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代妃子都是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的?

談文論史


清朝後宮侍寢制度是這樣的:皇上用罷晚膳,敬事房的太監會呈上一個銀盤,裡面扣放著一些綠牌,每個綠牌對應寫著一個妃子的名字。皇上如果有“性致”,就會翻過其中的一個綠牌,對應的妃子就會今晚陪皇上。

如果皇上沒有“性致”則揮揮手說句“一邊去”,說明不需要妃子來陪。這個過程叫“翻牌”,官方稱謂“膳牌”。“膳”晚膳的意思,孔子曰:食、色、性也!這話沒毛病。

翻牌只是第一步,這和“抓鬮”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一來,每個妃子都有機會接近皇上,避免了皇上專寵某個妃子,有點“雨露均霑”的意思。



接下來太監把綠牌交給皇后過目,皇后認為這個妃子各方面沒什麼問題,說句“准許”,這個妃子才能有陪睡權。這樣做無疑是突出皇后的權威。

想想也有道理,皇后統領後宮,皇上和妃子們有關的事都由她一手負責。需要說明一點,皇后和皇貴妃不用“抓鬮”,隨時都可以陪皇上過夜。

被翻牌的妃子,在接到太監傳達準備侍寢口諭後,沐浴、化妝,洗白白等著,然後由太監用棉被、把赤條條的妃子裹起來扛到皇上的龍床前,撤去棉被,妃子從皇上的腳頭爬進被窩。

太監做完這些退守在門外,大約一個時辰後,太監喊道:“皇上保重龍體,時候不早了,也該休息了”。



皇上聽到後一般說:“行了,進來吧”。太監就會拿著被子進入房間,裹起剛和皇上“雲雨”後的妃子,準備扛回妃子居住的宮裡。

臨走時,太監會問皇上:“留還是不留”?皇上說“留”,太監把妃子扛回去就算完成任務了。

如果皇上說“不留”。把妃子扛回宮後,倒提妃子雙腿把“龍精”控出來。“不留”意思就是說要避孕。“留”則相反。

皇上的“性事”還是比較繁雜的,一板三眼哪個程序都不能少,太監並不是在旁“吃冰淇淋”,他們還有記錄日期,查看妃子月事的任務。以便以後生下龍子備案。

不過整個過程要屬太監最悲催,看著“春宮畫面”乾著急。

其實這個過程,在反應清宮題材的電視劇中並不鮮見,那麼,清代妃子為何要脫光被扛進皇上寢宮呢?

這個問題是清代吸取了前朝——明朝的經驗,脫光光是為了防止妃子們刺殺皇上暗藏兇器。




原來明朝嘉靖年間(1542年),曾發生了一件宮女謀殺嘉靖皇帝的惡性事件。以楊金英為首的十數名宮女,乘嘉靖熟睡時,用“絲巾”預謀勒死嘉靖。由於害怕緊張,楊金英沒有把勒嘉靖的絲巾打成死結。

等十幾個宮女逃跑後,嘉靖慢慢又緩過氣來了。接下來嘉靖下旨處死了這些宮女。

其實也不能全怪宮女們手黑,嘉靖是個迷信皇帝,整日煉丹想長生不老,不知道哪個大仙告訴他,說,“處女經血做藥引子效果很好。”嘉靖信以為真,於是從民間選了一批美麗的女子做宮女。

嘉靖想得到乾淨的處女血,於是讓這些女子只喝晨露,不許吃五穀雜糧。許多女子被活活餓死。

李金英為了活命,鋌而走險組織了這次暗殺行動。雖然沒成功,卻給後來的清朝提了醒。於是清朝開始實行“用棉被裹妃子扛進宮”的制度。



結語: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前世之事,後世之師”,於是清朝皇帝想出了這個辦法。我覺得這個制度是從雍正皇帝以後實行的,不然呂四娘為報仇侍寢手刃雍正的事件不成立。你覺得呢?


秉燭讀春秋


雖然後人對清朝妃子侍寢時,脫光了裹在被子裡,送到龍床上有很多理解,但是最大的原因還是皇帝怕死,為了防備妃子刺殺皇帝。

明朝嘉靖時期“宮女弒君”案。

明朝出現了很多荒唐的皇帝,嘉靖帝就是其中非常荒唐的一個,想要長生不老,“吸風飲露”。

作為一個正常人想要“吸風飲露”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嘉靖後宮裡面養了很多的宮女,在凌晨時分就要起床,給嘉靖收集露珠,專門供嘉靖飲用。

