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期,蒙古人口不足漢人百分之一,為何卻能統治中國近百年?

扈煬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在古代,野蠻征服文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並不稀奇。

偉大的羅馬帝國,也被野蠻的日耳曼人摧毀。

匈人領袖阿提拉能夠縱橫歐洲,四處殺燒淫掠,無人可擋。

農耕民族的人口,同遊牧民族不是一個概念。

遊牧民族的成年男性都是戰士,不會打仗的隨時會死。

相反,農耕民族的男人不會打仗,只會種地。

蒙古人雖然人口似乎不多,但全民皆兵,成吉思汗有20多萬兵力。

其實,就算攻擊金國的時候,野狐嶺戰役中,成吉思汗就有10萬精兵,全部是騎兵。

大家知道這10萬精銳騎兵是什麼概念?是全世界最大的騎兵作戰集團。

就算南宋傾全國之力,也絕對沒錢裝備出10萬騎兵。

而當時整個世界,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觸動10萬精銳騎兵。

成吉思汗憑藉這10萬騎兵,就完全可以縱橫世界了。

在野狐嶺,這10萬騎兵打垮了金國女真人的45萬大軍,殲滅其中30萬。

可以說,這是世界歷史上極少見的騎兵超級殲滅戰。

以當時南宋的實力,在北方根本是無法擋住蒙古騎兵軍團的。

如果不是依靠長江的水軍優勢和四川山地步兵的優勢,南宋早就滅亡了,不可能支持40多年。

至於蒙古統治中國90年,也很正常。

1279年(至元十六年),蒙古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

隨後,漢人幾乎不斷的起義反抗。

至元二十年,僅僅江南各族人民起義凡兩百餘起,至元二十六年更增至四百餘起。

但是,此時蒙古人仍然具有很強的軍事能力,四處遠征。

直到30年後的1309年,蒙元仍然能夠一口吞掉窩闊臺汗國,大大的擴展疆土。

蒙古軍事的衰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但從1325年開始,各地反元起義就已經逐步成為燎原之勢,蒙古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弱,無法鎮壓了。

到了1351年,紅巾軍四起,蒙元的生命就進入倒計時,最終滅亡。

以蒙元如此強大的軍事帝國,滅亡是需要一個過程的,90年時間並不算長了。

蒙元的兄弟,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烏克蘭地區長達200多年才被推翻。


薩沙


大家對元朝的誤區主要總是認為這是一個異族統治的黑暗時代,但蒙古人總數才多少?離開草原進入中原的才多少?而且重點集中在大都等大城市,小地方多少年連個真正的蒙古人都見不到。實際上,元朝是少量蒙古貴族與龐大的漢族地主階層互相妥協、聯合統治的朝代,如果不跟漢族豪強分享權力和利益,沒有地方實力派的支持,單憑攻伐蒙古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而元朝的建立,跟往常的朝代更替沒有任何區別,至於誰當皇帝,那跟老百姓根本沒啥關係,至於十戶一把刀、初夜權這些日本鬼子“發明“的惡毒又搞笑的段子早被史學大神們闢謠過了,我就不再細講了。相反,由於蒙古貴族的統計管理技術比較落後,反而使元朝成為對民間控制最寬鬆的一個朝代,而最終元朝的滅亡也與其他封建王朝一樣,在矛盾激化後被推翻,在歷史的往復中,被另一個控制更嚴密的封建王朝所替代。


高原雷霆


其實題主這個問題有明顯的例子可以解答,那就是印度。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這個制度就是當年統治次大陸的雅利安人發明的,從上到下形成了從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較大的種姓,各種性之間不通婚,不交流,再配合佛教的思想灌輸,種新制度在印度綿延了幾千年,即便是現代印度,種姓制度仍然深入人心。在這種種姓制度下,實現了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情況。

而在我國元朝時期,也有類似的身份制度。元朝統治者在其治下劃分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不同的階層,其內部情況與種姓制度很相似。但另一個問題來了,那為什麼類似的制度在印度流傳了幾千年,而在中國短短百年就煙消雲散?而且蒙古人當時對於南人的要求幾乎苛刻,不但要繳納沉重賦稅,而且甚至對民間的菜刀都做了限制,不可謂不嚴格。

其根本原因還是中國長久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元朝能夠征服中原,從人們內心而言渴望統一的願望大於民族之間的隔閡,畢竟元朝之前的中國北方統治者金、遼(華北)已經對北方進行了百年的統治,對於北方民族而言,“外族”統治並不可怕,也沒有那麼多的民族隔閡。從元朝建立之前回溯一千年,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隋唐的大一統持續了300多年,剩餘600多年均在分裂之中。

