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女王
越是小人物的故事越值得翻拍成電影。喜歡星爺不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不在聚光燈下的小人物也有著許多不平凡的事。社會是每個人推動的,螞蟻的視角看到的喝大象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主要是發於人性,感於人性,能讓人在看後有所啟發甚至覺得就是身邊的事就很有意義。電影是藝術,需要有賣點有衝突,但逃不離現實,藝術源於生活,哪怕就是個普通工人也有著令人震驚的故事。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也都是生活的觀眾。
嵐醬小娛村
故事中最戲劇化的內容,普遍是通過動作和行為來表現的,還是通過對白來表現的?
是否可以修改場景,使故事有更多的動作、更少的對話?
給故事寫一個前提(premise)。前提是規定故事情境、主要人物及其問題的一兩個精練的句子,它能體現出故事的目的,就像你看到的電視指南一樣,例如:“兩個女孩子不聽父母的勸告,在夏季的夜晚去游泳,但是隻有一個人回來。希拉里如何告訴父母她的姐姐已經淹死了呢?”
這個故事真的適合改編成電影嗎——是,或者不是?
如果這個故事通過了基本的檢驗,你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準 備
將故事劃分成若干場戲,把每一場戲粘貼到一張紙上。這樣,你便可以把有編號、有標題的場景裝訂在一個活頁夾裡。在幕與幕之間放置一張彩色的紙片,作為標記。
標記出所有對白或者所有描述性語言,這樣能幫助你把動作、行為和對白區分開來。(可以選擇性地做這一步。)
精煉故事梗概,為每一場戲寫一段話,直至你對整個故事有一個成熟的認識。切記要使用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只寫出觀眾能從銀幕上看到或者聽到的內容。
你處理的故事有多少內容是視覺的、有形的、動作化的?又有多少內容是內在的、精神層面的、心理上的?這些可能是需要你大加修改的地方。
評估時間
大聲讀出每一場戲,留出些時間,用你“內在的眼睛”觀察那些展開的動作。
為每一場戲計時,然後把每一場戲的時間加在一起。
把得到的總時間和你的目標時間作比較。
評估在改編時你需要對原故事作多少壓縮和簡化。
戲劇潛力和難題
故事設定的世界是否有趣、生動和視覺化?
每一個人物在故事中的設定代表著什麼?
每一個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麼?(這裡你將會學到怎樣減少或者合併人物以簡化故事情節。)
主 角
主角是什麼類型的人物?
主角的主要衝突是什麼?
主角的主要問題在哪裡?
主角在解決自己的難題時遇到了什麼障礙?
主角遇到了什麼利害攸關的緊要關頭?
危 機
故事的危機是什麼?
故事危機出現在戲劇性弧線的哪個點上?
第一幕
怎樣在銀幕上快速簡潔地交代主要人物的基本狀況?(相比原著,你可以更晚一些展開故事的開端,更早一些交待故事的結局。事實上,每一場戲都會從這種緊湊的敘事中變得更有效率。)
第二幕
第二幕需要使用多少事件來使故事複雜化?
故事的危機時刻是否是戲劇化和電影化的?
如果故事的危機時刻不夠戲劇化和電影化,你打算怎樣改進它?
第三幕
故事的危機是怎樣解決的,你多大程度保留了原著?
視 點
我們大多數時間透過誰的視點看故事,為什麼?
還有其他哪些人物的視點也是重要的?
敘事者採用了怎樣的視點和語調?在改編成電影時,你是否願意或者有能力把它吸收進來?
人物的內心世界
小說中的人物是否總是依靠心理活動作出決定,因而是否在銀幕上是看不見的?
人物作決定時必須用言語表達嗎?或者你能否把它轉化成可視的動作?
如果一個人所作的決定必須用言語表達出來,能否由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說出來,而不是用旁白?
你是否需要創造一個新角色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需要這樣做的話,切記在構思故事的前期階段就添加這個角色,否則很容易讓整個故事變得太生硬。)
發 展
主要人物是不是發展的、變化的?
主要人物的發展和故事的意義、目的有什麼關係?
次要情節
考慮到電影的改編通常不得不刪節並簡化原著故事,所以考慮一下是否一定要把次要情節寫進去?
類 型
與原著故事相比較,你的電影是什麼類型?
