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禿頂和光頭的人怎麼辦?

不容青史盡成灰


近些年來,清宮戲大行其道,在佔據了大量的影視市場的同時,也給了很多因為熬夜而日漸脫髮的“禿頭”少女了一個疑問,清朝講究男性要留辮子,但是萬一禿頂了或者說本人禿頭了那不就養不了辮子了嗎?那該怎麼辦呢?會不會因為不留辮子而違法呢?

在清朝歷史之上,因為不剪頭髮而死的人可不止一個,比如說很有名的揚州十日,從這次的慘案之中就能夠讓人知道清軍是有多麼的殘暴了,不過這畢竟是因為想要壓制住漢族人,讓漢族人徹底的臣服於自己,畢竟在此之前的中華大地是一直被漢族人統治的。

漢族人一直推崇的都是身體髮膚都是父母給的,自己是不能夠隨便損害的,因而滿族人佔領了中原地區還強迫人剃髮,這確實會引起中原漢族人反抗,但是統治不僅要在政治上統治,還要從思想之上統治,但是漢族人的反抗十分的激烈,所以清廷在一些統治手段之上一直採用的就是高壓政策。

比如說最開始的時候,如果說不留辮子的話,就算是禿頭或者說是禿頂的人都是會被殺害的,但是到了後期的時候並沒有這麼樣嚴格。而且清朝的令法之中還特別提出來了十不從這個觀點,其中和尚和道士就在這個不從的界限之中,和尚就是沒有頭髮的,如果說你光頭但是說你出家為僧的話,你的生命是不會受到什麼威脅的。

而且其實現實之中脫髮的人大家也都知道,不會全禿,頭頂之上還會留有其他部分的頭髮,而最開始的時候清朝人的頭髮其實也不是像我們所看的清宮戲裡的那樣是半個頭都有頭髮的,而是隻有腦袋上的一小撮有頭髮,拿現代人的審美來看十分的醜陋,不過那確實是當時滿族人的風尚。

雖然醜,卻在高壓管制頭髮的那個年代給了脫髮人群喘息的機會,畢竟一小撮頭髮還是挺好弄的,對脫髮人群而言,這樣的並不怎麼好看的“金錢鼠尾”比後來我們所看到的“陰陽頭”的“親和力"要高得多。

最開始的時候,清朝為了獲得思想上的絕對控制權確實對於頭髮十分的看重,那個時候甚至還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民間俗語,說的就是頭髮這件事,但這畢竟是一個朝代最開始的時期,必須要用十足的力氣來加強思想統治,才能夠讓所有的漢族人從內心之上臣服於滿族的統治。

對這些滿族的統治者而言,剪不剪頭髮真的重要嗎?其實並不重要,他們只需要那麼一個信號,一個全天下的人都臣服於他們的信號而已,所以說當時的令法更加註重的是你不肯剃頭這件事,而不是說你有沒有頭髮。

隨著整個清政府漢化程度的加深,其實他們對於留頭髮這件事情已經不算太看重了,也逐漸的從最開始的只有一個銅板眼大小的一撮頭髮開始發生變化,頭髮的範圍也在不斷的加深,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的髮型也是在不停地變化著的,也就有了我們更熟悉的那種髮型,而現在的清宮戲因為美觀的原因才沒有採用最正統的“金錢鼠尾”的髮型而已。

所以說,禿頭和光頭在清朝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但是除了最初的高壓時期,這些症狀到了後期其實對人也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了,畢竟滿族統治者要的是臣服,而天生的禿頭和光頭是人所無法左右的,只要這些人內心是真的臣服於清廷就可以了。


羽評郡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人其實也會禿頭和謝頂,一是可能疾病,二是很多人先天遺傳就會謝頂。

尤其是老人,年齡大了頭髮必然會稀疏,甚至基本掉光,是沒有辦法再留辮子的。

但滿清是奉行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按照這個推論,禿子沒頭髮,他的人頭就要沒了。

事實自然不會如此,不然滿清那些禿頭的王爺首先就要被斬。

首先,如果你是半禿,不是全禿,問題不大。

滿清規定只是必須剃髮加上留辮子,並沒有約定辮子的長度。

所以,不是全禿的人,只要將前額和兩側的頭髮剃光(好心疼啊,本來就沒幾根毛),再在頭上象徵性的梳個辮子就行了。辮子再短也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有了就行。

