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上廣深之後,你認為成都和武漢誰會先成為中國第五城?為什麼?

鄂快樂使者


現在,北上廣深四城牢牢佔據我國城市競爭力的第一梯隊,這個聯盟一是很難打破。至於那個城市會成為第五城,現在有很多競爭者,包括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天津、南京等,但現在還沒有哪座城市露出了水面,具備了成為第五城的明顯特徵。這些城市實力接近,一時確實很難看出誰將成為第五城。

成都和武漢都是一省都會,也入圍了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科教、文化發達,交通便利,在全國有不俗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經濟規模、土地面積、常住人口的硬指標看,成都都領先於武漢。以GDP為例,2018年成都是15342億元,武漢為14847億元。成都領先武漢約500億元。

根據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GaWC)公佈的2018年《世界城市名冊》,北上廣深是內地排名前四的城市,全部入圍世界一線城市。成都則成為內地排名第五的城市,位居世界二線城市行列。在這個等級(世界二線)中,杭州、天津、南京、武漢、重慶、蘇州、大連、廈門、長沙、瀋陽、青島、濟南也入圍了,但排名次於成都。其中,武漢排在第5位。(成都)

國內《第一財經週刊》依託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對國內城市也做了一個排名。在其發佈的2018年新一線城市中,有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無錫等15個城市入圍。成都排名第1位,武漢排名第4位。(武漢)

可見,綜合國外國內兩家研究機構的排名,成都都是排名內地第一的城市,武漢則排名更後。當然,以上兩家排名則是參考,不能代表所有的研究機構。


財經知識局


去年十一去成都,感覺旅遊業,餐飲業發展的相當好,但是感覺工地比武漢少的多,交通靈活性也不如武漢,我提前下的天府通充了錢在地鐵站用不了,也用不了支付寶,搭公交搭地鐵都是投幣和臨時買票,因為工地少所以環境比武漢好,雖然武漢是滿城挖,但也說明在快速的發展建設呀,還有現在的地鐵站,大站點各個修的跟火車站站廳似的,還每個不重樣,裝修也很有藝術感,現在搞新花城,環境方面也改善了很多,作為生活在武漢的人,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什麼叫敢為人先,追求卓越,武漢每天不一樣,武漢的發展勢頭相當猛。


青春微涼0106


這個問題太招人恨了,是不是所謂的“第五城”,難道蘇州,南京,重慶,天津之類的城市不存在了麼?

但是如果單獨比較起成都和武漢,還是有的比較的。


成都的優勢


第一:

成都的有一個大優勢在於四川省的人口,四川省的人口高達8000多萬,而湖北省的人口連6000都不到,可能你覺得人口多了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別忘記了,在承接沿海城市制造業轉移上,人口是最關鍵性的指標,這也是為什麼鄭州這幾年發展的這麼快的緣故。


第二:

四川省全力支持成都一家獨大,而湖北對於武漢有一定的掣肘作用。在網絡上一直有“成都省”“武漢省”的說法,意思是這兩座城市一家獨大,當然比起南京和蘇州,廈門和福州,濟南和青島,這種奇怪的省份比較,武漢市和成都市確實呈現一城獨大的情況,但是這種一城獨大並不一樣的。

區別就在於在湖北省內,還有兩座城市:宜昌和襄陽,其總體GDP並不差,都在4000億以上,因此成都省名不虛傳,武漢省則未必了。

而四川省排名第二的綿陽,GDP僅僅在2000億左右,而成都GDP高達13889億,這差的太多了。

對於成都來說,彰顯了四川省全力支持發展成都的願望,所以後來成都市吞併了簡陽市也不奇怪了。

而相對於來說,湖北省的省政府和市政府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估計每個武漢人都聽說過“武漢要直轄”的傳說,看武漢規劃的地鐵就知道多奇怪了,漢口的地鐵都密密麻麻成蜘蛛網了,洪山區,光谷高新區,武昌區的地鐵有幾條啊?