你對類型的選擇是否把改編故事的過程複雜化了?
對 白
故事中的人物是否喋喋不休?
哪些對白可以用動作來代替?
你怎樣才能充分精簡人物的對白?
原作的臺詞是否適合演員念出來?你是否需要把它們轉化成自己國家的語言或者把它們現代化?
視覺化
你怎樣強調與突出不同場景的基調?
是否有隱喻性或者象徵性的動作和物件?它們對錶現事件和意象是否有重大作用?
為了達到某種戲劇性或者隱喻性意義,是否要對某些特殊動作進行強調?(例如羅伯特·恩里科[Robert Enrico]的《貓頭鷹橋事件》[An Occu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1962]是一部講述人的瀕死體驗的短片,劇本中有一場戲是當著死刑犯的面,儀式般地準備行刑的絞索。)
目 的
故事如何表達對人們生活的看法?
生活中發生了什麼,讓你想要找到這個故事的意義和目的?
藝術的繁榮來自其受到的限制。當你把故事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外一種媒介時,完全忠實改編 原著就會遇到巨大的挑戰。考慮到每種媒介之間的差異是如此之大,你真的要接受這樣的挑戰嗎?事實上,如果你儘可能忠於原著故事的內在精神,而不是受限於它的細枝末節,電影或戲劇在形式上受到的限制反而會激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有權力進入人物的想法和感受,但如果哪部電影試圖讓觀眾直接聽到人物的想法和情感,這樣就顯得太笨拙了。
“忠實”改編:文學作品到電影的“忠實”改編(“faithful” adaptations)是很容易失敗的,因為每一種媒介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優點和弱點。不要對原著作品過分敬重,反過來應該仔細思考電影在哪些內容的表達上獨具優勢,在哪些內容的表達上先天不足。
事實上,電影更像現實生活,我們通過密切觀察別人的所作所為來了解他們。通過經驗和移情作用,我們能夠從他們外在的表現推斷內心的狀態。電影和戲劇觀眾通過相似的方法推測作品要展現的內容。即便如此,電影史上仍然有很多先鋒的實驗電影,試圖捕捉人類的意識狀態。如果你親自去理解這些艱深的實驗電影,或許會發現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當你在尋找一個可以改編的故事時,要記得它應該能夠很好地轉換成連續場景的電影大綱。讓我們回顧一下第 12 章關於故事大綱的要求:
精簡的短篇故事形式;
使用現在時、第三人稱寫作;
每場戲新起一個段落(也就是要轉變故事的空間或者時間);
只描述觀眾能從銀幕上看到或者聽到的內容;
不要寫人物的想法或者影片製作時的相關技術信息;
總結所有的對話——例如:“巴勃羅告訴瑪格麗特,當他被安置在孤兒院時,他有多麼生氣。”
在你尋找故事進行改編的過程中,努力從自己的地域、文化或者民族背景中,探尋一些未被開發過的內容。找出那些引起你質疑的故事,反覆研讀它。考慮把它做成默片是什麼效果,就是把對白完全去掉,全部依靠動作來講述故事,把這當作對改編故事的快速檢驗。
整理出一個文件夾,它包含
故事的複印件。
一張包括標題、作者名字、出版年份和地點的封面頁。
用分場大綱的形式呈現你改編的故事。
Aa陳
改編是影視行業很喜歡的創作方式,影史上有很多優秀的電影都是由短篇小說改編而成的,比如《生活多美好》《2001:太空漫遊》《肖申克的救贖》《後窗》《本傑明·巴頓奇事》《斷背山》等等。華語電影方面,李安的《色,戒》根據張愛玲的短篇小說改編而成,梅峰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根據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還有近日上映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兩個名叫“金巴”的人因一宗復仇事件而引發的關於救贖和放下的故事。
短篇小說短小精悍,一般都是聚焦於主人公身上發生的某個事件,對“描述性”的內容甚是節制,給編劇很多再創作的空間,而且很多編劇可以從短篇小說提供的核心概念或思想出發去創作一部電影。這可能也是很多導演和編劇熱衷於改編短篇小說的原因。
不過一部好的小說能夠對讀者的想象力產生強烈的影響,往往是通過文字方式而不是直接的銀幕展現。尤其是“意識流”作家,他們喜歡從內部視點來體驗作品中人物的心理進程和壓力,改編這類作品的時候就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當你在尋找能夠被改編的故事時,考慮一下它是否容易轉化成畫面和動作,其文學連貫性是否更多地依賴於內部的或者描述性的手段。沒有哪個文學故事是完全不能轉換到銀幕上的,但是有些會給改編帶來巨大的困難。即便如此,那些對你有特殊意義的故事還是會激發你,讓你獲得真正富有想象力的解決方案。這些創造力通常來自於某些特殊的內在力量。”
如果你想嘗試改編短篇故事,這裡有一份詳盡的方案供您參考。(以下內容摘自《開發故事創意》)
初步思考
把故事複印下來,劃出每場戲的分界線。
給每場戲編號並精簡地命名。
將每場戲劃分成三幕結構。
思考故事呈現在銀幕上的時間長度。10 分鐘?或者 30 分鐘?50分鐘?當你確定下來,它將成為你的目標長度。
把你的故事改編成電影,需要什麼特別昂貴的資源嗎?對此,要考慮故事的年代、拍攝時需要的場地數量、角色數量、服裝和特殊道具等。
故事在多大程度上是電影化的?為了找到答案,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給聽障人士製作一部電影:
故事中最戲劇化的內容,普遍是通過動作和行為來表現的,還是通過對白來表現的?
