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時代永遠召喚著青年

前行的時代永遠召喚著青年

文/劉善偉

五四運動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如驚雷一般的。

於是,百年來,我們看到了關於五四運動的各種敘事,“青年”始終是永恆的主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年來一代代年輕人追尋夢想的努力。

喚醒了整個民族的心力

五四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年輕人追尋新世界的吶喊。而這喊聲,喚醒了整個民族的心力。

革命先烈惲代英曾於1924年第一期的《中國青年》發表《前途的樂觀》,文中有這樣的論斷:

“中國有志的人,由五四的群眾運動,轉入新村或工讀互助團等的社命運動;再轉入文藝或哲學的學術運動。從自由浪漫的社會運動進到科學的社會主義,於是發生勞工運動,共產運動,已經是大踏一步。”

作為《中國青年》雜誌第一任主編,惲代英以站在時代潮頭的革命家、新聞人的洞察力,深刻地看出了五四運動於民族、民主革命的價值。

1926年9月,《中國青年》刊發了一篇署名仁靜的《準備打倒反動學閥》的文章,對五四運動,有這樣的解讀:

“澎湃洶湧的學潮自北京學生打了賣國賊而普遍到全國,各地在睡夢中的民眾,好像頭上澆了一盆冷水的斗然震醒,反帝國主義侵略的覺悟,發展之速猶如火之燎原。幸虧有了五四運動,中國才能苟延殘喘;幸虧有了五四,中國才有轉機,才有青年覺悟的學生群眾,來領導全國人民,做反帝國主義侵略運動;幸虧有了五四,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才能從幾千年漆黑一團的天羅地網裡放出一條毫光。五四是這樣一件東西,所以值得我們永久崇拜。”

思想解放的前聲

如果說反帝反封建是謀求更好的生存,那麼反對封建禮教,則是從思想上解除年輕人的束縛——五四運動的文化價值便在於此。

1924年,《中國青年》曾刊發署名李青蓮《杞縣風俗改良運動》,文中這樣解析五四運動的文化價值:

“五四以來的新文代運動,更把宗法社會所有的倫理思想根本的搖動了……我們明白舊風俗的存在,完全是舊的支配階級的利益,我們要想打破舊風俗的束縛而得解放,那末,對於妨害我們的舊的支配階級的人員,即不能不奮力與之戰爭。

我們今後所負之使命——(一)否認家長專政,取消大家族及大家庭。(二)同等的待遇子女,使女子在經濟上教育上獲得與男子平等的地位。(三)扶助青年及女子經濟的獨立,使不受家庭或男子的挾制。(四)破除宗教的迷信,免使妨害科學思想的傳播……我們的宗旨,是在本科學理想與平民主義的精神,斟酌地方情形,一步步作推翻宗法社會及宗教迷信的舊風俗的運動。”

於今,我們都知道年輕人身上蘊含著改變世界的活力,但在五四時期,青年人在各個層面都處於封建禮法的重壓之下,社會已經到了非猛藥不能起沉痾的地步。而五四時期和之後的青年,便承擔起了時代賦予的使命。他們的價值,在上述文字中均得到了深刻的解讀和認同。

鼓舞著一代人救亡圖存

然而新民主主義革命並非一帆風順,大革命失敗,日本侵華。社會風雲變幻,壓在中華民族青年人身上的壓力有增無減。

毛澤東同志於1939年5月4日,在延安青年群眾舉行的五四運動二十週年紀念會上,作了《青年運動的方向》的講演。他這樣解讀五四運動在彼時的現實意義。

“五四以來,中國青年們起了什麼作用呢?起了某種先鋒隊的作用,這是全國除開頑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認的。

我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標準,我認為是唯一的標準。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麼做標準呢?拿什麼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

在他當年發表的《五四運動》一文中,他這樣論述:

“二十年前的五四運動,表現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五四運動到現在已有了二十個週年,抗日戰爭也快到兩週年了。全國的青年和文化界對於民主革命和抗日戰爭負有大的責任。我希望他們認識中國革命的性質和動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農民眾結合起來,到工農民眾中去,變為工農民眾的宣傳者和組織者。全國民眾奮起之日,就是抗日戰爭勝利之時。全國青年們,努力啊!”

殷殷期盼之情,溢於言表。在國家動盪,民族存亡之際,五四時期,那種年輕人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正是解民族於倒懸,救社會於累卵的關鍵。

而年輕人也衝鋒在民族救亡的前線,他們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一曲曲悲壯的時代強音。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機遇和機緣

在和平年代,青年人仍然面臨著時代和社會賦予的使命。1983年,《中國青年》創刊六十週年之際,許德珩老先生曾刊發回憶文章《以天下為己任》。文中表達瞭如是期盼:

“六十四年前,我作為一名青年學生,有幸參加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今天,我又十分高興地來紀念《中國青年》雜誌創刊六十週年……

現在的歷史條件儘管和五四時期不一樣了,但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思想,仍是青年所應具備的。……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如求學、就業、婚姻等)也有許多問題急待解決。我們是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歷史決定了我們要多吃一些苦,要捨得為祖國的振興作出必要的犧牲。只要我們樹立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大抱負,自覺地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前途聯繫在一起,就能完成我們的歷史使命。”

的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4日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樣:“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

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