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涉嫌垄断?安全问题已解决?我们还离不离得开“滴滴”?

滴滴涉嫌垄断?安全问题已解决?我们还离不离得开“滴滴”?

滴滴,几年之间,从无人所知到家喻户晓,而滴滴也实实在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让我们的日常出行更加便利。但自2018年以来,滴滴风波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多起网约车安全问题让人们对网约车开始有了质疑声。三个多月,两起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案件,让社会公众对网约车平台安全性的质疑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网络上声讨声不断,公众们也都讨论着这样的网约车平台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而在大家还沉浸在滴滴存在安全隐患的余温里的时候,又一件事进入了公众的眼球:交通部点名滴滴涉嫌垄断。

就在昨天,交通运输部的官方发布会上,交通部第一次做出了滴滴等平台涉嫌垄断的定性。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记者提问时表示,针对近期网约车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的安全事件,自9月5日起,专项工作检查组进驻多家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形成初步的检查报告,检查组发现滴滴出行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主要存在九方面问题:

一、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巨大;

二、顺风车产品安全隐患问题巨大;

三、应急管理基础薄弱、效能低下;

四、非法营运问题突出;

五、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六、企业平台诚信严重缺失;

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八、社会稳定风险突出;

九、涉嫌行业垄断。

滴滴涉嫌垄断?安全问题已解决?我们还离不离得开“滴滴”?

虽然被交通运输部点名的不仅是滴滴,还有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道用车、曹操专车、美团等网约车平台及嘀嗒、高德等平台;发现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涉嫌行业垄断”这一项,但是“滴滴等涉嫌垄断”的定性确实是交通运输部的首次正式表态。

其实对于滴滴反垄断调查也不是近期的事情了,早在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这两家彼时市场份额合计超90%的公司宣布合并时,就引发了业内关于可能产生市场垄断的质疑。于2015年2月16日,易到用车宣布已向商务部反垄断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举报,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行为严重违反反垄断法,请求立案调查并禁止两家公司合并。于2016年8月1号,滴滴再次宣布与Uber中国业务进行合并。拥有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紧接着,商务部表态正在对滴滴进行反垄断调查。

2年多过去了,调查结果也是音信全无。

滴滴涉嫌垄断?安全问题已解决?我们还离不离得开“滴滴”?

以上就是交通部点名滴滴涉嫌垄断的经过,但是今天小编想和大家重点聊聊关于“滴滴”的三个问题

一、安全问题:“滴滴”的安全问题究竟人员的难监管性还是系统设置的不完整性

中国是人口大国,“滴滴”最早的定义就是让所有有车一族都可能成为“滴滴”司机,而这样的定义注定会将更多的危险因素加入到日常的“滴滴”出行,那么将这些危险因素完全剔除的办法是否真的存在?

二、责任心的问题:“滴滴”是将市场份额放在首位还是出行安全放在首位

这两天除了交通部点名滴滴涉嫌垄断的时间外,还有一件事上了热门,就是“滴滴”平台上线日本。在安全问题上,“滴滴”还没有上交一份完整的答卷,立马开始新的发展计划,小编想质问一句:“安全问题真的已经完全解决了吗。”

三、现在的生活里,我们是否需要“滴滴”的存在

平心而论,“滴滴”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小编也是获利者。早在“滴滴”等平台没有出现的时候,小编去杭州办事,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出租车,而让小编最烦的时候,就是出租车交班期间,这个时间段你可能1个小时都叫不到一辆出租车,因为这样耽误了动车或飞机不下3-4次。但是有了“滴滴”,这些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叫车也变成随手一按的事情。那么大家如何认为,“滴滴”的存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