多的私家车,地铁也不多,真是愁人。到早晨九点多,我终于看到马路上有人了,自茫茫的一片,一个孤独的身影,特别显眼,深一脚浅一脚慢慢前行,身后留下一行深深的脚印,特别显眼,很长时间,马路就是这一行脚印。

大约十一点左右吧,马路上的人越多越多了,没办法了,人们还是走出了家门,以步行和推着自行车的人居多…想想就辛苦,没办法了,希望他们都是太远…然后就是到了下午五点多,马路上人又渐多了,应该是返程了吧…虽然我一天没出家门,但想起来就觉那一年的人们真是不容易!现在还清晰记忆…


用户84034753955


那场大雪是九0年的初一下的吧,九o年没错,我买拖拉机是八九年,村里初一死了个人,出门报丧都出不了村。来我家借拖拉机使。这个记的清楚,后来在二o几年还下过一场大雪把石家庄蓅菜批发市场的大棚都压倒了。反正那些年下雪多,可近十年下雪少了,让专家硏究硏究,是不是大工厂太多了,热量高,冷空气过不来了。反正老百姓都这么说,我们附近建了发电厂,煤化工厂,雨也少了,雪也少了。农民可遭罪了收入少了,受累多了,得用机井浇,使几百米长的水管子,人工浇地,真累死人。都说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雀。可这几年老不下雨下雪了。咳没办法。


用户110796572320


记得91年下的那场大雪,我们家兄弟姐妹多,以前农村每家每户都喂了一头牛,或者几家喂一头牛,那年大雪,家里穷,难得买双新鞋子,那天晚上,冬天黑的比较早,应该是四点多吧,父亲让我从牛棚牵牛去喝水,冬天的鱼塘都抽了水卖鱼,卖鱼留下的脚印窝子,一场大雪全部掩盖了,过年穿的新鞋,那么大雪外面也不脏,可偏偏牵牛喝水,一脚踩进了鱼塘边的泥窝子,大雪掩盖着,看不见,难得穿双新鞋子,全是泥巴,全湿了,你说那个心情呀?谁能理解?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很想笑,也怀念儿时的点点滴滴,父亲前年去世了,也好想念父亲,一幕幕,近在眼前。那年的雪,那年的新鞋子还有那年我的父亲,一切静好。时间和大雪一样,掩盖了好多,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