從公元221年三國正式鼎足而立,到西晉的短暫統一,隨後很快分化為南北朝,此時中國北方就在少數民族手中轉來轉去,再到隋朝的短暫統一,隨後的唐王朝的帝王實際上也具有少數民族血統,後面的五代十國時期,契丹人建立的遼帝國就開始對中原地區持續影響,北宋建立以後與遼和西夏連年征戰,金滅北宋後中國再次進入南北朝。持續的分裂使已經具有大一統思想的中國人不堪其擾,因此元帝國能夠統一中國,建立統治。這應該是其統一的思想基礎或者說是人民的願望。

但人們盼望的統一卻沒有帶來安定的生活,元帝國建立以後,採取了很多“開歷史倒車”的統治政策,毀田放牧、苛捐雜稅、政治腐敗、放棄科舉等一系列政策使人們漸漸對元帝國失去希望,這就有了元末的群雄逐鹿。推翻元王朝,建立一個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的新王朝就成了中原地區廣大人民的基本願望。而這種願望在江南地區尤為強烈。因此明王朝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從南向北統一全國的政權。這同樣是人民的願望。

說到這裡,我們再來回答為何元帝國的“種姓制度”無法綿長,原因有兩點:

一是雖然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成就了元帝國的統一,同樣也是中華民族對於人性的理解成了元帝國覆滅的思想基礎。我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對於人的態度,其核心就是我國古代以儒家為代表的“仁”的思想,仁者愛人,天下唯有德者據之,而這個衡量標準就掌握在我國古代的士大夫階層。這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掌握著話語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古代的強大王朝從政治上基本上都能實現君臣共治,從民族問題上說能夠長治久安的王朝基本能夠實現胡漢共治。因此我國不存在將人階級固化的政治基礎,準確的說自商鞅變法開始,我國各個階層的上升通道基本上都是暢通的,尤其是隋朝科舉制度建立以後,我國就沒有了種姓制度存在的政治土壤。

二是歷史大勢不可逆轉。我國王朝有一些開倒車的行為,但歷史證明,歷史的發展趨勢必須符合生產力的發展。印度種新制度建立時,世界上還大多處於奴隸制時代,因此種新制度的建立與當時印度生產力是相適應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作為上層建築的政策必須跟著向前發展,但由於印度長期處於分裂和動盪,外來民族不斷對印度進行征服和統治,因此種新制度作為一種外來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最優”制度必然被保存下來,加之印度從來沒有形成過統一的印度民族,因此印度的種新制度才能夠一直綿延下來。而反觀元王朝建立時,南宋王朝的經濟異常繁榮,我國的封建時代已經進入了中後期,交子的出現充分反映了當時我國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甚至有學者研究,南宋時期已經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此時距離王陽明、黃宗羲對於君權和人權的思考也僅僅不過二三百年,再引入奴隸時代的階級隔絕體制難免會造成人民反抗和唾棄。

因此元朝能用少量人口統治廣大中原地區百年,已經是極限了,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意願。


師大草根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就拿阿里巴巴來講,一個公司老闆就一個人,卻能統治數十萬中國人。所以不需要人多,只要百姓擁護你 ,一個人就可以統治一個國家。縱觀所有朝代就可以看出,統治者就百十號人家人,比如,嬴政,劉邦,李淵,忽必烈,朱元璋等等。


玉林院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興建了歷代帝王廟,把元朝從忽必烈到元順帝都列為祭祀對象,很多大臣說,蒙元是野蠻的侵略者,我們為什麼要祭祀他們?朱皇帝說,你們是想讓朕當漢族的皇帝,還是當中國的皇帝?大臣們說,當前是希望陛下當中國的皇帝呀。朱皇帝說,朕要當中國的皇帝,就要承認元朝的正統性,就要團結各族百姓!大臣們自愧不如!


氣吞萬里如猴


漢人數量是在被蒙古征服之前,有他的100倍。蒙古邊攻打宋朝,邊屠殺漢人,宋末1億人口硬是被蒙古殺的只剩1000多萬。頂多只有蒙古的10倍而已,如果不卑躬屈膝的甘願做奴隸,就會被蒙古人殺絕種。


取個網名老半天


統治一個國家好比金字塔,塔尖的人是皇帝,下面是丞相和中央高官,這些人控制住軍隊和漢人中高層。漢人中高層管住底層,底層漢人官員管住百姓。

古往今來,權力和財富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些少數人才可以掌控一個政權乃至一個國家。


歷史與博物館LINHE


這是非常好理解,比如你們公司的管理層是你們員工的百分之一,請問為什麼這麼少的人控制了那麼多員工?管理層人數低於被管理者這是一個經濟問題。所以人口越多的階層或者民族註定是被剝削最慘的。無論怎麼改變,因為這是經濟學原理


中誠資本


其實皇帝就是一個人,他也能統治中國幾十年。國人認為皇帝是真龍天子,其餘都是子民,再有奴性慣了也就服從命運的安排了。


用戶4863996926337


布爾什維克佔漢人比例更少一樣統治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