不僅如此,這些可憐的年僅十三四歲的小宮女,每天只能吃桑葉和露水,保持身體的潔淨,給嘉靖提供“處女經血”煉製仙丹。

餐風飲露的宮女們每天凌晨起床實在是受不了,累倒了很多,甚至很多宮女被殘暴的嘉靖隨意打殺,死了很多。

於是以楊金英為首的十幾個小宮女,趁嘉靖在端妃宮裡熟睡時,想要勒死嘉靖帝,結果因為身體太虛弱了,折騰了半天,在嘉靖的拼死掙扎下,這些小宮女用身上的金釵、銀釵拼命亂刺嘉靖。

最終一個膽小怕事的小宮女張金蓮,跑到皇后那裡自首,才把嘉靖救了下來。

最終,這些可憐的宮女被凌遲處死,就連他們的家人都受到連累。

就問清朝的皇帝怕不怕宮女妃子刺殺他?

清朝入關以後,做下了多少暴行,製造了多少大屠殺,才站穩腳跟,入主中原。

就連明朝皇帝都會遇到宮女的刺殺,那麼清朝的皇帝這麼殘暴,遇到宮女、妃子的刺殺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將這些可憐的妃子,光溜溜的送到龍床上,肯定不會遭到這樣的刺殺事件。

當然,讓赤裸的妃子爬上“龍床”,從“龍腳”這裡鑽進被子“與帝交焉”,對皇帝來說可能也是一種非常的享受吧。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古代皇帝除了皇后外還有後宮佳麗三千,這些佳麗都是為了給皇帝傳宗接代或者滿足皇帝需求的存在。

清朝皇帝是通過翻綠頭牌的方式來進行挑選侍寢的妃嬪,牌子上有妃嬪的名字(數量肯定沒有三千,否則皇帝看一圈名字估計就到天亮了),皇帝翻到誰,誰就是侍寢之人,她們如同商品一樣被挑選,在皇帝看來她們就是一個解決快樂問題兼繁衍後代的工具,長年得不到雨露的她們,心態也是很卑微的。


清代的皇宮中的妃嬪們更是如此,因為當時的皇宮中,除了皇后不用去皇帝寢宮並且可以與皇帝同床共枕外,其他的妃嬪都是要沐浴薰香完後,打包包在被子裡由太監抬進皇帝寢宮。

為什麼會有這麼奇葩的做法呢?主要原因可能大家都能猜到,那就是為了皇帝的安全,為了防止來自她人的傷害。

侍寢的雖然說都是嬪妃,但後宮這麼多人,魚龍混雜,每個人的社會關係都很複雜,很難保證不會有心存二心之人,想要借與皇帝親密的機會實施行刺。

因為人心之毒,銀針難測,只能由太監提前檢查,確認安全後再送到皇帝身邊。所以妃嬪不能穿自己的衣服,是為了防止心懷不軌之人在衣服裡藏有兇器。


古代女子頭上都會戴有一些髮簪等裝飾品,而髮簪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利器。在明朝嘉靖年間,嘉靖皇帝像現代的老人一樣為了養身,以為可以長身不老,篤信道教,聽信了道士的胡說八道。道士忽悠他說:講究“吸風飲露之道”,即可成仙。於是嘉靖就在後宮之中種植了大量的蕉樹來集雨露,命令宮女們每天凌晨採集樹上的晨露,這導致了大量的宮女為了給他集雨露而病倒了。所以宮女們心中開始對他產生了怨恨,所以在嘉靖二十一年的一天,宮女們就聯合起來打算勒死嘉靖皇帝。

但後來因為行動時太過於緊張而失敗。

還有個段子,在清朝雍正年間大興文字獄,當時的漢人呂留良和家人都因此被殘害,於是他的女兒呂四娘就開始學習武藝打算為家人報仇,所以想盡各種辦法來接近雍正。當呂四娘得到接近雍正機會後,呂四娘就拿出了藏在手中的短劍,殺死了雍正,並且將他的頭顱割下。


段子編得很假,枉顧真正歷史上皇帝們的安保措施,事實上清朝皇帝早有防範。

清朝的後宮侍寢制度是讓妃子裸身進入皇帝寢宮,為此還想出了這種用被子包裹妃子抬進皇帝寢宮的奇葩方式。 為了不給皇帝造成人生安全,妃嬪都必須不穿衣服,脫簪散發。而用被子包著是為了遮羞和禦寒,總不可能讓妃子光著身子前去吧!

