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指的是什麼人?日本人只是少數

現代很多人都以為,倭寇就是指的日本人,或是來自日本的海盜,這是因為古時候日本被稱為倭奴國,而我國海域最早的一批海盜就是來自倭奴國,所以人們才有了這樣的誤解。

“倭寇”指的是什麼人?日本人只是少數

公元13世紀開始,倭寇頻繁的出現在中國、朝鮮等沿海,直到16世紀才漸漸消失,前後歷時長達三百多年。這些倭寇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海盜,實際上他們還經常深入內陸,掠劫沿海的村落、城鎮,殺害大量的平民百姓。他們之中有一些,甚至還與內陸的土匪、山賊勾結,形成勢力龐大的軍事力量,使區域治安混亂,社會極不穩定。

倭寇的主要成員是日本武人、浪人、海盜、破產的農民等。在這裡,“浪人”這個概念要先解釋一下。元朝末年,不少民間的武裝力量被朱元璋打敗,因為無法在中原立足,所以他們大量逃往日本,以日本週邊的小海島為根據地,聯合一些在日本國內不受歡迎,或是被放逐的武士一起,返回中國沿海海岸燒殺搶掠。換句話說,所謂的倭寇,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他們都是政治鬥爭失敗,漂泊流浪的中原人。所以,說倭寇全是日本人,顯然是不正確的。

“倭寇”指的是什麼人?日本人只是少數

況且,倭寇的種種罪行並不是日本政府所指使的。13世紀到16世紀,日本正值軟弱無能的室町幕府統治時期,後又逢戰國時代,天皇形同虛設,根本無法管理流亡的武士,也無暇顧及是否有倭寇出海橫行。不僅如此,由於倭寇會從中國、朝鮮等地搶掠到的大量珍貴物品運回日本兜售,間接刺激了日本國內的經濟發展,所以日本政府對倭寇一事,一直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不縱容,也不加以約束的態度,令明朝政府無法直接指責日本,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倭寇”指的是什麼人?日本人只是少數

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國沿海的一些不法分子進行走私活動,他們不僅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還會勾結無業的日本武士在中國沿海販私搶劫。其中,李光頭、許棟、汪直、陳思盻等大走私犯聞名一時,令中國沿海居民聞風喪膽。而真實的歷史上,十倭寇者三四,其餘都是本地的豪強霸主。

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七年六月,明遼東總兵劉江率師於“望海堝”全殲數千來犯的倭寇,後來倭寇逐漸銷跡。但隨著明朝政府海防逐漸薄弱之時,倭寇又再次猖獗。直到1563年,戚繼光、俞大猷等帶領軍隊打破倭寇,同時整頓內陸的奸販,才強硬得遏制了倭寇的活動。1567年,明朝政府終於解除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海禁,允許中國商人到南海通商,隨著貿易活動的頻繁,四鄰皆能獲得收益。

“倭寇”指的是什麼人?日本人只是少數

在有飯吃,有錢賺,有命活的情況下,浪人們總算可以不再為了吃飯而去拼命了,再加之最早一批的流亡人士的銷跡,沒人與日本武士同流合汙之後,倭寇才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倭寇活動也大大的減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