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啥过了2000年都不长草?

阪东秀人


秦直道



“有些事情,纵使劳民伤财,背负骂名,但总是要有人去建”,我想这是对秦始皇在历史上所留给我们的一种评价!

“秦直道”,是秦始皇众多历史遗迹中的一项,或者说是并不突出一项,灭六国一统天下、修长城、统一度量衡等都为世人所熟知,而秦直道堪比现在“高速公路”,从秦朝开建始,延续使用近两千余年,对我国古代朝代维护北方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直道,是秦朝修建的交通要道,横跨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境内,全长约为700公里,至秦朝修建后一直使用,直到清朝才逐渐荒废。而在这两千年当中,秦直道始终都没有被荒草所覆盖,得到较好的保留,这一点确实令人十分不解,也令人对秦朝的修路水平由衷佩服!



因此,关于2000余年不长草这一原因,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探究,才发现了其可能的原因:

根据考古勘察,整个秦直道横跨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三省,这三个省的地形环境本身就是以黄土荒漠为主,植被较为稀少,不利于杂草的生长,因此,秦直道的路段可分为黄土段和荒漠段,在荒漠段自然是难以长出草来,而在黄土段也难以长出杂草则是因为铺路所使用的特殊泥土材料,古人将黄土进行烧制,变成成熟的泥土,再进行夯实,这样一来泥土上就难以长出杂草,由此不得不佩服古人修路的智慧,相比于现在所修的路,经常修修补补,其质量可以说完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关于秦始皇修建直道,其原因主要就是为:一是为运兵所用,防御和征讨匈奴,秦直道直通边境,一旦边境有事,可迅速从咸阳出兵直达边境!二是加强六国旧地的管理,灭六国后,六国剩余势力仍蠢蠢欲动,易发叛乱,秦直道的修建可使秦始皇迅速平叛!三是便于出巡,秦始皇热爱出巡,行经全国各地,最后也是死于出巡路上!

总之来说,秦直道的修建,体现出了古人修路的高超智慧,尤其质量令如今修的路汗颜!

除了秦直道外,秦朝还修建了众多的道路:


木子夏锦论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可谓功莫大焉!

秦始皇的时代距离我们已有2000多年,但他的影响无处不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修建了很多高标准的道路,其中有一条道路历经2000多年历史至今仍在,甚至具备通车条件,它便是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的秦直道。


经考古发掘确认,秦直道起点是陕西咸阳,秦王朝的都城,终点是内蒙古九原,贯穿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穿越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全长700多公里,最宽处60多米,最窄处20多米,在当时的工程技术条件下,堪称空前的伟大工程。

据史料记载,这条秦直道自建成以后,一直作为主干道使用,直到清朝时才逐渐废弃,但道路本身的质量是没问题的,而且在被废弃数百年后很多路段仍然寸草不深,有的路段虽然有草木生长,但树木都长不高,最高没不过膝盖,这是何原因?

1,使用炒制或火烧的“熟土”。

据专家研究,建造秦直道使用的土是经过加工的“熟土”,也就是把天然泥土碾碎后炒熟,或者用火烧焦,彻底去除泥土中的养分和草种,这样就杜绝了野草的生长。

2,大力夯实“熟土”路面。

秦直道的工程师在修筑路面时,把“熟土”和白石灰混合在一起,层层敷设,层层夯实,使得路基变得十分坚固,即便外界草种落入,也很难扎根生长。同样道理的还有慈禧墓,据说慈禧当年要求自己的坟茔上寸草不生,工匠也是用“熟土”实现了这一目标。

3,工程质量把控十分严格。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秦直道由大将蒙恬主持修建,皇长子扶苏负责监理,三十万秦军将士和民夫参与施工,工程监督十分严格,任何人不敢偷工减料,更不敢偷懒减少工序,严格的质量监督使得秦直道成为当时标准最高、质量最过硬的道路工程。

