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的姐”到“滴姐” 見證青島城市交通鉅變

原標題:熱心“女行者”島城送客28年

从“的姐”到“滴姐” 见证青岛城市交通巨变

陳志娟入行網約車三年多以來,累計接了23500多單。來源:半島都市報

在滴滴網約車司機陳志娟的接單平臺裡,除了一條條走心的好評外,還有不少乘客下車後發的紅包,其中最高的一個100元,是對方為感謝她及時歸還了掉落在車上的手機。作為一名女網約車司機,46歲的陳志娟有著比許多男司機更為豐富的從業經驗:18歲拿駕照,開過小公共和出租車,車技不在男司機之下,服務又體貼,這讓她迅速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

從業三年拿到最高稱號

入行三年多以來,累計接了23500多單,每天凌晨5點出車,晚上7點收車。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下。有回她送乘客到流亭機場已是夜裡十一點半,等到接上回程客,踏進家門已是第二天凌晨三點多了。

陳志娟平均每天都要求自己跑30單以上,每季度都能拿到“城市英雄”級別獎勵,這是滴滴網約車司機裡的最高等級。自己幹勁十足的同時也不願看到同事落後,經常給新同事介紹自己的跑單技巧,在公司大家都親切地喊她“娟姐”。

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的性格大大咧咧,跟男人一樣,開車也是”。陳志娟是個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受親戚影響,高中時選擇了青島交通職業高中的汽車駕駛專業。當時班裡加上她只有5名女生。1991年,18歲的陳志娟考取了當時的B證,能開手搖發動的解放牌汽車。畢業後,分配到當時的四方長途總站做檢票工作。

上世紀80年代的青島,公共交通並不像今天一樣發達。作為城市交通的補充,一種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小公共”應運而生,線路固定站點不固定,“招手即停”十分方便。由於機緣巧合,陳志娟就成為了青島當時為數不多的小公共女司機之一,負責跑青島火車站到滄口公園這條線路。回憶起當時開車的感受,陳志娟感慨道:“冬天還好,到了夏天車裡沒有空調,散熱器就在駕駛座旁邊,有時候熱得真讓人受不了”。

從“的姐”到“滴姐”

1994年,陳志娟開上了人生第一輛出租車,也是青島第一代投入運營的手動擋夏利汽車。由於當時出租車數量少,路上打車的人也不多,到酒店和賓館門口靠活是工作常態。“那時候出租車剛剛興起,收入比較高,而且是大家都很羨慕的職業,一個月能收入六七千元,這在當時所有行業裡都算是很高的收入”。

開著這輛手動擋夏利,陳志娟駛離了“小公共”那趟固定線路,第一次跑遍青島的大街小巷。那時候的青島,大多是水泥馬路和土路相互交錯,有時跑起來並不平坦,車後往往還帶起一片塵土……

1996年,陳志娟與丈夫步入婚姻,生下兒子以後,便做起了全職媽媽。直到前幾年孩子上了大學,自己閒在家裡沒事,加上網約車當時興起,重新拾起老本行的想法在陳志娟心裡越來越強烈……

2015年,陳志娟正式成為了一名網約車司機。作為一名女司機,免不了被人質疑能不能開好車,但她早就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駕駛本領。1994年沒有導航,每個出租車司機都必須十分熟悉青島的道路。所以直到今天,提起青島任何一個地方,她都如數家珍。比起過去來說堪稱豪華的自動擋舒適型轎車,隨意調節冷暖的空調,這是二十多年前陳志娟不敢想象的。

每天這樣長時間高密度地工作,吃飯時間不固定,讓陳志娟的胃有些吃不消,吃外面的飯容易不舒服。丈夫就每天四點多起床給她準備好粥和飯菜帶上,也曾勸過她不要再幹了,但是陳志娟覺得自己本來也喜歡開車,“再幹六年吧,給兒子未來做些準備”。

熱心“滴姐”跟乘客成朋友

陳志娟雖然性格大大咧咧,但同時又十分體貼細膩,甚至面對個別故意刁難的乘客也會從頭到尾以滿滿的笑容相待。但其實,陳志娟稱自己年輕時也曾意氣用事,是這個行業悄悄改變了自己。

熱心的陳志娟曾經安慰了一個失戀的女孩一路,用自己樂觀向上的心態不斷開導她,後來女孩對她說,正是因為那天坐了她的車,那個新年自己才好過了很多。還有次一個媽媽帶著孩子上車,孩子病了有點不知所措。陳志娟對孩子噓寒問暖,還照顧了他們一路,年輕媽媽下車後,悄悄轉來10元感謝紅包。今年4月份陳志娟拉了一對母子,交談中發現孩子馬上面臨中考。而他的母親則表現得非常焦慮,對孩子也沒什麼信心。陳志娟看在眼裡便想起了自己兒子,於是拿出十二分耐心跟孩子溝通,鼓勵他。下車前還對他說,“阿姨相信你”,孩子也信心十足答道:“阿姨,等我的好消息。”

在車上,陳志娟撿到過各種各樣乘客遺失的物品。手機、錢包甚至金項鍊……每當這時,她都第一時間想辦法把物品交還給失主們。有一次,陳志娟拉了一個要去醫院生孩子的孕婦。陳志娟看她只有一個人,心裡挺著急,讓孕婦趕緊聯繫自己的家人。孕婦下車後錢包落在了坐上,裡面還有住院要用的社保卡和現金。因為聯繫不上乘客本人,陳志娟很是著急,思索一番把錢包送到了就近的觀海路派出所。在值班民警的努力下,東西順利迴歸到主人手中。

見證青島城市交通變化

從小公共到手動擋出租再到自動擋網約車,開車的這些年,陳志娟駕駛的車型在升級換代,越來越舒適高檔。開小公共的時代,5路和26路路線是為數不多的平坦的馬路。剛開上出租車時的新都心還是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浮山後的房價只有幾千元一平……

眼看著土路水泥路變成一條條柏油馬路,高樓大廈平地而起,高架橋飛跨東西南北,縮短了城市的通行距離。當年的市中心就是巴掌大的地方,是道路的延伸擴大了城市的規模,也讓市民居住環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回想當時在老城區的房子還不到50平方米。而現在搬到市北區,房屋的面積翻了一倍多,一家人住著也寬敞多了。

陳志娟說:“雖然我是個老青島人,但是很多地方如果不是因為開車送乘客,我也看不到,青島這30年變化真是太大了。”

文/圖 半島記者 張婧 毛梓權 實習生 馬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