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華為妥協,高通“霸主”地位再無人能撼動?

鬧了半天,高通還是人生贏家。

蘋果、華為等公司為了反對高通的"霸王條款"紛紛採用相關策略進行抵制,但胳膊註定拗不過大腿,更何況是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辦法。

在5G時代即將到來的時刻,蘋果和高通達成和解並付出一次性支付45—47億美元的代價。而華為也和高通進入了最後的談判時刻,將為高通支付5億美元。

在這場"抵制"高通運動中,最大的受益者還是高通,這也說明高通的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

蘋果、華為妥協,高通“霸主”地位再無人能撼動?

動真格要死磕到底的蘋果還是被高通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蘋果為了抵制高通的高額專利授權費從2017年1月開始至2019年4月,和高通在全球範圍內打了超過50場官司,分別分佈在6個不同國家和16個司法管轄區,內容涉及非法經營、專利技術、壟斷等方面。

打官司期間,蘋果還聯合三星、華為等手機廠商控訴高通專利授權費的不合理,但是高通也不是好欺負的。

手握大量超過 13 萬項專利儲備,以及在3G、4G 的技術壟斷地位,高通反擊起來也是一點都不手軟。

反訴蘋果侵權,還一度佔據優勢地位。尤其是去年12月,高通起訴蘋果的知識產權,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蘋果侵犯高通亮相專利,必須在全國禁售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 和 iPhone X 在內的一系列機型。

蘋果、華為妥協,高通“霸主”地位再無人能撼動?

雖然蘋果並沒有執行禁售令但對於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還是受到了影響,而且高通在德國地區的訴訟也取得了勝利。

德國慕尼黑地區法院裁定蘋果侵犯高通與降低智能手機功耗相關的知識產權,並通過了高通請求的永久禁令,蘋果公司將停止在德國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口銷售涉嫌侵權的iPhone7和iPhone 8手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蘋果一度處於不利位置,不僅沒有為自己贏得勝利,還被高通反將一軍,影響在中國和德國地區的銷售。

蘋果、華為妥協,高通“霸主”地位再無人能撼動?

到今年5G手機成為主流的大環境下,在英特爾研發不給力、三星以產能不足為理由拒絕為其提供5G芯片的困境中,蘋果再一次被高通握住"命門"。

如果蘋果堅持硬剛那麼將錯失搶佔5G市場的機會,於是事情就這樣猝不及防但又理所當然地反轉了!

蘋果和高通就這樣握手言和,並聯合發布聲明,表示雙方將放棄全球範圍內的所有正在進行的訴訟,並宣佈已達成了為期六年的全球專利許可協議。

羽翼日漸豐滿的華為依然繞不過高通的枝丫發展

2017年初蘋果和高通開始進行專利訴訟不久之後就有沒有報道稱當時還有一家智能手機公司也停止了向高通繳納專利費,而這家公司就是華為。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高通作為全球範圍內的芯片大佬,擁有眾多專利儲備,所以在全球手機市場形成了壟斷地位,有數據顯示,全球每賣一臺手機,就要交給高通手機價格的3.5% 或 5% 專利"保護費"。

這筆錢幾乎沒有手機廠商可以不交,蘋果和華為抵制高通也是因為不滿這筆費用。但時至今日,即使華為已經具備自主研發芯片的能力,且在5G領域取得多項專利,但依然繞不開高通。

蘋果、華為妥協,高通“霸主”地位再無人能撼動?

今年1月份,高通就曾透露過已經與華為簽署了臨時協議,並表示正在和華為進行最終解決方案的談判。

最近,高通還像媒體透露已經到了談判的最後階段。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跟高通和解之後華為每年或將要向高通支付5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不過因為華為在5G領域的專利佔有率比較高,可能與高通形成交叉授權,專利費會遠低於蘋果的45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高通為未來的發展已經掃清障礙,在全球範圍內的專利授權問題基本解決。而且曾經也參與手撕高通的三星現在也已經不再抵制高通。

不管是iOS陣營還是安卓陣營,高通還是那個掌握命脈的王者,其地位始終穩如磐石。

高通王者地位不變,但有些東西卻變了

手機廠商們長達兩年的反抗都沒能迎來勝利,說來也是令人唏噓。但通過這一次手撕高通,有些東西還是悄然發生了改變。

比如手機廠商們的自我意識崛起,開始注重研發。

蘋果、華為妥協,高通“霸主”地位再無人能撼動?

蘋果、華為在研發上面的投入自然不必多說,小米、OPPO等一眾手機廠商也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日前,小米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研發投入58億,比2017年增長83%,同時還表示將在2019年繼續加大投入研發。

去年,OPPO CEO 陳明永也曾公開表示,2018年 OPPO 的研發投入是 40 多億,2019年將投入100 億人民幣進行研發,將重點用在5G 和 AI兩個方面。

這些廠商們的動作無疑不是意識到了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雖然來的有點晚,但好在沒有遲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