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李胜素和李维康相比,谁的水平更高?

渭水钓叟2


我真不明白,一个演员总比什么?本来就是两代人,不在一个挡次上,你咋不问问李维康和杜近芳比一比,和梅葆玖比一比。有意思吗?前几天还岀现李维康和刘长瑜比。喷子们,别这么比了,她们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优秀京剧演员,在继承和发展国粹艺术方面都有不同的贡献,都是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真要拿李胜素和李维康比较,我只能告诉你,李胜素比李维康年轻,漂亮,其他方面看不岀来。将来再岀现一个年轻一点的演员比李胜素漂亮,李胜素也就又成了今天的李维康。我不喜欢这样的提问,到底怎么样,观众心里有杆秤,各有各的特点,风格,喜欢谁就看谁!


韵佳韵味


想要比两个人的京剧水平,还是先来看看双方各自的学艺道路及其成就吧,毕竟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工具。

先说说李维康吧,她出生于1947年,是当今著名的京剧旦角,12岁就登台演出,师承程玉菁、华慧麟、赵桐珊、李香匀、雪艳琴、荀令香、于玉蘅、张君秋、李玉茹等名家。


有人说:“李维康好像没有什么流派。”的确是,其实她的基础是学习王瑶卿的,又兼容梅、程、荀、张的艺术养分,经融会贯通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有人认为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即“李派”。

李维康获过很多具有含金量的大奖,她是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得主、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得主、被中国文联首推为“世纪之星”、首届“金唱片”奖、第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等等。


再来看看李胜素,李胜素出生于1966年,是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该团领衔主演。也是现今梅派传人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京剧演员。

李胜素曾经也师承过齐兰秋、刘元彤、姜凤山、刘秀荣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不过后来被梅葆玖先生收入梅派门下,专心学习梅派艺术。

李胜素获得过首届全国青京赛优秀表演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更是获得了古巴第十四届“杰出青年艺术家”的称号。

总的而言,两位在奖项上差的不是很多,不过由于李胜素更为年轻一些,可能对于比赛这种东西更占优势。至于她们二人谁的水平更高?虽然李胜素唱的也很好,但我更倾向于李维康。

其实从传承上来讲,李维康应该是和梅葆玖一辈的,比李胜素高了一辈儿,戏曲界最讲辈分,如果两个人都把各自的艺术传承的很好,那么就要靠辈分来说话了!

当然,如果说扮相的话,那么应该是李胜素更有优势一些!


魏青衣


我看这个问题回答的人是很多的,但是想当然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什么大师大师级,现在这个时代,京剧艺人里还有大师吗?大师到张君秋为止,实际张君秋的大师,如果要是按照严格的大师标准来衡量,都不算够格,更别说现在的李维康和李胜素了,她们是什么大师?那大师也太不值钱了,太普遍了。

其实很多回答戏曲问题的人,对京剧以及戏曲的规律,根本就是个一窍不通的丸子,这样的一群人来评价这两位艺人怎么能客观?怎么能公正呢?所有只要说她们是大师的人,基本都是外行,

那么李胜素和李维康相比,谁的水平更高呢?个人认为,综合衡量,那肯定是李维康的水平更高。

衡量一个艺人的水平高低,需要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衡量。

第一演唱水平,第二个头扮相,第三身段表演,第四嗓音,第五对戏曲的继承和理解,还有对戏曲的发展和创新,京剧从三,四十年代辉煌的顶峰,到49年以后,基本上是走下坡路的,特别旦角这一行。由于人为的因素,使旦角成了坤旦的一枝独秀。当然,这些人中也有比较优秀的,比如和李维康同时代的人有孙毓敏,薛亚萍等人,他们都是以继承流派为主。

