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把教育打造成产业,这样对教育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中诺ZN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怎么看待“教育产业化”。

从短期来看,绵阳目前的教育产业做得相当成功。在整个四川,说到教育质量,除了成都就是绵阳。每一年绵阳的小升初、初升高均吸引了很多外地的生源参加。绵阳教育成为绵阳市的一张名片,通过教育产业化,也带动了绵阳其他行业的发展。

但是,教育产业化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好的教育资源向富人倾斜,穷人越来越难接收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其次,教育产业化不可避免的单纯追求升学率和教学质量,这和我们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很多孩子成了考试机器!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表示:“教育部历来是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因为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的办学宗旨,也违背了我们的办学方针,也直接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可以说,直接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原则。所以产业化的问题,我们教育部是坚决反对的,是绝对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事业了。”


吴老师的非典型世界


绵阳的教育近十年来突飞猛进,知名度提升了不少。教育知名度的提高,许多外省市县的家长慕名而来,把子女送到绵阳来读书。这也给绵阳的教育增加了压力,促进绵阳教育更提升发展。绵阳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绵阳经济的发展。

如果绵阳把教育打造成产业,这样对教育发展是有利的。因为产业化了,竟争意识更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的竞争更为激烈。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硬件设施会加大投入,努力整合教育资源,给学校,给教师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竟争上岗,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家长不满意的,自身素质差,业务能力低的自然被淘汰。因为打破了铁饭碗,改革了教师上岗了就一逸永劳的制度,教师的学习主动性会提高,责任心会加强。

把教育产业化,也有弊端。产业化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让许多高智商的孩子沒有条件进入教育条件好的学校学习。教育是培养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人才产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中国人口众多,教育产业化,就不能满足众多学习者的需求。

但教育产业化,有利于开辟新的教育资源,缓解社会教育需求的压力,将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当前,绵阳公共教育投资短缺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教育资金来源,使教育发展的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提高教育的有效运行能力,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绵阳教育产业化,有利于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条件的改革,引入新的公平竞争机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产业化,有利于促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开放,发挥绵阳教育的比较优势,开拓教育市场。提升教育质量,招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绵阳,促进绵阳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的素质的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


用户沧路美文创作者


教育首要的教会孩子求知求真探寻追求仁爱责任规则,做人唯规则而从,求知唯探索求索而生,相处为仁爱一心,困境唯责任是从!但现在?……无语


马上就去


个人觉得教育和医疗绝对不能产业化!教育产业化的后果就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被私立学校垄断,其高额学费也只有有钱人家孩子读得起,造成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今后寒门再难出人才!


V字仇杀队1024


绵阳教育是不错,但是教师很亏,工资普便比其他市低。全省里都算低的了,不要考绵阳,房价高,消费高,工资低,差距明显。


陌野村夫


苦了绵阳本地娃


丑娃13392947


把自己城市的特色打造成产业没什么不拓的啊


安而达


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往教育好,升学率的学校送。好坏而言也要看是针对那个群体了。


爱看剧的小希


医院 学校 住房 都成了产业 产业可以拉动经济拉动税收 拉动服务业 不仅是绵阳全国的大学哪一所又不是产业和当生意来做呢?有多大收益和好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最清楚。网友知道都很少哦,弊端那 都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