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規定存在於哪些朝代?真相是怎樣?

宋啟珠


炒米認為“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中國歷史上是大概率不存在的。

炒米第一次聽說“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恐怖故事,是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引進的韓國動畫片,叫《蘿蔔道士和白菜道士》(又名很久很久以前)。


裡面有很多朝鮮民間故事,有的很多類似於我們中國的傳統民間故事,比如《田螺姑娘》等等。

而這個關於“把老人背到山裡等死”的故事,還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故事。

大致故事是在一個村子裡,一直流傳著過了60歲就要把老人送到山裡自生自滅的風俗。這個村子裡的人都很窮,其中主人翁家就更窮了,而且由於母親死得早,兒子30多歲了還沒娶上媳婦。


但是到了這一年,老父親60歲了,但是仍然活的好好的。按照風俗,兒子必須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揹簍把老父親背上山,放在山洞裡,再把山洞口用石頭封起來,讓老父親自生自滅。

然而兒子在背老父親上山的路上,一步一回頭,十分不捨老父親。封洞口的時候也沒封死;臨走的時候,把僅剩的幾個飯糰留給父親。但是父親不捨得吃,非要兒子自己下山時留著吃。


這下兒子就更不捨得老父親了。於是兒子每天偷偷上山給父親從那未封死的洞口送吃的。但是轉眼間到了冬天,這荒郊野外、天寒地凍的,兒子實在不忍心老父親受苦,就想要偷偷地把父親帶下山帶回家。但是父親死活不同意。然後就耽誤了下山的時間,然後就開始大雪封山了。

兒子和父親就躲在山洞裡相互依偎著取暖,然而就在兩人快要凍僵的時候,就只能往山洞深處走,最後發現山洞深處,不但有吃的,有穿的,還有一個陶罐裡裝著金子。原來這個山洞曾經是強盜藏金子的地方。


然後雪停了,爺倆下山買地蓋房,給兒子娶媳婦。夫妻倆共同孝敬老父親。而因為這個“兒子因為孝順而有好報”的故事,讓村裡逐漸放棄了這個不人道的風俗。

日本也有類似的民間風俗。


比如1983年有部電影《楢山節考》,裡面就講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苦的山村中,由於糧食長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歲,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只不過日本的這個版本是70歲。

但是由於同屬於漢文化圈,中國兩千年來的主流文明講“忠孝禮義”,所以理論上大一統的朝代都不會發生此類事情。

但是這不代表中國歷史上不存在這樣的事情。陝西漢中、山西呂梁、河北保定、山東煙臺,在歷史上都發掘過“瓦罐墳”。根據民間傳說,當家裡的老人達到60歲的時候兒子就會把老人們背到準備好的“瓦罐”中居住,每天只送一次飯,送晚飯後就往墓穴裡放上一塊兒磚頭,直到滿三百六十天後就能把墳墓給封住了,老人也就因此不能再出來,整個墓葬也就完成了。這就被認為是古人不贍養老人的鐵證。


但是根據考古發現,“瓦罐墳”或許只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一種墓葬形式而已。因為大量出土的存在的墓誌都是金、元時期。而且有的甚為豪華,叫“瓦罐墳”根他的穹窿券頂設計有關。

而“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這個傳說,有兩個重要因素:

一個因素: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低,不足以養活一家人;

另一個因素:六十歲的老人失去了勞動力,屬於“疲民”,吃飯就等於和年輕人爭奪生活資源。

但是中國歷史上國家關注老年人贍養問題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周朝。


西周規定,對50歲以上的老人要給他們吃細糧;60歲以上的飯菜中要配肉;70歲以上的在飯食中要增加副食;80歲以上的要給吃些珍饈美味;到了90歲小輩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飲食。

如春秋時期,齊國規定對家裡有7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賦稅和徭役;家裡有8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二子的賦稅和徭役;家裡有9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和徭役。

因此,“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古代中原大地應該只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而偏遠的日韓山區,或許真有這種風俗存在。



炒米視角


小時候,在老家聽說過這個傳說。據說,古時候有把60歲的人活埋的規定,誰也不能例外。有位國王,不忍心將60歲的母親活埋,就修了一條地道,把母親藏在裡面,每天往裡面送食物。後來,地道里總是鬧老鼠,國王也沒有辦法,他母親聽說了,就讓他們把貓帶進地道。果然,地道里不再鬧老鼠了。國王知道這事後,便昭告天下:人老了更有經驗,還是非常有用的。並做出新規定:從此以後,人到60歲不再活埋。