自然,這種半禿的人也要去當地政府報個備,說明自己確實是禿頭。

自然,如果是鄉民不進城,就問題不大,沒什麼人去管你。

雖然這樣,但半禿的人一定要剃髮加留辮子,這是缺一不可的,萬萬不能少。

剃髮很容易,實在留不了辮子,拖個假辮子也能應付應付。

如果你不剃髮,不留一個哪怕是象徵性的辮子,你的人頭一定不保。

其次,如果你是全禿,也有辦法。

真的全禿了,官府能拿你怎麼樣?總不能直接殺了。

這樣全國不知道要殺多少禿頭!

如果你真的像光頭強一樣寸草不生,你必須首先去官府報備,說明自己的情況。

當然,不能自己一個人去空口說白話,還要邀請本地相對有名的幾個人(誠實的鄉民即可),寫個東西證明你是禿子。

即便如此,如果證明你有反清復明的思想,官府一樣第一個將你這個禿頭抓起來斬首示眾。

這一切直到滿清末年,還是很嚴格的。

大家都知道,留美的幼童之所以被滿清強制中斷學業回國,就是有人剪了辮子。

而魯迅在清末回到滿清朝廷擔任公務員(類似於教務處長),因為沒有辮子,就花費高達4塊大洋買了假辮子。而幾個親戚長輩發現他沒辮子,立即不再來往,他惹上麻煩。

要知道,魯迅回來的時候滿清已經進行了新政,不再要求斬殺剃髮者,只要要求務必再留法,不然公務員開除,老百姓罰款。

如果不是這樣,魯迅恐怕也就小命難保了。

這裡多說一句,滿清這個髮飾就農耕民族來說,是愚蠢和荒唐的。

作為遊牧民族,在馬上作戰必須留辮子,將前額和兩側的頭髮剃掉,不然一旦風吹,頭髮就會遮住眼睛,被敵人一刀砍死。

當年契丹人甚至日本武士,也都是類似的髮型。

但作為農耕民族,拖著一根長長的辮子,嚴重影響幹活,做什麼都不太方便。

而且頭髮這麼長,也必須經常洗一洗,不然就會發臭。長辮子還需要經常拆散了重編,種種情況都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別的不說,洗頭髮就是大問題。

薩沙記得以前團隊一起出差,我和1個男同事,另外是4個女同事。

當場經常趕國際航班,沒個點,經常凌晨一二點才到酒店,草草洗個澡(當時在東南亞跑得多,不洗澡受不了),然後就得迅速睡覺,第二天七八點就得去上班。

搞笑的是,我們兩個男人永遠比他們的睡眠時間長。

為啥?她們要洗頭髮。

4個女同事有3個是長頭髮,洗頭髮再自然晾乾基本都要1個小時左右。


薩沙


這裡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剃髮令主要是針對有頭髮的漢人,而並非沒有頭髮或者頭髮少的人,縱橫本文就來講講清初時期為何會頒佈剃髮令,已經禿頂和光頭的人怎麼辦?

清朝的剃髮令是廣受詬病的一項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所以清朝統治者會不遺餘力,寧肯引發血腥法抗也要推行剃髮令,實際上是出於維護自己民族文化傳統的深謀遠慮。

辮髮是滿族文化的重要表現,就是男子將腦袋前的半部分頭髮剃光,然後腦後編成辮子,這種髮型跟滿族人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滿族屬於遊牧、漁獵文化,辮髮比較使用,在打獵、抓魚的過程中,相比長髮更實用,當然,相比現在的短髮還差了許多。

漢族人更在意自己的頭髮,在漢族的文化觀念中,頭髮是生命的象徵,是一個民族顯著的標誌,在《孝經》中就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將頭髮與孝聯繫在一起,可見頭髮對漢族人的重要性。

清軍要求漢族人剃髮,實際上是一種反同化的文化表現,清朝統治者認為,金國由盛轉衰就是因為在學習漢族文化的同時逐漸腐朽,而最終失敗。所以,即使後來的清朝統治者如何漢化,都在強調騎射乃清朝之根本。

