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小孩娶親,新郎官不是我

12歲的小孩娶親,新郎官不是我

見過12歲的小孩娶親嗎?別吃驚,新郎官不是我。我只是12歲那年幫別人去娶親而已。在我12歲那年的記憶裡,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12歲的小孩娶親,新郎官不是我

八九十年代的農村風俗還很濃,比如娶親,我們那裡的規矩很多。記得當時有很多流程。首先,要先請同姓鄰里爺們喝酒收禮。在喝酒收禮時大家會定下來去娶親幫忙的人,也就是轎伕。因為娶親要給女方抬禮,比如菸酒啊,比如油炸的果子啊,比如宰好的豬肉啊等等。然後,迎娶新娘,新娘有嫁妝,衣櫃啊,沙發啊,桌子椅子啊,臉盆衣架啊,縫紉機自行車等等。那時沒有貨車拉,轎車是給新娘子坐的,其他東西全靠人力把禮品抬去再把嫁妝抬回來。

也許是轎伕中經常需要有個不大不小的童工沖喜,那年我12歲,初中一年級。想不起來是怎麼回事了,反正我是很不情願地參加了進來。

早上來到主家集合,管事進行分工,兩人一組。記得很清我的搭檔是國城哥,人很好又老實。院子裡擺滿了禮品。我沒力氣,想選那筐酒,只有幾瓶。國城哥堅決要求抬那筐裝的很滿的油炸果子。我很不理解,嘴裡嘟囔著說抬不動,他一邊說會讓我個大頭一邊插好了扁擔,我拗不過只好聽他的。

12歲的小孩娶親,新郎官不是我

開始出發了,我們排成一隊,圍觀的人好多,我很難為情,低著頭走。國城哥果然照顧我,把筐拉到他那頭,新娘家在南村6裡處。

年底的冬天很冷,可很快就走出了汗。走走歇歇,隊伍很快走散了。我們抬果子的有幾組,但始終一直在一起走,而且磨磨蹭蹭居然拉到了隊伍的最後。我提醒國城哥說走快點,他非要說走慢點,真讓我不明白他是怎麼想的。

當走到一個堆著麥秸垛的地頭時,大家集體又說停下來歇歇。此時我才徹底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抬油果子的轎伕走慢點落在隊伍最後是要先打打牙祭——偷吃油果子。這時國城哥才告訴我為啥要抬油果子而不抬酒,因為酒雖輕但不能偷喝啊。

就這樣,我們一邊烤火,一邊大快朵頤。油果子真好吃啊,面做的,好多層褶,然後用油炸到金黃焦脆,咬上一口嘴就停不下來了。現在已經沒有那種做法了。

12歲的小孩娶親,新郎官不是我

吃的差不多了,也歇的差不多了,我們把吃塌陷下去的地方往上拿一拿,這樣看起來和先前差不多,根本看不出來。到了新娘家她們也絕不會說,怪只怪男方不大方抬的東西少,豈不知都被轎伕給偷吃了。哈哈哈,真沒想到,看起來那麼老實的國城哥居然也是個老油條。

後來看過電影《紅高粱》,我曾笑著和同學調侃說,我也曾經做過“他爺爺”,只是沒有高粱地裡的那一段,但我的那一段也很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