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在什麼條件下觀察舌象才準確,哪幾種情況下看舌象沒用

在什麼條件下觀察舌象才準確 舌象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觀察,否則會出現假象。

羅大倫:在什麼條件下觀察舌象才準確,哪幾種情況下看舌象沒用

那麼,到底在什麼條件下觀察才好呢?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就是舌診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是一個動態觀察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 很多人跟我說,羅博士,您先拿一個最標準的舌象圖給我們看一下吧,要不學完舌診我們會迷糊。可是標準的舌象我們很難找到,如果要描述出來,那就是:淡紅舌、薄白苔。

為什麼會沒有最標準的舌象呢?因為,每個人的舌象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胖,舌頭就胖一點;有的人瘦,舌頭就瘦一點,等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我的舌象和你的不一樣,但是你不能據此就認為我的舌象是病態的。

要記住,我們一定要在動態中觀察舌象,掌握自己舌象的變化過程就可以了。這也是我講舌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比如你的舌苔原來一直很薄,最近突然變厚了,這就是有變化了,這就有診斷意義。 隨著對舌診的學習,大家慢慢就知道正常的狀態是什麼樣了,但是要知道,舌診一定要根據舌象的變化來觀察,這很重要。

現在,西醫也在反思這個問題,我曾經跟西醫的一些專家探討過,比如何健博士,他是在美國搞檢驗的專家。西醫在反思現在通行的檢驗指標是否存在問題,比如,一刀切式的檢驗標準適合所有的人嗎?那只是一個參考值。現在何博士提出的觀點就是要對一個人的身體指標進行動態的觀察,比如查驗血糖,普通的血糖檢驗指標只是參考值,更重要的是要與自己以往正常的指標相比。如果你的指標在上升,說明異常,如果你的指標在下降,就沒問題。

何博士舉了個例子,美國以前的國防部部長鮑威爾將軍有次在診斷後,醫生髮現他有兩個癌症的指標在上升,但是還沒有到診斷為腫瘤的級別——現在美國最權威的醫學機構也是看病人的指標是不是在上升,如果是在上升,即使沒到警報線,醫生也會判斷病人身體有問題。後來,醫生在鮑威爾將軍身上找到了一個小腫瘤,切除後,他就康復了。 所以每個病人的基礎情況不一樣,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指標來。何健博士說的這種思路是與中醫理論相吻合的,中醫一直就是進行動態的觀察,講究隨證變化。

我為什麼要把舌診教給大家呢?因為你是最有時間觀察自己和家人舌象變化情況的,這個變化趨勢就能說明問題。由於舌診是在動態中觀察的,醫生很難做到去全面觀察,畢竟我們也不可能天天都去看醫生,反而是靠自己最好。所以,舌診是特別適合百姓自己觀察的健康篩查手段。

哪幾種情況下看舌象沒用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不能看舌象呢?有幾點要注意。

(1)吃了有顏色的食物時不要看舌象 我們正常的舌苔是什麼顏色的呢?是薄白苔,顏色是淡白的。 顏色是舌診非常關鍵的判斷指標,一旦舌頭的顏色發生變化,就說明身體內也發生了變化,這是有診斷意義的。所以,我們在觀察舌頭的時候,不要喝橘子汁、濃茶、咖啡,吃有顏色的東西等,一定要避免人為地改變其顏色,否則會誤導觀察者。 有一次我講完課,一位朋友讓我給他看一下舌象。

我看了他的舌頭說:“你的舌苔是黃色的,體內有熱。”說完,我又給他把脈,發現他的脈搏也很快,這說明他體內真的有熱。於是我想這應該是個熱證吧?結果旁邊的人說他剛喝完酒,我一聽不由恍然,既然他喝了酒,就說明他舌苔的黃色是染上去的,喝完酒,血液循環加快,所以脈搏跳得快。我說:“您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啊,一旦分析錯了會耽誤您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要在吃了有顏色的食物以後去看中醫。

攪拌,特別靈活。我想大概沒人分析過吃飯的時候自己的舌頭是怎麼動的,但如果你仔細體會一次,就會發現舌頭特別忙,它把食物在口腔內來回地運轉翻騰,那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如果要讓計算機來描述,估計編程的人會吃不消的。