在发挥作用的近两千年时间里,秦直道上确实寸草不生,但后来被废弃的数百年间,路面上逐渐布满了一层黄土、落叶等,形成了新的土层,这一层土是可以生长草木的,所以秦直道上便逐渐有了草木生长。不过,当树木根系扎到秦直道的原始土层时,由于土层过于坚实,又是缺乏养分和水分的熟土,便不能继续往下扎根了,因此秦直道上的草木普遍矮小。

2000多年前古人建造的秦直道,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体现了古人“千年大计,质量为本”的观念。历史和事实证明,只要用心营造,就一定能打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良心工程”。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秦始皇真是个了不起的君王,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修建的长城,有些至今仍然完好,逝世之后的又是兵马俑,又是秦始皇陵墓,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当年秦始皇修建的这条路叫秦直道,也号称天下第一道,陕北地区的老百姓也称之为“圣人道”“皇上路”。秦直道全长大概800公里,至宽之处约60米,一般路面约有20米。

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秦直道由大将蒙恬监工,军工、民工达数十万,耗时两年半。这建设速度与质量,在当时的世界中,秦朝算得上是基建狂魔了。如今,秦直道建好距今2000多年,为何不长草呢?

这归功于秦直道的建造技术,有时真的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人,也搞不清楚2000多年前,他们是如何懂得这些技术的。据相关土木工程师对秦直道的沿途考据,总结出了秦直道的建设特点。



一、秦直道的有些路段的土壤中,被加入了盐碱土。

盐碱土,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在土壤中,盐碱成分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土壤中含盐碱成分较多,土地中的植物就无法生存。土木工程师发现这些路段的附近有着盐碱地,无疑,聪明的建设者们是将附近盐碱地的土壤搬过来铺在路面上的。



二、秦直道的有些路段又釆用“烧土”来铺道。

所谓的“烧土”就是烧过的土壤,也称为熟土。被烧过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化学成分流失,这样的土壤被铺在路面再经过人工的夯实,使路面坚硬,又能杜绝植物的生长。

三、釆用了建造长城时的绝招。

据研究,长城的墙砖砌筑中,它之所以能风雨中不倒,是因为在用来砌砖的浆水中加入糯米粉。吃过糯米的人都知道,它的粘性非常强,南方的老百姓常用糯米做糕点、大饼、八宝粥,就是因为糯米有这种特性。

建造秦直道的建设者们在铺路面时也加入了糯米粉,并且与水混合,将之倒入铺路的土方中,这样路边上的土壤粘性就非常强。



四、秦直道是良心工程,并且秦始皇派儿子胡亥亲自去检查。

秦始皇下命令修的工程,谁敢去偷工减料,除非是活腻了。再者,皇太子又亲自去现场检查,质量若不过关,人头落地是免不了的。关于胡亥亲自去检查工程的史料有很多,《史记·李斯列传》中就有记载。



秦直道现在的真实情况。

事实上,现在的秦直道,部分路段还是长草的,但没有大树的出现。它之所以部分路段长草,是因为有风把其它地方的土壤刮到道路中,历史时间的累积中,土壤越积越高,就有利于野草的生长。但是,大树在秦直道生长不了的,因为它的根伸到秦直道的初始路面时,就无法吸收水份再长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秦直道的存在,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无数的举世闻名古迹,凝聚着我们炎黄子孙的勤劳与智慧。


我就是竹韵


有关秦始皇的很多事都像谜一样,例如兵马俑、万里长城,就连秦始皇当年修的路都和别的路不同,秦始皇修的“秦直道”居然千年不长草木!


古代修的道路真的能有千年寸草不生的吗?当然不可能,秦始皇修的“秦直道”虽然几乎不长草木,或者长也非常矮小,但是毕竟是会长的,只是在两千年来频繁使用时期几乎不长草木,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何“秦直道”千年几乎寸草不生!

“秦直道”修的时候用的全部是熟土!

