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百度,敗也百度”——李彥宏的“無奈”

“成也百度,敗也百度”——李彥宏的“無奈”

大家熟知李彥宏並不是因為他個人,而是因為他創建了一所大家熟知的公司——百度。取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眾裡尋他千百度,意境還是美妙的!百度創建於千禧年,今年2019年剛好是它的第二個十年。雖然,現在搜索比較多,有百度、谷歌、搜狗、奇虎360等,但是,在當年中國谷歌中文網也就剛開通了一年。中國接入互聯網是在1995年,到2000年也不過幾年的發展。

而李彥宏在硅谷已經做了8年搜索業務,在搜索引擎技術領域,李彥宏排得上世界前三。讓用戶在海量信息中得到精確的搜索結果並不容易,當時,國內還沒有企業做這件事。一個企業要想生存,就得盈利。而最初的百度只是靠B端收錢,百度中文搜索技術正式誕生後,包括搜狐、新浪、網易等門戶陸續用上了百度的搜索技術。當互聯網進入低谷時,各個門戶都不願意花大價錢支付搜索服務費。這就給百度提出了挑戰,為了提高盈利,今日臭名昭著的競價排名呼之欲出。

盈利模式有了,百度開始了他的進一步發展,為了與谷歌中國競爭,2002年,百度MP3上線;2003年,圖片、新聞搜索業務上線;百度貼吧上線,切入了社交網絡領域;2004年,百度收購導航網站hao123,獲取大量流量入口;一年後,百度知道上線,將互動問答平臺與搜索業務結合。可以說是,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百度體系。百度的這些功能的解鎖,獲得了大量的流量和用戶。百度成為了中國搜索的代名詞。

作為90後,百度可以說是從小用到大,百度貼吧同樣有大家的情懷。時至今日,百度已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科技巨頭,李彥宏的名字也隨百度一樣遠揚。

“成也百度,敗也百度”——李彥宏的“無奈”

中國的企業,都有濃重的企業家個人色彩。比如阿里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小米的雷軍、京東的劉強東等。提起企業就能想起企業家,提起企業家就能想起企業。

魏則西事件,把百度競價排名推向了絕境,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百度的公司形象。雖然百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魏則西事件體現了中國醫療體制的不健全和部分醫生醫德問題。其次,百度的應對公關以及之後的整改得不到大眾的認可。賣吧一事,讓波瀾達到高潮,百度成為了全民公敵。

李彥宏的“無奈”

作為百度的掌門人,百度的形象直接影響李彥宏的形象。此次,李彥宏參選院士,激起了廣大網名的反對。說實話,拋開百度不說,李彥宏的個人形象還是可以的,這麼多年也沒有多少個人汙點。個人在搜索引擎上的貢獻還是突出的,相比馬雲、劉強東,也比較低調。

但是,百度李彥宏是大家無法接受的。近年,百度的發展一直不好,關閉了多項業務,盈利也減少,而競價排名一直是百度的盈利擔當,又斷不掉。未來,想要挽回大眾的信任,任重而道遠。

寄情於AI的百度,是否能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成也百度,敗也百度”——李彥宏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