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侵略者面前懦弱的清朝,为何对太平天国表现得很强硬?

人不范二枉少年_


一个侵略者,一个叛乱者,清朝态度截然不同?不是的,刚开始都是一样的,只是后来发现情况不对,开始出现了态度差异。但这个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还是实力和现实问题。

1.一个打得过,一个打不过。懦弱跟强硬之间,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军事实力。清朝的军事力量不用多说了,在西方列强面前不堪一击,从鸦片战争一开始,就是一败再败,三败四败无数次败,打不过的对手面前清朝还敢强硬吗?强硬了一次,慈禧太后对“世界”宣战,再次遭到奇耻大辱,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族再次陷入深渊。而对待太平天国,清朝廷,不一样,先用地方官府,绿营兵,再用八旗兵,曾格林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太平军虽然蔓延成势,但是后继乏力,根基不稳,军事上不能维持,满清朝廷自然强硬无比。


2.一个动筋骨,一个动基础。无论是两次鸦片战争,还是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西方列强极少数军队击败数量庞大的满清军队,侵略军虽然能获得军事上的胜利,但他们数量不多,更像是一群强盗,进来就是抢东西,抢珍宝,抢生意,抢地盘,都没有说要灭掉满清政权,而是利用清政府,恐吓清政府,对满清虽然造成侮辱,造成经济和领土上的掠夺,但是腐败的统治者只要政权可以保存,就可以屈服,可以懦弱。太平天国起义完全不同,上来就要把满清皇帝拉下马,要夺取满人的政权,这也是内部日子的基本要求,满清自然慌了神,拼命屠杀和围剿,以保存性命。


3.一个可以谈,一个来拼命。总的来说,西方列强不远万里派军舰打开中国的国门,跟美国佩里叩关日本,是一个意思,主要还是要通商搞贸易,用商品掠夺财富和原料资源,毕竟中国是个庞然大物,千年传承,不是哪一个勃兴的小国就可以直接侵吞的,所以,满清政府对外作战虽然一败再败,但慢慢发现,洋人不是要直取性命,而是要慢慢掠夺,一看这样,清朝廷也就松口气,打好包,装上车给洋人慢慢送过去。太平天国是本国的农民起义,是不能忍受满清政府的腐败和欺压,再不造反无法生存的状态,清政府自己自然知道,太平军气势汹汹,就是来拼命的,只要竭尽全力,疯狂镇压,而且又有洋人帮助,自然强硬,也不得不强硬。


雨夜说春秋


只要你的国家管理者是民选出来的。就不会有国敢侵略你。任何一个民主的国家都不可能占领另一个国家的,除非独裁国家才会侵略占领别国领土。清朝时我们是皇权制独裁国家。独裁国家永远打不过民主国家的,因为独裁者永远不可能得民心的。清朝政府之所以对内强硬,其目的还不是为了保持皇帝的特权(天下都是皇帝的,而非国民的,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个人认为:之所以民主国家会对独裁国家发动战争,是因为独裁国家对民主国家的和平环境构成威胁。特别是独裁国家对内的高压统治行为造成被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又被镇压,这种情况下被压迫的一方就可能寻求外方的援助。而统治者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权,会宣扬这是侵略。其实民主国家不过是也希望独裁国家实行民主制,这样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但是这样对独裁者就够成了威胁。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 ,独裁者就会不遗余力指使手下同共同利益者对国内的反抗进行血腥的镇压。是不是?


从多方看待人和问题


因为外国人只想要钱,最多割块肉,而太平天国却想要清朝的命!

面对抢钱的劫匪,把钱包给他可能性命无忧。而面对谋财害命的强盗,把钱给他还可能被杀人灭口,这就是清朝对太平天国强硬的理由!

当然,这不会是唯一的理由。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创造了很多奇迹。今天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浮雕,足见这一运动对我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巨大冲击。

而此时,清朝还同时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有意思的是,在面对西方列强得过且过的清朝,在面对太平天国时却非常强硬,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西方列强和太平天国目的不同

在鸦片战争到来前,清朝和英国打了长时间的经济战,英国完败,恼羞成怒下,英国人选择对清朝发动战争。而战争的目的,就是逼迫清朝开放口岸,允许英国产品向清朝倾销。

清朝表示:你说了算!

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得到五口通商便利的英国人发现开放五个口岸并没有什么卵用,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从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来看,英国确实没有消灭清朝的打算。毕竟此时的清朝人口超过4亿,国土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是真正的巨无霸存在,这和印度完全不一样。英国能打开市场已经非常不容易,吞并清朝,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办不到。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夺取大片土地,不过相对而言,对于清朝的统治还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在清朝统治者看来,能够维持自己的统治,少几块土地无关紧要。

但是太平天国不一样,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个阶级,地主和农民对立。当地主太过分,导致农民走投无路时,农民就会揭竿而起!