第三 城市營銷

這一點成都完爆武漢,成都和重慶的是中國城市營銷做的最好的,有些人覺得眼紅,說成都市就會吹,什麼“四倍紐約”“磁懸浮飛機”“天際線有望比肩紐約”“東方威尼斯”這基本上都快成梗了。

武漢呢?炒來炒去,就一個“中國底特律”,當年炒作這個的時候可能是覺得底特律是汽車重鎮,誰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美國的底特律前幾年居然會因為負債過重破產,一片愁雲慘霧,於是所謂的“中國底特律”再也不說了。

各位不要覺得“城市營銷”就是吹,一個城市成功營銷可以帶來巨大的政治價值,政治利益,深圳原本是個漁村,為什麼能成為一線城市?人家是特區,有巨大的政治傾斜,你不服氣不行。


國家會定期對某些城市進行投資,例如說一些標誌性產業轉移,比如說高新企業建立,虧得武漢底子好,沒有錯過這一波,但是有些城市就慘了,長沙錯過了國家中心城市,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翻得回來。


成都在民營企業上比較強,軟件類比較強。


武漢優勢


這個就不講了,無論是人均GDP,稅收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高校數量,大學生數量等等方面還是強於成都的,成都最近吞併了簡陽市所以GDP有一個比較大的躍升。


成都的人口比武漢多的多,因此總體GDP比武漢略高,但是人均低不少。

武漢強在工業,包括高端製造業也慢慢起來了,國家

成都的軟件業比較強。

其實看兩個城市的比較,有些數據是扭曲的,比如說GDP,不過有些東西是不會錯的,比如稅收,吹牛可以,但是要交稅。

成都的消費稅是地域武漢的,而車輛購置稅則遠高於武漢。


這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武漢在交通方面,例如生產,物流,批發之類的遠高於武漢,充分說明了武漢九省通衢的交通位置以及工業強度,武漢有不少類似於武鋼之類的企業,保證了底層收入。

而成都的高端消費,車輛購置之類的高於武漢,再返回來看一下成都IT產業的蓬勃發展,說明成都貧富差距高於武漢。


李建秋的世界



任有新2


根據今年我國上半年最新城市經濟總量排行榜顯示,其中北上廣深位居前四甲。至於“第五城”既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漢,而是天津。當然重慶與天津的經濟總量也相差無幾,甚至說相比之下重慶的經濟增速還在天津之上。而至於成都和武漢的經濟總量分別位居全國第八和第九名。



由此可見就目前而言,成都和武漢與我國頂尖發達城市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成都,去年經濟總量雖然高達一萬三千餘億,但其常住人口卻高達一千五百萬。相比之下南京、杭州等東南沿海發達省會城市經濟總量不僅在一萬億以上,且常住人口都只在成都的三分之二左右。

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武漢這座城市在百年前就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然而這幾年武漢的發展相信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目前而言除四大一線城市外,武漢經濟發展可以說算是比較均衡的。其去年經濟總量高達一萬三千餘億,雖遠遜於重慶、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但其人口只有一千萬,分別為重慶、成都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由此可見,目前武漢已經是中西部發達城市之一,且其未來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言歸正傳,至於武漢和成都哪座城市能率先成為我國第五城,我覺得這個問題答案不可能是武漢,更不可能是成都。首先因為目前我國經濟總量第五城是天津和重慶,就目前而言兩座城市發展勢頭都相當強勁。特別是就重慶這座城市,不僅經濟發達,其在城市基礎建設等方面也是遙遙領先。再者重慶去年經濟總量距離兩萬億門檻也僅半步之遙,而相比之下去年武漢和成都經濟總量與之相差可謂是相當懸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我國經濟發展前幾名城市當中,我個人是比較支持重慶成為“第五城”的。雖說重慶城市常住人口較多,但其未來發展潛力同樣不可小覷。畢竟重慶不管是從經濟發展角度而言,還是從城市建設角度來說,都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發達城市之一。至於成都和武漢,我個人覺得還缺少時間的沉澱與積累。


