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一辈子,院士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很多医生为它打卡

研究癌症一辈子,院士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很多医生为它打卡

最好的抗癌运动——游泳,很多医生的最爱

“最好的抗癌运动就是游泳。”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曾这样说道。

汤教授对游泳有着特别的偏爱,他说:“我从60岁起坚持游泳,现在虽已年过八十,但仍坚持隔天游泳,每次30分钟,自觉身体状况还好,思路清晰。我觉得,适度游泳可能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能还能调节内分泌。”

除了汤院士,还有很多医生也是忠实的游泳爱好者。

研究癌症一辈子,院士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很多医生为它打卡

汤钊猷院士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耳鼻喉科主任、长寿老人刘君谦,坚持了60多年游泳运动,在他107岁高龄的时候,还能坚持每周游泳3次。

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中医院肿瘤二区主任舒琦瑾从七八岁就开始游泳,工作后几乎每天都会去游泳,而且每次出差的时候也会带上游泳装备,一有游泳的机会就去。

浙江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周辉,每天必游半小时,他周围还有各个医院骨伤科的医生,都是游泳爱好者,“他们常年坚持游泳”。

除了抗癌,游泳还有六大好处

研究癌症一辈子,院士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很多医生为它打卡

国外研究证实,适度游泳可以提高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为了检验游泳对癌症的康复是否有帮助,汤钊猷院士曾带领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将人类肝癌“种”在小白鼠身上,并将患癌的小白鼠分成3组。

第一组,不游泳的小白鼠,寿命最高仅有不到60天;

第二组,每天游泳5到8分钟的小白鼠,比第一组多活了约10天;

第三组,每天游泳16到32分钟的小白鼠,有些老鼠游不动了,研究人员用小木棍拨动才肯游,结果它们比第一组还少活了约10天。

于是汤钊猷院士得出结论:适度游泳可以有效延长癌症生存周期,而过度游泳则适得其反。

除了抗癌,游泳还有很多好处,在《你不可不知的增强免疫力100招》一书中,总结了游泳的6大好处——

①加强人体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了人们的抗寒耐热能力;

②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③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④促进骨骼、肌肉发育;

⑤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高,指挥功能增强;

⑥帮助身体吸收紫外线和氧气

游泳前的五大注意事项

研究癌症一辈子,院士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很多医生为它打卡

①游泳前做好热身,以免造成腿部抽筋而发生意外;

②下列情况不要游泳:饭前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月经期间、长时间暴晒、在不熟悉的水域;

③有这些疾病的人,不要游泳: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某些皮肤病

④游泳后注意个人卫生,并在休息10分钟后再洗澡;

⑤游泳后不要抽烟,因为运动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吸烟会使烟雾大量进入体内,更易受到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的伤害。

特别提醒:溺水后的急救方法,请务必记住

研究癌症一辈子,院士推荐: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很多医生为它打卡

游泳虽然对锻炼身体很有帮助,但也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要溺水。一旦溺水,这些急救方法你应该掌握。下面这个方法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也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急救方法。如果你是一个游泳爱好者,请务必记住它——

(1)将营救上岸的溺水者,迅速转移至硬质平坦的地面上,保证施救环境安全;

(2)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部水及污物;并用双手轻拍溺水者双侧肩膀,判断其意识、呼吸及心跳,并寻求旁人帮助,第一时间拨打120;

(3)如果确认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则在10秒内就要开始规范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男性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每按压30次,做两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

以按压呼吸比30:2循环进行,每2分钟判断患者心跳、呼吸有无恢复(如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则配合机器一同施救)。

最新的抢救顺序为CAB:

循环(Circulation)—气道(Airway)—呼吸(Breath)

更加强调以按压为主导的对于循环的支持,因为按压动作的本身可以帮助胸廓起伏,从而模拟呼吸运动,并且将呼吸道及消化道里的残余水分挤出身体。

(4)按压时注意口鼻腔内有无残余的水排出,及时清理,以防二次窒息。

(5)抢救成功后也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并留院观察24-72小时,防止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些问题一般不会立即表现出来)。

注意:溺水的心肺复苏应该将溺水者的头置于侧位!因为侧位能防止被挤压出来的水倒流入呼吸道而引起二次损伤。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生命时报、杭州日报《养生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你不可不知的增强免疫力100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