這事只是傳說,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也不知道真假。


清閒老農劉振營


我最早聽過這種故事,是我爸跟我講的。他說是在宋朝,仁宗皇帝時期。那個時候,人如果過了60歲,就認為沒什麼用了,要活埋。

可是包拯,那個時候他的父親,超過60歲了。為了孝順自己的父親,所以把他的父親藏在了後院。後來5只老鼠來東京大鬧,朝廷上下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包拯回家和他的父親說了。他父親和對包拯說:8斤大狸貓可避千斤鼠。這個時候,包拯在他家院裡看見一隻大狸貓,上秤一量不到8斤。又給了餵了一些肉,養了幾天,才夠8斤。這個時候,5只老鼠在金鑾殿上大鬧,把大狸貓放出來之後,一下就把5只老鼠制服了,一隻腳踩一個,嘴裡還叼著一個。沒想到左後腿鬆動了,跑了一隻。所以說那個時候開始貓鼠之仇不共戴天。

後來皇帝為了嘉獎包拯,就問他這個主意是誰想出來的。他回答的是自己的老父親。那個時候皇帝才知道,人老了還是有才能有用的。從此廢除了這條法律。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純屬是傳說,根本沒影的事兒,不過我小時候聽的時候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左右2046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說實話,小時候聽這個故事的時候著實嚇的不輕,總以為我爺爺奶奶六十之後會被活埋,後來見識多了,才知道這只不過是個傳了好幾代的謠言用來嚇唬小孩子的。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相反,歷朝歷代對老人都是特別尊重。


漢朝時,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人品又沒有什麼問題的就可以擔任當地“三老”。所謂“三老”就是負責教化本地百姓,在當地非常受尊崇。

七十歲以上老人當地的縣令見了都得作揖,待遇非常之高,國家每到節假日還給發放酒肉補貼。甚至見皇帝的時候都可以大搖大擺的行“馳道旁道”。

如果有人敢欺負老人,情節嚴重的直接棄市。

唐時家有八十以上老者,家裡壯丁可以選一人免徭役,專門用來照顧老人,而且對於那些品德高尚,美名遠波的老人們朝廷還會授予其太守,縣令的虛職。

宋朝則更是完善,對於那些孤寡老人從住宿到醫療再到飲食都是有硬性規定要無微不至的照顧。

中國數千年來都嚴格奉行“百善孝為先”的理念,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雖然不能肩扛手提,但是他六七十年的人生經驗會讓你少走太多彎路。

當然,這種情況或許存在,守仁君認為古代的遊牧民族就極有可能採用的這種辦法,或者上古母系氏族時期也可能是這種辦法,參考狼群就行。


守仁讀仁


六十花甲的棄老風俗,在歷史上存在過的可能性很高。有很多說法,什麼秦朝、宋朝、元朝,這些個朝代都不可能。

人們一直喊暴秦,秦始皇這樣乾的話,司馬遷早就把他的罪狀列進《史記》了。宋朝更不可能,宋朝一直襬著“仁義治天下”的幌子,況且幽雲十六州不在轄區(後面會詳細解釋)。元朝就也不可能,理由同秦朝,有這事的話早在史書裡鬧翻天了。

也有很多人多認為把六十歲活埋老人的傳說認為虛構的故事,甚至演繹出靈異事件。經過本人考證,雖然正史沒有記載,但是這個說法傳播極廣,結合一些老舊風俗、證據和推理,這事真就存在過。且聽【爾朱少帥】說給你聽:

所謂的“花甲葬”也叫“瓦罐墳”,說是墳,但是跟正常的墳墓不一樣。

瓦罐墳是先在地上挖坑,平整壓實,在坑壁四周要青磚青瓦壘牆,在地上也有青磚青瓦鋪地,還有壘個頂棚,頂棚側上方留一個孔。這個孔做什麼呢?一來通風透氣,二來送飯送水。

老人年過六十後,就會被送進這瓦罐墳,然後封頂留空。繩子吊著瓦罐,每天送點吃喝。哪一天送飯的時候,裡面的老人沒回應了,就說明人已經過世了。接著就把孔堵上,封土堆墳。

本人第一次聽到“六十活埋”的故事,是在初中時。一位鄰家老婆婆講述她姥爺給她講過的老故事。

晉西北的一個村子裡,一直流傳著花甲葬的風俗。這一年,老父親59歲了,家窮,兒子年過三十都沒娶媳婦。老父親不想拖累兒子,農閒時就和兒子提前把墳挖好住了進去。兒子孝順,含淚送別老父親,別人每日送一頓飯,他是一日送三餐,隔三差五還送點好吃的。

轉眼間到了冬天,這荒郊野外、天寒地凍的,兒子實在不忍心老父親受苦,就要刨開墳,把老父親接回家。

老父親連忙阻止:“使不得!使不得!”

