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那些全职教书多年的高中任课老师去参加高考,能拿满分吗,或者接近满分?

小晨哥


高考准备到了,关于高考的各种话题又开始热起来。

如果让全职教书多年的高中任课老师去参加高考,能拿满分的、或者接近满分的多吗?

应该说:理科相对比较容易拿高分,如果老师平时经常刷高考题,那么考高分问题不大。但是要想考满分或者接近满分,我相信很多老师做不到。

考满分需要很多方面的条件,一要会;二要对;三要快。


高考每天都有一些新题,有些题目还真不是很多老师能做出来的,这是其一。

其二,即便是你思路是对的,但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写出来,这一定要苦练。网上曾经传过一个高考分数700+的学霸的学习经验:平时遇到一道不会做的题,第一步是看答案想通它;接着是自己不看答案写一遍,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写对;当你能够完整地写出答案之后,还不算完。你还应该达到让自己快速流畅准确地把答案写出来的程度。也就是一道陌生的难题,即便是学霸可能也是会练习很多遍,要做到真正的会、对、快!

第三,老师对熟悉的题目反应很快,可以说秒解。但是对陌生的新题,一般思考起来就没有尖子生快了。实际上就像是足球运动员一样,当年的优秀球员当了教练之后,ta的踢球能力和年轻人比肯定比不过了,毕竟体能和反应能力都在下滑。

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老师能力极强,完全具备满分能力。这类老师对所教科目充满热情,时刻都在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ta会时刻关注新的高考题型,不断地用模拟题来训练自己的做题思维和答题速度。甚至,ta还非常热衷挑战每年的高考题,一旦高考真题一出,ta就会快速做出答案供大家参考。对于这类老师来说,学科已经嵌入血液,真正地做到答题如有神助。


再说下题外话:如果老师没有得到满分,那老师还算是好老师吗?我相信您有自己的答案。我的观点是:老师应该定位为教练,ta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就是好老师。好老师不是学生的天花板,而是能够让学生变得优秀的人。没有在高考限定的时间内考出满分成绩的老师,不一定就不是好老师。您说呢?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如果让那些全职教书多年的高中任课老师去参加高考,能拿满分吗,或者接近满分?

个人认为能不能是需要看所在城市的。

大城市,譬如北上广深等地方的老师我觉得还有可能,毕竟能够去这些地方高校当老师的都是学霸级人物,他们当年都是考了满分,或接近满分,再经过多年的执教,对题目已然了然于胸了。

对于小地方,我觉得不太可能,很多老师也是看了教案才能教学生的。

譬如我所在的十八县小城市,老师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上了岁数的老师,这批人当年都没有参加过高考,直接上的师范学校(他们那时候是管分配的,上师范学校的分数远高于读高中的分数。)

一部分是读了个师范院校的本科,但是都是一些“无名院校的本科”,譬如什么邢台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考这些学校的学生,当年自己高考的成绩都不咋样,即使执教多年,估计也都是需要提前做好教案才可以上课堂的吧。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孩子愿意奔向大城市的原因,不可否认,大城市的教学质量的确高一些。


优教家


如果让那些全职教书多年的高中任课老师去参加高考,能拿满分吗?这个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对于单科成绩来说,长期教毕业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科目的老师应该能拿满分。因为长期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可以说对所教学科是耳熟能详,知识点、重难点、必考点,可以说是烂熟于心。再加上数理化生物地理这类学科大都有标准答案,改卷时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主观题,因此以这些老师的经验和水平,完全可以得满分。

不过,语文、政治、历史学科就不太容易了。作为教毕业班多年的语文老师,面对一道阅读理解题,所写答案也未必能与标准答案一致,更不用说作文了。改卷老师不同,评判作文的眼光有异,即使同一篇作文,两个老师给的分数不可能一模一样,然后取其平均值,得满分的可能性就小了。当然,除非文章写得特别优秀,则应另当别论。

历史、政治也是这样,主观题评分标准比较灵活,得满分的可能性很小。有位历史老师曾经感慨:历史高考题真难,让老师去做,也不一定得满分。可见,文科真的不太好考。

其次:如果上任职多年的高中老师去参加高考,并且考试七科。我敢保证能得满分的一个也没有。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某一科的老师,对这一科特别精通,对那一科可能一窍不通。有的老师本身就偏科,比如偏文的,考大学学了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偏理的学了物理、数学、化学等科目,从考上大学的那天起,他们就与不擅长的科目“分道扬镳”了,也就是说虽然后来做了老师,在某些科目方面,也就是只有高中水平。

再加上现在教材变化太快,仅凭高中哪些知识,再去参加高考,想得高分都不容易,更别说满分了!

你说是吗?如果你是教高中多年的老师,你觉得自己去参加高考,能取得好成绩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高考是杆称,总有好事者总希望老师爬上去称一称!

