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鋼超"鳥巢"!京企助遵義打造國內最大市政鋼橋

用钢超

俯瞰鳳凰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映入眼前——遵義鳳新快線凌空架起,貫穿西東,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交通要道。

今天(5月9日)上午9時59分,遵義鳳新快線正式通車。這座中國規模最大的市政鋼橋,也宣告遵義市民從新城區到老城區繞行的歷史正式結束。

遵義市民出行節約50分鐘

鳳新快線西起鳳凰山腳下,東至禮儀新城,取名於鳳凰山之“鳳”及禮儀新城之“新”,全線採用鋼桁架和鋼箱梁結構,全線長1.86公里,主線橋樑標準段為雙向6車道,路寬24米,輔路有雙向6車道和8車道(主線橋與匝道銜接漸變段),真正實現了城市快速的核心大動脈功能。

2016年6月17日,遵義市政府與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正式簽約,雙方共同出資組建項目公司,全權負責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工作。雙方優勢互補:項目建設期間,遵義市各相關部門出臺50多份文件,協調解決了諸多項目難題;城建設計具有多個PPP項目的成功投資、建設管理經驗,項目總投資約18億元,經過與銀行的談判,各階段資金全部按時到位,最大限度減輕了遵義市財政負擔。

用钢超

鳳新快線的建成通車,徹底結束了遵義市民“望山興嘆”的歷史。今後新老城區可直接互通,節約了近50分鐘,解決了遵義近200萬市民出行難事。在遵義加快發展的背景下,鳳新快線不侷限於城市要道這個單一功能,更被賦予多元的價值。

“這條快線局部有三層通道,頂層為快速通道,底層地面為東西向通道,二層道路則利用頂層路橋下空間,在內沙路和川黔鐵路段佈設二層橋跨越外環路,形成一條東西向通道。”項目公司總工程師王彥說。

據瞭解,該工程採用立體交通人車分流模式,讓人性化體現得淋漓盡致:人行通道巧妙設置在桁架內,在城市主幹道交叉路口處設有人行步梯和無障礙電梯,做到人車分流,既實現人車分離,又極大地節約城市用地。

最大市政鋼橋 用鋼量超“鳥巢”

鳳新快線經過之處,地上高山阻隔,周邊場地狹小,地下地質構造複雜,施工作業困難重重。

架橋首先要打樁基。根據設計要求,整個主線橋要打378根8米至51.7米長度不等的樁基,最長樁基相當於14層樓高。遵義屬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嶇不平,地下發育著地下河、溶洞、採礦回填區。在如此複雜的地質條件下施工,容易造成塌孔,一旦塌孔,前期工作就白費了,還極有可能引發地質災害。

如何保證樁基施工質量,這是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超級難題。經過多次研究,反覆論證,項目團隊最終決定採用回灌混凝土方法,在旋挖樁施工時,通過擴孔鑽進、回灌混凝土,二次鑽孔行程混凝土護壁,有效地解決塌孔、樁身移位、偏斜等施工難題,垂直度、沉渣厚度都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城建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岩溶較大的地區,對下穿岩溶通道及地下暗河的橋樑樁基,採用360度全迴轉鋼護筒跟進施工工藝,極大地提高了樁基成樁質量和施工進度,同時避免了堵塞地下岩溶通道及暗河引發地質災害的風險。

用钢超

這座開山鑿壁鑄造的“陸地航母”——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市政鋼橋,整座橋用鋼量達6萬噸,比“鳥巢”還多1萬多噸。

澆築式瀝青混凝土與港珠澳大橋一致

傳統鋼橋面鋪裝抗疲勞、抗開裂性能差,孔隙率較大,密水性能差,不能較好適應鋼橋面板柔性大、易變形、面板光滑、易生鏽、夏季表面溫度高等特點,易造成橋面鋪裝層易開裂,運營期維護難度大、維修成本高等不利影響。

傳統的做法顯然派不上用場了,只能另想辦法。項目團隊在廣泛收集案例、資料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遵義溫暖溼潤的氣候特點,在鋼橋面防水粘結層採用了甲基丙烯酸類樹脂防水粘結體系,該防水體系的防水膜具有優異的韌性,能跟隨鋼板的變形而變形,並且耐久性良好。

用钢超

據介紹,針對鋼橋面板柔性大、易變形、面板光滑、易生鏽、夏季表面溫度高等特點,採用具有抗疲勞開裂能力強、與鋼板連接性能好、整體防水孔隙率幾乎為零、高溫穩定性強的GA-10澆注式瀝青混凝土進行施工,極大降低了後期運營維護維修費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這種澆築式瀝青混凝土建設標準與港珠澳大橋完全一致。”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鳳新快線建設沿線共設3處路燈專用箱,共有310餘套路燈,含LED發光光源15500餘套。為實現合理節能,照明工程對路燈開啟時間和關閉時間實時調整,可以實現從零至全功率的自由輸出,每年節省用電22萬餘度,而且還美化了城市夜景,與城市融為一體,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