“娘早亡,老爹一個人把兒帶大,捨不得你死!”兒子不依。

“祖上的風俗就該這樣,不然會被鄉親們說閒話的。”老父親老淚縱橫:“老爹沒本事,沒給你娶到媳婦,留著我著白吃白喝的,更沒姑娘跟你了。”

“什麼殺千刀的狗屁風俗!”兒子拿鋤頭死命地刨:“我只要老爹多活幾年就夠了!”

“轟隆”一聲,或許是之前挖墳是沒弄結實,或許是黃土地的土質太酥軟,兒子幾鋤頭下去,居然塌方了一塊。有驚無險,老父親只是被黃土砸的灰頭土臉而已。爺倆收拾妥當,回過神來端詳塌方時,有一個腦袋大的陶瓷罐子漏出黃土半截。

兒子隨手一鋤頭搗碎陶瓷罐子,赫然是銅錢和碎銀子。這一發現讓爺兩驚喜不已,繼續刨周圍黃土,居然收穫了六個陶瓷罐子——都是銅錢和碎銀子。後來的故事就是,爺倆買地蓋房,給兒子娶媳婦,成了村裡的首富。

兒子因為孝心得到好報的事也廣為傳揚,村裡逐漸沒有了花甲葬的風俗。

講故事的老婆婆,她姥爺就是故事中的兒子的下一輩。解放前老婆婆家就是小地主,她們村子裡面三分之一的房屋都是她家的。老婆婆家是地主的事情是可信的,那個年代她家曾經是村裡面批鬥會的長客,他兒子因為成分不好被軍隊開除。

老婆婆的故事給我心裡面留下了好奇的種子,我大學畢業後,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基本走遍了大江南北。後來也進行了多方查證資料和尋訪。得出以下結論:

一、“棄老風俗”並不是沒有史料佐證,所謂正史記載的多是漢民族的帝王家譜。而“棄老風俗”在河北、山西、陝西的一些縣誌裡面有零星出現,沒有引起人們關注。

二、“棄老風俗”的說法,多出現在北方部分區域,在東北地區和黃河以南幾乎沒有這種說法。

三、在北方黃土高原出土的很多古代平民墓葬,沒什麼陪葬品,卻用青磚鋪牆鋪地,很符合故事裡描述的“瓦罐墳”的樣式。

四、古代很多遊牧民族,在大遷移的時候,習慣拋棄老弱病殘,雖然不一定是活埋。

真相在一步步接近。

“棄老風俗”很可能就是某些遊牧民族統治北方時期的行為。遊牧民族習慣直接拋棄,因此推斷“瓦罐墳”應該是在農耕區出現。——這個遊牧民族曾經統治了遊牧—農耕混合帶的區域。

沒有在正史出現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的正史記載的古代外族本來就很少。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遊牧民族統治的時間不長,沒來得及造成足夠大的關注。再有一個可能就是大的戰亂時期,主流社會沒精力關注。

綜合起來,統治北方農牧混合帶、時間很短的大戰亂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符合這些特徵的族群和時期——罪魁禍首就是:五胡亂華時期的前趙(匈奴人)或後趙(羯族)。


爾朱少帥


一、六十還倉花甲葬

在古代有一種墳,被稱為瓦罐墳,也就是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父親安置在村外的預先建好的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后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親。這種墳文化反應了古代人民生活水平極端低下,無法養活失去勞動力的老人,因此形成了一種習俗,就是將年過六十的老人慢慢活埋。這種習俗雖然殘忍,卻反應一個事實,那就是種族的延續大於文明的要求。小螳螂永遠看不到它的父親,因此它還沒有生下來時,父親就被母親吃掉了。


二、秦始皇嬴政

相傳老人過了六十歲就必須死,要麼活埋,要麼處死,子女不活埋超過六十歲的父母則罪死不赦。這道命令是誰下的呢?大家口耳相傳,這道皇命是千古第一暴君秦始皇嬴政下的,這黑鍋秦始皇想不背都不行。

