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落戶不等於鬆綁樓市,發改委還明確這個口子不能開...

發改委昨晚對外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對此,國家發改委進一步解釋:放寬落戶不等於放鬆對房地產的調控。


放寬落戶不等於鬆綁樓市,發改委還明確這個口子不能開...


放寬落戶不等於放鬆房地產調控

截至2018底,我國仍有2.26億已成為城鎮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戶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其中65%分佈在地級以上的城市,基本上是大城市。國家發改委表示,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問題,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聯動,需要推動大中小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能片面理解為搶人大戰。

國家發改委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

就是指已經在城市長期就業、工作、居住的這部分農業轉移人口,特別是舉家遷徙的,還有新生代農民工,以及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這些重點人群才是落戶的重點,而不是說片面的去搶人才。城市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不同層次的人口,絕不能搞選擇性落戶。

放寬落戶不等於鬆綁樓市,發改委還明確這個口子不能開...

陳亞軍表示,放寬落戶不等於放鬆對房地產的調控。不管戶籍制度怎麼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是必須堅持、不能動搖的。

國家發改委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

因此應該始終把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這個底線堅持好,城市既要滿足剛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同時又要堅決避免投機者藉機“鑽空子”,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防止房價大起大落。


放寬落戶不等於鬆綁樓市,發改委還明確這個口子不能開...


此外,陳亞軍強調,消除城市落戶的限制並不是放棄對人口的因城施策。因此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更多的通過優化積分落戶的政策來調控人口。

國家發改委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

同時個別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還是要嚴格把握好人口總量控制的這條線,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引導人口合理的流動和分佈,防止“大城市病”的發生。

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口子不能開

《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要基本建成,到2035年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要全面形成。那麼對於農村土地中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未來改革方向,國家發改委表示,要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不得隨意改變土地用途。

《意見》主要提出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探索對增量宅基地實行集約有獎、對存量宅基地實行退出有償。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村集體依法把有償收回的閒置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這是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的重要改革措施。

放寬落戶不等於鬆綁樓市,發改委還明確這個口子不能開...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城鄉融合發展處處長 劉春雨

目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這項改革還是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未來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推開的路徑和時間節點,要視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情況和國家統一部署來安排,要在修法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推開。

國家發改委表示,要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基礎做紮實,確保待入市的土地符合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不得突破現有規劃,不得隨意改變土地用途,不得出現違法用地的行為。


放寬落戶不等於鬆綁樓市,發改委還明確這個口子不能開...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城鄉融合發展處處長 劉春雨

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口子不能開,按規劃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則不能突破,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