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金庸大俠走了,他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94歲,他的去世,不但讓全球的金庸迷們心痛不已,更讓他生前的好友們悲痛難當。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在金庸先生的好友中,張紀中是最特殊的一位,也很讓金庸先生看重,他曾熱情地留他參加自家的小型生日宴會,這份至高無上的禮遇一時羨煞了眾多“金粉”。張紀中是如何結識金庸的,兩人又是怎樣結下深厚的情誼的呢?

1、江湖水深難笑傲

如果不是站在金庸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就沒有今天的張紀中。

上世紀90年代,金庸從央視的《三國演義》、《水滸傳》兩部古裝劇中,欣喜地看到了真正的東方俠義精神。此前,一直對港臺風格劇不滿意的他終於意識到,真正能夠領會並詮釋自己小說的人,還是存在於中原大地上。因此,1999年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他笑稱:如果中央電視臺要拍他的作品,他只象徵性的要一元錢版權費。

這句話,讓時任央視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製片人的張紀中十分驚喜,他馬上與金庸取得聯繫。想不到,金庸先生真的說到做到,以一元的價格將《笑傲江湖》交給他改編。由此兩人正式攜手,開創了央視開拍武俠劇的先河。

金老爺子的鼎力支持,讓張紀中不敢懈怠,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央視版《笑傲江湖》打造成金庸劇的經典,既要以觀賞性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突破港臺模式,又要讓專家看了叫好,還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為了達成這一理想目標,在人員選用、場景設置等方面無所不用其極。曾不惜血本用時60天,耗費木材40多立方,在攝影棚內搭建起一座巨大的“思過崖”。雖然詞作家易茗以《好漢歌》、《好人一生平安》等佳作蜚聲南北,並且為《笑傲江湖》創作的歌詞“黃塵古道,一劍獨自飄飄……”已博取專業人士的一片喝彩,但是張紀中依然覺得不夠好,他要求“就是一隻蝨子也要雙眼皮的”。易茗只能繼續苦熬八個月,幾易其稿,才有了後來的“傳一曲天荒地老,共一聲水遠山高……”的驚世名作。

而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笑傲江湖》開拍十多天,男主演邵兵遲遲進入不了狀態,並且多次和劇組發生矛盾。張紀中不得不決定臨時換角。這個決定馬上讓他身處懸崖峭壁:已經拍了兩集的60多場戲,如果全部重來就意味著近百萬資金打了水漂。但是張紀中頂著巨大的壓力,硬是讓李亞鵬補缺演令狐沖,這才讓工作恢復了正常。

正式開拍後,張紀中又於2000年4月和8月兩次邀請金庸親臨拍攝現場視察,當看到投資3200萬的宏大場面,網羅了許晴、李亞鵬、巍子、苗乙乙等諸多明星的豪華陣容,金庸無不感動於張紀中的用心和努力,與主創人員及演員談天並看過樣片後,金庸不時點頭、微笑,然後對劇組說出了一句讓所有人驚歎不已的話:你們拍得好的地方,我可以把小說改過來!

老爺子的肯定,更讓張紀中吃了定心丸。歷時181天拍攝,他幾乎沒洗過一次衣服,每次衣服髒了就會丟進一個包裡,攢著留給家人洗。可是因為太粗心,有時打開道具倉庫,發現居然還有他的衣服,有的已經長毛了。

拍攝完後,他又馬上開始後期製作。由於長期奔波勞累,剛剛在香港錄製完由王菲演唱的《笑傲江湖》主題曲後,他一回北京就病倒了,以至於不得不躺在病床上跨入21世紀。

在支付一元錢的版費時,張紀中特意讓助手去了一次人民銀行,精挑細選出一張號碼非常有紀念意義的鈔票,然後將這張錢裱在一個精緻的匾裡,親自給金庸送到府上。雖然是“千里送鵝毛”,但金老爺子對這次的版費收入卻很滿意。

儘管一切都追求了盡善盡美,但是在《笑傲江湖》上映後,卻引來各方面的不滿和謾罵。因為原著中男女主角出場都很晚,可是張紀中考慮電視效果,第一集就安排他們出來了。對此,金庸很不滿意,以“諸葛亮在三國中出場也不早”為例,對張紀中嚴加批評。據金庸口述,他的批評竟讓張紀中滿腹委屈無處訴,當場流下了淚水。

而看慣了港臺風格金庸劇的觀眾也不買賬,罵聲一浪高過一浪,曾有網友評價:“只有開頭那一頭驢演得最好。”張紀中看了這則評論哭笑不得,回覆道:“原來你和它一個欣賞水平。”結果,這條回覆又被記者炒作成:《張紀中對罵江湖》……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狂風巨浪中,最終還是金庸展示出了大俠的寬容:他不但對媒體表態說,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笑傲江湖》,我非常滿意,比《三國演義》、《水滸傳》還要好。同時,還微笑著勸說一些肆意攻擊的朋友,“要理解,對他們寬容一些”。原著作者的評價自然是最有說服力的,金庸的肯定也讓江湖的風浪漸漸平息下來。