是否可以修改場景,使故事有更多的動作、更少的對話?
給故事寫一個前提(premise)。前提是規定故事情境、主要人物及其問題的一兩個精練的句子,它能體現出故事的目的,就像你看到的電視指南一樣,例如:“兩個女孩子不聽父母的勸告,在夏季的夜晚去游泳,但是隻有一個人回來。希拉里如何告訴父母她的姐姐已經淹死了呢?”
這個故事真的適合改編成電影嗎——是,或者不是?
如果這個故事通過了基本的檢驗,你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準 備
將故事劃分成若干場戲,把每一場戲粘貼到一張紙上。這樣,你便可以把有編號、有標題的場景裝訂在一個活頁夾裡。在幕與幕之間放置一張彩色的紙片,作為標記。
標記出所有對白或者所有描述性語言,這樣能幫助你把動作、行為和對白區分開來。(可以選擇性地做這一步。)
精煉故事梗概,為每一場戲寫一段話,直至你對整個故事有一個成熟的認識。切記要使用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只寫出觀眾能從銀幕上看到或者聽到的內容。
你處理的故事有多少內容是視覺的、有形的、動作化的?又有多少內容是內在的、精神層面的、心理上的?這些可能是需要你大加修改的地方。
評估時間
大聲讀出每一場戲,留出些時間,用你“內在的眼睛”觀察那些展開的動作。
為每一場戲計時,然後把每一場戲的時間加在一起。
把得到的總時間和你的目標時間作比較。
評估在改編時你需要對原故事作多少壓縮和簡化。
戲劇潛力和難題
故事設定的世界是否有趣、生動和視覺化?
每一個人物在故事中的設定代表著什麼?
每一個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麼?(這裡你將會學到怎樣減少或者合併人物以簡化故事情節。)
主 角
主角是什麼類型的人物?
主角的主要衝突是什麼?
主角的主要問題在哪裡?
主角在解決自己的難題時遇到了什麼障礙?
主角遇到了什麼利害攸關的緊要關頭?
危 機
故事的危機是什麼?
故事危機出現在戲劇性弧線的哪個點上?
第一幕
怎樣在銀幕上快速簡潔地交代主要人物的基本狀況?(相比原著,你可以更晚一些展開故事的開端,更早一些交待故事的結局。事實上,每一場戲都會從這種緊湊的敘事中變得更有效率。)
第二幕
第二幕需要使用多少事件來使故事複雜化?
故事的危機時刻是否是戲劇化和電影化的?
如果故事的危機時刻不夠戲劇化和電影化,你打算怎樣改進它?
第三幕
故事的危機是怎樣解決的,你多大程度保留了原著?
視 點
我們大多數時間透過誰的視點看故事,為什麼?
還有其他哪些人物的視點也是重要的?
敘事者採用了怎樣的視點和語調?在改編成電影時,你是否願意或者有能力把它吸收進來?
人物的內心世界
小說中的人物是否總是依靠心理活動作出決定,因而是否在銀幕上是看不見的?