秦始皇在修“秦直道”的时候所用的原料全部是熟土,熟土是把土加热翻炒后的土,里面不含水分,细菌也全部被杀死,没有细菌的情况下,植物是不能生长的,所以秦直道在修建后很长一段时间是真正寸草不生的。而在秦直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秦直道在历朝历代都是作为主干道使用,所以道路每天都被大量车马碾压,草木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生长。直到清朝末期,走秦直道的人越来越少,秦直道的土壤才慢慢焕发生机,长出部分矮小的草木!



秦朝时期工匠没有偷工减料的胆量,不存在豆腐渣工程!

说到秦朝我们肯定能想得道酷史,陈胜吴广起义也说明秦朝的法制容不得马虎,虽然有坏的一面,但是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在修建秦直道的时候没人敢偷工减料,工匠在夯实路面的时候会出百分之二百的力!所以秦直道几乎不可能存在豆腐渣工程,这也保证了秦直道在使用之后一直不长草木,并且延续千年!

我是历史白话君,欢迎大家关注我,观看更多历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历史白话君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期间他下令修了一条秦直道,此后的两千年时间里,这条道路一直被国人使用,作为交通要道,知道清朝时期才逐渐被荒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造一条通往九原郡的道路,这就是秦直道了。秦直道全长7000余千米,负责修建它的人是秦始皇的大将蒙恬。

由于工程标准要求高,且沿路地形复杂、道路险峻,所以工程极为缓慢,一直到秦二世继位以后还在继续修建。在秦朝,这可以说是和长城与灵渠同要重要的工程了。

关于秦直道历经两千年都不生长杂草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两方面。

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

前面说过,秦直道的修建标准要求极高。秦始皇一心想要自己的帝国流传万世,所修建的道路自然也希望使用时间长久。


大将蒙恬在接到任务以后,集思广益。年龄稍长的人都见过以前农村的土房子,墙体上绝对不会长草的。

秦直道的修建就采用了类似的办法,先采用把泥土烧熟的办法制成熟土,然后在采用民间修房子筑墙的办法,在土中混入石灰等,增加泥土的碱性。最后采用夯土的办法筑造成路。

由于众所周知的秦国严苛的法律,工人们不敢在工程上偷工减料、偷奸耍滑,故此秦直道得意达到了设计标准,成了古代版的“高速公路”。

历朝历代的使用和维护

秦直道自从修建成功以后,就一直发挥着他设计时的作用——作为调兵遣将的通道和商旅往来交通要道。

鲁迅有过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一条如此重要的道路,历朝历代都在不遗余力的进行维护,自然不会让它长满杂草。加之往来的商旅和军队踩踏,路面只会越来越结实了。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长城一样,秦直道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小跟班


司马迁曾随汉武帝巡视北部边疆,走的是秦直道,他记录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从司马迁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直道的三个特点:一、直,也就是弯道少;二、堑山,也就是遇到山就将山挖开;三,堙谷,也就是遇到河谷就将河谷填起来。遇山开山,遇谷填谷,保证了秦直道的直,减少了道路总长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根据诸多的文献记载,秦汉时的直道是由甘泉宫故址经由安塞县境达于榆林市南鱼河乡的上郡。秦直道总长736公里,路宽60余米,可并列六架马车通行,全部采用黄土分层夯实填筑起来的,质量十分可靠。秦直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完工于秦始皇三十五年,由大秦名将蒙恬率数十万军民修建。

水家名士郑国是秦直道的总工,负责技术工作;项目经理是蒙恬,负责组织军民劳动。参与建设秦直道的工人超过三十万人,沿途各郡县都征集了民夫、牛车参与秦直道的建设。秦直道的建设标准十分高,达到了今天高速公路的水准;秦国法律森严,兵器上面都有工匠的名字,一旦兵器出了问题,会反查制造兵器的工匠,然后根据秦法给予严厉处罚。有严密可靠的制度,所以秦直道两千年来依然寸草不生。秦直道一直用到了清朝初年,是国家的交通大动脉。

