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作、軍地配套 包頭市國企民企“牽手”達成82個合作意向 涉及金額311元

央廣網包頭5月10日消息(記者鄭穎 內蒙古臺記者單繼梅)包頭市重點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產銷對接會暨企地融合工作推進會9日閉幕,共達成企業合作、軍地配套、招商引資等82個合作意向,涉及金額311億元。

在包頭市會展中心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展臺,一輛白色純電動新能源重卡車,吸引了眾多參展商的眼球。公司總經理汪寶營介紹,這次產銷會他們和包鋼集團物流公司達成3000臺重卡採購協議,同時包鋼稀土鋼板材產品也將成為他們企業採購重點。現在使用的包鋼的鋼材一噸基本上就能降幾百塊錢的成本。

在這次產銷對接會,包鋼集團發佈10項採購需求,一機集團發佈了34項採購清單,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則發佈了近400項採購目錄……每家大型國企都給眾多中小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大禮包。內蒙古中厚鋼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劉郝介紹,這次跟包鋼簽約,進行一個鋼鐵產業鏈的延伸,測算了一下,一噸能給企業帶來增加50塊錢的利潤,同時給包鋼也能增收50塊錢,給客戶還能省50塊錢。

近年來,包頭市充分發揮駐地大企業多、地方中小企業配套能力強的優勢,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行動計劃,推動企地雙方在項目建設、合作機制等方面雙向協作。2018年31個企地融合項目取得明顯進展,包鋼與太原理工大學合作,突破了稀土在鋼中規模化工業應用的技術瓶頸;一機集團與英耐爾公司就微渦輪燃氣輪機、與光威集團就碳纖維材料達成配套協議。今年又確定擬實施產業協作項目55個,並依託產業協作平臺,設立了“合作項目信息發佈”“重點推薦企業”等四個板塊,暢通了中小企業與駐包企業協作配套的路徑。

本次產銷對接會,共有99戶企業、8家科研院所、31家金融機構、和12個人才培訓單位參展,達成企業合作、軍地配套、招商引資、銀企對接、成果轉化、人才培訓6類合作意向82個,涉及金額311億元。助力29戶企業融到資金53.1億元,將8項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成8家企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對接,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解決了招工難與就業難錯位問題,形成梯次遞補、滾動推進的企地融合格局。

包頭市副市長王秀蓮介紹,通過產品的對接,產業的協作配套,使產業鏈拉長、使項目更多,發展質量更高,帶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帶動老工業基地煥發出青春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