作為被罵得最多的兩個人,張紀中和李亞鵬曾數次去金庸家中拜訪。有一次,兩人再次聊到娛樂圈遇到的困惑和壓力時,金庸笑而不語,將桌子的一個火柴盒推到二人面前,兩人拿起火柴盒才發現,不知何時老爺子在上面寫了一句話:不遭人嫉是庸才。簡單的幾個字猶如醍醐灌頂,讓兩人心中的不快一掃而空。

2、跟大俠修煉“玉女心經”

雖然《笑傲江湖》飽受批評,可是播出後,不管在央視8套還是地方頻道,都有相當高的收視率,贏得了近億元的收益,也為劇組贏來了幾百萬的獎金。首次合作成功,讓張紀中改編金庸劇的熱情一發而不可收,2001年4月,他馬上從成都趕往杭州,和約好的金老爺子會面。

初次合作中的誤會,也讓張紀中明白:雙方溝通太少是老爺子對《笑傲江湖》不滿的主要原因,因此他還帶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文學部副主任李功達,和《笑傲江湖》編劇之一陳兵一同前行。以令狐沖求教風清揚的虔誠態度,鐵了心接受大師的指點,想接下《射鵰英雄傳》這個最難啃的骨頭。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金庸先生在西子湖畔設茶點招待張紀中一行。這次會面,也讓兩人的關係有了質的飛躍。金庸見張紀中身高臉黑,長著一頭雄獅般的鬚髮,性格豪爽,頗有俠客之氣。可是對待工作心細如髮,尤其是特別在意自己的看法,如小學生般認真,於是很快便喜歡上了他。張紀中也發現老爺子並非嚴格得苛刻,倒像一個活潑愛玩的大男孩,善良率性,總是自信快樂如一輪朝陽。同樣都有俠氣之風的兩個人很能談得來,並且在溝通中如果心裡有什麼不滿,都能在第一時間向對方講出,於是兩人聊了很長時間仍感覺意猶未盡。在這樣的無障礙交流中,張紀中對於原著情節的昇華和延續的很多修改想法,都得到了金庸的肯定。金庸也再次被他的誠意打動,很放心地決定:《射鵰英雄傳》一劇仍由《笑傲江湖》原主創班子改編拍攝。

為了全身心地投入準備工作,更為了避開媒體炒作,張紀中自杭州回京後,馬上將他的手機交給劇組工作人員保管,凡是媒體採訪一概免談。因為他的以身作則,主創人員每次面對媒體採訪時,也心照不宣地學會了說不。

對張紀中的這次改編,幾乎所有的同行都替他捏一把汗:在觀眾心目中,83年翁美玲、黃日華版的射鵰已經成為無法逾越的高峰,何苦自找苦吃呢?可是,當《射鵰英雄傳》上映後,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內地版是最尊重原著的,在拍攝質量上更是比83版、94版精良許多。有細心的網友還貼圖對比:小至一件日常器物,內地版都做到了和南宋風格一致,堪稱經典。最讓張紀中欣喜的是金庸的評價:這是自己最滿意的一個版本,已經超出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

一部《射鵰》讓金庸徹底改變了看法,也讓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此後,金庸先生對張紀中變得非常信任起來。2001年江蘇電視臺與金庸簽下《天龍八部》的拍攝版權,幾天之後,金庸就致信江蘇電視臺,希望《天龍八部》的製作還由張紀中承擔。難道兩岸的導演就張紀中水平最高嗎?江蘇臺為了更謹慎,談遍了海峽兩岸所有的製作班子,之後驚訝地發現:張紀中對該劇的解讀與金庸如出一轍,他們不得不承認金庸的眼光,於是該劇又讓張紀中來拍。

得到重用的張紀中也果真爭臉,以喬峰為主線,完美地詮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不但讓金庸非常滿意,連內地年輕觀眾也接受了他的版本。《笑傲江湖》和《射鵰英雄傳》一邊是收視率奇高,一邊網絡上卻充滿謾罵和口水。可是,到了胡軍、林志穎、劉亦菲演的《天龍八部》播出後,網絡上卻是一片讚揚和誇獎。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文字語言畢竟不同於畫面語言,文學上可以幻化的東西,畫面卻要有具體的呈現。在拍《神鵰俠侶》前,張紀中又找到金庸請教:該書的靈魂是浪漫的愛情,可是什麼是浪漫呢?這的確是一個難解的問題,金庸想了半天才說:浪漫就是不常見的東西。夏天有人下水洗澡那不是浪漫,可是下雪天有人裸奔那就是浪漫了。

有了老爺子的點撥,張紀中將《神鵰俠侶》拍得浪漫而唯美。2005年初製作完成後,精神矍鑠的金老迫不及待地攜夫人赴寧波象山一賓館與張紀中相會,觀看了《神鵰俠侶》的光盤。在看歸雲山莊楊過說要與小龍女結婚,卻不被眾人所理解的那場戲時,八旬的金庸先生竟無法控制情緒,在一個小時之內竟先後3次落下淚水。當鏡頭慢慢轉暗,背景音樂消失時,金庸帶頭鼓起掌並不住點頭說:港臺版本不如你的好,《天龍八部》有豪氣,《神鵰》表現出了兒女情長。我先給你85分!紀中一部比一部拍得好了!