剃髮留辮,只是一種文化行為的高壓民族政策,實際上,對於當時的少數民族,也並不一定是要全部剃髮,清朝統治者對於周邊少數民族的政策只要是歸服並且納貢就行了。

對於頭髮少的禿頂和沒有頭髮的禿頭,都不是清朝統治者所針對的,對於禿頂的人來說,看情況是否嚴重,因為清楚的辮子金錢鼠尾,是很小的辮子,只要有一丟丟就夠了,所以,根本沒有什麼難題。

對於沒有頭髮的禿頂,這個有點難,但清軍也不是見到禿頂的就殺,如果是那樣的話,清朝的和尚還有了嗎?禿頂的人可以提前去官府報備,只要報備過了,就不會有大的麻煩。

當然,古代的很多老百姓都不愛和官府發生糾纏,官府一般都是縣一級行政機構才有的,因此,清朝也有假辮子,或者是辮子接在帽子裡面,只要帶帽子就以為會有一個小辮子。

還是那句話,清朝統治者讓老百姓削髮留辮子也只是一種治理老百姓的手段,對付的主要是那些留著長髮跟官府作對的人,真正對於禿頭,管控不是那麼嚴的,殺人還不過頭點地,天生不長頭髮你能把人怎麼辦!


史論縱橫


滿清自1644年入主中原以來,明朝的許多官員都紛紛投降了清朝。上朝的時候,滿漢兩班大臣各站一邊,兩班人有穿著打扮完全不同,滿足官員剃髮留辮,穿滿族的衣服,而漢族官員束髮戴冠,穿漢族的衣服。儘管大家穿著不同,但是大家也沒有異議,相互看著也還順眼。

但是這一和平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清朝下了剃髮令,凡是清軍所掌握的地方都需要在10天以內進行剃髮留辮,凡是不剃的人都一律斬殺。

這個為後面漢族百姓帶了無數死傷的主意是誰想出來的呢?

這個人叫孫之獬,是明朝天啟年間的進士,這個人是一個兩面派性格,誰得勢就跟誰,在魏忠賢當權期間,就跟著魏忠賢。

後來清朝入關後,又主動投降了清朝,率先剪了辮子,換上了滿族的服裝。

但是這一舉動,卻讓他兩面不討好,漢族認為他是背叛者,滿族又認為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滿族人也並不待見他,兩邊不討好!

被孤立後,於是向順治皇帝上書,要求讓所以的漢人都剃髮,當時的順治只有7歲,並不知道他的真是目地,但是卻很感動他那句,中國從陛下也!同時攝政王多爾袞也認為應該讓漢人剃髮!


此令一出,天下譁然,滿漢民族的矛盾被激發了,中國儒家思想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 本來清朝也入主不久,民心不穩,反抗清朝統治的人也很多,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剃髮保命。

用一句話形容:”怕死者涕泣而剃,不怕死者寧死不剃”。

當剃髮令下達到各地官府後,官府讓剃頭匠擔著擔子在街上強行剃髮,順治2年,剃髮令下達到江陰的時候,江陰的許多老百姓與鄉紳都請命,希望不要剃頭髮,隨著雙方矛盾的激化,當地百姓直接進行了武力反抗,將清朝官員抓進了監獄,清朝在得知了江陰造反後,便派官兵前去鎮壓,江陰百姓與官兵抵抗了81天后,終於城破了,清軍攻進江陰後,下令“滿城殺盡,然後封刀”,於是在接下來的10天裡,清軍對整個江陰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將江陰變成了一座鬼城。遇難人數達到17萬之多,接下來又發生了“嘉定三屠”,遇難者5萬人之多。

這剃髮令下達的期間,全國多處地方都發生了或大或小規模的不同的反抗。這就是一場由髮型引發 的血案啊。

清朝的剃髮令執行嚴格,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很多有頭髮的漢族都選擇了剃髮,但總有一部分人是無法執行這道命令的,有的人天生就是禿頂或者光頭,有的人年齡大了之後,頭髮也會掉,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剃頭的。那這一部分的人又應該怎麼辦呢?難道無發可剃便直接殺頭嗎?