秦人在道路两旁架起大锅,将黄土挖出来之后放在大锅之中炒熟,同时加入一些盐碱,然而再将这些黄土分层填筑起来。如此一来,等于是断绝了野草的生长条件,植物想在这样的土质中生长几乎是不可能的。秦直道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填筑,现在公路路基填筑每层不超过40公分,秦人的夯实设备没有今天好,因此应该是每20~30公分一层填筑起来的。

黄土加盐碱的效果类似于今天的石灰土,以前高等级公路的基层采用石灰土填筑。石灰土就是按一定比例配合石灰粉与土壤,形成级配均匀的混合料,这样可以保证公路基层的强度与稳定性。如果土壤中按比例加入石灰、粉煤灰,则形成了二灰土,它比石灰土强度更高,有一定的板体性和较好的水稳性。

秦朝对质量十分重视,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秦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黄土夯墙的质量检测用箭来检测,如果箭射入了黄土墙一定深度,则黄土墙质量不合格,处罚筑墙之人。如果箭射入黄土墙的深度达不到正常深度,则处罚造箭之人。秦法细致严密,号称“事无巨细,皆有法式”;秦法处罚偏重,有罪必罚,绝无宽恕,有功必赏,绝无差错。


大秦铁鹰剑士


中国自1984年建造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后,截止今日,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经覆盖了全国各地,可以说高速公路的建造,给我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过,大家或许想不到,其实在两千多年一千,秦始皇就已经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了。



看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看来不是后人白叫的,秦始皇不愧为千古一帝,统一了六国成为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建造长城抵御外辱,并且为了兵员粮草输送,修建了类似当今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这条秦直道,充满着神奇,两千年来,居然寸草不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秦直道经过的很多地区都是在沙漠,沙漠缺水干旱,自然很少有植物生长,还有一方面,据说修路用的土是烧熟的土,并且加的有盐碱,盐碱地是不会长植物的。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秦始皇可是很厉害的人物,谁都不能在他手底下偷奸耍滑,因此,秦直道的施工,按质保量,因此此路也就不容易长草了。


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万里长城的建造,秦直道的建造,秦始皇陵都堪称一大奇迹,也是中华五千年历经进步发展的佐证。


唯恋无名


秦始皇当时修的是官路,也就是打通前往各地的要道,适合运输军事物质、官员往来、商贸流动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长草是少数路段,大概是规划时候符合地理地貌条件,方便大多数人使用,走的人多,此外还有历代朝廷进行翻修。其实很多古道后来被新路替代,也逐渐荒废了。例如秦始皇平定、打通岭南,就有湖南至广西的潇贺古道。


大宋文体局


秦始皇军队500年不倒之谜


今天,军事专家已经可以根据秦兵马俑去推测那支令人生畏的军队如何作战了。一动不动的陶土战士,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可以设想,在长平谷地的秦军军阵中,他们最先与赵军接战。考古发现,他们曾经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这些弩兵分为三排,直面成千上万汹涌而来的敌人。

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去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这是人们第一次亲眼看到秦军弩兵的作战队形。专家认为,他们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可以推测,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密集的杀伤力最为致命。前排的士兵正在射击,后排的蹲着准备,一起一伏,配合默契。这显然是秦弩兵作战的一个瞬间。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还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秦军很有可能开创了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

从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6.3 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米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可以想象: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在兵马俑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

戟的长度在 2 米 80 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与长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对于他们来说: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发挥个人才华是最关键的。

考古人员发现的第三种长柄兵器叫铍。它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米5左右,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形去冲击对手。

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但是,这些兵器之间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经很难了解。兵马俑坑曾被人盗毁,士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遗失了,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黄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经很难判断。