李维康,作为当时中国京剧院的台柱子,修改和完善了很多传统戏,创新和发展了很多新编戏,有《武家坡》,《四郎探母》,《恩仇恋》等,从唱腔上讲有人说她的唱腔无门无派,实际是以张派为骨架,融和了梅派程派王派等其他流派的唱腔特点,形成了李维康式的风格。李维康的唱腔特点,时而委婉细腻,时而大气磅礴,她的嗓音宽厚嘹亮,她的唱腔非常有气势,是她同时代的旦角所比不了的。很多唱腔经她口一唱,就成为绝响。很多她唱过的唱段,别人唱不了,因为难度太大,比如她改编的传统戏,《二堂舍子》。很多新编戏的一些唱段,经她一唱流传至今,比如他编演的新编《李清照》传统戏《坐宫》等。她编演的很多唱段都非常脍炙人口。

虽然李维康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个人的一派,只形成了她个人唱腔的特点和个人的风格,但是,如果假以时日,或者在另外一个环境里,她形成一派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说可能是非常不现实的了,我们也只能是感叹和惋惜她生不逢时。

至于李胜素,她只是个很不错的梅派传人,长相扮相都非常漂亮,嗓音属于还可以,但不是特别杰出,因为梅派,对嗓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她还没达到梅派最顶级的那种,无论嗓音和做派以及对唱腔的把控理解。

不过李胜素因为人长的漂亮,扮相漂亮,也非常有人气。年轻的时候她在山西京剧团和李元彤学了很多的梅派看家戏,后来调到北京以后,在艺术和其他方面就不是那么太勤奋,给人的印象是她总是陪着于魁智,好像只是于魁智的一个二旦和陪衬的感觉,他们合作唱了好多的京剧歌曲,当然二人合作也唱了不少戏,艺术上她也没有什么进取,总给人感觉不咸不淡的,说耀眼不耀眼,论名气人们也都知道。让人们感觉她就是一个梅派继承人,要说有多么优秀,拔尖也谈不上,因为和她同时代不比她差的有一堆,比如史依弘,比如比她小的丁晓君等。因为梅派的继承人闪光的太多了,所以,不怎么勤奋的她反而不是那么特别杰出显眼,所以这么比来,还是李维康比较优秀吧。


荷露团珠


两个人是两代京剧旦角的典型。

来说说李维康。因为唱了很多梅派的戏,所以很多人认为她是梅派。其实李维康的唱腔更多的是宗“张”,而表演上是跟“王瑶卿”,比如大家熟知的《红鬃烈马》表演就是“王瑶卿”的路子。

所以李维康不应该以“派”来界定。从年轻时候到现在,李维康在“创新”上用的功夫比较多。1977年,当时的国家京剧院创排《蝶恋花》,李维康在里面饰演杨开慧。这出现代戏一上演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当时作为从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李维康也成为大明星。

李维康长相不但漂亮而且俊朗,非常符合杨开慧的气质,加上正值30来岁的黄金年龄,对于人物理解、表演方法上的探索、新唱腔的接受都做了努力和成功的尝试。刘长瑜就说,当时的李维康饰演的杨开慧,不是传统戏里的古代巾帼英雄,也不是样板戏里的高大全,她观察生活,从人民群众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融入到表演里,唱腔上也借鉴了很多地方戏和民间小调。

直到现在,李维康当年参与《蝶恋花》饰演杨开慧的剧照还挂在梅兰芳大剧院的走廊里,非常惹眼。

(李维康饰演的杨开慧)

去年,李维康又扛起了复排《蝶恋花》的大任,这一次她担任的是总导演,这离她主演杨开慧已经过去40年。她带着主创到湖南杨开慧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采风,大家围坐在炭炉前讨论剧本、讨论音乐,体验当年创作的快乐。李维康还是很怀念当年的创作状态:“当年群众演员都是好角儿,每个人对这出戏均有深厚的感情,发自内心地呈现角色。”

此外,这几年李维康还拍摄了京剧电影《状元媒》《龙凤呈祥》,她认真研究、对照梅兰芳和张君秋当年的“音配像”,希望把前辈的精华传承下来,同时加上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和理解,做一些谨慎的加工和取舍,坚持走的是“移步不换形”的京剧创新之路。