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畢竟治國還是要講仁道的。

首先:如果只是半禿而不是全禿影響並不大,因為清朝要求漢人剃頭髮是為了讓漢族服從滿足的統計,凸顯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只是要求漢人進行留辮子,但是至於辮子的長短、髮量的多少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對於禿頭的人來講,也不是很難辦到。只要象徵性的在頭頂上梳個辮子就可以了。

同時,再去官府做一下備案,一方面找人證明 自己確實是禿頭,另一方面,將頭上僅有的幾根頭髮進行綁辮就可以了,或者花錢買一個假辮子帶在頭上,也是可以的。

半禿的好解決,但是光頭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光頭都要被殺掉,那估計全國不知道要殺多少人!

光頭分兩種,一種是和尚,出家人六根清淨,但是和尚都是在官府登記在冊的,有官方證明,自然不用擔心剃頭令的問題了。

有的人先天就是禿頭,而且寸草不生,這樣的人其實和半禿的人一樣,可以去官府做登記,備註在冊,同時再叫上幾個同鄉做證明,按上手印證明確實是禿頭。

這樣,也是可以倖免於難的。

“三從三不從”政令緩和兩個民族的矛盾

一個地域與另一個地域的人文、習俗不同是很正常的,兩個 民族的融合、文化相互浸透可以通過時間來慢慢實現。

但是,清軍入關以來,強行要求漢人遵循他們的滿族文化,下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引起了漢族百姓的強烈反抗,而造成了一系統的流血、武力反抗、屠殺事件。

難道統治者,真的不明白,頭髮難道比腦袋更重要嗎?

這一系統的事件,都是由一個髮型引起的,此時,有一個人的提出了一個“三從三不從”的政令,拯救了許多 無辜的百姓,同時也緩和了百姓對於民族風俗的牴觸情緒。

這個人就是洪承疇,他提出了:“生從死不從,官從吏不從、男從女不從”。

這道政令是是指:歸順清朝的百姓中的女人,可以穿漢人的衣服,梳漢人的髮型,衙門的官差可以穿漢式的當差服,男人死後可以打開發辮, 穿上漢式的衣服入殮。

這樣一來,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百姓和牴觸情緒。


事實上,清朝之所有要推行這個”剃髮令“並不真的僅僅只是為了維護本民族的風俗習慣,而是想通過改變髮式服裝這個外觀來達到從精神上打垮漢族民族精神的目的,特別是對於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 的打壓,可以使滿人更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同時,從這一個措施也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剃髮令的效果是很明顯的,漢人不再執著於本民族的服裝,他們開始漸漸習慣滿族的髮型和服裝,同時滿族也融入了漢族的文化,學習漢族的孝悌之道,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毀壞的。如果當兵的戰死沙場,屍體會就地掩埋,但是會把辮子剪下來,帶回家安葬。

孫之獬雖然提出了剃髮令,但是真正執行和實施的確實順治皇帝和多爾袞!他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這也證明小人物往往可以改變大歷史!


浩瀚文史


髮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不僅可以修飾臉型,增加時尚感,而且還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讓自己魅力四射,一個好的髮型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精力充沛,如今的髮型千變萬化,應接不暇。

然而在清朝時期,強制讓每一個男人都要留一根又臭又長的大辮子,每個人都是同一個髮型,千篇一律,死板,看都看膩了,有頭髮的人還好說,那些禿頂的和光頭的怎麼辦呢?


清朝入主中原後,為了鞏固滿清的統治,摧毀漢人的抵抗意志,樹立滿清的威望,從身體和精神上奴役和打壓漢人,便推出了臭名昭著的“剃髮令”,嚴令要求全國上下所有男人都必須留辮子,不服從者一律問斬。

漢人長期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薰陶,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把愛惜頭髮提升到孝的高度來重視,無論男女,頭髮長了都不能剪,而是要盤起來。

滿清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自然是激起了漢人的強烈反對,幾千年的習俗文化不可能靠一紙命令就在全國推行,清朝統治者也採取了血腥的鎮壓,提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布留頭”,凡是清兵所到之處,十日內必須剃頭,削髮垂辮,改從滿人的髮式服飾,否則將格殺勿論。

滿人對於主動剃髮投降者,賞給高官厚祿,抗拒不尊者,全都殺掉,一個不留,像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九九之禍等等都是由此產生的殺戮悲劇。


清朝初期的時候,剃髮要求是頭頂後腦勺處只留一個銅錢大的頭髮,編成一根手指粗細的小辮子,要能穿過銅錢中間的方孔才算合格,滿人稱之為“金錢鼠尾”,又稱“鼠尾辮”,不合格的要處死,這一時期最為厲害。

