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出楚漢簡牘被公佈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楚天都市報記者高偉 通訊員楚望 祁慧

6日,國家文物局公佈了全國四項“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考古成果,荊州市龍會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楚簡、胡家草場墓地M12出土西漢簡牘兩個項目入選其中。胡家草場墓地M12出土簡牘是我國漢代單座墓葬出土簡牘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價值最為重大,對於戰國史、漢代歷史和中醫藥發展史等各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龍會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楚簡為佐證西周初年重大史實,研究楚國曆史和政治軍事思想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荆州新出楚汉简牍被公布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1)4546枚西漢簡牘

兩千多年前的地下“檔案館”

去年底,為配合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遊區項目建設,荊州博物館對胡家草場墓地考古發掘,清理古墓葬18座。荊州市博物館負責人驚喜地說,“M12頭廂西北部出土一批西漢簡牘,尤其引人矚目。”

簡牘置於兩件竹笥內,有竹簡、木簡、木牘三種,主要內容包括歷譜、編年記、律令、經方、遣冊、日書等。

歷譜簡分別在其首簡的簡背上書寫有篇題《歷》和《日至》。其中,《歷》簡100餘枚,記載了從漢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起,下推至公元前64年之間的每月朔日干支;《日至》簡102枚,記載了從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起,下推至公元前41年之間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之日的干支。《歷》簡以十月為首,《日至》簡以冬至為首,專家推測,這兩種簡的編訂應在漢武帝頒行《太初曆》(公元前104年)之前。

荆州新出楚汉简牍被公布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編年記簡70枚,記載秦昭王至漢文帝時期的國家大事,每年一簡。專家介紹,所記內容與傳世文獻記載基本相符,有少量歧異。如,19號簡“卅二年,行在楬石”,《史記·秦始皇本紀》作“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簡文“楬”,《史記》作“碣”。

荆州新出楚汉简牍被公布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律令簡1500餘枚,均有目錄和篇題。目前所見律名有:具律(總則)、復律、效律、告律、盜律、囚律、關市律(稅收、商貿許可)、捕律、興律(徭役兵役)、廄律(牛馬驛傳)、亡律(主管逃亡人群)、錢律、賊律、襍律(雜律);令名有:禁苑令(皇家園林)、戶令丙(第三道頒佈)等。效律是核驗官府物資賬目的制度,相當於部分項目審計。——可見古人法治重典。

經(驗)方簡1000餘枚,記錄了45種傳統方技,包括治病、保健、育兒、種植、養殖等。是秦漢中醫藥科學和實用技術的瑰寶。“古人也擅長美容,用桂枝或桂皮,讓牙齒美白。”專家介紹,767號簡名為“令齒白方”,記載道“以美桂靡之百日,而齒白矣”。

荆州新出楚汉简牍被公布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2)新出土324枚戰國楚簡

《尚書》、楚史的另一種“版本”

為配合207國道荊州段改擴建工程,去年6月至今年4月,荊州博物館在荊州市秦家咀、龍會河北岸墓地發掘古墓葬416座,發掘了大量文物。其中,龍會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戰國楚簡324枚。

“龍會河北岸墓地出土了324枚戰國楚簡。”荊州市博物館負責人介紹,戰國楚簡長的約44釐米,稍短的約41釐米。

較長簡的字體為典型的楚文字,簡中有文王、成王、穆王、莊王、共王、康王、靈王、平王、昭王、惠王、簡王、聲王12位楚王諡號,與《史記·楚世家》所載楚王世系相合。專家發現,272號簡“成王即位五歲,乃春(泉+戈——拼成一個字)於焚桃”。

荆州新出楚汉简牍被公布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稍短的簡記載有周武王、周公旦相關事蹟。專家介紹,14號簡“王若曰:旦!嗚呼!敬哉!”、201號簡“……武王是□,見王吳(娛)德;王其□思元弟卑(俾)作輔,以□王家,是□休。”類似於《尚書·周書》《逸周書》行文句式,疑與西周初年“周公輔政”相關。

據悉,目前,荊州博物館已成立工作專班,全力推進簡牘保護整理研究工作,將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指導下,與相關合作單位一道,加快保護、整理和研究工作進度,力爭早日公開發表資料。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正在編制出土簡牘脫水保護方案,待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抓緊實施。

荆州新出楚汉简牍被公布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