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科普了研發費用多的壞處,你怎麼看?

和尚462


雷軍這話挺可笑的,所謂研發分好多種~半導體、醫療、材料工業、航空航天等這樣的研發,沒絕對多的錢你能玩鬼了,在別人的平臺上搞點軟件創新當然不需要什麼錢~錘子都玩得起!而且個人覺得玩的比小米好~但這能叫研發嗎??如果你說研發的投入和產出比,這個受科學的管理和運氣的影響,但從無到有的研發燒錢是絕對必然的,比如5G,在已有的技術標準下做優化,量變型研發是不需要多少錢的。雷布斯你說你研發出身?那麼請枚舉你的研發項目和成果,說的很多人不樂意聽的,其實現在的雷軍就是個早出道點的羅永浩,老羅起碼有理想,而且有時候挺誠實的,起碼公開承認過很多東西只有華為玩得起,華為是讓人敬佩的同行,他們目前致力於在別人的系統平臺上搞軟件創新,也確實有些成果,OS挺有特色的,部分軟件功能也引領了行業被山寨走了。羅永浩倒下我還挺難過的,看著不爽想要噴我的人先仔細想想從做手機開始,雷軍現在是不是早出道幾年的羅永浩?老羅現在倒下了,再5年時間小米會不會倒下?小米創新能力不足已經是行業和消費者共識了。你學不來華為沒關係,OV你總學的了吧?OV現在新發布的機子不及華為黑科技但起碼挺有亮點的吧?小米除了性價比現在還有什麼?性價比現在從華為到OV哪個不比小米玩得起,品牌一下沉小米就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榮耀就不說了份額多次超過小米,VIVO的iqoo是不是更能說明問題?供應鏈比小米還穩。本來很看好小米未來的生態佈局,但自己買過小米的旅行箱,電飯煲,掃地機器人,電水壺等等一堆產品後,感覺真的就是低端貼牌產品,掃地機器人已經壞了返修過一次,一個激光傳感器要將近600塊,還好運氣好,差兩天就一年過保了,電飯煲平時不敢插電待機,電流聲很大,只有煮飯的時候插電,已經跟一般電飯煲沒區別了,拉桿箱前蓋設計腦殘,拉開困難等等吧,懶得吐槽。雷布斯現在思路就很有問題,比如獨立紅米再一次拉下限,簡直就是當年電視機屆的長虹,PC的神舟(其實神舟還不錯),現在這兩個品牌你還看得到嗎?為什麼不獨立MIX去拔上限跟華為三星競爭??MIX第一代那麼多問題,因為感覺用心了,所以我都買了,現在MIX3放在一眾旗艦里根本不顯眼,毫無亮點~最後贊同一下任正非的那句話,科學研發是辛苦活,跟種地一樣,需要不斷的投入試錯耕耘。真正的研發創新在於技術標準,有了這個才是絕對的技術壁壘,才能成為市場領導者。應用類的那叫創新,不叫研發,沒有門檻,你靈光一閃,別人看了或者市場反應不錯,別人分分鐘就學走,在資源整合能力的依託下分分鐘做的比你好~不要舉蘋果的例子,人家創新是什麼年代的事情?現在的蘋果又怎麼樣了?移動智能終端現在已經很成熟了,消費者也很成熟了~早就過了靈光一閃能成功,一個微創新當賣點的時代了,系統化的競爭需要的是硬實力。


Mairk1


雷軍說的也沒毛病,有些企業科技投入很多錢卻沒有效果,我在一廠子上班,一個塑料鑷子一百多!市面價格不超過十塊錢!一卷膠帶十塊錢市場價不超過兩塊錢!焊錫絲一百這邊要五百!還有很多這類東西貴的離譜,每天都得用很多!

研發投入就是花幾百萬買幾臺特別大顯微鏡也沒啥用!生產設備起初都是國外進口,我這邊工程師技術員就是擺設機器壞了找外國人修,算上坐辦公室的包括不幹活的關係戶之類的也得兩千人,就五千六千人過節都不休息沒日沒夜的幹活,才能保證這兩千人雙休年假,五險一金過節旅遊買房買車了!

