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自杀前,为什么要等他?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北京附近被浓浓的雾霾笼罩着,自己祖陵所在地凤阳发生了地震,朱由检很恐慌,他觉得这大风、这雾霾,这地震就是上天在宣示对自己的不满,朱由检立刻命钦天监占卜,占卜结果显示:“风从乾起,主暴兵城破”。朱由检瞬间瘫软了下来。

崇祯在自杀前,为什么要等他?

这时一个涿州人拿着李自成的檄文来到兵部,檄文上的大意是,我李自成已经在西安当了皇帝,国号叫大顺,年号为永昌,现在陕西、河南都是我的地盘了,你朱由检要是识相,就赶快投降,不然我最迟三月十日杀到京师,亲自砍下你的脑袋。崇祯皇帝气愤至极,立刻命人把这个涿州人拉下去斩了,但崇祯皇帝却更焦虑了。

随后,明廷邸报也到了,内容和李自成的檄文大体相仿。李自成大军兵分两路,主力由李自成亲自率领,于崇祯二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打算先取太原,经宣府、大同、居庸关,进攻北京。另一路偏师由闯王大将刘宗敏率领,攻取怀庆、彰德、卫辉、经真定、保定进攻北京,两路大军最迟三月底在北京城完成会师。看到邸报朱由检久久说不出话来。

崇祯在自杀前,为什么要等他?

祖宗的江山就要在我手里完蛋吗,朱由检不甘心,他自认为自己即位十七年来,战战兢兢,从未有过懈怠,可是天公不作美,灾害年年有。流贼越杀越多,即使赦免这些叛贼的罪过,也没见他们感恩戴德,反而屡降屡叛。而且官员不仅不能为我分忧,反而中饱私囊,趁机发国难财。武将也懦弱骄傲,不用心剿贼。多年来战争频繁,老百姓流离失所,以至于天怒人怨。这些都是底下这批臣子导致的,但是我身为万民之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少折腾,多用正直有能力的官员,不管是草根还是富二代,只要能恢复土地,安定子民,我一定封你公、侯的爵位。就这样崇祯皇帝把自己的想法写成《罪己诏》,颁布给子民,希望他们能够原谅自己。

崇祯在自杀前,为什么要等他?

但眼下的问题还要解决,谁去抵抗“闯贼”,谁来报未京城,只有下令天下兵马勤王,想到这里,崇祯立刻给有兵马的总兵加官进爵,希望他们能够感恩戴德,来保卫自己。敕封平贼将军总兵左都督左良玉为宁南伯,蓟镇总兵右都督唐通为定西伯,凤阳总兵左都督黄得功为靖南伯,山东总兵左都督刘泽清进实职一级,江北总兵都督同知刘良佐,山西总兵左都督周遇吉各进署衔一级。可结果是唐通投降,周遇吉战死,刘泽清不仅不来反而往南方跑了。

崇祯在自杀前,为什么要等他?

崇祯皇帝失望之极,但是他还是尽量保持镇静,因为关外还有一支吴三桂率领的精兵在防备清军,有五六万人之多,其中还有精锐的“关宁铁骑”,想到这他又火速下令: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吴三桂放弃关外的宁远,火速入关保卫京师。可一切都为时已晚,当三月十六日,吴三桂刚刚率军到达山海关时,闯军已经兵临北京城下,并用了两天时间就攻下了北京城。盼望中的崇祯,在绝望中无奈的吊死于煤山。

崇祯在自杀前,为什么要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