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張之洞間接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有道理嗎?

行雲流水15815510320


這大概是指張之洞與袁世凱聯名要求廢除科舉制吧。這對於清王朝的延續來說幾乎是釜底抽薪的毀滅。

儘管有諸多的原因,科舉制越來越無法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但在新的人事銓選制度出現之前,科舉制是保證社會流動的重要制度。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流動管道,階級固化,導致階級對立,那對社會來說肯定是極不穩定的。

張之洞廢除科舉的主觀意願肯定不是希望清王朝倒臺,只是新式的教育不夠完善,尤其是沒辦法銜接上過去“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讀書沒辦法和做官聯繫在一起,那人們自然無法固守鄉鎮。於是,傳統的耕讀基層社會開始瓦解,開始去留學。辛亥革命時,大量的留學生進入軍隊,便是一例。

加上更早先的太平天國運動,以湘軍為首的地方武裝力量的崛起,讀書人的選擇便多了一條以軍功出仕。科舉廢除後,基層進一步瓦解,中國的地方割據有了進一步的空間。

科舉制可能不是整個清朝中央集權衰落的根本原因,但肯定是壓倒它的一根重要稻草。


螃蟹它大哥


張之洞洋務運動的四大名臣之一,他主要的功勞是發展軍事重工業和興辦新式學堂,其中興辦新式學堂間接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或者說對清王朝的滅亡起到了推進作用。



興辦新式學堂怎麼對清王朝滅亡起到推進作用,聽我來給你分析。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發展於唐朝,在這之前,官員選拔採取“九品中正制”,當官靠推薦,底層老百姓是沒有機會的,這就形成了階層固化,草根階層要想改變命運只有造反,這十分不利於王朝穩定。科舉制度的實施讓草根階層有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機會,對社會底層讀書人起到了很好的穩定作用。



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吃了敗仗,簽定了喪權辱國的條約,痛定思痛,有識之士提出中國要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於是在恭親王奕訢的主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造船造槍造炮需要有人才,中國沒有,現培養招不來人,因為科舉存在,學子們的思想還是學而優則仕,向學習西方現代科學看不到未來的出路。有一例子,當時清政府向美國派遣留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作工作才招到100人。



為解決人才問題,清政府一開始在科舉中增加算學科和經濟學科,考中者也可以入仕,但問津者仍然不多,洋務運動人才缺口巨大,這一辦法無疑是杯水車薪。就這戊戌變法失敗後算學科和經濟科被取消,科舉又恢復了原貌。

缺乏人才洋務運動困難重重,張之洞興辦新式學堂也推廣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張之洞、袁世凱、張百熙等連連上奏,請廢科舉以推廣學校。清廷迫於壓力,答應廢除科舉,時間是1905年9月2日。



科舉制度被廢,底層讀書人入仕的路子被堵死,要想實現草根逆襲,不得不回到科舉之前的老路上——造反。造反要有兵,軍隊機會最多。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朝的八旗兵綠營兵都已經腐敗,喪失了戰鬥力,朝廷沒辦法,讓曾國藩辦團練平定太平天國。曾國藩開啟了辦團練的先河,全國紛紛效法,幾乎各省都辦。於是底層讀書人紛紛加入團練隊伍,尋找並等待機會。這些文化人的加入,為團練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提供了理論指導。團練隊伍其實就是後來的革命力量。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團練加入革命隊伍,成了推翻清王朝的力量。



說張之洞間接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張之洞的所作所為只是順應社會潮流,張之洞提出廢除科舉制推廣新學堂,大清朝廷是同意的,說大清朝廷在自掘墳墓也未嘗不可。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豫有得


說到清朝的滅亡,和張之洞能夠扯上直接關係的就是湖北新軍。因為是湖北新軍發動的武昌起義,直接葬送了清王朝。而湖北新軍,歷史上一直被視為張之洞的私人武裝。如果張之洞在世的話,張之洞一定可以壓制湖北新軍,清末不至於爆發武昌起義這樣的事。而就算有了武昌起義,只要張之洞一句話,事態都可能得到平息,以張之洞在湖北新軍之中的威信,這是毋庸置疑的結果。張之洞的去世讓清王朝失去了一個忠臣,也失去了一個能臣。