到頭來還是一個差點就虧損的企業!你要是扔幾億在這個廠子還不夠他們過節發福利的!


默小默523


太師覺得雷軍說的也有道理吧,只是他沒有說出問題的各個方面,而是以偏概全,只強調一個方面。

首先,雷軍只是強調了效率的問題,他說得有道理,研發確實要講效率,同樣的錢,效率高,產出高,這道理沒毛病。

但是,太師覺得,雷軍所講的通篇都是為小米那可憐的50億左右研發經費辯護,以表明研發經費少是有理的:似乎是說,不是我們不想投研發經費,而是我們效率高,而且研發的錢不是越多越好。

先看一下歐盟所統計的全球企業研發經費排名:

然後太師一點一點來說說雷軍提到的幾點:

1、雷軍說幾乎所有的重大創新都是由小公司乾的,還舉了谷歌的例子。那這就是說,以後小米就幾乎沒有重大創新了,因為沒有人可以否認,現在的小米已經是大公司,而且用雷軍的說法,還是偉大的公司。但是,每次發佈會又說“有一頁紙都寫不完的黑科技”那就是騙人的了?或者說黑科技不是重大創新?但是每次雷軍發佈會上講的動不動就是這個星球上最牛的,地表最強的,而且既然叫黑科技,還不叫重大創新嗎?好了,按照雷軍的說法,這些所謂黑科技都不是重大創新,小米現在已經幾乎沒有重大創新。估計也是吧,你看小米去投資了多少小公司,現在你都覺得小米都是投資公司了。

2、事實上真的是雷軍說的幾乎所有的重大創新都是小公司乾的嗎?數據在哪裡?按照雷軍的邏輯,那iPhone也不是重大創新了,因為那時候蘋果已經是大公司了。5G技術也不是重大創新了,因為做5G的都是大公司。高通最近幾年做的芯片都不是重大創新了,以及臺積電的FinFET芯片技術,極紫外光光刻機都不是重大創新了,波音的B787飛機,以及GE的最新航空發動機,羅氏製藥公司新藥、平板顯示技術,以及貝爾公司的貝爾實驗室多項諾貝爾科學獎,IBM的多位諾貝爾獎(80年代,IBM已經是大公司),波音的隱形戰機F22,F35等等。所以,雷軍所說重大創新幾乎都是小公司乾的,不值得一搏。

3、至於他說到“如果越多越好,那微軟不就成了日不落帝國”了嗎?他可能不知道一個公司的管理規模不可能無限大的道理。

4、雷軍說得有道理,不是機械理解,必須要投入營收的10%才行。他沒有說的原因,除了他所極力是或的研發效率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行業的不同所導致的需求不同。太師理解,他說的效率應該是指投入和獲利的產出情況,而不是成果的產出的情況。確實,行業不同,研發投入比例不同,行業不同,同樣研發投入的錢,收穫不同。比如,小米現在做的那些家電,確實不需要投入研發經費,就可以將規模做大,因為確實沒有太多可以做的,你投入很多,你都沒有花的地方,比如小米做的所謂聯網家電(糾正一下,這些根本就不是IoT,而只是聯網家電,或者談了多年的智能家居,IoT的定義是家庭之外的物聯網,比如路燈等)。而有的行業有天然壟斷性一旦先發你形成了壟斷投入可以很少,這叫贏者通吃,比如微信QQ這種即時通信軟件,因為用戶的好友有很強的關聯性,而不是每個人獨自用的問題,你不在這裡你朋友沒法聯繫,所以,現在哪怕有比微信體驗好很多的即時通信軟件,你也很難遷移。還有基礎操作系統軟件,如Windows和安卓,已經在這上面構建了很多東西,不是另外一個優秀的操作系統就能替代的,蘋果系統比Windows好吧?能替代嗎?Windows移動版本比安卓好吧?能替代嗎?但是,對於高度複雜,高度競爭的行業,就需要研發大投入,如通信行業,比如芯片研發,而且投入了還不見得有很大收穫,這可能就是雷軍所說的效率問題,比如不明真相的人所罵的中興,研發經費比小米高很多倍,而且專利也有很多,但收入和利潤有小米高嗎?中興公司的老闆有雷軍風光有名氣財富有他多嗎?沒有!這就是行業的不同。這一點雷軍 有深刻體會,一個手機高端芯片的研發費用都是幾十億,雷軍自己都說澎湃芯片投了10億元,結果了,連水花都沒有,從現在雷軍的說法來看,估計他是非常後悔投入手機芯片研發的,這些研發經費如果去做技術含量不高的家電,那產出比這澎湃芯片大多了。有人調侃說,雷軍研發效率確實高,比如它的安兔兔公司,只需要花很少的投入,就可以把澎湃855芯片拋費提高很多。更極端的例子,房地產公司,你告訴我研發經費多少?但賺的錢比雷軍都多,所以,雷軍說的研發投入產出比也是有道理的,但要看行業。


