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怎麼辦?老師這幾個建議一定要聽!

提示:1.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嬰幼兒,孕期知識。

2. 本文2400字左右,閱讀全文約需5分鐘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家長們一定對孩子的未來充滿著希望。家長們還記不記得寶寶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那一刻呢?家長們還記不記得當時的感覺?但是最近老師接到很多家長關於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相關方面的諮詢,今天老師根據絕大多數家長的情況,給家長們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家長們認認真真閱讀完本篇文章!

首先我們先帶領家長們瞭解一下,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我們在往期的推文有著非常具體的介紹,希望讀者們可以點擊進去閱讀!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語言發育遲緩表現類型分為很多種,但是基本可以總結分為三類:語言發育停滯、語言發育順序異常和語言發育放緩。家長若是搞不明白自己孩子的類別,可以諮詢咱們的老師!

發現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後,家長第一時間能做的就是採取最正確的措施就是對孩子的現在情況進行干預!對於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現狀,老師給家長們提出幾點衷心的建議。

1、不做“勤奮”的父母

中國父母的通病就是太愛護自己的孩子,當然愛護孩子也是人之常理,但處於語言發育爆發期間的孩子,父母們一定不要太“勤奮”。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太過於“勤奮”的父母不僅不會給孩子的發育帶來益處,反而是孩子成長髮育路上的絆腳石!

何為“勤奮”的父母呢?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寶寶,是要喝水嗎?媽媽給你拿。”不少父母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若寶寶指著水瓶,家人立馬“領會”寶寶這是想喝水了,於是把水瓶遞給他。

爸爸媽媽過度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或停滯,因為孩子不用說話,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圖,並達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這是很多家長們過於“勤奮”的表現,這樣只能弄巧成拙,影響孩子!

孩子說話晚怎麼辦?老師這幾個建議一定要聽!

2、不做“沉默”的父母

上面我們介紹到,在孩子語言發育關鍵時期時,家長不應該過於“勤奮”。但是什麼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度量,家長也不能做“沉默”的父母!

何為“沉默”的父母呢?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模仿發音的過程,家長在家裡不能過於沉默!父母更不應該找其他理由,減少或縮短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間!

家長若是過於沉默,家長們與孩子之間溝通很少,往往留給孩子模仿發音的時間非常少,使得孩子沒有模仿的機會!家長在家裡應該經常性的與孩子交流與溝通,引導孩子!當然父母之間也應該增加言語交流,供孩子模仿!

孩子說話晚怎麼辦?老師這幾個建議一定要聽!

3、摒棄多語言環境

寶寶在模仿發音期間,過多的語言環境會給寶寶造成一定的困難!單一的語言環境是基礎!

4、何為多語言環境?

例如:一個大家庭裡,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講各的家鄉話,或是一個家庭中混用多國語言使得家庭語言環境複雜,弄得一家人南腔北調,給正在模仿學習語言的小寶寶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不知道學誰的說話好,今天學南腔,明天說北調,結果學習語言的階段拉長了,寶寶遲遲不開口,說話不清楚,這是必然的結果!

孩子長期處在複雜的語言環境當中,相當於要同時學幾種語言,孩子在語言學習階段就不知道去模仿誰的發音,無法適應,導致語言發育遲緩,使開口講話的時間延遲。

更為嚴重的影響是多種語言環境可能讓寶寶變成“啞巴”,即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

孩子說話晚怎麼辦?老師這幾個建議一定要聽!

5、杜絕電子產品

不少父母發現手機、iPad、電子遊戲機是哄娃利器,但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接觸這類帶屏幕的電子設備越多,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風險越高。

專家建議未滿24個月的嬰幼兒除了與家人進行視頻通話外,不要使用任何電子設備。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睡眠不好、發育遲緩等一系列問題!

隨著電子產品技術的不斷髮展,現階段有著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供人們使用!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面前,一定不能過早的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2歲之前碰都不能碰!孩子2歲之後,家長可以適度的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將電子產品當做工具來用,而不是哄孩子的玩具!

讓孩子過早的使用電子產品不僅影響孩子的視力以及發育,更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過早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是現在很多家庭所存在的現狀,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二歲以上孩子用之有度。

6、破除“貴人語遲”觀念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的“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它的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猛,又稱“貴人不出語”。不知道何時起,“貴人語遲”這句話已經變了味道,成了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藉口,一用就是近百年。甚至孩子晚說話還成了富貴吉祥的象徵。這實在是太滑稽,太可笑,太錯誤了!

孩子遲遲不開口,很多家長還是堅信“貴人語遲”,這是大錯特錯的!正常嬰兒在7-8個月時就會模仿聲音,一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會說十來個字,能聽懂簡單的指令,2歲左右會問簡單問題,3歲左右能基本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堅信“貴人語遲”的家長一定要醒醒了,不能讓“貴人語遲”思想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一定要破除“貴人語遲”思想,孩子一旦落後於其他相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及時干預,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只會對孩子有更多不好的影響!

7、調整心態,充滿信心

看著自己孩子在說話上相比其他孩子落後太多,父母們著急是正確地,但是父母們一定要認真及時面對這件事情!及時調整自己心態和充滿信心!

其實語言發育遲緩如果能在家長的及時干預下,很容易追上正常同齡兒童的語言水平。因此,語言發育遲緩,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是最重要的。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讓孩子從語言發育遲緩的現狀中走出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善的。教育孩子的過程考驗的就是家長們的耐心與細心程度,所以家長們在漫長的教育道路上一定要充滿信心!本文中的很多注意事項,在很多家庭中確實存在,希望家長看完本篇文章後對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