秦國以法治國,對內的重點在於治理疲民,所謂疲民就是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坑蒙拐騙的不良百姓,或者紈絝子弟。秦國治理疲民的手段就是強制勞動,強制勞動的內容就是服徭役,服徭役就可以吃牢飯;不願意接受強制勞動則貶為奴隸,或者處死。

秦國不開倉,不濟災,有功者賞,有過者罰,無功無過者不賞不罰,因此被視為暴政的典型。秦國重拳處理疲民,被儒家擴大化為六十歲以後的老人必死,因為六十歲的老人失去了勞動力,屬於“疲民”。但是秦始皇並沒有下達這麼荒唐而弱智的命令,都是後世為黑而黑編造出來的。


三、淮陰侯韓信

韓信少時以打柴為生,他經常接濟鄰居老地仙,使得老地仙得以延命。老地仙告訴韓信:我們後山上有一處龍脈風水寶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面,你將我葬在那龍口裡的話,你今生將大富大發,一生榮華富貴;如果你老母死在前面,你將她葬在那龍口裡的話,你今生會出將入相,位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老地仙死前,韓信的母親還很健康,為了出將入相,韓信提前將母親葬在龍口。老地仙知道後說韓信天理難容,必然不得善終,不得好死。韓信助劉邦取得天下後,給劉邦說了這件事,劉邦為了保全功臣,允下了五不殺之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光不殺,見君不殺,見鐵不殺!

最終韓信被呂后設計殺死,趁劉邦外出征戰,裝在布袋中不見天地,被宮女以木棒擊殺!這正應了老地仙說的不得好死。仔細一想,這是呂后為了殺韓信命文人騷客編輯出來的故事,呂后還編輯了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的事,好為她呂氏代劉作輿論準備呢。


四、花甲葬真相

花甲葬反應了人們在物資匱乏年代為了種族生存不得不做的事,反應了生存大於文明的天道,反應了強者生存的人道。遊牧民族物資比農耕民族少,他們的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為了種族的延續,遊牧民族在遷移時會拋棄老人,讓他們自生自滅。除了拋棄老人外,他們還可以娶庶母,娶寡嫂和弟媳;人類的葬禮除了土葬、水葬、天葬、火葬外,還有食葬,也就是親人死後,他的屍體會被活著的親人吃掉;這一切只是為了種族生存下去,這些事做得自然而然,雖有違現代文明。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文明與禮儀才會產生,才會有尊老愛幼,長幼有序的人倫秩序。天道早於人道產生,有些天道跟人道完全是兩碼事,比如天道無私弱肉強食,但是人道卻要求照顧弱小,體恤孤寡。


大秦鐵鷹劍士


很高興回答你問題。我是小康在農村。

有關“六十活埋”的說法,一說是出自秦始皇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認為人老則失去勞動能力,這樣的人只能吃白飯而不幹活,跟廢物沒什麼區別,只能浪費糧食。於是便將一條詔諭頒佈天下“凡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從者,滅九族!”得,秦始皇一句話,天下百姓倒黴了,過了六十自動Game over,要不然禍累子孫。於是乎老人一到六十就讓孩子將自己埋了,免得連累九族。

為了讓百姓永遠愚鈍服從他的管理,他可以“焚書坑儒”、濫殺豪傑,甚至偏激到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集起來,只是為了讓下層人民失去造反的武器。這樣看起來,坑殺老人的事情他也不是幹不出來。

“棄老風俗”很可能就是某些遊牧民族統治北方時期的行為。遊牧民族習慣直接拋棄,因此推斷“瓦罐墳”應該是在農耕區出現。——這個遊牧民族曾經統治了遊牧—農耕混合帶的區域。

沒有在正史出現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的正史記載的古代外族本來就很少。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遊牧民族統治的時間不長,沒來得及造成足夠大的關注。再有一個可能就是大的戰亂時期,主流社會沒精力關注。

而且不僅在我國,在日本,韓國這些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也有關於這方面的傳說,也許歷史上曾經真的有過這樣的存在,但這與我們傳統文化的“孝道”以及歷朝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馳,甚至太過殘忍,所以這種說法才會逐漸被人們所摒棄最終消失於史書之中吧!

謝謝。






小康在農村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規定存在於哪些朝代?真相是怎樣?

