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三年還虧錢,基金定投真的能躺著賺錢嗎?

前幾天,《維度》看到有網友提問,“定投三年還虧錢,基金定投是不是隻是輿論吹噓能賺錢而已?”

的確,網上不少文章中,都推薦小白投資者做基金定投,“穩賺不賠、躺著都能賺錢”。那麼,基金定投真有這麼好嗎?

基金定投有什麼優勢?

所謂基金定投,就是你定期定額投資一隻基金。定期是指在固定的時間投資,每天、每週或者每月都可以自己選擇;定額是指每次投資固定的金額,這個額度也是你自己決定。

一種頗受認可的觀點是,基金定投被稱為懶人理財的優選,因為只需要定期投資,長期持有就一定能賺錢。

定投基金時,採取的是持續小額買入,降低成本的邏輯。而基金定投的一個完美狀態就是微笑曲線,即使你在高位買入,經過市場下跌和長期的底部投入,也將會降低你的平均成本。

當市場回升,超過不斷降低的持倉成本時,就可以獲得收益。而如果在市場行情低迷的時候開始定投,實際上就是在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基金,等到市場好轉的時候,基金價格開始上漲,收益也會水漲船高。

拿今年的A股市場為例,春節後A股猝不及防的上漲。那些此前一直堅持定投的人,就可能趕上這波行情上漲的風,擺脫熊市的低迷,成功獲得更高收益。

此外,定投是一個長期投資行為,不用考慮各個時期的投資時點。不必考慮市場的經濟狀況,無需為短期波動而改變長期投資決策,對於投資者而言更省時省力,不需要花費太多心思。

對很多上班族來說,由於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股票與基金,因此在理財上,定投基金的確會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式。

基金定投為什麼會虧錢?

既然基金定投有這麼多優勢,為什麼還會有人定投三年還虧損呢?

首先,入場時機不對。追漲殺跌是不少人在投資時的心態,跌到谷底時不敢買,一旦開始上漲便一窩蜂入場。但在基金定投時,恰恰最忌諱這樣的心態。

因為,當基金暴漲時,等你入場時價格往往是偏高的,特別是基金的價格漲幅過高超過其本身價值的時候,價格下滑幾乎是必然的。而在市場高位時進場,你就差不多隻能等著被割韭菜了。

相反,當基金價格較低甚至正在下跌時,買入基金未來上漲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賺錢的概率也更大。

其次,一開始就選錯了基金。基金定投是需要長期持有的,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了缺少投資價值的基金,沒有上升潛力,即使堅持定投3年也還是有可能虧錢的。

此外,沒有把握好定投的退出時機。在牛市來臨之前,由於無法承受初期虧損而退出,就只能承受損失。就拿最近3年的股市來看,2015-2018年的股市整體呈現下跌趨勢,特別是2018年,所有股票基金均出現虧損,如果在這個3年週期內定投,恐怕很難賺到錢。

此外,基金定投及時止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牛市來臨之後,卻沒有在該止盈的時機退出,也有可能虧錢的。

最近的A股市場,已經不復春節後的仿若牛市即將到來的狀態,波動不斷,如果你的定投基金已經達到止盈點,還是要及時退出。

如何定投才能賺到錢?

既然知道了為什麼基金定投會虧錢,那麼如何能從基金定投中賺到錢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首先,不要追漲殺跌。不要擔心市場正在下跌而不敢入場,那些能賺到錢的人,都是有著自己清晰的判斷,不會盲目跟風市場的。

其次,一定要選對產品。定投最好選擇指數基金,雖然這幾年指數一直在跌,但是長遠看,指數最終還是會漲上去。

我們可能對基金瞭解的不一定十分透徹,那麼該如何選擇一隻適合長期定投的基金呢?

最基礎的判斷可以從基金經理人的經驗和基金成立的時間來看,基金經理人有沒有穿越牛熊的經驗,基金有沒有經歷過牛熊的考驗,期間的表現如何。

再進一步,可以看基金在熊市的最大回撤。如果一隻基金的最大回撤都被腰斬了,說明基金經理對於行業的把握、風險的控制上都存在弊端。

通過以上幾點篩選後,再加上個人的偏好,在剩餘的基金中選出一隻適合自己定投的基金就相對簡單了。

此外,在投資後適時止盈。制定投資計劃時,就要為自己設置一個理想的收益目標,當自己的基金達到目標後就要及時贖回,不能因為市場還將上漲而停留。

最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堅持長期投資。做定投拼的是時間的耐心,而不是一時的成敗。定投的目的不是為了快速獲得收益,而是以長期來看,跑贏市場達到投資理財的目的。

那些能賺錢的投資者,他們懂得真正的堅持,看到了好的投資產品,不管市場如何變化,都懂得長期堅持,走完一個牛熊市,最後能實現收益。

如果你沒有耐心用時間換空間,做定投很可能會備受煎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