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永清北孟的大戲

年味尚存,人們對年的慶典還在紅紅火火的進行,大秧歌、廣場舞、梆子評戲一起來。可以說豐富多彩應有盡有。一個念頭也隨之而來卻也很久,北孟、我的大北孟,您那悅耳動聽的古音樂、聞名鄉里的戲曲行當、還有民間的各種花會都逝向何方。

北孟古名洪橋鎮,位於永清縣西南,與霸州固安接壤。據史料記載起源於唐宋年間,村落龐大人口眾多。承傳許多傳統文化,孕育著勤勞善良的人們。祖祖輩輩的都以農業為生,同時也是遠近聞名的戲曲之鄉。河北梆子那叫一個好,生旦淨末醜行行精通,悅耳動聽的古音樂,笙管笛蕭鈸鑔鐃那叫一個絕;還有繽紛的民間花會,旱船、花車、大秧歌。


懷念永清北孟的大戲


每逢年過節都有表演,記得在我們這有這樣一句俗話,叫做:沈營戲不要瞧,破鑼破鼓破大鐃,長槍本是麻秸稈,大刀本是破鋸條。北孟戲太好看,最拿手的本是《大登殿》,代表戲是《殺狗勸妻》《牧羊圈》。的確是這樣,人們無意中也唱幾口;曾經有幾位老藝人應邀去霸州、涿州一帶教過學。


至於說古典音樂,演奏者都是很樸實的農民,但各種樂器配合的恰到好處。一次偶然間我聽到了一次演奏,好聽!那是很久以前了,那時候的演奏者都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到現在他們的後人都已須髮斑白了,從此再也沒有聽過。我也多次打聽有沒有樂譜的傳承,沒有下落。


我的父親很喜歡文藝,在我小時候記得父親經常彈三絃拉二胡。還親手做樂器。後來閒下來組織中老年人在一起練習戲曲,排練大秧歌,過年時大家出來表演祝興很熱鬧。父親去世了,也聽不到那熟悉的胡琴聲了。只有大秧歌留了下來。那些戲曲,音樂也成了一個傳說罷了。但那親切的鄉音在我心中是抹不掉的,向老一輩農民藝術家致敬!(作者/蘇振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