5、顯然,以雷軍的思維,就是一個商人思維,什麼賺錢快投入什麼,這個作為賺錢的商人來說其實沒有毛病。只是,如果什麼公司都是這樣的思維,對一個國家是非常有危害的。比如中國的芯片,進口量是最大的,這就是這種賺快錢的思維在作怪,不踏踏實實投入埋頭苦幹攻克重大科技難關。

6、雷軍說,10年後的小米要增加10倍,成為最偉大的公司。太師以為,就算這個能夠實現,或許雷軍能夠成為最土豪的人,但是偉大與他無關。偉大不只是財富,還有尊嚴,如同做原子彈做航母做戰機的公司和人,能賺很多錢嗎?不一定,偉大嗎?偉大!


太師椅3


雷軍的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也太絕對。



雷軍確實是技術研發出身的,他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和產出應該比別人更熟悉,而且從一些世界巨頭的表現來看,很多在世界很著名的企業研發費用佔收入的比例也並不是很高,所以他認為企業的研發費用並非越多越好,甚至不贊同華為連續多年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在10%以上的這種做法。

首先,雷軍的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發就應該注重效率。

做技術研發需要一定的積累,有些技術並非你用錢砸進去馬上就會有效果,比如基礎科學這種東西,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積累的,在短期之內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比如5g技術,很多企業都研發了好幾年才有技術成果。這種技術成果的取得是靠一點點的積累,一點點的發現和改進,然後最終匯聚成了一種技術的力量。

如果為了盲目的追求科研產出,而投入大量的資金就有可能造成浪費。比如目前很多高校的科研費用投入並不少,但產出的成果並不是很顯著,甚至很多科研人員成果基本上都是靠複製別人論文來完成,或者通過造假來騙取科研費用,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之前上海某著名高校某個教授的芯片事件。



所以做科研一定要講究一個效率,不能太過於急於求成,搞科研如果太著急,有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到時候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沒有產出相應的技術成果,就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其次,雷軍的說法就有點太絕對,如果持續加大研發費用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為什麼不多投入呢?

做技術研發並不像銷售,銷售你可以少點營銷費用都沒關係。但是做科研有時候有些錢是必須投入的,比如買一些尖端的設備,引進一些尖端的人才,這些都需要投入,如果某個科研項目有很大的可行性,可以預見未來的研發成果,投入再多的資金也是值得的。

比如6g技術目前華為也在佈局,有很多企業也在佈局這個技術領域,但6g的技術研發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有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產出成果。而在研發過程中存在很多未知數以及不確定因素,所以潛在很大的風險,有可能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都不一定有成果。

但就算短期內沒有成果,企業也必須加大投入,如果你不投入,那你就會落後於別人,到時候別人真的把6g技術研發出來了,你只能給人家付專利費,別人還可以牽著你的鼻子走,想給你用就給你,不給你用你也沒辦法。

所以目前很多國家以及都在積極佈局6g技術,誰也也不敢怠慢半步,如果你稍微停頓一下別人,別人優先把6g技術的標準拿到手,那你企業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地位。所以目前很多企業為了儘早把6g技術研發出來都會大量投入很多資金,大量的投入資金短期可能沒有見到效果,但一旦這種研發開花結果之後,就會給企業帶來非常豐厚的回報。