還有就是清朝的服飾是非常複雜的,平時妃嬪都是由身邊的兩個丫鬟來幫他完成的,所以要妃嬪自己一個人完成脫衣卸妝很困難,並且還浪費時間。在妃嬪看來侍寢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帶著丫鬟在身邊是不合理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清代的妃子都要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的原因。


歷來現實


清代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使清代的侍寢制度可以充分借鑑前朝的歷史經驗教訓。清代的侍寢制度是由皇帝牌牌子決定當晚侍寢的妃子,然後由太監們把侍寢的妃子裹在被子裡抬進皇帝的寢宮。事實上這種侍寢方式在歷朝歷代中都是較為獨特的,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避免某位妃子專寵;其二避免皇帝沉迷女色;其三保證皇帝安全。而這三點中又尤以最後一點最為關鍵。

在此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要寵幸某位妃子直接召她侍寢即可,然而在清代這是不行的:每個妃子都有一塊對應的綠頭牌,牌面上寫著該妃子的姓名。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會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待皇帝晚膳用完之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被皇帝翻到牌子的妃子背扛到皇帝的寢宮。由於綠頭牌都是背面呈現在皇帝眼前,事先皇帝並不知道每塊牌子對應的是哪個妃子,所以理論上每個妃子得到皇帝寵幸的概率都是一樣的,謂之“雨露均霑”。這樣一來向唐玄宗寵幸楊貴妃那種三千寵愛集一身的事是難以再發生了,這就避免了某位妃子因專寵而驕橫跋扈。不過這只是就理論上而言,實際上如果皇帝鐵了心就要翻某位妃子的牌子,也不是不能暗箱操作,太監也不會那麼不識趣。

自古以來因沉迷女色而荒廢政務的帝王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為縱情聲色而濫用各種補藥、丹藥,結果沉迷於女色而無法自拔,日子久了身體被掏空以致英年早逝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清代的侍寢制度明確規定:妃子從被抬入皇帝寢宮起不得待超過一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只要時辰一到就會有太監在屋外提醒皇帝,在取得皇帝同意後太監們就進去將妃子裹起來抬走。如果皇帝沉迷女色而不願讓太監們把妃子抬走,那就會驚動皇后、太后了。在皇帝和妃子行夫妻之事的全過程中太監會一直在屋外做好記錄,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萬一將來妃子懷孕一定是皇帝的龍種。相比妃子而言:皇后是例外——她是整個清宮之中唯一可以與皇帝睡整夜的女人,同時她也不是被太監抬進皇帝寢宮的。如果皇帝要召幸皇后,那麼不必走翻牌子那套程序,直接召皇后前來寢宮即可。

至於最關鍵確保皇帝人身安全這點在此之前是有過先例的: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沉迷於聲色犬馬和修仙煉丹。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中的修仙煉丹之術,而他煉製所謂長生不老仙丹的原料中有一樣是女性初潮時的經血。為保持宮女們的潔淨,她們經期時不得進食,只能吃桑葉、喝點露水。而在強制取血過程中不少人還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即使不死也很容易落下病根。除了煉丹之外嘉靖皇帝還聽說服用甘露有延年宜壽之說,於是命宮女們凌晨即往御花園中採露,導致大量宮女因之累倒病倒,而嘉靖皇帝又是個性格十分暴躁偏執的人,鞭打宮女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11月)十月二十一日以楊金英為首的十餘個宮女拿了一條細料儀仗花繩搓成一個繩子套試圖把嘉靖皇帝勒死,儘管最終沒能殺死嘉靖皇帝,但也是當時的宮中一時間大為震驚。清代的侍寢制度也許是吸取了這一經驗教訓,所以明確規定:妃子侍寢前必須全身脫光接受檢查以免夾帶凶器,從而造成對皇帝人身安全的威脅。

清代的這套侍寢制度完全將妃子工具化,其實不僅妃子們對此不滿,皇帝也有所不滿。同治皇帝就放著後宮嬪妃不寵幸,而喜歡去民間尋花問柳,甚至有的野史小說更是聲稱同治皇帝是死於梅毒。由此可見再怎麼精心設計的制度也保護不了一心作死的人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為何清代妃子都是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的?

不知道大家在看宮廷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妃子們在侍寢之前,通常都是被一個大棉被裹成一團,然後再由太監們把她抬到皇帝的龍床上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奇怪規定?其實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1個原因,出於對皇帝人身安全的考慮。皇帝的性命關係到天下人的事,為了防止奸細藉著侍寢的機會來刺殺皇帝,所以才有這樣的規矩。當初在大明朝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將妃子們裹在被子裡送去龍床的規矩,有一位宮女就差點因此而刺殺到了皇帝。所以從那以後,為了皇帝的人身安全,才有了這樣一個新的規定。



第2個原因,表示對皇帝的尊重。被裹在被子中的妃子,在侍寢的時候,要從皇帝的腳邊慢慢的爬進被窩中。這樣做是表示皇帝至高無上,要從他的腳邊匍匐上去。等到事情結束之後,妃子還要被裹著送回去,因為她們是沒有資格在這裡留宿的。能和皇上留宿一晚的只有皇后。既然都不能留宿,那當然也不會為她準備好衣服讓她醒了穿。



