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鋒“賬外賬” 稅務人三回合鎖定勝局

舉報信息言之鑿鑿,但現場檢查卻未發現企業隱匿收入證據。在涉案企業不配合的不利條件下,檢查人員運用信息技術,內外結合,不懈追查。最終經過雙方數輪“交手”後,案件水落石出,企業“認賬”“認罰”。

交鋒“賬外賬” 稅務人三回合鎖定勝局

製圖 李煒祺

回合一:發現屋角電腦中的神秘表格

近期,杭州市稅務機關經過核查證實,杭州H食品公司通過賬外銷售、私人賬戶收取貨款等方式,在經營中隱匿收入1.09億元,逃避繳納增值稅稅款1854.25萬元。稅務機關依法對該企業作出補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3337.65萬元的處理決定。

2017年6月,杭州市稅務機關接到舉報稱杭州H食品公司隱匿銷售收入,存在嚴重的偷逃稅款行為。舉報人提供了該企業收取貨款的部分企業人員銀行賬戶信息,還提供了企業使用的財務核算系統名稱,以及系統中的部分數據。

接到舉報線索後,檢查人員對該企業情況進行了分析。H食品公司成立於2000年,經過近20年的經營,在周邊地區已小有名氣。從企業申報納稅記錄來看,該企業平均稅負率為3.6%,行業稅負率偏離度並不大。2014年1月~2017年5月,企業申報的年均銷售額為2400餘萬元。但舉報信息反映,該企業實際年均銷售額超過4500萬元,兩者之間相差近1倍。

檢查人員認為,舉報信息提供的企業經營數據細節、核算系統使用情況,以及涉稅賬簿資料存放地點等信息非常細緻,極有可能是知曉企業內情的人員舉報,具有一定可信度。從企業申報信息等數據來看,雖然企業稅負率偏離度不大,但存在人為控制干預的可能性。杭州市稅務機關決定,成立檢查組對杭州H食品公司實施調查。

檢查組制訂了檢查方案。為防止進戶檢查時企業轉移、銷燬證據,明確了突擊檢查的重點:第一時間搜尋企業經營管理軟件和財務核算系統並迅速提取相關數據;在核查摸清企業銷售模式、結算方式的同時,重點提取財務經理、主辦會計和出納等關鍵崗位人員電腦內的賬目核算電子文檔資料等。

對企業實施突擊檢查後,檢查人員順利提取了企業財務核算系統中的賬套數據,並相繼與企業負責人、財務、倉管等人員進行了談話。經過分析,檢查人員發現企業核算系統和現場相關賬簿資料中的信息內容,與稅務機關掌握的企業申報信息並無差異。

這時,企業財務部門電腦中的一張小表格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注意。

在製作詢問筆錄時,一名檢查人員發現,財務部門角落裡一臺不起眼的電腦上,有一個未及關閉的銷售人員薪金費用表,其中詳細記載了各個月份的銷售情況。

檢查人員認為,企業一般根據銷售人員業績發放工資和提成,這張薪金費用表中的數據應該會比較真實反映企業銷售情況。

檢查人員迅速對錶格中的信息進行統計和比對,按照表中數據,該企業2016年4月~12月的銷售收入累計已達到5500餘萬元,但企業2016年向稅務機關申報的年銷售收入卻僅為2600餘萬元。檢查人員立即對文檔資料證據進行了提取和固定。

檢查人員認為,從現場情況來看,企業確實可能存在另外一套財務核算資料,想要查清企業真實經營和銷售情況,必須儘可能完整地從各方面採集企業經營數據,經過整合分析,核實企業真實收入情況。

檢查組當機立斷,對企業所有財務、出納、倉管等相關人員使用的電腦中的各類文檔資料都進行了採集和封存。在此過程中,檢查人員還找到了舉報材料中所稱的,企業用於收取貨款的個人銀行卡等物品。

在擴大核查範圍的過程中,檢查人員還在該企業辦公樓樓梯下方一間不起眼的儲藏間裡,發現了許多疑似企業賬簿的資料,檢查人員立即安排人員值守,並進行了打包、封存,經統計,儲藏室內的疑似賬簿資料共計20箱。

回合二:突擊檢查“搶救”出“二套賬”

現場檢查取得的材料和一些證據,正在一點一滴地印證舉報材料中的信息線索。但檢查人員發現,舉報材料中提到的載有企業“秘密”的財務核算系統,以及存放其數據的服務器卻不見蹤影。

難道該企業的服務器沒有放置在自己的辦公場地?