抵制抵制地域黑


為什麼北上廣深之後,第五城要在成都和武漢之間做選擇?不可否認,成都和武漢的綜合實力是比較強的,但是我們也不要忽視了重慶、天津、蘇州、杭州、南京這些城市,它們也是中國第五城的有力競爭者。



北上廣深相信是絕大部分人公認的中國前四城,而對於第五城,眾說紛紜,始終沒有定論,像成都、武漢、重慶、天津、蘇州、杭州、南京這些城市,實力是有的,但總有那麼一兩項是拖後腿的。就比如重慶和天津,經濟總量是高了,但大家都知道重慶的面積太大,其GDP高也與面積大有關。而天津呢,GDP雖然比較高,但是最近似乎在走下坡路,經濟增速低迷,而且產業偏傳統。再比如杭州和南京,經濟是夠發達的,但是城市體量不足。而成都和武漢呢,各項數據比較均衡,但又不是很突出,如果作為第五城,難以服眾。至於蘇州吧,政治地位不高,其它城市都是副省級城市級別以上,而蘇州則號稱中國最牛的地級市。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其實吧,目前中國還沒有第五城,因為除了北上廣深之外,哪座城市要做第五城都難以服眾。至於未來是成都或者武漢,還是其它城市脫穎而出,眾望所歸,得到大家的認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錦繡中源


武漢必然崛起的,武漢城市陣痛期也就五年左右,一旦中心城區城中村改造完畢,武漢完爆成都重慶天津杭州等城市,武漢的體量是北京上海級別的,產業結構最合理,國企民企都是大發展,四大國家佈局的高端產業逐漸成型,產業沒有短腿,汽車,通用航空,造船,鋼鐵,互聯網,文化創意設計,建築工程,農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光電子,生物醫藥大健康,都在蓬勃發展,這幾個產業基本都在國內城市排得上名,可以說,武漢的高速發展期還沒正真到來,別說第五城,未來十年,超過廣州成為第四城都是很確定的,跟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城市拿來比較,則還需要二十幾年的發展時間,武漢的地理水資源土地稟賦在中國城市裡面實在是太好了


湖畔的旋律


不談兩個城市誰可能成為中國第五城,只看兩個城市一些數據。

  • 兩個城市同時為國家推進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副省級計劃單列市。

  • 人口、經濟情況

  • 兩個城市近年各類數據

  • GDP總量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戶籍人口
  •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 貨物進出口總額

  • 城鄉居民儲蓄年末餘額

  •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 執業(助理)醫師數
  • 在校大學生數量

  • 房地產

  • 房地產投資總額

  • 住宅商品房開發面積

  • 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

  • 運輸

  • 旅客運輸量

  • 貨物運輸量

  • 財政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 大區人口流入(出)情況

列出數據,大家分析一下。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我覺得吧,這種問題是挺招人反感的

從城市本身來說,每個城市都有很大發展前景,都是不斷摸索調整完善各個方面,只是所需要的時間不一樣。。。

從人的方面來講,本土人希望家長好毋庸置疑暫不論,很多都是流動人口外地人在此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繁榮發展是能極大提升他們生活品質的,街道乾淨了,綠化好了,空氣改善了,交通好了,醫療衛生便捷了。。。等等方面都與你生活相關,這些都有賴於城市繁榮發展,工作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是貢獻者。。。

。。。比如,一個南方人因為工作,需要到北方工作生活,那麼他肯定也希望所在城市能繁榮


銀河系的家園


非常假學術的問題。城市前十大、一線、新一線等等問題,討論了幾十年。發展至今,全國性城市只有北、上、深,並且各自承擔著不同領域的領頭羊作用,其餘城市都是地域性的,沒有對全國範圍廣範、深刻的幅射力,只有領銜國計民主的重大任務,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入全國性城市之列。另外,新國家級城市是指影響力跨省際和跨地區,不是對影響力全國領先的認定。所以在全國性這一點上,成都、武漢不用認真的爭,都不是天將降大任於斯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