再来看李胜素,作为一代戏曲明星,李胜素非常低调,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所限李胜素在京剧的创新上没有李维康做的多。但是从90年代开始李胜素的海外演出是比较频繁的,她宗梅派,很好的继承了梅派温和、大气、规矩、雍容的特点,在传播京剧上的功劳值得肯定。

关于李胜素的故事,有时间再讲一讲吧。


不止看戏


两个人都是著名的京剧演员,而且也都是表演艺术家,两个人的谁的水平高这还真不好说,一是二人的年龄相差较大不属于同一代人,再有两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时代背景也不大一样,所以要让这两位艺术家相比较,就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了。

李维康老师1947年生出于北京,受父亲影响李维康从小也迷上了京剧,1958年,她报考了中国戏曲学校,学习京剧青衣。在戏校期间她受到多位名家指点,为今后的表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68年,李维康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在京剧院的时候,她时常在想,古老的京剧艺术必须要有创新,如果缺少时代感,它的存在还有多大意义呢。在李维康的表演生涯中,创新精神一直贯穿其中,1977年她主演的《蝶恋花》在首都戏曲舞台上演,演出后李维康收到了上百封全国各地的信件,并且得到了戏曲界专家的认可,这更加坚定了李维康走艺术革新道路的决心。此后她又主演了多部创新京剧,并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深受大家喜爱。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李胜素老师,李胜素10岁时进入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豫剧团开始学戏,13岁时改唱京剧,1986年分配到邯郸京剧团,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并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戏,2010年9月18日,就任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

两位京剧艺术家都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所以也没有必要分清谁高谁低。(dh)


捕鱼小分队


首先说,二位老师都是广受戏迷爱戴的角儿,每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夺人之处;对待艺术的传承和理解,自不必说,二位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可能唯一不同的是李维康老师更具有创造性

胜素老师基本功很扎实,而且学戏演戏刻苦努力。看采访都说她没事就琢磨人物,看得出是钻在艺术里,不问实事的。仅有的争名夺利也是参加个大比赛,与进步不冲突;当团长也由于性格原因应该基本没什么建设性意见吧…除了利用自己影响力努力带大家赚钱

李维康老师,气质也好,长得也漂亮,基本功更扎实(毕竟是文革前的老艺术家教出来的人物),从小就擅长对人物的理解和塑造,对待艺术的理解和呈现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时代造就的差距:

李维康老师复排整理传统剧目,创新戏创新腔,创造动作,推陈出新,引领改革,见解振聋发聩且高屋建瓴。胜素老师呢?被迫排不痛不痒的新戏,几十年来一直和于院搭档,几乎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剧目。最近几年开始排艺术片,可时刻有我是国家院团的觉悟,不温不火绝不过线。性格原因,也导致不喜公开发表意见、引导潮流。综合上看,可能其一点胜素还是需努力的


古木戏苑


言必称伴相,然其一颦一笑,指动身摇,俏劲灵动,娇憨,任性,柔媚,果决,活脱脱铁镜重生,高阳宗康言曰:无动不舞,无声不歌,前知之。维康规乎绳墨,得梅郎大乘矣,复观余梅杨,中正平和亦复如是,古之坤伶或难出其右者,故不佞实难苟同"伴相"云云。胜素柔则柔耳,婉转妖娆,形神俱足,然魁智略欠清刚,失之顺韵,流于平,估息迁就了(liao)罢,下相得亦彰一等,与李耿同看。凡上下数十言不能明说:。。。自惊诧"呀"起,"思家乡想骨肉″婉转曲折,泪眼酸鼻,无可明状,"再把礼见″身形稍侧挽首逆指,"驸马"二字引。。。半绕右转高领形至,"海量″二字强化平收止,耿其昌声嗓虽嚅然"礼太谦″宏阔雄健,独得鱼咬尾之妙,况维康气场强大牢牢把控。。。,不说了罢!得妙音者,必有缘矣