到了清朝中期的時候,腦袋中間留的頭髮多了一點點,扎的辮子稍微大了一點,就叫“蛇尾辮”;清朝晚期的時候,人們留的頭髮就逐漸多了起來,只是將頭頂前半部分的頭髮剃掉,後半部分的頭髮就紮成一個大辮子,稱之為“牛尾辮”。


對於禿頂的人來說,只要就腦袋兩邊的頭髮剃掉,後邊留一點頭髮扎個小辮子即可,但由於這種髮型實在太醜,後來逐漸被陰陽頭替代。

對於光頭的話,清朝統治者也犯愁,不能因為人家沒有頭髮就把人家給殺了吧,後來他們也想到了解決辦法,可以戴假髮,這個東西在清代以前就已經發明出來了;或者向上級、保長之類的人彙報備案,彙報之後會有憑證,在官員檢查剃頭時出示一下,也就不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剃頭令最嚴格的時候是在順治時期,哪怕只是鞭子粗了一點點也會被視為犯法當斬,因此很多人被處死,剃髮令歷時三十多年,到了康乾時期,老百姓已經習慣了剃髮,清朝對於留頭髮的政策逐漸寬鬆,清朝晚期,滿清已經沒落了,人們所留的頭髮也越來越多了。

說到底“剃髮易服”是滿人對漢人進行文化征服和精神侵略的一種手段,跟“文字獄”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到了清末,漢人反其道而行之,把“剪辮易服”當做擺脫滿人統治的一種方式,反倒是滿人卻不捨得剪掉自己的大辮子。






遺產君


能怎麼辦?頭髮都沒了,還要怎麼樣?光頭就光著唄。

這不重要。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北方民族都喜歡剃頭呢?

這不是清軍一家的問題。


遼、女真、蒙古,都喜歡剃頭!就連我們的鄰居日本,古代也是剃頭的。而且髮型也差不多。那幾個是替了頭,留兩個或幾個小辮子。清,是留一個辮子。本質上都一樣。

為什麼?他們那麼熱衷於剃頭?

我想主要有這麼幾方面原因。

第一,北方草原乾旱,水資源寶貴,洗頭不方便。

身為北方人的我,對此深有體會。

在古代,草原上水是很珍貴的,只能用來作為人畜飲用水。用來洗頭,絕對是極大的浪費。

但是長時間不洗頭髮,那滋味太難受。乾脆剃了頭髮。清清爽爽,多好。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剃頭的習慣風俗。

第二,為了戰鬥方便。

馬背上的人,經常四處征戰。頭髮太長了一大堆,戴頭盔不方便,射箭不方便。連騎馬都不方便,以為風一刮,長頭髮會糊住眼睛。因此,頭髮必須剃掉。

而且替了頭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頭上的傷口很容易處理。

第三個,北方苦寒,有沒有頭髮其實差不多。

夏天熱,光頭更涼爽。

冬天太冷,有頭髮也必須戴帽子。沒頭髮戴帽子一樣暖和。

哎呀,好機智呀,一不小心窺破了千年的秘密。


上將噯福斯


先補充一下有關頭髮分佈的小知識。<strong>

小知識:頭髮的分佈。

這不是醫學定義,只是理髮的時候頭髮的分佈。一共分六個區域:側面、底部區、骨梁區、頂區、劉海、顳骨區。

側面的定義:是從前側點連接到耳後轉角的位置,從側與後的兩個面分別延伸兩條直線,會形成一個交點,再垂直於頭皮(如圖所示)。

底部區:底部區是製造輪廓線的形狀。

骨梁區:骨梁區是製造後部蓬鬆及修正骨骼的作用及支持頂發區的毛髮流向。

頂區:頂區是兩個前側點連接黃金點,製造整體髮型的高度和體現動感的作用。

劉海:劉海區是在頂點連接額角眉尾處,分出一個三角形區域,製作臉部周圍輪廓線。

顳骨區:顳骨區是製造側面的輪廓和修飾臉型。<strong>

從剛才補充的知識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清朝初期的金錢鼠尾辮理掉的是除了底部區和骨梁區的所有頭髮,禿頂的人掉的是上面的頭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