正當檢查人員準備對該企業法定代表人和相關人員進行詢問,尋找舉報材料中所稱企業第二套核算系統時,卻發現該企業辦公樓內的工作人員突然變少了——辦公現場只剩下了企業財務主管、辦公室主任等少數幾個部門負責人。

面對檢查人員的詢問,企業財務主管先是堅稱企業沒有其他核算系統,但隨即改口稱,在檢查人員來的前一天,企業存放第二套系統數據的服務器因為故障無法正常工作,已經送去維修了。

見此情景,檢查人員決定改變策略,暫時結束檢查,先整理檢查中發現的資料數據,從中尋找線索。

幾天後,檢查組不宣而至,再次突擊檢查該企業,此次終於在財務辦公室發現了一臺“眼生”的電腦設備。檢查人員立即對這臺陌生的電腦設備進行檢查,經確認,該電腦正是那臺“失蹤”的、存放企業第二套核算系統的服務器。

但是,檢查人員隨後發現,這套核算系統中相關財務數據已經損壞缺失,無法從中提取完整的賬套數據。不過經檢查,技術人員發現,該系統的數據備份文件還未損壞,可以完整拷貝。

但是提取信息時又遇到了困難,由於這套核算系統數據庫的備份文件格式特殊,檢查組憑藉現有技術手段無法將其直接轉換成賬套數據。在此情況下,檢查組要求電子查賬軟件廠商提供技術支持,在技術人員協助下,檢查人員最終成功將企業第二套核算系統的備份文件還原為賬套數據,其中包括財務數據、商品進銷存信息等。

回合三:鎖定事實後企業“認賬”

通過對企業兩套核算系統數據、紙質賬簿信息、申報納稅信息進行比對分析,檢查組發現,從企業現場取回的20箱紙質賬簿資料數據,與企業第二套系統中的數據高度吻合,而財務人員電腦中的第一套系統數據則與企業申報信息基本對應。檢查組判斷,該企業財務人員電腦中核算信息應是“明賬”,而第二套系統中的信息才是真實生產銷售數據。

為了驗證判斷,檢查組從採集的企業數據中,抽取了部分客戶單位,對雙方的發貨、銷售、退貨等業務來往情況實施核查。同時,前往銀行提取了涉案企業及相關個人銀行卡資金往來記錄。

外調結果和銀行數據核查信息顯示,H食品公司與被調查客戶企業的業務往來情況,與20箱紙質賬簿資料中的數據和第二套系統中的數據基本一致。

通過對紙質賬簿資料、外調結果、銀行資金往來記錄等材料進行對比分析,並與企業第二套系統中的賬套數據相互驗證,檢查組發現,在檢查年度期間,H食品公司在3個公司賬戶以外,還通過9個個人賬戶,以及現金收款等方式收取貨款,累計隱瞞銷售收入近1.09億元。

在企業不配合檢查,企業人員在調賬清單、電子數據提取等文書上不簽字,不蓋章,也不配合詢問等不利條件下,檢查人員不懈追查,通過採集企業各類原始資料和數據,進行篩選分析,結合大量外部核查工作,最終完善了證據鏈條。

在對企業資金流實施調查的過程中,檢查組發現,突擊檢查後,該企業銀行賬戶和收取貨款的個人賬戶,均出現大額資金向企業法定代表人的配偶等個人賬戶轉移情況,累計達245萬餘元。為防範涉案企業轉移資產,避免國家稅款流失,檢查組迅速按照法定程序採取稅收保全措施,凍結了該企業的相關賬戶。

企業賬戶凍結等措施影響了涉案企業的生產經營,並且給企業法定代表人帶來了較大心理壓力。在此情況下,之前一直對稅務機關檢查拒不配合的他,態度開始有所轉變。

檢查組隨後多次對該法定代表人和其配偶以及公司財務等人進行約談,面對檢查人員出示的多項證據,企業人員最終承認了採用兩套賬目核算、賬外銷售收入不申報等手段偷逃稅款的違法事實。

經查,杭州H食品有限公司在檢查期內,通過設置兩套賬目、虛假申報的方式,共隱匿銷售收入1.09億元,偷逃稅款1854.25萬元。針對企業違法行為,杭州市稅務機關依法向該企業下達了《稅務處理決定書》和《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補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3337.65萬元的處理決定。

陳輝 嚴儒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