針對研發投入這一塊,我覺得通過對比聯想跟華為,就知道其中的好處。

想當年,華為和聯想基本上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而聯想甚至比華為有更大的優勢,因為他背靠中科院,但聯想在科研投入這一塊一直小心謹慎,不敢有太大的冒進,每年的研發投入也遠遠低於華為,所以我們看到聯想跟華為的差距越來越大。

就拿手機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當年中華酷聯可是國產手機第一陣線,當時,聯想的手機賣的還是挺火的,但是時至今日,華為的手機不僅在國內佔領第一,在世界的銷量也排在前3,而聯想的手機不要說國際,目前在國內都很少見到有人用。

至於雷軍的小米手機,雖然目前通過強大的營銷能力,確實帶動了小米手機的發展,但5g時代到來之後,小米手機能否保持目前的優勢還是一個未知數。

下圖是目前世界一些主流企業的研發投入。


貸款教授


雷軍自比喬布斯,但是喬布斯是在操作系統都存在缺陷的時代下創作的,那時候更需要天才。

蘋果成為偉大企業後,有了錢,每年都花很大的資金用在研發上,蘋果手機的受益就是因為蘋果龐大的研發基礎在支持,怎麼能說蘋果投資小。

華為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受益的是華為的整個產業鏈,小米不投資連生態鏈都全部是組裝貼牌子的。比如小米電視,反正我是貼牌子,我做銷售的,不花一分錢,你幫我電視做好了,我賣,賺一百是賺,兩百也是賺,便宜點沒關係。如果華為去做電視,那芯片必須得我自己研發的,質量必須得保證好,這怎麼能便宜,這就是區別。

為什麼海底撈貴還那麼多人去吃,為什麼不吃大排檔?這就是華為小米的區別。


夢幻小士


玩不起就不要玩,對真正的玩家說三道四,對於雷總這樣有身份的人,是不和適宜的。

我也是做研發的,研發本身就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想擁有核心技術,不受制於人,有些錢就必須花。如果不想花錢,又想擁有核心技術,那方法只有一種,山寨。從道德層面上講,山寨是一件可恥的事,是缺乏道德修養的人乾的事,終究會被有良知的人拋棄。

華為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通訊行業之巔,確實掌握了很多核心技術,強大到連美國這樣的國家都忌憚。小米有誰會在意?因為像高通三星等上游企業稍稍加以控制,分分鐘就破產。到時雷總不知道拿什麼來解救自己?

研發費用少這種說法,也只是雷總自欺欺人的說法,要得到有點頭腦的人的支持,是不可能的。那些跟著雷總起鬨的人,你們都能成功,那是老天無眼。


仁澤至簡



1,很多人拿雷軍99億獎金黑他,我覺得這很正常啊,上市就是為了現金流。99億看起來是雷軍個人的獎金,其實雷軍拿這筆錢還是為了擴大小米的生產規模去了。2018年中庸的小米上市後,雷軍套現後,都幹了什麼?——開小米之家,實體店由於需要裝修、租金、招人、剛開始的投入是巨大的。

2,研發費用不等於創新能力,要看這個公司有沒有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目前的手機市場,小米能創新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大家都比誰更像iPhone。況且,有冤大頭去砸錢搞研發,小米只需要等兩三個月就能拿到新技術了。一個以性價比為核心賣點的手機,有必要去搶那兩三個月嗎?

3,華為研發費用高,那是因為華為不止做手機,它搞的是大項目,要不然5G華為拿什麼和巨頭們談?拿華為跟小米比的人不是蠢就是壞。小米的研發費用比起其他純粹的終端消費品廠商,比如OPPO、VIVO、魅族、一加哪裡少了?一加花了一個億,定製個三星屏幕還洋洋自得,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呢,小米的研發費用多少個億?

