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春秋末期,当智瑶洋洋得意的站在晋阳城外的高地上,对着另两位霸主韩庚子和魏桓子,指点江山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正是他灾难的开始。

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智瑶

智瑶是春秋末年,晋国的四卿之一,非常有才华且武艺不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文武双全。但为人自负高调,喜欢仗势欺人。在他的带领下智氏一族吞并了很多地盘,实力大增。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遭到了赵国的顽强抵抗,这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不过没有关系,聪明的他,立刻想到了解决办法:引汾河水灌晋阳城。然后,当看到城内的老百姓和军队生不如死的场面,他一个人偷着乐,这还不算,还非要扯上自己的两个帮凶:韩国和魏国的公子一起来看赵国的笑话,于是就有了前面的场景。

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晋阳古城

在高地上,看着一片汪洋中的晋阳城以及波涛滚滚的汾河水,智瑶不禁喜笑颜开,心中大快。自然要感慨一番:我现在算是知道了,水是可以用来灭掉一个国家的。说完这话,他就仰天大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似乎天下已经是他的了。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韩庚子和魏桓子的心里头猛的一紧,暗自思付,自己的地盘也位于水边上,智瑶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攻击他们,到那时还不得乖乖投降吗?于是,魏桓子偷偷肘击了下韩庚子,而韩庚子也用脚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趾表示理解了彼此的心意。这就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历史事件“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趾”。

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汾河景色

因为智瑶是站在他们两个人的前边,所以并没有看见他们二人的小动作。但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智瑶家臣絺疵的眼睛。回到营地后,絺疵就将当时的情况说给了智瑶听,并且断言:魏,韩两家一定会造反。尚且蒙在鼓里的智瑶并不相信,就问为什么。絺疵就向智瑶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同时分析到,这眼看胜利有望,我们三家马上就可以瓜分赵国的领土。但魏韩两国却没一点高兴劲,反而忧愁满面。这很不正常,不是谋反的征兆是什么?

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趾

一向睿智的智瑶,这回居然也做傻事。他第二天召集韩魏两家的当家人,当面质问他们是否会谋反。本来只是有异心但无谋反之心的二人,当然矢口否认。但暗地里二人经过这次见面,反倒是下定决心谋反。因为感觉到智瑶的怀疑,不反已是不行了。

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谋反证据

得知情况后的絺疵非常懊恼,暗骂智瑶愚蠢。可他拿智瑶也毫无办法。只能为自己的将来尽快做打算了。他料到以智瑶的性格和行事作风,肯定会遭其余两国的暗算,必败无疑。自己若是继续跟着他做家臣,只是一个被灭族的家奴而已。就算智瑶取得胜利,因为他离间过三家的关系,势必也不会再得到智瑶的信任,不会再受智瑶的待见,也就不可能继续待下去。思前想后,决定逃走,于是借助出使齐国的机会,就再也没有返回。

他看穿了魏韩的心思,也看透智氏为人,但为保命他还是离开了智瑶

水淹

后来局势的发展,完全印证了絺疵的判断。韩魏谋反,联合赵国,用水淹的方式结束了智瑶的性命。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智瑶能听从絺疵的建议,提早做出对策,可能历史将被改写。如果智瑶不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可能也不会导致韩魏有异心,而剑走偏锋,极端行事。然而已没有这么多的如果,历史的进程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就一定有它的道理,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