秦国的兵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兵器制造业。工人从地下挖掘铜矿石。


在兵马俑坑,军事专家还是发现了一种配合作战的范例。在轻装的弩兵中,这个身穿铠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长矛一类的刺杀兵器。在射击部队中编制这样的长矛手,是为了保护射击手免遭冲到跟前的敌人伤害。从这些细节来看,秦步兵在专业化和协同作战方面,很可能已经相当成熟。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部署,向秦军主动进攻。而秦王也秘密换上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为秦军总指挥。


当赵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白起认为战胜对手的机会已经来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


在夜幕的掩盖下,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离开了营垒。一支25000人去断赵括的后路。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两支部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今天,这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当年包抄赵军的秦军,就穿过了这条河流。


然而,军事专家对这两支秦军部队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属于哪一个兵种?5000名秦国骑兵究竟如何作战,这一切都没有人确切地知道。


2000多年后,在坑,考古人员发现了秦军的战马。专家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 133 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来,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书上也有所记载,说秦马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说:“探前蹶后”。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就是蹶后,“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一纵一丈六,一纵一丈六,这样的马多得很,数都数不清。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赵国是创建的第一个国家。但是,这个仓促地结论忽略了秦人的一段历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儿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


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但是,秦国的骑士在哪里呢?


在这个仍然覆盖着黄土的大坑下面,就肃立着一支完整的秦国骑兵部队。


这就是秦国的骑士:他们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专家发现,和赵国早期的骑兵相比,秦军的马鞍先进了许多,它的两头微翘,已经有了现代马鞍的雏形。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发现是:秦骑兵仍然没有马镫。


在没有马镫的战马上,骑士无依无凭,要全力保持平衡。马镫使骑士可以腾出双手,用来攻击敌人。但没有马镫的秦骑兵究竟如何作战呢?


从考古挖掘看,专家们在骑兵纵队中没有找到适于马背作战的长矛和战刀,却找到了箭头、弩这样的远射兵器,秦军骑兵竟然是用弩在马背上作战,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骑兵处在发展阶段时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长平战场上,直扑赵军大本营的五千骑兵还无法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军大本营的动静,袭击赵军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


然而,秦人深知作战中配合协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黄土下面,这支秦国的骑兵部队井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考古证实:秦骑兵已经具有非常严密的组织,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骑兵部队在秦军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攻击力量。,5000秦骑兵最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为彻底包围对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山西省的高平县,这个村庄叫三军村。两千多年前,赵军的统帅部就设在这里。赵军被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这时,司马迁写到,秦军统帅白起并不马上发起总攻,他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围的赵军。


围困持续了46天,在那悲惨的日日夜夜里,在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中反复冲杀的秦军轻兵,究竟是什么部队呢?


在众多的陶土战士中,有这样一群,他们手执戈矛,没有任何防护铠甲,是典型的轻装。在枪林箭雨的战场上, 这种装束的战士不是炼就了一身高超的格斗技术,就是拥有非凡的勇气。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战士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轻兵”。但是,其它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个俑坑,骑兵部队的边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但是,当探测结果全部出来的时候,专家们却颇感意外。


在秦的时代,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弛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一千多年。


但是,这儿的探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


这些战车车体窄小,仍旧由四匹马拉动。可以推想,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正好弥补骑兵无法近身攻击的缺憾。


一些专家认为,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种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这种独立战车部队。


赵军主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到咸阳,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亲自赶赴前线,将15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征召,组成一支大军。这支临时拼凑的秦军从战场的两翼,一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全部赵军的后路。


赵军统帅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他把部队分为四队,拼死突围。司马迁没有提赵括是向哪个方向突围,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向赵军的大本营方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两万五千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合的铁门。


可以想象,在整个包围圈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最为惨烈的战斗。这“绝赵军后”的秦军部队,如果没能顶住赵军的拼死突围,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改写。此时,除了士兵的勇敢,没有什么比精心组织的军阵更有效了。


在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还埋在地下,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后卫。


军阵的最后边有三列横队,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后的,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它防止敌人从背后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的围绕之下,中间是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


