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涉嫌壟斷?安全問題已解決?我們還離不離得開“滴滴”?

滴滴涉嫌壟斷?安全問題已解決?我們還離不離得開“滴滴”?

滴滴,幾年之間,從無人所知到家喻戶曉,而滴滴也實實在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讓我們的日常出行更加便利。但自2018年以來,滴滴風波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連續多起網約車安全問題讓人們對網約車開始有了質疑聲。三個多月,兩起滴滴順風車司機姦殺女乘客案件,讓社會公眾對網約車平臺安全性的質疑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網絡上聲討聲不斷,公眾們也都討論著這樣的網約車平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而在大家還沉浸在滴滴存在安全隱患的餘溫裡的時候,又一件事進入了公眾的眼球:交通部點名滴滴涉嫌壟斷。

就在昨天,交通運輸部的官方發佈會上,交通部第一次做出了滴滴等平臺涉嫌壟斷的定性。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回答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記者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近期網約車出現的一系列重大的安全事件,自9月5日起,專項工作檢查組進駐多家網約車和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安全專項檢查。形成初步的檢查報告,檢查組發現滴滴出行等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主要存在九方面問題:

一、公共安全隱患問題巨大;

二、順風車產品安全隱患問題巨大;

三、應急管理基礎薄弱、效能低下;

四、非法營運問題突出;

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六、企業平臺誠信嚴重缺失;

七、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突出;

八、社會穩定風險突出;

九、涉嫌行業壟斷。

滴滴涉嫌壟斷?安全問題已解決?我們還離不離得開“滴滴”?

雖然被交通運輸部點名的不僅是滴滴,還有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易道用車、曹操專車、美團等網約車平臺及嘀嗒、高德等平臺;發現的問題也不單單是“涉嫌行業壟斷”這一項,但是“滴滴等涉嫌壟斷”的定性確實是交通運輸部的首次正式表態。

其實對於滴滴反壟斷調查也不是近期的事情了,早在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這兩家彼時市場份額合計超90%的公司宣佈合併時,就引發了業內關於可能產生市場壟斷的質疑。於2015年2月16日,易到用車宣佈已向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局舉報,滴滴和快的的合併行為嚴重違反反壟斷法,請求立案調查並禁止兩家公司合併。於2016年8月1號,滴滴再次宣佈與Uber中國業務進行合併。擁有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緊接著,商務部表態正在對滴滴進行反壟斷調查。

2年多過去了,調查結果也是音信全無。

滴滴涉嫌壟斷?安全問題已解決?我們還離不離得開“滴滴”?

以上就是交通部點名滴滴涉嫌壟斷的經過,但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重點聊聊關於“滴滴”的三個問題

一、安全問題:“滴滴”的安全問題究竟人員的難監管性還是系統設置的不完整性

中國是人口大國,“滴滴”最早的定義就是讓所有有車一族都可能成為“滴滴”司機,而這樣的定義註定會將更多的危險因素加入到日常的“滴滴”出行,那麼將這些危險因素完全剔除的辦法是否真的存在?

二、責任心的問題:“滴滴”是將市場份額放在首位還是出行安全放在首位

這兩天除了交通部點名滴滴涉嫌壟斷的時間外,還有一件事上了熱門,就是“滴滴”平臺上線日本。在安全問題上,“滴滴”還沒有上交一份完整的答卷,立馬開始新的發展計劃,小編想質問一句:“安全問題真的已經完全解決了嗎。”

三、現在的生活裡,我們是否需要“滴滴”的存在

平心而論,“滴滴”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小編也是獲利者。早在“滴滴”等平臺沒有出現的時候,小編去杭州辦事,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出租車,而讓小編最煩的時候,就是出租車交班期間,這個時間段你可能1個小時都叫不到一輛出租車,因為這樣耽誤了動車或飛機不下3-4次。但是有了“滴滴”,這些問題都順利解決了,叫車也變成隨手一按的事情。那麼大家如何認為,“滴滴”的存在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