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的小趋势 春天已然临近

2018年是整个网贷行业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雷潮过后,全行业陷入信任危机,好的平台难以「自证清白」,差的平台「垂死挣扎」或「灰飞烟灭」,还有一些半死不活的平台希望大环境改善和政策放宽「给条活路」。

新年伊始,平台、从业者都在揣测最新的行业走势,而出借人最关心的是网贷平台还能投吗。

笔者判断,如果政策不明朗,经济不回暖,网贷行业难逆周期。而明确积极的政策信号将是行业复苏的开始。


网贷行业的小趋势 春天已然临近



网贷行业的小趋势 春天已然临近

NO.1

为什么认为网贷行业春天会来?

去年6月开始全行业待还余额断崖式下跌,资金疯狂出逃。有趣的是,这种跌势很快就平缓了,而且跌幅越来越小。

行业还在缓慢探底中,未来几个月预测资金依然是流出状态,直到成功筑底。筑底成功以后会有反弹,资金重新流入。但筑底过程是很磨人的,因为谁都不知道转折点在哪里。

难道网贷行业不会一直筑底,最后被「团灭」吗?我们还原整个行业,2018年全年停业及问题平台总计为1215家,但今年问题平台数并非是历史最高峰,而在历史最高峰时行业也没有被团灭。

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无卡人群的借贷需求一直很难被满足,而网贷行业很大程度满足了这一需求。

另外一端,老百姓的投资需求也没有被充分满足。纵观市面上各类投资渠道,要么就是极低收益的银行理财,要么是门槛高的私募信托,再要么就是各类高风险另类投资,以及大部分人一直尝试但很少有人赚钱的股票和基金。

投资需求很大,老百姓安全可投资产品很少。

互联网理财给了普通老百姓新的选择方式,网贷行业的存在意义是让民间借贷阳光化。纵然网贷行业不稳定不完善,但它确实切中了需求痛点。

这个市场有多大?等到政策明朗以后,平台的用户数将会指数级别增长。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竞争对手死了 90%,剩下的平台会怎样可想而知。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巨头布局入场。

网贷行业的小趋势 春天已然临近

NO.2

现实道路曲折,行业低迷

回到现实,道路非常曲折,现在整个行业都很艰难。

如今四处投放的平台越来越少了,是因为出借人对平台不重要了吗?不,是平台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比」了。

行业火爆的时候,大部分平台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大家重点是烧钱打开市场,打品牌知名度,处在放款随意、风控更随意的状态。

那时候盈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开市场,获得融资,争取上市,上市以后钱来了,随后创始团队和投资机构都上岸了。做的早发展快的平台确实上岸了,入局晚的按照这模式走直接掉坑了,甚至深陷泥沼。


网贷行业的小趋势 春天已然临近



当资本市场不买单,股东不买单时,剩下填坑的就只有出借人了。要么借新还旧,要么打破刚兑。借新还旧的平台已经玩不转了,该暴雷的都暴雷了;而打破刚兑的平台往往就是大规模逾期。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投网贷坏账率可以这么高!

高逾期是如何导致的?风控不严格是一方面,而逃废债的盛行更加速了这场灾难。平台都是傻子吗?故意借给那些不想还钱的人?当然不是,风控太严就意味着借款端获客难,风控松就意味着坏账率高无法盈利。

摆在大家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流入资金不足,平台不敢去大规模放贷,那么平台就没办法营利。那么怎么解决流入资金少的问题?找机构资金。

但凡对自己的资产有自信的平台或多或少都会考虑去接一些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资金,能不能对接上,一靠资产端实力,二靠老板和股东的资源。

而实力不足但正常运营的平台,休养生息等春天是最好的选择。

那些更有野心和实力的平台,则选择在寒冬期扩张势力,比如扩展资产业务,优化风控模型,拓展网贷以外的多元化业务。

不仅出借人受伤出局,不少创业者也受伤出局了。既然赚不了钱还担这么多责任,那么也可以转型。2019年,不少平台已经开始转型。平台可以给银行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专注资产端开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