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


它是个屯聚的阵势,他没张开,兵书上曾经讲了,说这个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挺刃,好像一个刀一样一下挺开来了。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


这个村庄叫白起堡,传说是当年秦军统帅白起的指挥部,作为最高统帅,白起怎样指挥他那庞大的军阵呢?秦军投入到长平的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即使在一个局部战斗中,恐怕也有成千上万的士兵。


古代兵书上说,军队是靠擂鼓和鸣金来指挥作战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个青铜铎留了下来。两千多年前的秦军战士,就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改变击鼓的节奏,士兵们根据节奏行动,这样,在指挥官的意志下,成千上万的士兵作为一个整体进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长平战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将近四十多天,伤兵的惨叫和哭声弥漫四野,活着的人把伤者杀死吃掉,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象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个围城村,当年赵国的士兵很可能被秦军围困在这一带,绝望中的赵括挑选了精锐的战士,准备做最后一博。


可以想象:当年亡命突围的赵军,正是撞在了秦军无坚不摧的军阵前,这是一架真正的。


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残余的士兵惊魂未定时,青铜戈矛组成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座城一般压了过来。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两千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激战早已化为司马迁笔下简约的描述。


40万受尽折磨后向秦军投降的赵军,被白起全体活埋。


在古战场的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边上还遗留着士兵们的兵器和随身携带的钱币。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这场前无古人的大战,震惊了山东六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它诸侯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秦统一中国的脚步。


结束后的那一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未来的秦始皇。


引子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为什么许多最伟大的军事工程都出现在秦始皇的时代?而且,集中在秦统一中国前后短短的十几年当中?或许,只有追随秦始皇那支无敌军队的足迹,才能找到答 案。


二、关山飞渡


公元前219年,在遥远的南方,今天广西的桂林一带,一支秦国军队正在这里驻扎。


在指挥部的营帐里,秦军统帅屠睢给远在咸阳的秦始皇写信:皇帝陛下,战事进展顺利,岭南之地不日即可归附,天下即将一统……


两年前,中原六国相继灭亡,黄河和长江一带已经并入秦国的版图。但是,南方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飘摇在外。秦始皇一声令下,50万秦军起程南下,大军没有遇到抵抗就迅速推进到桂林。


然而,战争的进展开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顽强的土著人神出鬼没,他们白天躲藏,晚上出来偷袭秦军。加上丛林中瘴气弥漫,毒虫遍地, 远征的秦军将士疲惫不堪,经常在昏睡中被突然出现的对手杀死。战争久拖不决。


最为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军中粮食即将枯竭,饥饿不仅在蚕食秦军的战斗意志,也在摧毁帝国征服南方的野心。


从北方的粮仓到南方前线,秦军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陆路运输,然而,丛林茂密、山高水远,未开发的南方令秦军的后勤保障变成一场噩梦。


在越人的一次偷袭中,最高统帅屠睢也被杀死,整个秦军陷入恐慌当中。


史记记载,秦始皇焦虑万分,他亲自赶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带。秦始皇明白:要结束南方的战争,就必须解决军粮运输问题。


在今天广西的兴安县,有一条看起来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在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条叫做灵渠的人工运河,是北方船队由长江进入岭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丛林战之前,长江和珠江之间没有河流相通,50万秦军的粮草只能依靠陆路运输,军粮根本就无法保障。当秦始皇心急如焚时,一个叫史禄的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运河,打通南北两大水系。船队从巴蜀一带的粮仓出发,进入长江的支流湘江,再通过这条运河到达珠江的支流漓江,后勤物资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


这是一个惊人的创意。当时长江和黄河已经沟通,这意味着,从帝国的都城咸阳上船,就可以直达广州。但是,秦人面临着巨大的工程难题。


湘江和漓江之间直线距离仅4.8公里,但两江高低相差几百米,运河开通,渠水将狂奔而下,根本无法行船。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灵渠最初的设想如何产生,也没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工程。然而,它确实是一个奇迹.2000多年前,这条33公里长的运河开通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内河运输网。