這個習俗據說是出自於元朝,不過在嬴政統治的時期就已經有這種說法。那時候他剛剛一統了天下,因為各國人口剛剛統一起來,他為了統一思想,因此下令專用李斯法家治,其他的史典全部通通燒燬。同時還下令活埋了不少的儒學家之類的人。但是對於嬴政的這一實施,有一些老人覺得,他太殘暴苛刻。於是嬴政又下了一道指令,六十還甲。也就是說,不論男女,只要滿了60歲的人,通通活埋。



嬴政的這件事情雖然並沒有任何文字性的記載,但是這種說法卻一直在民間流傳下來。但是根據一些野史記載,真正興起了60歲就活埋的習俗是從元代開始的。這樣的一種說法,不管是在我國,還是在日本、韓國其實都有。據說,老人到了60歲之後,兒女們就會為她打造一個墓穴。之後每次為他送一次飯,就在墓穴外面砌上一塊板磚。直到板磚將整個墓穴封死為止。



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孝子,實在是不忍心自己的父親60歲就去世。因此他一直悄悄地在為父親送飯,一直養著父親。就在這個期間,有位其他國家的來使朝見了當朝的帝王。他向這位帝王出了幾道難題,朝堂之上居然沒有人能夠想出解答之法。無奈之下,帝王就下令張貼皇榜,希望在民間找一找高手。皇榜上表明瞭,誰能夠答出題?就能領到重賞。這位孝子在一次為父親送飯的時候,就將這件事情講給了父親聽。沒想到父親告訴了這個孝子正確的答案,孝子就去揭了皇榜,成功的拿到了重賞。之後皇上也讚揚他,說他才智過人。結果孝子卻跪求皇上,說這是父親想出來的招,他父親已經60歲了,他請求皇帝開恩,能讓他父親繼續活著。



皇上聽了他的話,感動於他的孝心,又考慮到,老人也是有用之人。因此就下令,免除了他父親的死。同時還下令,將60歲就活埋的制度給廢除了。其實這種說法,一直都只流傳在野史當中,不少野史當中,甚至神話故事當中都有過一些記載。古人們認為,老人老了之後,不僅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還會浪費糧食,拖累家庭,所以當時才有這種說法流傳。但是在正規的史記裡面,卻並沒有任何筆墨寫出了這件事情。


漠外孤舟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也就是花甲墓,是真實存在的,傳說這種風俗叫“瓦罐墳”,也有叫“窯罐墳”“蠻子墳”!初始時間和地方已不可考,有說是遠古遊牧時期為了提高部落移動速度和提高戰鬥能力,從而遺棄老人的風俗。也有考古資料顯示這種墓穴多見於宋元時期!

有傳說認為花甲墓發生在秦代,因為這種殘酷的做法與秦始皇的暴政能夠相聯繫,故事大概是秦始皇頒佈律令,老人到了“六十歲要活埋”,如果家人不遵從就要殺頭,有一個孝子,因不忍心將父親活埋,冒死藏父,後來西藩特使來到中國,給秦始皇出了幾個難題,朝廷沒人答的出來,秦始皇就發佈獎賞令,孝子在父親的幫忙下,智鬥西藩特使,從而使秦始皇撤銷了“六十歲活埋”律令!然而這個傳說應該是不切實際,孔孟之道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沒有獨尊,但孝道文化的發展頗有影響,老人在那時候應該不存在被棄養的說法,再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至於讓秦始皇頒佈這條律令!



關於瓦罐墳的說法,是指將年滿60歲的老人安置在墳中,起初是敞開著口子,每天送一次飯給老人,並在墳口加上一塊磚,直到墓頂合攏,瓦罐墳的本義是生基墳、活人墳,並不是因為出土的殉葬品常見瓦罐,瓦罐墳的起源,無從考證是在西南還是中原。據《遵義府志》記載,這種風俗傳自古時候,屢禁不止,在山上隨處可見,每逢遇到大雨,這種墳就會露出地面!


花甲墓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是真實性的,在中國發現的傳說文本有70餘例,涉及的民族有漢族、苗族、土家族,涉及的區域有湖北、陝西、河北、山西、山東!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在山西晉中昔陽縣叫“生藏墓”,山西部分農村叫“磚打墓”,鄂西北叫“自死窯”,山東膠東半島叫“丘子墳”或“模子墳”!最廣泛的叫法是“活人墓”。


從花甲墓的各種傳說來看,棄老、棄病,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原始社會,曾經是一種制度化的習俗,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拋棄老弱是為了種族的存活、延續的一種需要,然而這種陋習在後世出現真的讓人有點不寒而慄!從已發掘的古墓文物來看,花甲墓的事情應該是發生在蒙古人統治的元代!