在我國絕大多數朝代,男人一般雖是長髮及腰但是並不要求統一的樣式,所謂隨心隨性。但是清朝不一樣,我們在看清宮劇的時候總會發現男人留著一個編製成麻花狀的辮子,有一些還是蠻不錯的。其實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子,在清朝不同的時期,辮子也是不一樣的。

清朝不同時期的辮子。

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大長辮子基本上是清朝中後期的辮子,在一些電視劇裡將康熙年代的男人的辮子也說成那種是錯誤的。清朝男人留的辮子根據不同的樣式一共分三個時期:清朝前期(建立政權到乾隆初期),清朝中期(道光皇帝時代),清朝後期(民國成立結束)。<strong>

1.清朝初期。

初期的時候,經歷過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慘烈鬥爭之後,基本上所有活下來的男人都留起了小辮子。對,不是大長辮子,是小辮子。具體的樣式是這樣的。

這個叫金錢鼠尾辮,聽老人說這種辮子又細又長,好似老鼠的尾巴。需要理掉的部分很多,僅僅要後腦勺上一不足半掌的頭髮。

2.清朝中期。

這是中期的髮型。稍微向後移了很多,圖片上的人處於清末,1877年,是一個滿族人。可能對自己要求的不一樣。這個時期的男人可以留的髮型不只是金錢鼠尾辮了,還有這種也可以。但是絕對是不可以超過一半的,否則就是違規了。

3.清朝末期。

清朝末期的男人留的髮型大多數是我們在電視劇裡見到過的那種,又粗又長。基本上是超過了半個頭,還有人只是簡單的理掉自己額頭上面一些的頭髮而已。

4.清朝後期。

光頭和禿頂怎麼辦?

中國古話講的好:特事特辦。在這件事情上也是一樣的。光頭是沒有頭髮的,所以光頭的人不需要留辮子。但是前提是要聽話,不能造反,也不能因為自己不用留辮子嘲笑別人留辮子的。<strong>

在一開始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反對留辮子不是因為辮子醜或者其他的事情。而是古時候中國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漢人認為剃髮被視為不孝。不孝在以前可是大罪,不僅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才會因此死去了很多人,有統計說明因為剃髮而不配合滿族人統治死去的人多達數十萬。

禿頂,我們都知道禿頂的人只是頭頂沒有頭髮,在一開始要留的是金錢鼠尾辮,這種辮子是後腦勺上留長髮編成辮子。基本上沒影響。但是兩邊的頭髮還是要剔掉的。

總結:

從辮子的變化我們能看出一些不同的東西:清朝的統治力。在剛開始的時候,國家剛建立起來,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須使用一些鐵血手段讓老百姓清楚的知道自己和前朝的關係就此斷了。等到中期政局穩定之後就逐漸放寬了要求。在後期的時候,由於外憂外患,政局很不穩定,所以為了得民心就不再對這種細枝末葉,不太重要的東西做過多的要求了。


無筆史官


無論是金朝還是後金朝以及後來的清朝,令中原華夏族強制剃髮是奇恥大辱,是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最大的挑戰。在清朝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殘酷高壓下,連孔子的後裔衍聖公為了活著都屈服了。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禿頂和光頭的人怎麼辦?

福垊先說禿頂的人

令福垊奇怪的是無論是《康熙會典》及後來增訂版本還是《大清律例》都沒有對剃髮留辮進行詳細的規定和懲罰。大概是當年清朝統治者認為他們的剃髮令,能起到一勞永逸的效果吧。

經大量科學實驗和研究證明,禿頂的人大多聰明,抗生心血管病症,抗癌,壽命長。而在清朝禿頂的人,因為剃髮令的下達,是清朝統治者命令所有人都要禿頂的,在早期甚至比禿頂還禿頂。清朝的髮型分為三種:

早期髮型:除頭頂、後腦勺下方留有脈動蓋子大小的頭髮,並梳成兩條辮子外,其他地方的頭髮統統剃光,稱之金錢鼠尾式的髮型。

中期髮型:頭頂頭髮範圍向下擴張,面積達到大號月餅大小的範圍,並將後腦勺下方的辮子割掉,福垊稱之為月餅豬尾。

晚期髮型:以耳朵為參照,耳朵之前的頭髮統統剃掉,耳朵之後的頭髮予以保留,並編成大辮子,福垊稱之為陰陽麻花。

福垊認為,剃髮令及後來的律令沒有規定辮子的粗細長短,甚至律令根本就沒有剃髮這一項,故而這種不成文的規定,在執行時往往彈性很大——差不多就行了。一般來說,清朝禿頂的人更“幸福”。第一、在晚期他不用經常理髮。第二、他的辮子長短受到的影響不大,因為禿頂的人都是前邊禿,後邊頭髮最多會少一點兒。福垊不認為,清朝禿頂的人需要鄉鄰證明、向知縣報備,完全是不用或很少理髮就能長期保留清朝所定的髮型。

再來看看全禿的人

網絡傳言說的剃髮令是“十從十不從”,福垊感覺不太靠譜,道士雖然保留著清之前的髮型,但衣冠卻已經很“清朝”了。完全執行富有清朝特徵的衣冠標準,比如的三清領還有道袍都有鮮明的滿族審美特徵。尤其是混元巾的外形,簡直就是清朝暖帽的翻版,就差一個花翎或藍翎了。一般而言,全禿的人那可是少之又少的。

福垊認為全禿的人清朝處理方式有三種:

第一、必須有鄉親證明你是全禿的,並想知縣報備,才行。

第二、如果在早期要求嚴格,要麼皈依佛門,要麼“弄虛作假”。

第三、這裡的弄虛作假就是買假髮(辮子),一戴,跟真辮子完全一樣。我國的假髮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另外買假辮子還有禿頭渴望自己能跟別人一樣“帥氣”,早期不少人為了頭髮而喪命,到了中後期幾乎所有人都接受了留辮子甚至愛上了留辮子。在太平天國起義,以及清朝滅亡後民眾曾被強迫剪掉辮子,而一些人竟然還堅決反對,甚至為此鬧出很大動靜,視辮如命啊!可見,時間不只是一把殺豬刀,它能改變一切,讓討厭變成迷戀。此外,受清末革命思想的影響不少留洋的高材生在國外也偷偷地剪了辮子。他們回到國內,也會買假髮戴,防止被清朝追責。像魯迅、馮玉祥他們都買過假辮子。


福垊


辮子及腰,閒庭信步,看花開花落,聊天地人生;辮子繞脖,奮戰沙場,徵東南西北,為江山統一。

大抵是眾多清朝熱血男兒的現實寫照。

與其它朝代的熱血男兒不一樣的是,他們頭上的那條烏黑的長辮子,有時候比女子的滿頭釵飾還搶眼。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對於禿頂和光頭的人有什麼影響?

一、“剃髮令”有特權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漢人剃髮被視為不孝。

清朝初期,為了打擊漢人的信仰,消弱漢族人民的反抗意識,清政府頒佈了“剃髮令”。

以""不從者斬""為手段,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改剃滿族髮型,即頭上的頭髮要被大面積剃掉,只在頭頂和後腦勺留一小撮頭髮紮成辮子。

這個命令限制了修髮型的時間,十日的限期內不剃髮,或者剃髮不合官方標準的,嚴懲不貸,甚至會被斬首。

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剃髮令允許禿頂推兩邊,光頭不需要留辮,前提是得要聽話。

禿頂和光頭的人腦袋瓜本來就大面積光亮著,在這一剃頭運動中,他們倒也省心不少。特別是光頭的,只是無法能達到官方“留兩小辮子在頭上”的標準而已。

二、中期辮子進化

隨著清朝勢力的逐漸統一和穩固,剃髮規定有所放鬆,辮子也是由前期的留兩撮改留頭頂那一撮就可以了。

而且頭髮留的範圍可以大一些,這時候的辮子就比較大,有垂感,比較大方得體,不像前期那般小家子氣了。

而對於禿頂的人來說,只需要剃後腦後面那小部分的頭髮,辮子照樣可以編。

而對於光頭的人來說,也沒什麼大影響的,只是省了編辮子的工夫,少了甩辮子的瀟灑而已。

三、晚期制度松

到了清朝晚期,剃髮越來越寬鬆了,男子剃掉前半部分頭髮就可以了,後腦勺後的頭髮全部編在一起,編起一根長長的大辮子。

可以擼辮沉思,也可以繞辮練武。大辮子也成了清朝男子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隨著時間的增長,滿漢兩族之間的相處越來越和諧,社會上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事端和摩擦,扎辮子也成為了一種習慣。