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大规模倾销,清政府又不断剥削百姓,导致了燎原之势的农民起义。

由于此时的外国势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成了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总决战。如果清朝不拿出全力去镇压,那么接下来的命运将会非常悲惨!

相比于为钱而战,为自己而战更能激发斗志!

2、西方列强和太平天国性质不同

相比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太平天国不过是一群拿着农具当武器的农民。

找软柿子捏从来就是处理问题的重要准则!

从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南方,在14年的时间内先后蔓延到18个省。但是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样,因为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口号,只能推翻旧王朝而没有能力建设一个新王朝,这决定了农民起义注定只是为新生的地主阶级做嫁衣。

而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革命目标,在农民阶级取得一定的成就后,领导层无不会迅速陷入迷失状态。失去进取精神,最终被新的地主阶级浑水摸鱼。

而地主阶级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会适当做出牺牲,比如开仓放粮,满足农民最基本的要求,而一旦农民阶级得到一点改善,先前的高昂斗志就会立刻烟消云散。

毕竟大家都曾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所以清朝认为,农民起义虽然看起来强悍,但是不团结,本质为乌合之众,着实好打!

而西方列强,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社会发展蓬勃向前,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清朝水师划着木船迎敌时,西方列强早已经用上了蒸汽铁甲舰!

制度占优势,技术又碾压,清朝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绝望!

这种绝望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清朝发展,随后清朝对待列强入侵开始得过且过。清朝的统治者很清楚,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败了并不丢人,但是如果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击败了西方列强,使其无法实现打开清朝大门的目的,那么接下来清朝面临的将是列强更大规模的报复!到时候先倒下的,还是清朝。

而倒下的后果就不仅仅是赔点款、割点地这么简单了!

所以清朝在面对两个敌人的轮番打击时,会选择猛打太平天国。心腹大患不除,清朝无以抗击外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对于清朝而言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列强在清朝和太平天国两方中最终选择站队清朝,因为太平天国不承认列强的在华权益。他们的正义之举让列强选择和清朝站到一起, 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就更没有理由和列强撕破脸,不打太平天国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因为外国侵略者要的只是经济利益,并没有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天平天国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要把清政府推翻取而代之。自从清朝建立之后面对国内的反抗力量可谓是从不手软,比如著名的扬州三日和嘉定三屠,以及广州大屠杀等,例子不胜枚举。到了晚清,清政府在面对外国侵略时几乎没有打过什莫打胜仗,就算打胜了依旧是割地赔款,更别说时打了败仗了,所以清政府对侵略者妥协懦弱是有原因的,这还要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起。

1860那年英法联军集结大沽口轮番对大沽口炮台攻击,炮台很快失陷,英法联军的海军陆战队开始登陆,占领天津后一路西进消灭了清王朝最后的抵抗力量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之后占领北京成。咸丰皇帝和慈禧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认为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就以为他们会取代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甚至一度做好了退回东北的打算,但是英法联军在对北京大肆掠夺之后竟然要求清政府签订议和条约,这是清政府万万没有想到了。因为在古代京城陷落就意味着亡国,同时是新生政权的建立。

但是英法联军并不按常理出牌,他们占领北京并不是要灭亡清政府,而是要清政府议和,赔款割地就可以了,正可是让他们喜出望外,高高兴兴的让恭亲王奕返回北京和他们签订卖国条约,然后英法联军退出北京城。从此清政府就深刻的明白了侵略者所要的并不是对中国的统治权而是经济利益,只要满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大家就会相安无事。但是同时期的太平太天国则是一路高歌猛进在南方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打的清军毫无还手之力,而且还占领了江南重镇南京,使得大清国的南北漕运严重受阻。

江南沦陷对清政府来说是绝不可以接受的重大损失,江南是清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如果江南收不回来清政府就会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而且无法对英国和法国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出经济赔偿,由于清政府的精锐部队在北方被英法联军消灭殆尽,对于太平天国的起义无兵可派,所以他们就大力支持江南豪绅组建军队,并许诺他们以高官厚禄让他们能尽心尽力的为清政府效力。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可谓是不遗余力,满清在以前是绝对不会让汉人组建自己的军队的,这可是祖训,但是为了消灭太平天国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不惜违背祖训,就是因为太平天国动了清王朝的根基使他们面临亡国的风险


爱的人lxl


国家有时和人一样,也会软的欺负硬的怕。再说统治集团都深谙一个歪道理,就是国之所有宁可送外敌不愿给家奴。统治阶级的嘴脸历来是表面上人民至上,百姓为先,骨子里永远鄙视和仇恨民众。(所谓刁民)。看看历朝历代统治集团的驭民之术,以及官称:洲牧,刺使等。把百姓当牛马牲口。而且统治集团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惧外,恐洋。现称就是缺钙。因为满清为外族,更加鄙视压迫汉族,当面对来侵的外国强盗时骨软是本性,加上清政府平时不知爱民视民如草芥,当帝国遇难时很难驱使人民为其卖命牺牲。没有了人民做后盾,早已堕落颓废的满人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气。面对船坚炮利的洋贼强盗,只有投降的份。义和团装备武器既弱于盗亦弱于清政府。处于劣势,政府再弱。清军实力相对于乌合之众,没有信仰,没有主义,只有口号的杂牌军的义和团想抗衡政府军也是不自量力。因此,面对着底层造反民众,统治集团獠牙利齿凶现,怎能不穷凶极恶?兽性大发。露出了硬势!?