画83022871


这么说吧,李维康时代,李维康绝对第一,李维康退休后李胜素第一,这在梨圆行内早是共识。严格讲她俩是属两代人,文革前李维康12,3岁就已暂露头角,曾给中央最高层演戏,可见李维康功底之深厚,现在李老已70多岁高令,尊她为大师,本人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李胜素以她的精湛演唱技能加之美丽绝伦的扮相,在当今京剧界青衣行当中是没有任何人可比的领军人物,细心的人会发现:李胜素还在发展进步和提高,国粹京剧能否更大的发阳光大,就在李胜素、于魁志、孟广禄等这代人身上。


梁录2


两位李老师之间的PK,其实有点关公战秦琼,她们的年龄差距导致了主攻方向有所区别。我猜,提问者是想比较她们梅派戏谁唱得更动听。

因为李胜素是按部就班地宗梅,她嗓音轻而醇,表演大方,感觉更地道一些。李维康并不是纯粹的梅派,我觉得她更像是“没派”,对很多戏有新的挖掘和创造,也是她所处时代的追求。比如,她唱谢瑶环和杜近芳先生也不太一样,但也好听。如果以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单出戏而论,李维康就未必比李胜素唱得好听。

个人最喜欢听李维康夫妇的《四郎探母》,一度以此为最佳版本(不包括音配像和老唱片),当然,她的王宝钏也特别好。

最后再谈一下戏曲创新。好像以前有段时间,排新戏挺流行的。不过,最近又有先把骨子老戏唱好的倾向。所以,论演员不能脱离各处的时代,因为审美取向时常有变化。比如:个人曾认为李世济唱的比程先生还好,但现在又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爱跑步的伍铱铱


作为一枚听众里的门外汉,我不敢托大品评京剧演员们的唱功。但是有一出戏,是最能听出来李胜素和李维康这两位的区别的。

这出戏就是梅派的经典代表剧目——《贵妃醉酒》。

我听过的京剧不多,能跟着哼出来的更少。我爸是票友,我只是受了他一点影响。听戏不心烦,仅此而已。

对于京剧,我最初的印象是从样板戏《红灯记》开始的,不过那会儿我才三岁。不懂得为什么会抑扬顿挫更不知道什么是“西皮流水”……喜欢铁梅。觉得好听,想听,想唱。学会了就终身不忘。

后来识字了,听李世济老师的阿庆嫂,里面好多弯弯绕。也喜欢,跟着MP3学,偶尔走板,经常唱偏。

现在,我最喜欢听梅大师的《贵妃醉酒》……嗯,是真有味儿,也是真难学。

没机会在现场听。只能用耳机在电脑上听。梅大师、玖爷、李维康、李胜素的版本我都听过。最喜欢梅大师的——那位说你这不是废话么,梅大师是梅派的创始人。他的水平当然是以上四个人里最高的。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从《贵妃醉酒》里节选四段同样的段子,光让您听,您能听出来哪段是谁唱的么?您能听出来谁的功夫好在哪儿么?

我不是票友,只是最外行的听众。我只说我的感觉。

就《贵妃醉酒》而言,梅大师和玖爷都能唱出贵妃的味道来,雍容,柔美,华贵……细琢磨,仔细听,唱腔里有味儿;李维康和李胜素么,恕我直言,李维康唱出来的是杨门女将的味道,霸气十足,气场强大,少了回眸一笑的宛转蛾眉;李胜素呢,怎么听都像是烧火丫头拿着烧火棍子在捅观众,清脆无比,乒乒乓乓。

虽然我最早是先听的李胜素的《坐宫》,按说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吧,但是轮到《贵妃醉酒》……说实话,怎么听,都听不出来贵妃的感觉。

以上,算是我的一家之言吧——李胜素像杨排风,李维康像穆桂英。李胜素刚,李维康硬……唯独,就缺了梅大师和玖爷的柔美。

至于她俩是什么水平,要让我说,单从《贵妃醉酒》这一出里论,她俩都是远远低于梅大师和玖爷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