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經典語錄!縱橫家鼻祖教你如何戰無不勝

鬼谷子經典語錄!縱橫家鼻祖教你如何戰無不勝

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

出自《鬼谷子·忤合》。【譯文】世界上沒有永遠高貴的事物,做事情沒有永遠不變的老師。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是變化的。

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

出自《鬼谷子·謀篇第十》。【譯文】聖人運用謀略的原則心裡有數而不張揚,而愚人運用謀略的原則是心中沒數卻大肆張揚。

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出自《鬼谷子》。【譯文】瞭解別人先從自己開始,瞭解了自己才能瞭解別人。這句話旨在說明要想了解別人,首先要先了解自己,做不到這一點,一切無從談起。要認識自己,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不斷地積累和反思,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過錯,取彼長,補己短,才能走向成功。

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出自《鬼谷子·謀篇第十》。【譯文】想要除掉他,就要放縱他,待條件成熟就乘機一舉除掉他。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託焉。

出自《鬼谷子·謀篇第十》。【譯文】觀察一個人,見善不高興,見惡不非議,是個重感情的人,可以託之以機密大事。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

出自《鬼谷子·揣術》。【譯文】揣摩人情,遊說人主的謀士,應在對方最高興的時候去遊說,要使其慾望極度膨脹。

鬼谷子經典語錄!縱橫家鼻祖教你如何戰無不勝


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

出自《鬼谷子·揣術》。【譯文】所以說謀劃必須周到縝密;遊說要選擇與自己觀點相通的對象。所以說:“辦事情要穩健,無懈可擊。”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出自《鬼谷子·捭闔》。【譯文】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萬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審察它的變化順序,揣度它的權謀,測量它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優劣。

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出自《鬼谷子·揣術》。【譯文】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成功,必須有適當的方法。所以說:“客觀規律是與天時互相依附的。”進行遊說的人必須使自己的說辭合於情理,合情合理才有人聽。

鬼谷子經典語錄!縱橫家鼻祖教你如何戰無不勝


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出自《鬼谷子·捭闔》。【譯文】由此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策略,當說則說,當停則停,出入自如,天下便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沒有人不能說服了。謀事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說服普通民眾,可以說服一個家族,甚至可以掌控一個將相王侯,可以遊說天下國君。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

出自《鬼谷子·捭闔》

解釋:如果要考察斷定對方的有無和虛實,要說著對方的喜好和慾望來推測其真實意圖。

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

出自《鬼谷子·捭闔》

解釋:以陽言說動對方的時候,這種互動是與彼此關係中的規律相伴生的;以陰言成功使對方的意念和行動靜止下來,其靜下來的狀態跟隨著顯現,如此事物間的關係便穩定形成了,此是遊說的功效。

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

出自《鬼谷子·謀篇》

解釋:智慧要用在常人不知道的地方,能力要用在常人做不到的地方。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 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靜也。正者,宜也。喜者,悅 也。怒者,動也。名者,發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期 也。利者,求也。卑者,諂也。故聖人所以獨用者,眾人皆有之;然 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在實施“摩”時,有用和平進攻的,有用正義征服的,有用娛樂麻痺的,有用憤怒激勵的,有用名望威嚇的,有用行為逼迫的,有用廉潔感化的,有用信譽說服的,有用利害誘惑的,有用謙卑爭取的。和平就是寧靜,正義就是剛直,娛樂就是喜悅,憤怒就樹威嚇,名望就樹聲譽,行為就是實施,廉潔就是乾淨,信譽就是清明,利益就是求取,謙卑就是諂媚。所以,聖人所施用的“摩”之術,平常人也都可以具有,然而沒有能運用成功的,那是因為他們運用不當。因此,謀劃策略,最困難的就是周到慎密;進行遊說,最困難的就是讓對方全部聽從自已的主張;主辦事,最困難的就是必辦成功。這三個方面只有成為聖人才能勝任。

——《鬼谷子·摩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