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單位他堅守鄉郵所34年


一人一單位他堅守鄉郵所34年


每天,李樹林(右)按時按點將報紙、信件送到收件人手中

他從走進郵政所的那天起,從沒請過一天假,也從未收到一例投訴。30多年如一日揹著墨綠色的郵包,踏遍他服務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的堅守,讓那抹綠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就是定西市隴西縣郵政分公司文峰投遞班投遞員——李樹林。

18歲那年踏上山間投遞路

35年前,與高考失之交臂的李樹林呆在家裡有些頹廢的時候,郵政局正好招人,因為父親是老紅軍,政府把這個名額照顧給了李樹林。

1984年12月,18歲的李樹林走進了和平鄉郵政所的大門。一直到今年年初,在此前的34年裡,他是和平鄉唯一的郵遞員,既要維持郵政所營業,又要送郵件。李樹林起早貪黑,擔負著兩個鄉鎮,11個行政村,52個社的郵件投遞工作,14個單位,50多個投遞點的發行任務,服務居民300多戶,日往返郵路里程達100公里以上。在那個信息不太發達的年月,人們唯一的溝通工具只有書信,有時候還有電報,接到電報,李樹林馬不停蹄蹬上自行車就跑,速度提起來的同時,危險總是伴隨。

“冬季是最難熬的季節,下點雪路滑經常摔的頭昏腦漲。爬起來顧不得自己,第一件事趕緊收拾撒落的書信。”儘管工作如此艱辛,但李樹林一直沒有打過退堂鼓。“你要幹這個事情就認真去幹吧,把這個事情幹好就行了。”這是老紅軍父親說給兒子李樹林的話,李樹林認為對自己影響很深,他認為“這是信念的東西。”

30多年裡一直保持“雙百”

“從來沒想過不幹了,因為當時找工作也很吃力。”就因為這份堅守,李樹林在大山裡走了35年,從起初徒步揹著郵包跋山涉水,從土路到水泥路、油路。李樹林也從徒步送郵件換成了自行車送郵件,再後來,自行車又換成了摩托車。歲月如梭,當時不到20歲的小夥子現在已是不惑之年,而唯一不變的,是他準時把信件投遞到村民手中的那份堅守。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李樹林從鄉郵所出班到鄉政府的那段路,由於雪太大,清理不及時,已經厚厚地貼在了地面上,光亮如鏡,稍不留意,就會連人帶車滑倒在地。

郵政所往新康村一帶行人流量較少,而要投送完郵件,還需要肩扛那四五十斤的郵袋步行五六里路。那一段時間,每當投完郵件他渾身都被汗水浸透了,等回到家,溼透的棉襖變得又冷又涼。

鄉村投遞員的工作是艱辛而枯燥的。李樹林負責的投遞區域點多、線長、面廣。每天早上8時,李樹林準時走進郵政所,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流水作業——開始拆分報刊信件,一直到晚上7時才能回家,送出去的報刊信件有4大包500餘份,摞起來有一人高。

35年來,李樹林從未遲到過一次,沒有請假過一天,出勤率100%。35年來,李樹林投遞報刊300多萬份,投送平常郵件73餘萬件,給據郵件30萬多件。無一差錯,直投率100%。

“我曾經連續13年獲得先進,還被定西市郵政管理局評為最美郵遞員。”說起這些年來獲得的榮譽,李樹林樂呵呵的,臉上寫滿了自豪。參加工作35年來,李樹林工作的大半時間都用在了郵路上,踏過的足跡就是一步步丈量郵局和百姓之間的距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內心的那份熱愛,那份責任,那份堅守……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牛小亞 通訊員馮勁濤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