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灣區戰略實施是“三舊”改造的加速器

走進位於東城街道塹頭社區的裕光外貿創意產業園,裕光金融中心、外貿體驗中心等幾棟充滿設計感的現代化大樓映入眼簾,與周邊老城區建築對比鮮明。“這裡原是新樓工業園,上世紀80年代的廠房,陳舊老化,產業低端,空置率三分之二,是社區環境、治安死角。”塹頭社區黨工委書記鍾林輝感慨著眼前的變化。

從早年的廢舊工業園,如今變身為創意產業園,不僅改變了既往園區的破舊的容貌,讓它與城市環境更能融合為一體,更因改變了用途,租金上漲,收益更高,村(居)民更滿意。位於東城街道塹頭社區的裕光外貿創意產業園的新生,是東莞“三舊”改造的一個成功範例。

我市“三舊”改造的項目,主要是上世紀80年和90年代的建築物,有些已經不堪使用,急需加快進行改造,否則,不僅影響村民和社區居民的利益增長,浪費資源,而且,由於長年的閒置,也可能成為城市中“髒亂差”的死角,影響城市環境和城市品質。但由於牽扯的利益太多,“三舊”改造的難度大,多年來,進展並不盡如人意。

其實,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四大城市——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都存在著這一問題。在這幾個城市中,多年來呼喚加快“三舊”改造步伐的聲音不絕於耳,各城市力推的各種“三舊”改造方案多種多樣、汗牛充棟,可是一談到進展,負責的相關部門幾乎異口同聲:有進展但速度不夠快,難讓市民滿意。

一個大勢將是“三舊”改造的加速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實施,無疑將為珠三角城市群帶來加快發展的機遇,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四城,最可能成為資本青睞的投資熱點。而投資熱點的來臨,讓城市土地更為稀缺。伴隨因稀缺而來的土地升值,與匹配相關各方利益關照的新體制機制的生成和運作,“三舊”改造有可能進入加速推進的時間窗口。

現代資本流動的一個特點常常違揹我們的常識:在一般人看來,不發達的地方是資本流動的窪地,理應成為最吸引資本流入的地方,但實踐卻反其道而行之。就全球領域看,美國,這個世界最發達的經濟體,卻長年成為國際資本流入數一數二的國家;在中國各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發達名列前茅,雖然當年吸引外部資本流入要素資源的價格已經變得高昂,但仍舊佔據國際資本和國內資本流入最多的區域之一。一個解釋在於,欠發達地方,單個或數個資源要素的價格低廉,但全部資源要素組合起來的價格可能就高,且生成的複合效益則不多,有些甚至難覆蓋成本。相反,越是發達的地方,產業集群越發達、供應鏈越強勁、物流更通暢、銷售渠道更靈便,更可能讓全部資源要素的價格組合更低廉,特別是更可能讓全部資源要素釋放的效率更高效益更佳。

可以預期的是,大灣區戰略的實施,將促動資本加速進入大灣區城市,在這種情況下,東莞“拓空間”、優化產業空間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由於土地稀缺所導致的地價升值,也可能讓“三舊”改造涉及的各方利益得到增長,如此,“三舊”改造得以加速進行的車輪更可能得到“利益之油”的潤滑而加速行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