至於禿頂和光頭是怎麼樣的,已無關要緊了,只要他們不反清就行。

時代在變更,清朝的辮子風景也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史書的記載,成為後人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根據我瞭解的清代記載,禿頂的一般都沒什麼事,光頭的更加安然無恙,只是活動範圍沒有正常人廣。

首先說禿頂的,禿頂的人,仍然有頭髮,可以留辮子,只是辮子比別人小而已。

甲午海戰時期的抗日民族英雄鄧世昌公,當年率領北洋艦隊的致遠艦,英勇抗敵,壯烈犧牲,為國捐軀。

令人想不到的是,鄧世昌公就是一個禿子,鄧世昌公身短髮禿,當時軍隊裡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鄧小辮子”,因為他禿頭,髮量比別人少,所以辮子也就比別人小。

甲午海戰時,鄧世昌公落水,他養的忠犬,還曾經跳海相救,用嘴銜著他的辮子,等到人們把鄧世昌和他的狗從海里打撈上來的時候,他的狗還沒放口,還咬著他的辮子。得忠狗如此,令人驚歎唏噓不已。

可見,禿子在清朝一點也不受影響,鄧世昌公不一樣可以參軍,一樣可以做官嗎?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不但要緬懷當年被日本侵略者殘害的同胞,記住國恥,也不能忘記歷史上抗擊侵略者的千千萬萬民族英雄。鄧世昌公千古!

其次,禿子一般情況下是安全的,只是活動不如正常人那麼方便。

滿清入關時,曾經有蓄髮者殺無赦的嚴令,民間也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說法,所以很多忠於大明的仁人志士,有的為了保住頭髮壯烈赴死,有的為了不留辮子隱居山林。

而隱居山林的,一般有三條途徑,一則是做道士,二則是剃髮做僧人,或者剃成光頭做假和尚,三則是隱居起來,不出門,不上街,不見人。總之就是不留辮子。


光頭的,就是做和尚的,或者做假和尚的。有的人做了真和尚,自然安然無恙。而做假和尚的,除了活動不如正常人方便,其他一切正常。如果實在沒辦法的時候,還可以戴假辮子。

明朝開國功臣常遇春的後代,有個常太爺,世襲定遠侯,明亡後不降清,就剃髮為僧了。前人讚揚說,“開平可謂有後矣!”常遇春曾封開平王,故曰常開平。

滿清所針對的是蓄髮的人,沒有頭髮的人,則不怎麼受牽連。

再次,清朝剃髮令,只在入關以後那一陣子特別的嚴格,也就是多爾袞攝政的時候,其他時候,上雖有令,下面執行未必都那麼嚴格。

例如,明末清初有個叫陳遘的人,明亡後隱居山林,因為山賊作亂,縣裡派兵追討山賊,路過他家,發現他竟然蓄髮,沒有剃頭梳辮子,於是抓了起來,報到縣令那裡。

鄉里人都知道他是個賢士,偷偷的商量著要去途中押解劫獄,他在監獄聽說以後制止了,說不想連累鄉親們。縣令審問他以後知道他不是山賊,但是他沒有剃髮,縣令也覺得他是個賢士,自己拿不定主意,就報到上級那裡去了。上級的官員也覺得他是個賢士,便沒為難他,把他放回去了。

所以,雖然滿清朝廷有蓄髮殺無赦的嚴令,下面的官員未必都嚴格執行。畢竟,州府縣官員裡,很多都是漢人。

尤其到了清朝後期,末期,更加寬鬆。甚至搞到假辮子橫行,滿清政府也是無可奈何了。

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剃了頭,很瞧不起那些把辮子盤在頭頂的清國留學生,但是,他自己回國跟朱安完婚時,也戴過一次假辮子。

那時候,剪了辮子的清國留學生,很多回國以後也都有一條假辮子。這並非是因為他們都怕死,很多還是受不了國內的人的冷嘲熱諷,比如稱他們冒失鬼,假洋鬼子,走在大街上,也被當做牛鬼蛇神。

清朝後期,連不留辮子,都沒那麼多危險了,禿子,光頭,自然可以安枕無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