灵渠建成后,粮食运输畅通无阻。第二年,秦军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国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边。


平定了南方之后,匈奴人就成了秦军最后一个对手。北方草原上的这个游牧民族对中原文明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秦军在南方奋战的时候,匈奴人越过了阴山脚下的黄河, 直接威胁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公元前215年,大将军蒙恬挥师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决匈奴问题。但是,30万强悍的秦军并没有立即与匈奴骑兵决战,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长城边上。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都陆续在边界上修筑过长城。在今天甘肃省的临洮县,这段古长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 从秦长城向东北,经过一大片未设防的黄土沟壑后,就是已经灭亡的赵国曾经经营了几百年的长城。这条长城时断时续,早已破败不堪。达北部边疆以后,三十万秦军的任务就是维修、改造破旧的长城。


秦军和匈奴人周旋了几百年,蒙恬家族几代人都是秦国的战将,他应该非常了解与匈奴作战的艰难。


匈奴是游牧部落,他们居无定所,往来如风。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聚集成一支凶狠的军队,转瞬间,又变成散落天边的牧民。匈奴人是游击战的高手,如果秦军仓促出击,匈奴骑兵会避开锋芒,绕到别处大肆抢掠,甚至凶猛攻击秦军的后方。而秦军劳师远征,寻求决战而不得,旷日持久将无法忍受。


在这种情况下,蒙恬选择了长城战略。秦军修建的长城,并不只是一堵墙而已。长城不仅用于防御,蒙恬改造过的长城是一个可以进攻的体系。


长城的首要作用是预警。这些最高处的烽火台就是了望哨,为了提前预警,有些烽火台甚至远远突出于长城之外。


在长城沿线,秦军修建了许多由坚固城墙围起的小城,这里是戍边军民的居所,也是长城工事上的战斗支撑点。


在离开长城有一定距离的后方,秦军又修筑了屯军要塞,这些要塞既能够容纳众多的军队,又可以囤积大量后勤物资。在出击匈奴时,就成了大部队的前进基地,也是长城防线的战略纵深。有了这套体系,部队就避免了无依无靠的野战。


一年多以后,蒙恬大军基本上完成了长城的维修和改造,与匈奴骑兵开战的时机到了。


以长城为依托,装备先进的秦军只用了一年,就打败了匈奴铁骑,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处。


深切体会到长城战略价值的秦始皇,从此开始大规模地修建长城。秦帝国从内地征发了100万人,沿着5000公里长的北部边疆,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国防工程。施工多在蛮慌偏远之地,《史记》记载:民夫的尸骨填平了沟壑。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一条万余里的长城横贯帝国的北方,秦人缔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巨大的军事工程。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尽管有长城的依托,秦人仍然在后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专家推测:平定南方的战事耗尽了巴蜀的粮仓,而关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粮食是不能调用的,因此,供应北方军队的粮草主要来自于山东半岛。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黄河。


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


为了向前线输送粮草,成千上万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处的匈奴人并没有消失,他们随时可能会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战争,后勤运输之艰难,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刻。作为帝国的决策者,他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秦帝国灭亡后100年,史学家司马迁游历到了中国的北疆。这个伟大的学者被一条铺设在崇山峻岭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记中这样描述:直道通衢,堑山堙谷。司马迁看到的是一条开山填谷的笔直大道。


这就是秦始皇的彻底解决方案:秦直道: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陕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遗迹依旧清晰可见。


直道所过之处,地势险恶、人迹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过海拔1800米的子午岭而不回避。2000多年后,凄凄黄草下时隐时现的古道,仍旧让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筑实际上就是在山上夯筑的,用黄土夯筑,夯的非常结实。现代人都难以想象。


由于夯筑得十分结实,直道上树木至今也无法成活,只有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能够在表面生长,在某些地段,汽车仍然可以行驶。