1974年,萊州市東宋村的一座“模子墳”中出土了兩件元代的青花玉壺春瓶。在山西嵐縣出土的花甲墓,墓誌銘上記載:此葬始造於大元大德三年,後重葬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所建的元朝統治了中國近百年時間,漢人作為四等公民長期忍受著蒙古人的欺壓統治,漢族的文化也受到了摧殘!在蒙古人建立政權的初期,頻繁的戰爭使社會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破壞,不少繁華之地成為了一片荒蕪,建立在血腥屠殺基礎上的元朝,使得人口巨減,好多地方都成了人煙斷絕的無人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元朝的統治者急需穩定的社會生產力,以此為他們創造價值,積聚財富,作為驅口的漢人,就成了他們隨意役使的工具。

很顯然,到了60歲的花甲老人,對元朝的統治者來說已經喪失了創造財富的的能力,這很可能就成為元初統治者為減少開支的一條強制性政策出臺的初始原因!可以想象的是,絕大部分被蒙古人統治的中原地帶的百姓都開始執行了這一政策!於是,漢民族有了這種不得不執行,在無法違背和改變的情況下,只好盡力變通去做好孝道文化的墓葬制式!在歷經多代沿襲後,花甲墓成了老人晚年最終的淒涼居所,再後來這種做法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的習俗,在少部分地區流行。



由於元代有了記述國史的蒙古文字,加上忽必烈對八思巴蒙古文的不斷改良,漢文失去了其應有的地位,作為蒙古國史的唯一記載《託卜赤顏》,在明代原文竟然亡佚,殘餘的部分內容因為硬譯文體也顯的文理不通,於是,在正史中就找不到對花甲墓的任何記載!

遺棄或殺死老人的風俗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過的現象,事實的真相往往很殘酷,在生產力和物資生活條件落後的地方,“花甲墓”是人類無奈的悲哀!


摯潷畫畫紅塵


棄老殺老、棄嬰殺嬰這種暴露人性陰暗面的事情,時至今日也不敢說完全絕跡了,“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歷史上大致是真實存在的,“寄死窯”、“模子墳”就是古代專供60歲老人自我死亡使用的生人墓穴。

“寄死窯”的棄老模式

“寄死窯”又被稱為“自死窯”、“待死窯”,在川陝鄂豫交界的漢水流域地區,已經發現了大批古代“寄死窯”的遺蹟。據說春秋時期的麇國有一個規定,老人年滿60歲後必須送至偏遠的“寄死窯”中,並且只准家人給他送三天的飯,三天之後任其凍餓而死。

還有一些說法是,古代當地對於一些鰥寡孤獨、喪失生活能力的老人,也會將他們送到這樣的窯洞中,任其自我死亡。

“模子墳”的棄老模式

“模子墳”又被成為“鍪子墳”或“丘子墳”,是用石塊壘成的石墳,其遺蹟主要分佈在膠東地區。《牟平文史資料選編》(1988年版)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傳說古時人過花甲不死,後代就按律令將其囚於石墳,由子孫送飯充飢,送至60天即可斷飯,最孝者送飯也不超過100天。”

與“模子墳”相類似的,還有一種俗稱六十還倉的“瓦罐墳”,也是民間傳說中記載的一種古代拋棄、活埋老人的習俗。子孫預先建一座瓦罐墳,待老人年滿60歲時將他們送進去,然後每天去送飯,但每送一次飯就加一塊磚,直到把墳的縫隙徹底堵死。

現在的研究基本確認,在遠古時期我國確實存在過棄老、殺老的習俗,並在古代的一些時期有過不同形式的延續,而且這一現象在世界多地都出現過。例如,日本、韓國、越南、印度、泰國等地出現過“棄老山”或“棄老國”,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就講述了在古代日本信州,會將年滿70歲的男人和60歲的女人送至楢山上任其等死。

但遺憾的是,棄老問題至今也不敢說完全解決了,空巢老人就是新時期的一種獨特“棄老”現象。以至於《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時,將“常回家看看”寫入進去,特別強調“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常看望或問候老人”。

由此引起不少人四處詢問:多久回家看一次老人才能不違法?可見,棄老問題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要靠立法來解決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