亦綠留候


这个问题,说实话,作者肯定不了解历史,而是看了几部电视剧,或者几本穿越小说,一拍脑袋下提出的。如果认同你这个问题,就是抹杀清末很多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汉子。

我们先把统治者的立场放下,直接讨论一下几场战役,以及这场战争中的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期,蒙古大将,曾格林沁冒着敌人的炮火,进行了决死冲杀,最后死在了英法联军的火炮前。蒙古骑兵弱吗?不弱。只是落后了而已。在英法列强面前,他们退缩了吗,没有,只是落后了而已。

这次战役以后,圆明园烧了。我们落后了就要挨打。清朝政府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也好,还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也好,我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法战争爆发了。

战争前期,老将冯子材带领中国军队,杀出了国土,杀进了敌营,中国军队第一次尝到了胜利的滋味。战争中期,台湾巡抚刘铭传抵抗住了法国海军的进攻,后期,直接把法军司令给灭杀了,最后直接导致法国内阁倒台。


似水流年87801


清军被洋大人打怕了,看到洋人就怕,怎么可能是洋人的对手?但是太平军是本国人,他们对太平军知根知底,当然没有畏惧感,而且大家武器差不多,战术也差不多,没有畏惧感当然就有了士气。这就是所谓的“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这是有传统的。

英法联军当年为什么不烧当时的紫禁城?因为他们觉得紫禁城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是中国的国家财产,而不是满清统治者的私产,而圆明园属于满清统治者的私产。从这一点来看,欧美国家是讲究规则的,即便是在战争的时候。而清廷,杀害外国大使和侨民,鼓动义和团杀害本国教民,这些哪里像一个政府该干的事?

今天说八国联军和英发联军是入侵,但是当时的老百姓可未必这么看,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满清军队和英法联军一样,都不是什么好鸟,清军经常抢劫老百姓,英法联军看起来甚至比鞑子还要文明点,至少不会抢劫杀害百姓。所以出现很多给英法联军带路的百姓,英法联军里还有华人雇佣军部队。

这也是满清的报应,当年入关杀害上亿平民百姓,剃发易服政策更是摧毁了汉人的民族自豪感。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史可法就白死了,扬州和嘉定的上百万百姓就白死了。满清统治几百年,因为文明起点太低,硬是无法完全融进华夏文明。而历史上的鲜卑族,契丹族,人家很快就融入了华夏文明之中,与汉人融为一体。


菠菜先生2018


这好比一群羊里的头羊,在面对豺狼时只有逃跑才能避免自己死亡,而豺狼得到其它羊之后自会罢手不再追逐;但头羊面对羊群内部其它羊挑战其头羊地位时便会毫不犹豫的去拼命捍卫。面对外国列强侵略时,清朝统治者明白,既然武力不能拒敌,外国列强索要的又只是清朝的利益,清朝统治者权衡之下,不得不软弱割地赔款,因为他们明白国家利益损失后,清朝统治者可以继续通过剥削人民获取利益,而统治地位一旦丢失,那下场就会很凄惨了。太平天国运动则不然,太平天国运动要的是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权力,而清朝统治者是无论如何是不愿失去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力的,所以会不惜一切、利用各种手段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镇压和消灭。


问秋几许


不只是清朝对自己的百姓下手狠,纵观历史,看看哪个朝代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而对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每一个朝代都在愚昧民众,让民众由恐惧而认命,最后成为顺民良民最后变为政治家们的奴隶。当这些奴隶适应了奴隶生活,并为之叫好时,就失去了一个做人的本性,从而达到了政治需求。从1949年往前看,中国的百姓不都在一种麻木中生存吗?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气已经被几千年的血腥消融殆尽。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那一刹那,中国人推翻了封建统治下的三座大山,摆脱了愚昧,从此生活在阳光明媚的雨露之下。


建彬15666758688


对内镇压非常厉害,不过,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和当时地主阶级精英支持。这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年清政府得到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方能坐稳立脚。

曾国潘,李鸿章他们都是汉人,但是太平天国没有和他们处理好关系。

太平天国的政治方向也是失败。要是早早提出,“驱除鞑虏,复我中华”。然后取得每个地方的地主阶级支持,那么应该会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