其實說起來,妃子們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但背地裡過得還是挺苦的。妃子們並不經常看到皇帝,只有皇帝們偶爾想起了,才會翻牌子找這些妃子侍寢。妃子們侍寢完了以後,被送回自己的宮殿,太監們就會問皇帝,留否?意思就是說,是否要讓這個妃子懷上孩子。如果皇帝說不要,那麼就要給妃子喝避孕藥,若是留的話,妃子就有機會生下自己的孩子。

有孩子的妃子們日子還要好過一點,至少她們的膝下有孩子陪伴,不會覺得太過於孤單。若是一生都沒有孩子的妃子,那就一生都困在後宮當中,做一個孤獨的可憐女人。除了在孩子方面妃子們沒有選擇以外,她們連侍寢也是沒辦法選擇。皇上選擇哪位妃子侍寢,哪位妃子就必須去,最主要的是還要裸著身子裹在被子裡送過去。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種毫無尊重感的行為。

所以從這些方面就能看出,後宮妃子們的生活其實也並不如意。雖然她們過上了奢侈享受的日子,有著美麗的珠寶,華麗的衣裳,但是從她們的內心深處來說,她們就如同是皇帝養的小寵物,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尊重。


漠外孤舟


清朝的妃子侍寢,要脫光衣服,包在被子裡,讓太監扛進皇帝的寢宮,原因呢?就是防止妃子身藏暗器,對皇帝不利。

這件事,它的起因,還得從明朝嘉靖皇帝說起。

嘉靖帝去寵妃寢宮過夜,差點被宮女勒死,改變了後宮妃嬪侍寢的方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壬寅宮變。

我們都知道,明世宗嘉靖帝好黃老之術,喜歡煉丹修仙和佔譙,他在修仙煉丹時,有自己的一套嚴格要求,比如使用的仙水,必須是每天早晨的甘露。

而收集這些甘露的工作,就交給了他身邊的小宮女。這些小宮女都是十五六歲,十七八歲的小女孩,蒲柳弱質,經不起嘉靖帝每天天沒亮就把他們折騰起來收集甘露,一個個又累又困,身心疲憊。

於是他們就想報復嘉靖帝。

有一天,嘉靖帝去他的寵妃曹端妃寢宮臨幸,在一番雲雨以後,嘉靖帝沉沉地睡去。

這些小宮女,在首領楊金英的帶領下,開始了她們的報復行動。他們一夥好幾個人,拿著繩子,趁嘉靖帝熟睡,套到嘉靖帝頭頸上,開始使勁勒,差點把嘉靖帝勒死。

這些宮女年齡小,力氣小,再加上嘉靖帝對他們的日復一日的折磨,力氣更小,幾個人竟然沒嘉靖帝力氣大,沒把嘉靖帝勒死。

嘉靖帝被勒的時候,七魂已經跑了六魄,嚇個半死,死裡逃生以後,立刻派人把這些宮女抓起來了。

這時候,嘉靖帝的皇后出來了,她早就對曹端妃看著不順眼了,立刻行使她皇后的威嚴和權力,連曹端妃也給抓起來,這些宮女和牽扯的妃嬪,一概被處死,家屬也連坐。

這件事史稱壬寅宮變。壬寅宮變後,嘉靖帝皇后就制定了新的後宮侍寢的規矩。

新的規矩規定,為保護皇帝的安全,后妃侍寢,必須經過皇后的同意,要不然要拒絕皇帝。

清朝後宮侍寢制度,沿襲自明朝,甚至更進一步,后妃侍寢,經過皇后同意以後,后妃被帶到皇帝的寢殿,而不是皇帝去後妃的寢宮。

咱們看清宮戲,都有皇帝翻牌子的鏡頭,這牌子稱作綠頭牌,一般都是由敬事房的太監,端個大盤子,上邊排列著寫著后妃尊號的綠頭牌,都是名字朝上,皇帝想讓哪個后妃侍寢,就把那個牌子翻過去,把名字蓋上。

敬事房的太監在皇帝翻牌子以後,確定了侍寢的妃子,要先去皇后那裡報備,皇后同意了,發了鈐印,才能通知該妃子沐浴更衣,去侍寢,否則該妃子不得侍寢,因為後宮裡,皇后是老大。

清朝後期,有的皇帝為人懦弱,要臨幸妃子,還得求著皇后,比如同治帝就這樣。因為同治帝皇后孝貞皇后管得嚴,所以小皇帝同治經常被小太監引著去皇宮外面嫖娼。結果據說搞出了花柳病,而且死於梅毒。