在晚清的歷史上,能叱吒風雲、力挽狂瀾的能臣不多,曾國藩算一個,其後是李鴻章,然後就是張之洞了。與那些靠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發跡的軍功大吏不同,張之洞是依靠清議起家的。當張之洞出任封疆大吏時,虛心學習西方,大力興辦洋務,增強了自己的勢力。在李鴻章、劉坤一等人撒手歸西后,張之洞成為當時威望最高的漢族大臣,也成了王朝的一個支柱。

他在世時候重視教育,創辦了不少學堂,政治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支持康有為的“戊戌變法”,鎮壓義和團運動,是一個和李鴻章媲美的朝廷重臣,為穩固清朝末年統治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清朝政府的滅亡是封建君主專制的必然結果,多少箇中興名臣都挽不回的。







一年437


晚清是中國古代向近代過度的節點,既然社會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一定意味著某種代價。國外資本主義是在工業革命中孕育而生,而中國的進步卻是在外來入侵之後被迫進行的。然而,越是混亂的年代,英雄形象就越是凸顯。眾所周知,晚清有四大臣子,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其中之一。他是四個人之中年紀最小,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去過軍隊,領兵打仗的權臣,卻憑藉著一身本事想要救水火之中的中國。他就是洋務派著名代表——張之洞。

張之洞的父親叫張瑛,是嘉慶年間的官員,在官場三十餘載,任多個地方的父母官,可以說是政績優異。他的父親最注重的就是教育事業,在他任官期間,命人每天半夜上街巡視,如果發現有人家燈火閃爍讀書,就進去為其添一勺油,助其學業順利。這個做法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張之洞是其兒子,照顧自然不在話下,從小就接收嚴格的教育,在學校和鄉試中的成績十分的優異。

只是,張之洞的前進道路並沒有那麼的順暢。在他準備科舉期間,他的父親因病去世,張之洞作為孝子為其守喪幾年,結束之後,他的哥哥作為考試官員,為了避嫌,又耽擱了幾年,直到快三十歲,他才通過科舉中了探花,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張之洞有個小怪癖,就是每到了黑夜,他就精神起來讀書,而白天總是哈氣連天,無力工作。這可是苦了他的同僚,每次白天找他商議要事,不一會就聽到了鼾聲。

這件事引起了有些人的不滿,專門向慈禧彈劾了張之洞。太后知道後,還真的去證實了這個說法,對於他的這個習慣,慈禧也是十分撓頭,但是,是自己提拔上來的心腹,也只能縱他而去了。為什麼慈禧會如此的寵信他,原因在於張之洞懂得說話之道,審時度勢,完美的提替慈禧解決了不利於皇室一族名聲的事,還給了慈禧一個臺階下,深得慈禧的喜愛。憑藉此事,張之洞連勝了兩級,成功晉級到重臣之列。

張之洞不僅能說,而且也敢說,他站在的那一派掌握著朝中的話語權,但是真的遇上事情,與張之洞為伍的文官就有些顯得紙上談兵。拿中法戰爭來說,主戰派中被一一拿下,只有張之洞堅持到了最後。本來中法戰爭中,中國是正義之方,更重要的是勝利的一方,但皇室瞻前顧後,害怕的主動向法國道歉。張之洞採取了緩兵之計,還被李鴻章帶來的一道聖旨斥責。但是,張之洞沒有因此被貶官,還坐上了兩廣總督的職務,主要辦防務。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是洋務運動的主要提倡者。洋務運動前一半是自強,主張發展軍事力量,後一半的是求富,發展工廠帶動經濟。張之洞主要參與的是後一半。通過高中的歷史課程,就知道張之洞大力督辦發展了民用企業,比如漢陽鐵廠等。因為中國的“自強”之路還處於探索之中,投入的度還無法很好的掌控,因此就導致了張之洞在推行企業建設的資金投入大手大腳,有些鋪張浪費。近代史的“辦洋務”雖然走了些彎路,但是如果提起重工業的發展,首先就要為張之洞記上一大功績。

除了工業之外,張之洞和他父親一樣,對於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湖北的一些重點大學的前身都是張之洞一手督辦起來,還親自選拔了一批有才有志向的青年出國留學,等待他們學成歸來。但是,有點諷刺意義的是,培養的學生並沒有跟隨他興起洋務運動,有一部分加入到了維新變法,還有參加了革命軍隊。不管是什麼形式,這些受過教育的學子們,都走上了不同的就過道路。

