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说话说不清,竟是得了这种病!

2018年10月,安徽省29岁的小王在和同事聊天时突然说不出话,同事看情况不对,赶忙送往医院,通过检查,小王被确诊为脑梗!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小王恢复了健康,而像这样突发性的脑梗案例还有很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突然说话说不清,竟是得了这种病!


1分钟认识“脑梗”

脑梗和脑梗死(医学名称)、脑梗塞(旧称)这3个名词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简单来说就是供应大脑血液的血管被阻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脑梗前兆有突然上下肢体无力、失语、说话说不清楚等,而说话不清楚这个症状经常容易被忽略,或误以为自己大舌头了,实际上它是脑梗很重要的一个临床表现。

脑梗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病症,根据《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我国每5个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梗,平均21秒就有1人死于脑梗,每12秒就有1个新发病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递增,四分之三的脑梗患者会留下永久性残疾。

脑梗是怎么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成因,占比约50%-60%。当血管内膜受到损害,首先就会出现一些脂质的沉积,长时间沉积之后经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动脉壁增厚、血管腔变狭窄,一旦发展就会阻塞动脉腔,因为在动脉内膜沉积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叫做动脉粥样硬化。

高危人群用药原则

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人群都是脑梗的高危人群,因为这些症状易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对于这些人群,用药主要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例如高血压患者就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就要坚持服用降糖药,高脂血症患者且有不稳定的斑块,就要用调脂药。总之,控制危险因素,就是该吃的药一定要吃,把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在医生推荐的目标范围内,否则,出现脑梗这种突发病症的概率就会增加。

在生活中,很多患者会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脑梗,但是专家提示,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如果患者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或者有肠道出血的情况,这时就不能贸然服用阿司匹林。


突然说话说不清,竟是得了这种病!


“多药并治”有风险

很多患者在服用中成药时又会出现很多使用误区,例如,在服药时觉得一种不管用,会听从别人的经验,同时服用多种药。于是在没有经过医生诊治的情况下,到医疗机构自行购买、擅自服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药和药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不光是西药之间有相互作用,中药和西药、中药和中药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甚至这些药跟食物也有相互作用,在没有专业知识鉴别的情况下,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有的脑梗患者会去看不同的医生,然后把每位医生开的药一起服用,吃两三种作用类似的中成药是很常见的。而治疗脑梗的药多是属于活血化瘀类的,一旦同服出血风险又增加了。本来是为了避免梗塞,结果多药同服又引发出血或低血压,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定期复诊,调整用药

长期服药都需要定期复诊,一方面是看用药效果是否达到,另一方面要评估安全性。医生还会建议患者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那些可能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脑梗用药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且定时到医院复查,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突然说话说不清,竟是得了这种病!


脑心同治知多少

人体心脑相连,当脑动脉血管受到伤害时,心脏附近的血管也会受到牵连,往往有些患者在患有脑梗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心脏问题,脑梗与心脏的其他病症可能同时发生。

动脉系统就好比一棵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在心脏的冠脉血管,也可以发生在脑血管,发生在心脏就是冠心病,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如果发生在脑部,就是脑梗死。它们的病理基础是一样的,都属于动脉系统病,共同的机理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就像一个泵,假如说心脏有栓子,一旦脱落,泵出去之后就有可能到脑部,因此脑和心的病应当同治。

小伙伴们,脑梗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年轻人发病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大家一定要提高对它的警惕,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拥有强健的体魄!

1. 中央电视台《平安365 生活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