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说起陈凯歌,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喊出来《霸王别姬》。这一点并不亚于想起张艺谋的《活着》以及田壮壮的《蓝风筝》。似乎每一个第五代导演都有着自己的代表作,而这些代表作无一例外的都会给予我们一种很震撼的感觉。仿佛只要是一个导演,一生之中有这样一部代表作,就可以归于大师序列。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点,一个人大多数的时候,并不是天赋异禀的。之所以这些伟大的导演们有着自己的代表作,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们之前很多作品的积累后,一次性爆发的结果。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之前,积累了三部作品,而张艺谋的《活着》之前也有诸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菊豆》等不俗的影片。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因此,当我们醉心于这些名导的代表作品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关注一下,他们代表作之前的作品。对于揣摩一个人的艺术手法,我们并不能仅仅凭借一部作品来进行全面的说明。这样是不够的。真正对于一个导演的评价应该是建立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所以,当我们看完了《无极》,看完了《赵氏孤儿》甚至于看完了《道士下山》等作品的时候,就一口咬定陈凯歌不是一个好导演;或者当我们看到《霸王别姬》后,就说陈凯歌是当代国产电影的No.1,这样本身就是不客观的。为什么他会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拍出了《霸王别姬》。而是他在那部电影之前拍摄的很多作品的积淀。这才使得陈凯歌导演的地位得到了奠定。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今天所说的这部电影,是陈凯歌导演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当然,比起《黄土地》以及《霸王别姬》来说,本片的载誉度并不高,但是对于那两部电影而言,本片绝对是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在《黄土地》的基础上,本片很好的做了延伸。而本片在戛纳折戟之后,陈凯歌开始了迎合西方影评人的道路,之后拍摄了尝试性影片《边走边唱》,紧接着用一部《霸王别姬》成功的捧回来了戛纳金棕榈。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没错,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孩子王》。本片讲述的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插队知青老杆被派去给一所小学当老师,那个时候,课本稀缺。同学们上课的所有材料都是报纸以及各类信件。他们一遍一遍的抄着自己也不明白的文字,日复一日的学习着。老杆到了以后,将这种风气慢慢的扭转了。他开始教会同学们学习新的东西。甚至与班里的一个学生王福打赌,赌注为一本字典。结果王福输了,而老杆也最终被调回了队里。临行之际,老杆将字典留给了王福,并写下了寄语。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本片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凸显的实际问题却很复杂。以至于在海外发行的时候,很多国家的人都不会理解本片究竟要讲述的是什么。其实当我开始看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但是等到了快结尾的时候,片中主演老杆的一句话,点明了整部影片的中心思想。“以后不要再抄了,字典也不要抄”。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为什么说这句话是本片的主旨呢?因为结合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对于知识的匮乏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匮乏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些本不合理的知识。因为匮乏,我们不得不抄写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话语。而这样的抄写显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当人们思想被禁锢,再多的抄写只会让自己已经被禁锢的思想越陷越深。而片尾部分,老杆对于王福的寄语则是为了解除这一种禁锢。这才是本片想要表达的。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可笑的是,海外观众并不认为本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主旨,甚至于本片曾在1988年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影视委员会特别奖”究其原因,原因是他们认为本片关心的是“教育问题”。而在赫赫有名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之最的戛纳电影节上,本片更是被一群电影记者签名评为“最令人厌倦的影片”授予“金闹钟奖”。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陈凯歌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打击。自此以后,他开始逐渐的试着迎合西方电影人以及观众,在经历了《边走边唱》的试探之后,终于在1993年推出了《霸王别姬》。自此,陈凯歌与第五代导演一开始秉持的主旨渐行渐远。

本片兵败戛纳6年后,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

几十年过去了,如果我们现在仅仅是将自己的目光停留在《霸王别姬》上,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我们仅仅认为陈凯歌导演因为那一部好作品而被称之为伟大导演,那也是不现实的。何况《霸王别姬》只是他的一部成功作品,真正代表陈凯歌导演的灵魂的作品,跟真正代表张艺谋导演的灵魂作品的电影,实际上是那些代表作之前名声不是那么太大的电影。如果你一直吐槽国产电影没好作品,那么你就应该注意了。好作品太多了,而你看过只是太少。

……

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