晚年的張之洞在太后皇帝去世後,成為了顧命大臣,也為風雨飄搖的大清燃盡了生命的最後光芒。據傳說,瀕臨死亡的張之洞仍然心繫國家,攝政王去看望他,張之洞對他說,一定要注重安撫老百姓,要以民為本。攝政王卻回答道,放心不拍,有兵在。張之洞聽後一言不發,一夜沒有睡,睜著眼到天亮,說了一句國運盡矣,就撒手人寰。由此可見,晚年的張之洞已經意識到國家生存的要領,但是當政者仍然沉浸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層面,於是,意識到自己已經無力迴天,痛苦而去。


感恩做人敬業做事


我對張之洞瞭解不多。但僅就我瞭解的情況判斷,這種說法是沒有多少道理的。

首先,清王朝的滅亡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避免的。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基本形成,清朝除非徹底改造,已經不可能再延續下去。而徹底改造,憑清朝自己,是絕不可能實行和完成的。所以,清朝只有滅亡,也必須滅亡。

張之洞是清末重臣,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齊名。但他也僅僅是重臣之一而已。如果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不能左右清朝,那麼,張之洞也不能。無論他做什麼,都無法改變請朝的命運。何況,據我所知,張之洞思想還比較先進,在中國近代工業化方面有所貢獻。即然如此,他又怎麼間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呢?

歡迎點評。


WM曉奇


這大概是指張之洞與袁世凱聯名要求廢除科舉制吧。這對於清王朝的延續來說幾乎是釜底抽薪的毀滅。

儘管有諸多的原因,科舉制越來越無法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但在新的人事銓選制度出現之前,科舉制是保證社會流動的重要制度。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流動管道,階級固化,導致階級對立,那對社會來說肯定是極不穩定的。

張之洞廢除科舉的主觀意願肯定不是希望清王朝倒臺,只是新式的教育不夠完善,尤其是沒辦法銜接上過去“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讀書沒辦法和做官聯繫在一起,那人們自然無法固守鄉鎮。於是,傳統的耕讀基層社會開始瓦解,開始去留學。辛亥革命時,大量的留學生進入軍隊,便是一例。

加上更早先的太平天國運動,以湘軍為首的地方武裝力量的崛起,讀書人的選擇便多了一條以軍功出仕。科舉廢除後,基層進一步瓦解,中國的地方割據有了進一步的空間。

科舉制可能不是整個清朝中央集權衰落的根本原因,但肯定是壓倒它的一根重要稻草。


讀書機小海君


一個國家的興衰怎可與一人有關,要是和人有關那也是和當時的所有人都有關係,清朝的滅亡的必然的,是歷史大勢所趨。從太平天國運動到維新變法再到洋務運動都沒有止住清朝的頹廢,反而是越來越加速滅亡。如果說清朝滅亡與人有關,那也是跟那些自以為是,不睜眼看世界的人有關,他們沉浸在泱泱大國之中,認為清朝地大物博,不需要邦交,不需要外來文明,不需要看他國的崛起,只需要維護好的自己現在的體制和文化,認為保住老祖宗留下來的就可以萬無一失了,但結果令人唏噓!


久伴小澤


千古騸儒張芝洞,

徇私中體借西用,

窮民弱國假中興,

自肥忠君名利豐,

螳臂擋車玉石焚,

太監黃粱夢終空。

昨日舊劇今日唱,

後繼閹狗舞遺風,

人類潮流不可逆,

恥辱拄上釘賊名。



這個話?也算對。畢竟後來推翻滿清朝廷的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是由張之洞一手創建出來的。不過那時侯,張之洞應該是掛掉啦!只有間接性關係,沒有直接導致滿清朝廷倒閉的關係。正是在武昌城頭響起來第一次比較勝利的武裝起義的,而且起義軍的主體部隊就是湖北新軍。這支軍隊在當時可是除了北洋新軍之外,在滿清朝廷裡的第二強軍!


愛看愛思考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一個王朝的覆滅往往是土地兼併到一定程度,各種社會矛盾大爆發,民不聊生,史治腐敗,進而爆發農民起義,推翻腐朽的舊社會。這不是某個人的力量能做到的,就象清朝末期出現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能臣也不能挽救大清一樣,某個或幾個能人或能加速或延緩朝代的變更,但永遠不能改變這一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