皇后同意後,就進入妃子侍寢的具體步驟,為了皇帝的安全起見,皇帝不能在後妃的寢宮過夜,而是把后妃帶到皇帝的寢殿。而且要讓后妃脫光衣服,包在被子裡帶過去。

清朝妃子侍寢的具體過程!一切為了皇帝的安全。

清朝妃子侍寢,走完了皇帝翻牌子、皇后同意、敬事房太監去通知的過程以後,就來到去皇帝寢殿具體侍寢的過程。

首先,該妃子得到通知,就先沐浴更衣。有人說,是把妃子直接脫光帶到皇帝的寢殿,這是不對的。

而應該是,該妃子沐浴更衣以後,先來到皇帝的寢殿,在皇帝寢殿裡,有一個單獨的房間,在這座房間裡,該妃子才脫光,然後由太監檢查是否夾帶利器,檢查無誤以後,用被子或者大氅等物包裹該妃子,帶到皇帝的龍床前。

一般皇帝都是蓋著被子等著,該妃子光著身子,從皇帝腳的那頭進去,然後跟皇帝雲雨一番。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妃嬪都是從腳那裡進皇帝的被窩,只有皇后有特權,他可以從皇帝頭那裡進被窩。

在皇帝懷柔天下的時候,太監們就在房子外面等著,為了皇帝不縱慾過度,在規定時間到了的時候,太監太監要說話提醒時間。大體說的就是,皇上,差不多得了,小心傷著身子,要保護龍體之類。

皇帝答應了,太監就進來,進來以後,並不是立即把該妃子帶走,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一步。

太監要問皇帝,留還是不留。這個留不是留下過夜的留,而是,是否留下龍種的留。

如果皇帝說留,太監就把該妃子帶走,該妃子就有機會懷上龍種。

如果皇帝說不留,那麼太監就會讓該妃子趴下,按住該妃子尾椎某個穴位,皇帝的龍種就出來了。然後太監再把該妃子用被子包好帶出去。

清朝後妃侍寢的過程大體就是這樣。總而言之,這種奇葩的侍寢制度,是為了皇帝的安全。

但是,這種侍寢的過程只適用於在紫禁城裡。出了紫禁城,皇帝就自由多了,比如清朝很多皇帝喜歡呆在圓明園,皇帝臨幸妃子非常方便,不受皇后約束。


西堤君


多半是謠傳,可信度很低。近代有學者曾經研究過,清宮翻牌子和妃子不能過夜的制度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妃嬪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侍寢到說法,主要來源自民間野史和筆記小說,可信度並不高。


關於清朝妃子用被子裹著送給皇帝侍寢的說法來源,主要源自四本書:

《清代野記》、《三宮六院》;

《宮女談往錄》、《清宮詞》;

先說名氣最大的《清代野記》。為什麼說名氣最大呢?因為現在很多號稱揭秘清廷後宮密事的文章都引用自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的作者叫梁溪坐觀老人,具體姓名不詳,梁溪坐觀老人只是一個筆名。

關於這本書,請牢記一點——這是一本民國時期的小說,可信度非常低。

按照這本書的說法,清朝妃嬪用被子裹著侍寢的原因,是吸取了明朝嘉靖皇帝被宮女謀殺未遂的教訓。相關的原文就不列舉了,侍寢的過程大概分五步走:

第一步是翻牌子,就是敬事房的總管在皇帝晚膳用畢後,奉上一個大銀盤,銀盤裡放了幾十塊綠牌子,每一塊牌子上面記著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看牌子不看真人,選到了誰,把牌子翻過來就行。

第二步就是侍寢。皇帝翻完牌子後,敬事房太監會先行通知被選中的妃子湯沐。待皇帝上床後,太監把早被脫個精光並裹著披風在外等著的妃嬪送上龍床。妃子從皇帝的暴露在外的龍足這兒匍匐鑽進大被,然後兩人開始做羞羞的事情。

第三步是催鍾。皇帝完事後,太監會在外面催促。如果皇帝故意裝聾作啞,太監就會再催促一次,最多催促三次。

第四步是避孕。太監催鍾完畢,妃子還不能離開,要面對皇帝,要倒著爬出被子。太監再次用披風裹著,背到門外。總管隨後進來會問皇帝問:“留不留?”皇帝若說留,那就沒事了,若說不留,總管就出來,找準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那什麼的液體就流出來了,這叫人工避孕。如果避孕不成功,就補做人流手術。總之就是一定不能讓妃嬪懷孕。

第五步是記錄。妃子侍寢完畢後,總管太監會用隨身的一本小冊子記上“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臨幸了某妃子”,然後進行存檔。

仔細看看這五步流程,然後醞釀思維,是不是有種皇帝在嫖妓的感覺?比如翻牌子對應妓院的報花名;侍寢則對應陪睡;催鍾就是時間到了,要加錢的意思。避孕是妓院必不可少的流程;記錄跟記賬是一個意思。