为了证明史书对直道的描述,历史学家对道路遗迹做了勘测。


从帝国的都城咸阳开始,直道绵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处的九原,全长700多公里。它令人惊讶的程度绝不亚于长城。


在内蒙古包头市的西边,这座古城遗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终点,秦九原城。当年的九原是帝国北疆的军事重镇。军需物资从这里再分发到帝国北部修建和守卫长城的军民手中。


700多公里长的直道,为秦帝国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保障。北部边疆一旦有事,专家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go-vern-ment在一周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直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军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造的军事工程。


1986年,在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七块沾满泥土的木板,这是中国发现最造的木版地图。专家认定这是秦国一个县的行政区划图。如果秦人有一定的大地测绘技术,这些地图至少要符合定量制图学的六个标准。


考古发现,这些地图属于一个军马场场长所有。地图在古代中国常常属于国家机密,一个军马场场长不可能拥有与帝国的军事工程有关的地图。从这些地图上,我们仍旧无法推断秦人是如何进行工程测绘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拥有一批超越时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过去了,直道已经废弃了很久,偶尔有一些儿童在当年的路面上跑过。事实上,直道只是秦帝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的一环。


两千多年前,这些洞里插着圆木或石条,上边凌空铺着木板,这就是著名的秦栈道。修造在绝壁上的栈道,曾经穿越几百公里的秦岭山脉。


秦人有修路的传统,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国统一前后,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秦人建立了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这个新兴的大帝国控制的领土面积,是它的前人做梦都想不到的。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南征北战的秦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毫无疑问,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车辆是互相依存的,当年,奔驰在这些道路上的,除了赶赴前线的部队,就是运送后勤给养的车辆,秦人的车辆制造技术又如何呢?可惜,秦始皇兵马俑坑中的木制战车已经朽烂,无法告诉我们更多的技术细节。


在秦始皇陵的边上,发现了一个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铜马和大量车辆附件,两名驾车的驭手栩栩如生。这是两辆曾经十分完整的青铜车。经过考古人员的辛勤努力,残破的铜车马终于恢复了原貌。


这两辆青铜车是根据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车辆仿制的, 除了大小是真车的一半之外,它们在结构和形制上跟真车一模一样。青铜车的车轮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辐条,分散了车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使得轮子既轻快又结实。


从侧面看,辐条靠近车毂的地方明显加宽,为的是加强轮子横向受力的强度,很像今天的自行车轮。


车毂的加工复杂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只有两端和车轴接触,而中间却是一个鼓腹的空腔。


秦车的系驾方式令人惊讶,在西方,一直到公元8世纪,皮带都勒在马的喉部。高速奔跑的马经常窒息而死。秦车的系驾方式就完全不一样。


实验显示:用西方的系驾方式,两匹马只能拉0.5吨的重量;用中国的系驾方式,两匹可以拉1.5吨。


从这两辆青铜车来看,秦国的车辆设计和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车辆制造技术的完善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秦人为什么在这个领域会遥遥领先呢?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双辕车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与人类文明早期的单辕车相比,双辕车只需一个牲口驾辕,系驾大为简化,也更容易驾驭,双辕车是车辆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由于这个双辕车模型的主人是一个普通秦人,专家推断,双辕车很可能已经在秦国普及。


秦人是一个对车辆极度迷恋的民族。不管是贵族或者平民,活着的时候以驾车为乐,死了也要带上车辆陪葬。这或许可以解释,秦军的后勤运输为什么表现出众。


世界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时代、极少数的人有机会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创造历史。秦人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工程、覆盖全国的道路网络、制作精良的车辆,这些辉煌的成就共同塑造了一支强大的秦军,而秦军,创造了历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


15速食小厨师


作为2000多年的一直使用中的主干道,天天有人走,想长草?谈何容易啊!有人扯什么烧了的“熟土”和“夯实”,现在就是水泥路,隔断时间没人走,看看长草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