人物作決定時必須用言語表達嗎?或者你能否把它轉化成可視的動作?
如果一個人所作的決定必須用言語表達出來,能否由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說出來,而不是用旁白?
你是否需要創造一個新角色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需要這樣做的話,切記在構思故事的前期階段就添加這個角色,否則很容易讓整個故事變得太生硬。)
發 展
主要人物是不是發展的、變化的?
主要人物的發展和故事的意義、目的有什麼關係?
次要情節
考慮到電影的改編通常不得不刪節並簡化原著故事,所以考慮一下是否一定要把次要情節寫進去?
類 型
與原著故事相比較,你的電影是什麼類型?
你對類型的選擇是否把改編故事的過程複雜化了?
對 白
故事中的人物是否喋喋不休?
哪些對白可以用動作來代替?
你怎樣才能充分精簡人物的對白?
原作的臺詞是否適合演員念出來?你是否需要把它們轉化成自己國家的語言或者把它們現代化?
視覺化
你怎樣強調與突出不同場景的基調?
是否有隱喻性或者象徵性的動作和物件?它們對錶現事件和意象是否有重大作用?
為了達到某種戲劇性或者隱喻性意義,是否要對某些特殊動作進行強調?(例如羅伯特·恩里科[Robert Enrico]的《貓頭鷹橋事件》[An Occu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1962]是一部講述人的瀕死體驗的短片,劇本中有一場戲是當著死刑犯的面,儀式般地準備行刑的絞索。)
目 的
故事如何表達對人們生活的看法?
生活中發生了什麼,讓你想要找到這個故事的意義和目的?
藝術的繁榮來自其受到的限制。當你把故事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外一種媒介時,完全忠實改編 原著就會遇到巨大的挑戰。考慮到每種媒介之間的差異是如此之大,你真的要接受這樣的挑戰嗎?事實上,如果你儘可能忠於原著故事的內在精神,而不是受限於它的細枝末節,電影或戲劇在形式上受到的限制反而會激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有權力進入人物的想法和感受,但如果哪部電影試圖讓觀眾直接聽到人物的想法和情感,這樣就顯得太笨拙了。
“忠實”改編:文學作品到電影的“忠實”改編(“faithful” adaptations)是很容易失敗的,因為每一種媒介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優點和弱點。不要對原著作品過分敬重,反過來應該仔細思考電影在哪些內容的表達上獨具優勢,在哪些內容的表達上先天不足。
事實上,電影更像現實生活,我們通過密切觀察別人的所作所為來了解他們。通過經驗和移情作用,我們能夠從他們外在的表現推斷內心的狀態。電影和戲劇觀眾通過相似的方法推測作品要展現的內容。即便如此,電影史上仍然有很多先鋒的實驗電影,試圖捕捉人類的意識狀態。如果你親自去理解這些艱深的實驗電影,或許會發現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當你在尋找一個可以改編的故事時,要記得它應該能夠很好地轉換成連續場景的電影大綱。讓我們回顧一下第 12 章關於故事大綱的要求:
精簡的短篇故事形式;
使用現在時、第三人稱寫作;
每場戲新起一個段落(也就是要轉變故事的空間或者時間);
只描述觀眾能從銀幕上看到或者聽到的內容;
不要寫人物的想法或者影片製作時的相關技術信息;
總結所有的對話——例如:“巴勃羅告訴瑪格麗特,當他被安置在孤兒院時,他有多麼生氣。”
在你尋找故事進行改編的過程中,努力從自己的地域、文化或者民族背景中,探尋一些未被開發過的內容。找出那些引起你質疑的故事,反覆研讀它。考慮把它做成默片是什麼效果,就是把對白完全去掉,全部依靠動作來講述故事,把這當作對改編故事的快速檢驗。
整理出一個文件夾,它包含:
故事的複印件。
一張包括標題、作者名字、出版年份和地點的封面頁。
用分場大綱的形式呈現你改編的故事。
狼圖影視騰
兩種故事。
1.奇人的故事,比電影還要戲劇化的人生故事。你的人生到底有多少轉折?!
2.普通人的故事,平淡無奇,但是充滿了愛,充滿了感動的細節。多少人回過頭才知道這才叫幸福?!
一張動態圖
真實有感的故事比較適合,可以引起共鳴👀
小米粒6386
自然是能震撼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