這哪是妃嬪侍寢?明明就是嫖妓!所以我個人感覺《清代野記》這本書的可信度,基本上是扯蛋。

並且很關鍵的一點,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是民國時期,面對的讀者就是當時的老百姓。作者把妃嬪侍寢的過程寫的跟嫖妓一樣,很明顯就是為了迎合當時老百姓的惡趣味,把民間的東西故意嫁接到皇帝頭上,以博取讀者的關注。


再來說《宮女談往錄》,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根據作者的自序,他說自己書裡的內容是在四十年代的時,從一個當年在宮裡伺候過慈禧太后的老宮女那裡聽來的。由於中間隔了四十年,很多細節已經遺忘了。因此書裡面的內容有很多錯誤。

比如“小主”的用法,即最早出自這本書。但是根據清宮的檔案記載和相關人員回憶,宮裡並沒有稱呼妃嬪為“小主”的這種叫法,而是一律稱呼為“主子”。

具體到侍寢這一章內容,這本書的記載內容與《清代野記》有一些出入。

當皇上就寢的時候。太監把承幸簿呈到御前,當然,生病或信期的妃子不在內,由皇上任意選擇。然後由太監持著燈籠去召喚。妃子早已恭候了,稍事修飾,太監在前面導路,貼身的侍女在後面護送,就這樣進入皇帝寢宮的偏殿。這裡早有準備的,洗梳妝一番,脫掉衣服,喊聲承旨,於是由太監背到寢殿,只是幾步之遙。並不是由東宮到西宮,揹著妃子滿處跑。

注意上面加粗的字,根據這本書的記載,皇帝臨幸之前,會先翻牌子,然後讓太監去通知被翻到牌子的妃子準備侍寢。被通知的妃子並不是在自己宮裡沐浴更衣,而是由太監帶路,直接到皇帝的寢宮沐浴,然後由太監送到皇帝的床上。

這本書與《清代野記》有出入的地方就在於它否定了妃子在自己寢宮沐浴,然後由太監用被子裹著,背到皇帝寢宮侍寢的說法。認為妃子是直接在皇帝的寢宮裡沐浴,不用裹被子,直接光著身體,由貼身太監背到皇帝的床上。

兩本書,兩種說法,該信誰呢?


接下來說《清宮詞》。這本書的作者是光緒十八年殿試第一甲榜眼,叫吳士鑑。曾經官至翰林院編修。作者本人的身份不低,但是他的這本書是一本合集,裡面的內容由多人所著,吳士鑑僅為其中一人。所以這本書關於侍寢的內容或許只是由他人代筆,為了博眼球而故意歪歪出來的內容。(當時已經是民國時代了)

這本書裡關於侍寢的內容如下:

嬪妃召幸,遣內侍扣宮門,用紅被裹而負之以行。至第一間房,除去衣錦,裸體而進;至第二間房,復取衾裯;至第三間房,方是皇帝寢室。

從引用上可以看出,記載內容比較簡單,所有字數加起來還不到60字。大意就是說:皇帝臨幸妃子之前,被臨幸的妃子要先脫光衣服,然後被太監用紅被子裹著抬到皇帝的寢宮。到了皇帝寢宮後,宮裡面有三間房。妃子先走進第一間房,太監脫掉被子,妃子裸體走進第二間房;在第二間房裡面,妃子取出臥具,再進第三間房;然後爬到皇帝的床上,開始做羞羞的事情。

沒有翻牌子,沒有沒有催鍾,沒有打胎,只有裹被子。這明顯就是第三種說法了。到底該信誰呢?

由於《三宮六院》直接引用了《清宮詞》的說法。因此就不再細說這本書了。

綜上所述,妃嬪用紅被子裹著送到皇帝寢宮侍寢的說法,其實很扯。那些所謂的揭秘後宮秘聞的內容自相矛盾,讓人如何相信?而根據朱家溍先生的考究,清代妃嬪侍候皇帝的流程其實非常正常:就是每天的黃昏,妃嬪集中到燕禧堂候旨。待皇帝翻牌子後,除了被翻中的妃嬪留下來單獨陪皇帝吃飯、侍寢外,其餘的妃嬪各自回寢宮,相當於是下班了。然後晚上皇帝和被翻中的妃子行呼風喚雨之事。

不存在妃子由太監用紅被子裹著背過去這樣的事情。也不存在太監總管詢問“留不留”的這種八卦說法。

具體內容可以參照《故宮退食錄》一書,這是一本非常考究,非常嚴謹的書。



最後多說一句,朱家溍先生是朱熹的二十五世孫,曾經擔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是著名的文物專家和清史專家。他的夫人叫趙仲巽,是蒙古正黃旗人出身;他的岳母是愛新覺羅氏,是恭親王常寧的後裔。