3、武林盟主華山稱霸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不知不覺間,十多年的時間裡張紀中改編拍攝了7部金庸劇,成為了當仁不讓的“武林盟主”。每部武俠電視劇,都以其獨特的構思,絕美的畫面,耳熟能詳的配樂,在網絡掀起一股狂潮,並在廣大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有意思的是,出演金庸劇的演員如同電視劇一樣,從李亞鵬、周迅,到胡軍、黃曉明、劉亦菲,沒有一個不是頂著江湖的謾罵和口水,最後成為一線藝人的,跟張紀中拍戲只能拿幾千塊一集的報酬,拍完後身價翻了幾十倍都不止。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在一次次的翻拍中,張紀中的功力也日漸成熟,有時甚至也不把金大俠放在眼裡:2007年,在《鹿鼎記》的修改會上,金庸不斷講述著自己的修改意見,此次張紀中卻非常反對他的修改,毫不猶豫地說:“您現在是以查良鏞的身份來修改30年前金大俠的作品,用現在的眼光回過頭看以前的作品肯定不順眼,改編味兒就變了。我清楚您不想讓大家把韋小寶當作英雄式的人物,這點我一定遵從。但是堅持按舊版本拍攝是因為它更有教育意義。”他的話讓金庸一時語塞,思考片刻後,老爺子還是認為很有道理,於是欣然接受了張紀中的建議。

因為張紀中的直言相諫,金庸一直心存感激。2010年張紀中到香港辦事時,金庸和夫人專程停下所有的事務,足足陪了張紀中三天,陪他轉遍了香港的景區,也吃遍香港的美食。

有人說,金庸是張紀中事業上的真命天子。可是,更有人說,沒有張紀中,就沒有金庸的“第二春”。在張紀中和金庸攜手走過的十多年間,金庸武俠小說的熱潮漸趨退卻,網絡遊戲改拍劇卻蔚然成風,正是因為張紀中的重拍,讓金庸的名字多次被重新叫響。讓無數的金粉們沉浸在年少的記憶中難以自拔。最終,演化成2003年那一場華人世界矚目的“華山論劍”。

2003年底的華山北峰之巔,奇峰峻嶺之上,幽谷險道之間,雲海湧動,空氣裡似乎也暗藏著殺氣。一代宗師金庸大俠79歲又身著灰色中山裝,拾級而上,參加這場史無前例的“金庸華山論劍”。

而促成這一切的正是張紀中,在和金庸的交往中,當他得知老爺子雖在書中多次為華山書下濃墨重彩卻一次也沒有登上華山,眼見老人眼裡流露出的遺憾,便決定一定要讓老人風風光光地圓夢華山。

金庸、張紀中,莫逆之交聯手笑傲江湖

本次活動可謂隆重異常,文壇、影壇各路英豪齊聚華山,山路上擺有美酒佳餚,三五成群的劍客迎著旭日安然靜坐,金庸先生親筆題字的“華山論劍”石刻永久留在了峰頂。上得山來,金大俠須闖過三關:小龍女的美人關,嶽不群的鑑寶關,還有金庸的圍棋老師----聶衛平設下的棋局關。連過三關後,金大俠被簇擁到峰頂,接下活動組委會贈送的一枚由整塊浙江青田玉雕琢的、重達35公斤的“華山武林盟主”大印,然後和全國各大媒體遴選出來的五大高手,以及王魯湘、魏明倫、楊爭光、孔慶東等嘉賓談“劍”談“俠”,論“劇”論“情”。這場國內聲勢浩大的文化盛典通過電視、網絡向全球同步直播。當談到“情”之一字時,俠骨柔腸的一代宗師更是動情地雙眼含淚,令人無不動容。

事實證明,張紀中和組委會的創舉不但讓金庸開心得不得了,活動也取得巨大的轟動效應,被譽為“情動三秦,劍撼全國,波及東南亞,影響華人圈”,時隔幾十年後,又空前地掀起一股金庸熱。

金庸是位名利雙收的大俠,隨著年齡一天比一天變大,讓他精神愉悅,保持康健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正是基於這一點,此後,張紀中非常重視為老爺子過生日等活動,既為了珍惜兩人的友誼,更為了哄老爺子開心。

金庸的作品也真切讓張紀中體會到了做俠客的酣暢淋漓之感,作為一名金庸迷,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把金庸的作品都拍個一乾二淨。雖然他那標誌性的亂髮越來越白,可是武俠劇擁有的觀眾卻越來越多。一路走來,張紀中是在罵聲中進步的,等登頂華山時回頭望去,原來罵的很多人已逐漸變成了盟友。這樣的改變讓他動力十足,因為當所有對立的人都成了朋友,那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如今金庸走了,不知道張大俠會不會繼續拍攝他的經典,讓金庸變成一個永不破滅的傳奇?

不知道朋友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