4,效率問題,說到底還是性價比的問題。在雷軍眼裡,營銷是小米目前最要緊的事,而不是研發。研發帶來的性價比太低了,現在的競爭那麼激烈,哪有時間等個三五年把澎湃芯片做到麒麟980的水平。華為不一樣,在紅利期就把自研的苦都消化了,小米現在走華為當年的路就是找si。


黑貓評測


沒有具體費用只說佔比,不是故意帶節奏還能是什麼?肯定是小蕾蕾裝x呀!

首先,研發費佔比是什麼意思?

研發費佔比是指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

蘋果的2018年全面營業收入為2655億美元(1.78萬億RMB),淨利潤595億美元(約4000億RMB),研發費用142億美元(約為952億RMB),佔比約為5.3%。

華為的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為7212億RMB,淨利潤593億RMB。研發費用1015億RMB,位於全球研發投入第四,佔比約為14.07%。

小米的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1749億RMB,淨利潤85.55億RMB。研發費用2018年58億RMB,佔比約為3.3%。

聯想(美帝良心企業)的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453億美元(約為3035.1億RMB),淨利潤負1.27億美元(約為負8.5億RMB)。研發費用為12.73億美元(約為81億RMB),佔比約為2.8%。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蘋果的研發費佔比雖然為5.3%,但金額達952億RMB,小米研發費佔比3.3%,金額只有58億,相差十五倍多,同樣是研發手機,小米還有那麼多生態產品,蘋果花那麼多錢,難道是效率低下?華為的研發費用與蘋果相當,但華為不僅研發手機,通信基站,5G都要研發,蘋果研發芯片,華為研發芯片,小米研發什麼?研發如何圈錢吹牛?

從上面的數據只能看出,華為的目標不僅僅是超越蘋果,但小米的目標僅僅是聯想。


小美彬


如果要比研發費用,誰有一汽的研發費用高,我認為雷軍說的沒錯,認為雷軍說錯的純屬抬槓,如果研發費用越高越好,那那乾脆連工資都別發了,百分百的利潤都拿去搞研發多好,請不要說我抬槓,因為你本身就是在抬槓,一個企業如何制定研發投入比例是為其發展戰略服務的,小米跟華為本身就不是一類企業,你在中國互聯網企業排行榜裡面經常會看到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美團等,可曾看到過華為?小米的基本結構是軟件+電商,小米是先有miui後有手機,小米的目的是通過手機為小米生態引導用戶流量,華為的基本是基礎通訊,是先有通訊技術後有手機軟和軟件,華為最重要的目標是獲得世界各國通信工程項目,至於研發費用,小米主要是創意研發和用戶體驗研發,華為主要是技術研發,注意,我說的華為指的是做通訊技術的華為,不是指餘承東的華為手機,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

另外,從銷售來講,小米手機和華為手機面對的是個人客戶市場,而且產品同質化很嚴重,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原因是供應鏈成熟,在這個市場裡營銷必將成為重點,研發反而成了供應鏈的事情,所以小米手機和華為手機半斤八兩,華為手機背靠華為集團,研發投入可能還不如小米,華為通訊面對的是國家客戶市場,這是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的,銷售不會成為重點,一個國家選擇通訊供應商的時候肯定不會看廣告來做決定。

所以不要亂噴,不要斷章取義,不要搞雙重標準,評論要客觀,愛國要理性。


66016509


雷總也是腦子突然燒了,我不認可雷總的說法。微軟、IBM等不是他們的研發不對,而是他們產品方向錯誤。但是這些大公司為這個社會培養了人才,這才是美國持續牛逼的原因。谷歌,當年小,現在很大,但是雷總應該去看看谷歌在幹什麼,引領了全球的人工智能機器人。intel現在也是在走下坡路,不是它技術不行了,也是因為它沒有看清楚芯片發展方向。真是因為intel之類的大公司,美國的cpu才是全世界最牛的。如果中國沒有公司去做研發,小米10年後還是要用高通的芯片,10年後也不會有小米的CPU,永遠只是把外國芯片組裝成穿著中國衣服的手機和電腦。如果中國所有公司都不做研發,中國只能買買買,永遠看別人的臉色生產產品。按照雷總的理論,也許小米幾年內就成為下一個“聯想”,其實小米和聯想沒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