1.我是语文老师,并且教了多年高三,每年精研许多高考试卷、模拟卷,拿到新的高考题依然有许多拿不准的地方。

尤其缺少考试情景,根本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做老师时间久了,有时虽然做不出来,但是拿了讲义,朝课堂一走,许多思路、许多答题点常常脱口而出。

作文,作为一个老师也不敢说文采一定能超过学生。语文试卷上的默写我也得被迫放弃,年轻时背点东西很快就记住了。现在语文课本增加了许多新课文,我一篇也背不上来。

2.现代文阅读,作者也做不上来题目。

我有一文友,有一年很幸运,他的一篇文章被命制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我把题目给他做,然后对照参考答案,他连一半分都得不到。只能自嘲笑笑,慨叹读者大于作者。

语文考试,尤其是现代文,老师面对题目时常常会想多了,不像考生训练有素。

3.专家面对高考语文试卷,也同样尴尬。

原语文教育专家,中学语文教材主编刘国正先生有一年心血来潮参加高考,也只考了72分,卷面满分150,还没有及格。

老师也只是相对于教练员,学生相对于运动员,只有冠军学生,很少有冠军老师。可能道理一样,所以还是少拿高考试卷开涮老师了。


乱语三千


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全国1000多万的考生即将走向考场,关于高考的话题,谈论的人越来越多。如题主让高中任课教师参加高考,想了解老师在高考中到底能考多少分?这个主意非常不错,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觉得就是全国最NB的高中老师未必考得过班上的学霸。这不是危言耸听,我的表哥在一所重点高中被大家公认为教得好的物理老师,也是火箭班的班主任,连续几年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老师,他在给学生讲试卷时,也要认认真真把试卷做完,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还要翻阅相关资料或者在网上搜索答案,不然在讲课过程中很容易"卡壳"。

我表哥自己也承认,如果和学生一起参加高考,他考不过班上的尖子生,毕竟老师的运算能力没有学生那么强,精力也没有学生那么好,遇到难度大的题,同样是无从下笔,不是说老师没有信心,而现实情况就是如此。

高中内容不像初中那么简单,初中物理老师可以不提前预做试卷就开始给学生讲,很少有"卡壳"的现象。如果高中老师与学生一起去参加高考,有的学科老师能够及格就算不错了,这并不是贬低高中老师,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Lance课堂


完全没有可能!别说其他课程,就是自己多年教学的课程也不可能考满分。老师的强项是教学,而不是考试,教学和考试是两种不同的事情,就像优秀的游泳教练自己不一定是游泳高手,拳击教练也不一定是拳击高手一样,否则教练自己上场比赛不是更好吗。

考试有考试的技巧,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还需要有比较好的考试技巧,(关于考试技巧问题可以关注我的专题)学生一直在不断的考试练习,比老师更适应考试,所以老师不一定能比学生考的更好。



阿明老师说教育


满分?不存在的!老师教学也仅仅是教学,实际让让他们上场考试,估计分数还没有学生的高,可能比普通的学生会好一点吧。

举个例子,足球教练厉害吧,手下都是球星,你让教练上,教练一定能赢?不可能的吧。老师教的也只是方法,还有引导。而且很多老师还是看了答案才跟我们讲解的,看似说的头头是道,其实也是根据人家的分析来解说的。让他自己做未必就能作出答案。

曾经不是有个案例吗,让写文章的本尊去答一些关于文章问答题,结果写出来的答案大都大相径庭。很多东西,出题人的想法和你答题人的想法并不是一致的。就算是阅题无数的老师,也不例外。你以为的答案只是你以为的,并不是标准答案。特别是一些文科类的题目,答题方向很广,很难说能够百分百满分的。


书书爱学习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去看:

第一,如果是理科,那么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是长期教毕业班的理科教师是可能性更大的。因为高中教毕业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怎样应试,所以老师对考试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是了然于胸的,对于常见的题型和变形题型还是非常熟悉的,老师自己也必须和学生一样天天刷题的,自己刷题才能明白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讲清重点和难点,不然很有可能上课突然卡壳,因为有些学生真的是非常聪明,数学、物理、化学等考满分的大有人在。

第二,如果是文科老师,那么要考到满分或者接近满分难度大于理科老师。因为单单写作这一块就比较难。我们时常会看到网上的新闻,让作家去做高考卷,让作家去写高考作文,作家经常一片茫然,考试的分数时常还不如一线老师。毕竟,考场解题和考场写作不同于日常的写作和思考。

总而言之,长期教毕业班的理科老师是有可能考到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长期教毕业班的文科老师考到接近满分是比较难的。总体上老师的单科均分应该会高于学生。



盐苏


如果让高中任课老师去参加高考,能拿满分或者接近满分吗?这个问题必须要限定在所教的那科上面,其他学科不能列入其中,这是前提条件。围绕这个前提条件,我们再看看是否会有可能呢?答案是不太可能。

我是1993年参加的高考,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种网报志愿,而是考完后先估分,然后再盲报志愿(根据所估分值)。为了让学生估分尽可能准确,学校会组织高三老师分别成立答题组,每一学科都安排几个老师做高考试卷答案,分别做完后再核对,讨论答案有出入的题,直到大家意见一致了,再把答案给考生们去参照估分。

我举上面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任课老师能力再强,面对高考试题,也很难考满分,如果说接近满分倒有可能,尤其是那些多年从教的老教师,一路都是从题海中漂过来的。但是对于让任课老师去参加高考,这样的话题根本没有意义,老师在高考这块有时未必有学生强,因为老师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思维,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出色的教练并不一定是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并不能否认这出色的教练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来。所以说,让高中任课老师参加高考,在很多时候,部分老师还真考不过自己教过的个别学生(学霸)。


寒石冷月


单科还行,有机会。理科有满分,但文科很难拿到满分!

不过也不会差,否则为人师是不合格的。尤其是应试环境下,如果自己都拿不了高分,是说不过去的!

弟子不必不如师。也肯定会有学生考的比老师好,否则,社会如何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