另外,飯後舌苔會有所改變。因為舌頭在攪拌食物的過程中,舌苔會有磨損,所以吃完飯舌苔會變薄,甚至消失,比如吃了芹菜,因為它的植物纖維非常多,舌苔會被磨掉;如果吃了一些富含澱粉的東西,又會讓舌苔形態改變,變得厚膩;而喝了一杯牛奶或者豆漿後,舌苔就會變得白膩。 在舌診時,這些都是假象,因為食物會改變舌象,所以儘量不要在吃完飯半小時之內看中醫。

(4)儘量不要在有色燈光下看舌象 如果屋裡開著色燈或者打著冷光燈時看舌象,都會和實際情況有偏

(2)晨起不要看舌象 很多書上寫,早上起來看舌象最標準,但根據我的經驗,早上起來看舌象是不準的。 我曾經給一位在美國的女士調理身體,一開始給她調了幾次都不見效,我很納悶,後來一問才知道,她每次都是一大早起來,給我拍個舌頭的照片傳過來。

其實,早上的舌象都是假象。

為什麼呢?因為你睡了一夜,早上一起來,血液循環很緩慢,血液還沒有充盈。有人可能有這個體驗,就是早上剛起來時的臉色跟白天不一樣,比較白,因為這時血液不夠充盈。再者,有的人晚上睡覺還打鼾,打鼾時張著嘴,空氣直接與舌頭接觸,舌苔裡面有很多微生物,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微環境就會改變。此外,晚上躺著睡覺,血液循環慢,溼氣都會反映出來,所以早上起來觀察舌象往往是舌質顏色淺,舌苔會變厚,舌頭顯得很乾燥。而這些都是假象,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白天的身體狀態。所以不要一早上起來就看舌象,要在白天的時候看。

(3)儘量不要在飯後半小時內看舌象 因為吃飯時舌頭充分地參與了食物的攪拌和咀嚼,血液循環加快,血液就會特別充盈,這時候舌質會變紅。 舌頭什麼時候最忙呢?以我為例,除了講課就是吃飯的時候了,講課或吃飯時,舌頭在口腔裡面不斷地差。我不建議剛學舌診的人在日光燈下看舌象。而有經驗的中醫師因為舌診的時間長了經驗豐富,看完了舌象後都會在腦袋裡校正一下顏色。

比如一個人臉色本來挺好的,但是冷光燈一打,臉色就會慘白鐵青,這就是偏色了。 如果玻璃有顏色,也會偏色,因為光會在過濾以後進來,比如玻璃是綠色的,你在看舌象時就會發現舌頭帶點淡綠色,所以儘量不要在有色玻璃下看舌象,也儘量不要在朝陽或夕陽下看。如果到陽光底下看舌象,舌頭一伸出來,全都又白又亮,那是假象。

看舌象最標準的環境是在白天揹著陽光的地方,我們把這種環境裡的光叫間接日光。間接日光裡,最標準的是正午的日光,但是不可能非要等到正午再看舌象,這樣太費勁了,白天就可以。

不過,我們一般拍舌頭照片,都選在這種光源下拍,這樣會看到最真實的舌象。這些照片是我們舌診的重要依據。

(5)吃了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學添加劑後不要看舌象 在吃某些藥的時候,我們的舌苔會變黑,比如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學添加劑,這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決定的,雖然出現的幾率不多,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我就曾經在一次吃過酸菜後,發現舌苔變黑,這是商家在菜裡面加入了某些化學添加劑的緣故。

(6)月經期看舌象要說明情況 有一些特殊的生理階段,比如婦女在月經期時,舌尖會變紅,這個我們要清楚,否則我們會得到假象,誤以為她有心火,因為舌尖紅代表有心火。所以看中醫一定要說明是不是月經期或月經前後一兩天。如果她不在這段特殊情況期間,舌尖發紅,我們才能判斷為有心火,所以,看舌象一定要排除這些特殊的因素。 在把這些特殊情況排除以後,我們就可以觀察舌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