專家考究的結果和民間野史八卦的內容,到底信哪個,這裡不做評價。從客觀上說,明顯是前者更有信服力。從主觀上說,自己願意信哪個就信哪個。反正知道內幕的當事人都已經不再了,沒有確定的說法。


Mer86


皇帝的生活一向是神秘的、讓人神往的,特別是在寵幸妃嬪這種事情上,更有一種神秘色彩。歷代皇帝為了豐富這裡面的情趣,想了許多法子,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臨幸妃嬪卻和前面的朝代有了一些變化,最為重要的改變,就是如題所述,不再是皇帝妃嬪的宮殿,而是妃嬪去皇帝的寢宮。


在清代的太監那裡,有一些綠牌,這些牌子上面刻著後宮佳麗的名字。每天晚飯過後,太監就會拿上盤子把牌子準備好,然後遞給皇帝。如果皇帝沒心思寵幸妃嬪,那就會回應個“去”,意思就說今天要自己睡。如果皇帝有這種心情,那就會翻一個牌子出來。如果運氣不好,翻到了自己不喜歡的妃子,那也沒招,講道理是不能換的(當然非要說寵幸哪個,其實也是可以的,比較連殺大臣都是一句話的事,但是這樣做了,太后和管理這種事的太監會在事發後一直來糾纏說教)。

如果翻到了自己喜歡的妃嬪,那也不代表就能寵幸到,因為這個被翻出來的妃子,還要經過皇后,皇后覺得可以才能寵幸。所以,許多想得到皇帝寵幸的妃子,都必須和皇后打好關係,皇帝為了順利寵幸到妃嬪,也要和大老婆搞好關係。當然,這也是理論上的事情,天下都是皇帝的,不高興的時候,皇后都能隨便廢掉。


如果一切順利,某個妃嬪可以侍寢了,還要經過一番“加工”才能進入皇帝的寢宮。首先在妃子被通知侍寢後,要提前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自己裝扮得美美的。當然這裡只是梳妝傅粉而已,衣服是不需要考慮的,因為在進入寢宮之前,先要到皇帝寢宮外的一個殿內脫掉所有的衣服,然後才能進去睡覺。為什麼要脫光呢?因為在清朝之前,有許多前朝皇帝的經歷,都證明了其實許多女子是很有脾氣的。如果是哪個皇帝冤殺了人,如果人家的女兒很有脾氣,又很勇敢,那就會在長大後入宮來刺殺。如果將兇器藏在身上的話,皇帝就完蛋了。明朝就有個皇帝,差點被人用絲帶給勒死。

脫光後,妃子會被裹在被子或者大衣裡面,然後由太監背入寢宮。到了寢宮裡面妃子也是不能直接就撲上去的,要從皇帝的腳那裡爬上去,然後鑽入被子,完事之後也是一樣,不能直接掀被子走人,也要慢慢從被子下面出去。


皇帝在寵幸妃嬪的時候,經常有人要壞事,這就是門外的職守太監。如果到時間了,他們就會喊一聲:該完事了。要是皇帝還想繼續纏綿一會,也是可以的,不過再喊兩次後,就必須要把妃子背出來了,不然他們就要到皇后、太后那裡去告狀。沒人敢處罰皇帝,但是不懂事的侍寢妃嬪肯定是要受罰的,因為時間太久了,會毀了皇帝的龍體的。等皇帝讓妃子離開了,太監們再進來用被子把妃子包住,背到一旁的殿內,然後妃嬪穿好衣服就能回去了。

如果皇帝要留種,那後宮的太監就會記錄這次房事,然後根據這些信息來服侍妃子,以保全其腹中可能懷上的龍種。


小鎮月明


每個朝代都會有不同的規矩,這些規矩各行各業,甚至連皇帝的後宮中就有非常多的規矩,這些規矩當中,又有一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地方。清朝的後宮中就有這樣一個現在讓我們看起來令人啼笑皆非的規矩——妃子是被脫光光用被子包起來抬進皇宮給皇帝侍寢的。為什麼清朝會有這樣的一個規矩呢?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



清朝為了妃子給皇帝侍寢,專門成立了一個特殊的部門——“敬事房”

清朝的皇宮裡有這麼一個特殊的部門——“敬事房”,這個敬事房就是為了負責妃子侍寢而設立的。每當妃子侍寢前,敬事房的太監就會拿著一個裝有妃子名字的玉牌托盤去到皇帝面前,讓皇帝翻開其中一個牌子。

被翻過來的牌子寫有誰的名字,太監就會提前去通知這個妃子,讓這個妃子去到敬事房專門為妃子沐浴的地方搞好個人衛生。洗好之後,妃子就會被太監用被子包起來抬進皇帝的寢宮。





為什麼清朝的妃子侍寢,都是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寢宮呢?

