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红灯记》是样板戏的鼻祖吗?

黄老呆


《红灯记》不是样板戏的鼻祖,当时流行的八大样板戏有六部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沙家浜》、《杜鹃山》、《奇袭白虎团》和两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灯记》只是八部样板戏之一。文革时期,全国上下文艺界大搞样板戏,可以说集全国之力推样板戏。

京剧因为唱腔原因,有时一个人站舞台上咿咿呀呀唱半天,年轻人因为阅历和欣赏水平,很难喜欢,而样板戏把京剧那些节奏慢的部分删掉了,节奏变快,剧情突出,年轻人也喜欢听样板戏,那时经常有年轻人为了抢一张样板戏票大打出手的情况,当然,文革时,大家也没什么娱乐,样板戏是唯一的一种娱乐形式了。


小雅的小


我认为《红灯记》可算是样板戏的鼻祖,理由有四。

一,弄清慨念,样板戏全名叫"现代革命样板戏》,主要应指以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才的剧目。

二,《红灯记》在八个样板戏中排名第一,其故事性,艺术性以及演员演技水平之高是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

三,《红灯记》的前身是从《自有后来人》,《红灯记》不是某一人之功,而是众多文艺工作者,广大群众参与的集体杰作。

四,现代戏很多,但够上样板戏的只有八个,《红灯记》可算领头羊,在民间多剧种移植样板戏中,巜红灯记》最多,最普及。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最后,我要说一句,样板戏做为现代戏的样板被群众公认,事载史册,已经足够,而且,八个样板戏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作品,何须再搞《鼻祖》?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生出是非来。


琵琶嘴


绝对不是。在红灯记以前有好几部很优秀的现代戏,如节振国,如箭杆河边等等,里面有许多优秀的唱段现在票友仍然在唱,节振国中的看红旗迎风展,箭杆河边的劝癞子等等。而其实红灯记和沙家浜都是我们上海的,红灯记改编于沪剧自有后来人,沙家浜改编于沪剧芦荡火种,这两部戏里有很多当时上海就脍炙人口的唱段,尤其是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就是汪曾祺先生为沪剧大家丁是娥量身定做的,包括后来的京剧沙家浜,没有一个人能演得过她的。文革时,一律都被消灭了,没有比较了,那样板戏就一支独秀了。


何凤贞165


《红灯记》等五部京剧所以被称为【样板戏】,不仅仅是因为表现革命题材,不仅仅是因为水平高超!最重要的原因是……旗手【亲自】指导,包括主角衣服上的补丁打在哪里?这样的细节都是旗手亲自确定!

用这个标准一衡量,很多前期的现代京剧(如《节振国》),后期的现代京剧(如于部长指导的《杜鹃山》、《平原作战》……)就不能叫(也不敢叫)【样板戏】了!


老猫1954


謝謝邀請。京劇《紅燈記》是樣板戲鼻祖嗎?

樣板戲從未有過誰是鼻祖之說。

那八個樣板戲都是藝術精品(有極左時代痕跡),瑕不掩瑜。在文化藝術史上佔一席之地。

但是,在當時是一花獨放,扼殺了其他花的爭艷。也是個社會悲劇的角色。

翻篇了,過去了!希望有文藝精品出現,少些粗製濫造的肥皂劇。多些藝術家,少出些下九流無底線的"戲子”。


大蝎子用户5950467594


八个样板戏创作最早的是《奇袭白虎团》这是非专业剧团不能排演的剧目。而《红灯记》则是无论在传统京剧剧目还是现代京剧剧目中至今是难以超越的最高范本,首先是故事影片《自有后来人》为其奠定了理念意蕴其次的贡献来自上海沪剧,不能不提京剧大师李少春的贡献。虽然后来十月本添加了一些文革气味,但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是更光辉了吧!


皇黎民


鼻祖是《奇袭白虎团》。



潘龙江悔恨写红尘情歌


八个样板戏中,巜红灯记》登上舞台最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黄泳江根据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写出了抗日题材的巜自由后来人》,后被改编成沪剧登上舞台,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改编成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六十年代中期由中国京剧院再次改编,形成了当今的样板戏巜红灯记》,


痴迷国粹之中


每部戏都上乘之作!


用户9438781158918


《红灯记》不是样板戏的鼻祖,《革命自有后来人》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