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扶貧攻堅“加減法”

□ 本 報 記 者 楊國勝 張 鵬

本報通訊員 陳祥勇

胡溝村位於諸城市皇華鎮,四面環山,經濟條件差,此前是個典型的貧困村。如今,村裡人把低收益的山嶺地流轉出去,種植起萬畝榛子園。

“園區安置了無技能、無特長、脫離不開老家的困難勞動力500多人,他們平時負責澆水、施肥、採摘等管理作業。”萬畝榛園創辦者魏本欣告訴記者,園區積極配合皇華鎮黨委政府實行扶貧動態管理制度,脫貧銷號,返貧掛號,對已經脫貧銷號的貧困戶,脫貧攻堅期內繼續給予幫扶。

為保證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魏本欣主動與皇華鎮政府合作,在示範基地內建成佔地600畝的榛子扶貧產業園,總投資567萬元。同時,鼓勵農戶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免費為農戶提供榛苗和技術服務,全部回購農戶所產榛子,以此帶動周邊貧困戶和農戶參與榛子種植。公司每年按照投資本金10%的收益支付給皇華鎮人民政府,用於扶貧事業。

魏本欣的榛子園,是產業帶動脫貧的典型之一。從2015年到2018年,諸城市實施的48個項目,實行臺賬管理,加強監管,完善制度,按時收取分配項目收益,累計產生收益568.4萬元,分配到戶300餘萬元,3800餘戶受益。

2014年,諸城市按照省裡“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識別省定貧困村20個,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8345戶、貧困人口39981人。

為幫助貧困村摘帽,該市創新實施“五個一”扶貧包靠責任制,即由一名市級領導、一個市直部門、一家骨幹企業、一名鎮級班子負責人、一名社區第一書記,共同幫扶一個省定貧困村。當年對口幫扶省定貧困村的20家企業,建設扶貧項目23個,總投資820多萬元,實現了“一村一產業一項目”。

“經過三年努力,20個省定貧困村集體收入均達到3萬元以上,實現全部‘摘帽’,並通過驗收。”諸城市扶貧辦主任張崇明說,近年來,又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政府債務資金1474萬元,完善提升貧困村生產生活基礎條件和公共服務能力。

不過,該市因病、因殘致貧以及失能人口占貧困人口比重較大。目前,諸城市繼續享受政策的貧困戶共計6869戶13193人,分佈在全市17個鎮街園區的所有社區,其中低保戶佔76%,特困供養戶佔3.8%,一般農戶佔20%;身患病殘、基本無勞動能力或缺少勞動能力的12380人,佔比93.8%。

“這些特殊貧困群體收入渠道少、自我發展能力弱,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雖然依靠保障性扶貧措施實現了脫貧,但難以走上富裕道路。”諸城市委書記桑福嶺日前介紹說,在基本完成兜底脫貧任務後,諸城的脫貧攻堅工作已經轉入鞏固提升、建立扶貧開發長效機制的關鍵階段,與之前單一攻堅任務相比,情況將更為複雜,任務將更加艱鉅,更需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

諸城市扶貧辦調研發現,一些單位扶貧僅侷限於簡單的走訪慰問、送錢送物,沒有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精準扶貧、分類施策,致使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不足,尚未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一個環節不合格、一個項目不過關、一名群眾不脫貧,扶貧工作就是不合格。”桑福嶺說,脫貧攻堅需要把工作謀劃得更超前周全一些,著力在“規範、品質、長效”上下功夫,著力增強脫貧戶和脫貧村的造血功能,高水平做好脫貧攻堅“加減法”。

今年,諸城市對這20個已經“摘帽”的原省定貧困村繼續實行“五個一”包靠幫扶制度,同時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精準扶貧模式,對繼續享受政策的貧困戶建立“一戶一檔”,制訂“一戶一策”幫扶方案,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在扶貧過程中,該市還不斷推行“大園區小農戶”“華山榛谷二元分配”等新模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資金、資產入股,與企業、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體。創新扶貧資源分配模式,避免產生“福利依賴”。

此外,結合機構改革,貧困人口的醫保報銷補償開始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以往,這項結算需要經過五個步驟,且手續繁瑣,首先由居民醫療和居民大病保險進行報銷,再經過民政的醫療救助進行第三次補償,再由商業保險進行第四次補償,最後貧困人口自付超過10%的部分由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適當減免。”諸城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張輝說,醫保局作為新設立的職能部門,統籌醫療保障涉及的所有職能,加上運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手段,把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商業補充保險結合起來,在就醫醫療機構“一個窗口、一個平臺”上實現即時結算,為貧困人口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保障服務。

諸城市民政局還積極倡導企業設立冠名慈善基金,廣泛開展慈善救助活動。2018年,美晨科技、惠發食品、佳士博食品、慈海醫院等單位助學助困、扶貧捐贈360多萬元;諸城市衛生健康局全面落實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各項惠民政策,多措並舉,深化服務,努力讓貧困人口“治上病、治好病、治起病、少生病”;諸城市教育和體育局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維護扶貧對象特別是來自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家庭在校學生的教育權益,全力做好提升建檔立卡貧困戶“幸福指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