首先,在明朝的時候,就發生過皇帝被宮女刺殺的案件,雖然最後皇帝沒事,但是也給後面的皇帝提了個醒。清朝作為一個外來政權,在皇帝的保衛工作上,更是做的嚴密,所以在妃子侍寢這件事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有宮裡信得過的太監把妃子抬進去這是最安全的。

其次,為了顯示皇權的威嚴,妃子被太監抬進皇帝寢宮後,把妃子放在皇帝龍床邊,妃子需要從龍床的一頭爬上去,來到皇帝的腳邊,然後就從皇帝的腳那邊爬進皇帝的被子裡,這個時候太監就會退出去了,然後皇帝就和妃子進行該辦的事。



最後,估摸著時間快到了,太監會在外面催促皇帝趕快把事辦完,早點休息。在詢問幾聲後,太監就會進去。這個時候侍寢的妃子就面對著皇帝退到床尾,然後爬下床,外面的太監再用被子把妃子包起來,在抬走妃子的同時,太監還會問“留與不留”。

在得到皇帝明確答覆後,留的太監會做好記錄。如果不留的,太監就會用推拿法,先讓妃子體內的龍精流出,然後還會給這個妃子喝一些避孕的藥汁。


總之,清朝妃子侍寢的這個規矩,最為重要的還是考慮皇帝的安全,其次才是其他的。


瀚海說史


在盡女色方面,清朝的皇帝絕對是歷史上皇帝中最委屈的,不但不能自己選媳婦,還不能跟自己媳婦過夜,甚至自己跟媳婦辦事也得有太監在旁邊盯著,時不時的還提醒自己時間到了,你說氣不氣,不得不說清朝的皇帝還都不錯,沒有遇到一個大開殺戒的,殺到無人敢管,除了這些,在清朝還有一個規矩就是皇帝當晚侍寢的妃子要被包在被子裡抬進皇帝的寢宮,這又是為什麼呢?



清朝“變態”的安保制度

由於清朝是外族入主中原的建立的政權,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這樣一來自然要遭到很有漢人反對,尤其是清朝初期,有很多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做事情,雖然其中有很多是渾水摸魚的,但是卻也大多數都跟清朝的統治者滿族人為敵。而這些人沒有正面能與清軍抗衡的力量,所以斬首行動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有很多人都時時刻刻盯著清朝的皇帝,一但其稍有疏忽就會趁其不備對其進行行動,而這也練就或者說完善了清朝皇帝的安保工作。



清朝,皇帝身邊左三層右三層,圍的連一隻蚊子也飛不進來,是相當的嚴密,可以說是一切都在掌控中,即便是有人要行刺皇帝,也能瞬間被制服。但是就這麼的嚴密要萬無一失,卻還有一個盲區,那就是皇帝的妃子還有機會在侍寢的途中行刺皇帝,這該如何是好呢,於是眾人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給妃子們搜身,將其搜的一絲不掛,在送到皇帝面前,這樣豈不是就安全了。

清朝妃子被包在被子裡抬到皇帝身邊,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這個過程主要分為四步:

一、搜身

妃子在自己的寢宮,先由專門的宮女為其進行搜身,並且將侍寢妃子的衣服全部脫光,不許其帶有任何的管制道具尖銳物品,之後用一個大被子將妃子包起來,只漏出一個頭在外面,用來呼吸。

二、抬走

檢查以及處理完畢,這個時候太監登場了,兩個人將處理的妃子抬起來,一直走入皇帝的寢宮,將其放在皇帝的身邊,之後來到門外站崗,待皇帝自由發揮完畢。

三、計時

太監在外面等著不是什麼也不做的,而是有一個特別“艱難”的工作,那就是為皇帝計時,一但皇帝用時過久,太監們便會在外提醒皇帝到點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皇帝不耐煩了,告訴他們可以進來了。

四、抬回

在皇帝告訴太監們發揮完畢後,太監們再次走入皇帝的寢宮,將包裹好的妃子,怎麼抬來的在怎麼抬回去,過程完畢。

清朝的皇帝侍寢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所以既要保證皇帝生命的安全,又要保證皇帝精力旺盛,不能縱慾過度,其實這也挺好的,歷朝歷代的皇帝很少有長命的,並且平均壽命都很低,這跟皇帝們因女人太多且沒有限制而縱慾,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清朝的侍寢制度看似比較殘忍,但是確實符合實情,是對皇帝有利的一種行為。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