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戰術?火勇再難調整,唯有狹路相逢勇者勝!

戰略戰術?火勇再難調整,唯有狹路相逢勇者勝!

火箭對勇士的第四場,幾乎復刻了上一場的過程:三節後領先,接著被杜蘭特單打逼到決勝時刻,一陣兵荒馬亂的贏了小分。

單論比賽質量,兩邊都有些毛病。

火箭主要體現在末節,少了點防守延續性(退防不好,德拉蒙德·格林策動反擊追了8分,若干次給杜蘭特、庫裡空位出手的機會)、多了點倉促的外線出手(第四節全隊三分12投1中,哈登打40分鐘後體能出了問題)。

勇士則全場被摁住遠射,二陣容丟分,防守端布多重防線設阻哈登,顧及不到大鬍子和弱側的連線。饒是杜蘭特、庫裡下半場分別接管了一陣,最終棋差一招。

但,杜蘭特下半場12投8中捲走22分,對於他終場前的那發遠射,連火箭自己都覺得被眷顧。

奧斯丁·裡弗斯:“我當時認為要加時了,100%的,我們很走運。”

德安東尼:“你們很可能不想知道,不是太好的畫面。”

當然,這輪系列賽註定是震懾與威脅貫穿48分鐘,每一條神經都處於應激狀態的生死局。

打到現在這種地步,天王山留給雙方的調整空間都不多了。


前四場,勇士死亡五小的場均上場時間:

伊戈達拉34.2分鐘,庫裡39.5分鐘,追夢41分鐘,湯普森41.2分鐘,杜蘭特45分鐘。

火箭這邊,場均上場時間最多的哈登,39.6分鐘。

一方面,勇士整個賽季都沒有解決的替補問題,讓科爾不得不像錫伯度一般往死裡招呼主力。另一方面,考辛斯的提前出局,逼著勇士提前拿出王牌。

好處是,這套陣容靈巧輕快,換防、補位都跟的上火箭的持球人,順便還切斷了火箭持球人/中鋒擋拆下順的球路;進攻端處理球多點開花,庫裡、湯普森泛不起浪時還有格林和伊戈達拉的策應和空切。(伊戈達拉的三分球,一言難盡啊)

但,壞處是,伊戈達拉上了首發,二陣容少了黏合攻防的重點人,特別是湯普森成為主攻手時異常滯澀(此處該想念大衛·韋斯特);杜蘭特、庫裡最近兩場關鍵球沒什麼譜,多少跟體能有點關係。

季後賽短輪換搏命幾乎已經是聯盟所有球隊的共識,好像科爾傾巢而出的路數也沒有什麼不妥。可要是勇士亮著底牌還只能和火箭打成這般的話,那變招就只剩:挽救一下湯普森的無球投射,庫裡/杜蘭特狠心接管所有持球任務,以及,試試靠單兵防守限制哈登的進攻影響力?

再或者,科爾敢在輪換里加個庫克之類的傳球過渡者+終結點嗎?

這樣看下來,勇士能夠做的,只有讓下層建築不崩,上層建築拔尖。

但這很考驗球員的臨場發揮。


火箭這邊,實際上仰仗的是:

——塔克、小裡弗斯、香波特撐起了五小陣容,外線遠射+多點突分+哈登單打形成進攻流水線,防守端掐頭去尾,至少讓勇士在三分線外很困頓。

某種程度上,火箭常規賽+季後賽實驗五小陣容多以失敗收場,卻在最潦倒的時刻靠這種方式爬出低谷,實在很神奇。

能夠解釋的現象:

——哈登更好的進攻韌性和輻射方式,這是整個賽季的沉澱。

——塔克的防守,或者說以塔克為核心的團隊防守默契,上一個臺階。

——戈登的爆發,不多說了。但小裡弗斯、香波特意外的火力是亮點。

當然,勇士失去考辛斯以後,沒有人能在低位懲罰火箭的身高劣勢,也是一個契機。

那麼,火箭大體上適應了勇士的防守,併成功掐住勇士的脈搏。甚至,兩場艱苦決絕的比賽過後,球隊的信心已經能夠應付當下的局面,這是2-2之後火箭最大的收穫。

接下來,火箭要做的,就是保持這種慣性。

換言之,塔克的防守,戈登、小裡弗斯、香波特的命中率,大概率會決定天王山和整個系列賽的歸屬。


總結一下吧:

——勇士的調整餘地小,在於他們的陣容,還有破解換防的手段不足,得靠一力降十會。

——火箭的調整餘地小,在於他們打破了原有的桎梏,再往上的空間有限。

因此,兩邊都兵臨城下、彈盡糧絕,拼的就是個勇氣和決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